内蒙古包头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同名9383)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5435222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包头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同名9383)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内蒙古包头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同名9383)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内蒙古包头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同名9383)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内蒙古包头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同名9383)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内蒙古包头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同名9383)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包头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同名938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包头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同名938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蒙古包头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1凡秋耕欲深“凡秋耕欲深,春夏欲浅。犁欲廉(锋利),櫌(耙地工具)欲再。初耕欲深,转地欲浅;耕不深,地不熟;转不浅,动生土也。”这体现出古代农业的特征是()A.集体劳作B.男耕女织C.精耕细作D.个体经营2墨子说:“尽也农夫之所以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上述引文反映出在战国时期 ( )A土地兼并来重,农民生活悲惨困苦 B奴隶地位低下,阶级矛盾日益激化 C铁器牛耕推广,奴隶主役使奴隶去开荒 D生产方式改变,农民生产积极

2、性提高3元代张养浩在山坡羊中写道:“一头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布衣得暖胜丝棉,长也可穿,短也可穿。草屋茅舍有几间,行也安然,睡也安然。”该作品反映出当时 ( )A农业采用集体耕作方式 B绝大多数土地属国家所有C手工产品主要供应市场 D农民生产生活的自给自足4战国时期,商鞅把原来“百步为亩”的小田界“阡陌”和每一井田的大田界“封疆”,统统破除,重新设置田界,不许私自移动;并把土地授给农民,土地可以买卖。这种做法实际上( )A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B巩固了奴隶主的权力 C进一步推广了井田制 D将所有土地公有化5中国古代某水利工程根据“深淘滩,低作堰”的

3、原则,旱时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使成都平原变成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该水利工程是 ()A郑国渠 B都江堰 C井渠 D坎儿井 6古代南京云锦集历代织造工艺之大成,位列中国古代四大名锦之首,是专供宫廷御用或赏赐功臣之物。云锦配色多达十八种,大量使用金线,形成金碧辉煌的独特风格。其织造工艺高超,用“七个范子,八个障子”就能把杂乱无章的线理得井井有条,成语“七上八下”就出自云锦。南京云锦最有可能生产于 ( ) A民营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 C官营手工业 D工场手工业7道光十二年(1832年),苏州盛泽镇“徽宁会馆”碑记:“凡江浙两省之以蚕织为业者,俱萃于是,商贾辐辏,虽弹丸之地,而繁

4、华过他郡。皖省徽州、宁国二郡之人,服贾于外者,所在尤多。”材料突出反映了当时 ( )A江南市镇商业繁荣 B重农抑商政策废弃 C自然经济已经瓦解 D徽商经营品种单一8 王莽曾经在长安和“五都”设“五均官”。“五均官”的设置对商业活动的主要影响是()A 使对外贸易得到迅速发展 B便利了政府对商人的经济掠夺C限制了商人利用市场供求情况控制物价的行为 D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市场物质的需求 9明朝万历年间,掌握纺织专业技能的人口开始进入苏州城。清晨,这些有技术的“机工”伫立桥头,等待拥有织机和机房的“机户”雇佣,暮息而归。这种现象实质上反映了( )A手工业者的发展使劳动力需求增加 B农业的发展使农村出现了剩

5、余劳动力C劳动力的商品化开始出现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普及 10“在广州,外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买卖完了,他们必须到澳门去过冬他们在十三行住的时候,照法令不能随便出游。”这表明清政府( ) A禁止外国商人来华B重视维护外商利益 C加强沿海军事防御 D严格限制对外交往11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出现这种现象反映了( )A自然经济已完全解体 B清政府改变重农抑商政策C中国手工业纺织无法与外国的机器纺织相抗衡 D外国人可以在中国开办工厂121852年,英国驻广州代办米

6、歇尔惊异地说:“经过和这么一个大国开放贸易10年之久,并且双方都已废除了一切独立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一半这好象是一个奇怪的结局。”这一结局“奇怪”的根源是( )A 清政府继续实行闭关政策 B自然经济对外国商品的抵制C英国商品倾销仅限于东南沿海地区 D鸦片输入削弱了国人购买能力13近代中国的民族工业呈现出”一流的价格,二流设备,三流产品”的不正常现象,其中的主要原因是( )A缺少必要的资金 B缺乏先进的投资方式 C劳动力素质较低 D设备和技术受制于外国14我国早期的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城市,这主要是因为()A该地区人们的思想比较开放 B

7、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促使封建自然经济瓦解较早 C清政府扶植沿海企业 D康有为维新派宣传推动151896年至1899年张謇以新科状元的身份,在通州创办了大生纱厂。驱使他与“学而优则仕”传统道路告别的社会背景是( )A中国政府大力扶植私人办厂 B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C“办厂自救”成为时代最强音 D列强经济侵略有所放松16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中,产生了一些新的因素,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是 ( )A官僚资本主义、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 B外国资本主义、民族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C民族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外国资本主义 D外国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民族资本主义17抗战胜利后,民族工业的发展陷入困境的原因

8、包括 ( )美国商品的涌入 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 官僚资本的压迫 繁重的捐税负担 A B C D18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面临的困难是“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 )A推行了土地改革 B组织了人民公社 C实施了“一五”计划 D发动了“大跃进”19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一些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听到“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这一顺口溜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农村的生产关系已出现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B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C这是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

9、式 D经济建设的速度超越了客观规律20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调整经历了四个步骤,依次是 ( )土地改革 人民公社化 农业合作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 B C D21“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帷幕,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开始形成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材料中的“这里”是指 ( )A小岗村农民实行“大包干” B农村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C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D 深圳等经济特区建立22票证是一定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见证与缩影,也是社会发展或文明进步的必然产物。图1和图2票证的变化反映了( )A我国经济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B社会

10、主义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根本变化粮票 股票C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逐渐分离 D国家逐渐放松了对经济的宏观调控23“又出新车啦!”“又有车降价了!”这是近来人们在媒体上见得最多的一类消息。表面上看,企业的行为是自发的,但是却与一只看不见的手息息相关。材料中这只“看不见的手”说明了我国在现阶段实行的是( ) A社会主义企业体制改革 B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4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呼吁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B推行公司制 C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

11、权 D废除国有制25到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初步形成的对外开放的格局是()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C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26区别中国19世纪对外开放和当今对外开放的根本标准是 ( )A是否向所有国家开放 B是否是部分开放C是否有利于民族工业 D中国是否为拥有完全主权的国家27国际关系有时候会影响国家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包括服饰的流行。“布拉吉”本是前苏联地区妇女夏季的日常服装,有段时期曾在我国广为流行。这个时期最有可能是( ) A20世纪20年代初,因为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

12、义 B20世纪40年代初,因为苏联援助中国的抗日战争 C20世纪50年代,因为中国全面采用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模式 D20世纪90年代,因为“冷战”结束后中俄友好关系加强28中国是一个饮食文化十分发达的国家,其中影响最大的四大菜系是 ( )A鲁菜、湘菜、川菜、淮扬菜 B鲁菜、粤菜、川菜、江南菜 C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 D粤菜、湘菜、陕菜、淮扬菜291913年章太炎在报上刊登征婚广告,条件是:“以湖北籍女子为限,须纹理清顺;大家闺秀,要不沾染学堂中平等自由之恶习,有从夫之美德。”其开创风气的表现是( )A婚礼简约 B自主择偶 C自由恋爱 D夫妻平等30下列通讯工具在我国近现代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A有线电报、无线电报、固定电话、移动电话 B有线电报、固定电话、无线电报、移动电话C有线电报、无线电报、移动电话、固定电话 D固定电话、有线电报、无线电报、移动电话二、非选择题。(40分)31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孕育了中华民族以农耕为主体的经济形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天仙配选段歌词材料二:著名的(晋商)旅蒙商号大盛魁(注:创始人最初是肩挑小贩)成为有影响的大商号后,还在店内供奉着一条扁担、两个木箱、一块石头(曾作称砣用),其意是警示商号后人不忘当年创业之艰难。晋商在经营活动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