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画法几何第八章组合体0709讲义.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434916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17.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哈工大画法几何第八章组合体0709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哈工大画法几何第八章组合体0709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哈工大画法几何第八章组合体0709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哈工大画法几何第八章组合体0709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哈工大画法几何第八章组合体0709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哈工大画法几何第八章组合体0709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哈工大画法几何第八章组合体0709讲义.(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 组合体,第一节 组合体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组合体的画法 第三节 组合体的尺寸注法 第四节 读组合体视图 第五节 组合体构型设计,第一节 组合体的基本知识,利用正投影原理将组合体向投影面投射,得到的投影图称为视图。国家标准规定,组合体在V面上的投影为主视图;在H面上的投影为俯视图;在 W面上的投影为左视图。,一、组合体的三视图,第一节 组合体的基本知识,组合体三视图的投影规律:,主视图、俯视图长对正,俯视图、左视图宽相等,主视图、左视图高平齐,第一节 组合体的基本知识,二、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及其表面的相对位置,1、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切割形成的组合体,叠加形成的组合体,组合体是由基本形体组

2、合而成。其基本组合形式可分为切割和叠加两类。,第一节 组合体的基本知识,2、组合体表面间的相对位置,(1)共面,第一节 组合体的基本知识,(2)相切,(3)相交,第一节 组合体的基本知识,形体分析法是假象把组合体分解为若干基本形体,并确定它们的组合形式及表面连接关系的一种分析方法。,将支承座分解为:,三、形体分析,1、圆柱,2、肋板,3、支承板,4、底板,第一节 组合体的基本知识,线面分析 法是把组合体 分解为若干线、面并确定它们的相对位置。以及它们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的一种分方法。这是读组合体三视图的重要方法。,四、线面分析法,第二节 组合体的画法,举例:画支承座的三视图。 作图步骤: 1、进

3、行形体分析。 2、确定主视图。原则:1)最能反映组合体的形体特征; 2)最能反映组合体相邻表面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3)视图中的虚线最少。 3、确定比例、图幅。 4、布置图面,画作图基准线(a)。 5、逐个画出各个形体的三视图(bd)。,第二节 组合体的画法,6、检查(e)。,第二节 组合体的画法,7、加粗,完成作图。,第三节 组合体的尺寸注法,标注尺寸总的要求是:正确、完整、清晰、合理,1、定形尺寸:定形尺寸是确定基本形体大小的尺寸,如圆柱、圆锥、六棱柱、六面体等所标注的尺寸。,第三节 组合体的尺寸注法,2、定 位尺寸: 从尺寸、 基准出发,定 各基本形体的 相对位置尺寸。,基准: 标 注尺寸

4、的起点。 3、总体尺寸: 组合体的总高,总长和总宽。,第三节 组合体的尺寸注法,总体尺寸通过计算给定,标注定形尺寸、定位尺寸 又标注总体尺寸,第三节 组合体的尺寸注法,4、 常 见 结 构 形 状 的 底 板 端 板 尺 寸 注 法,第三节 组合体的尺寸注法,第三节 组合体的尺寸注法,5、标注尺寸注意事项:,(1)尺寸应 标注在反映形 体特征明显的 视图上,相关 尺寸应集中标 注。,(2)小于或 等于半圆的圆 弧半径尺寸注 在反映圆弧实 形的视图上。,(3)直 径尺寸最 好注在非 圆视图上。,第三节 组合体的尺寸注法,(4)立体表面交线一般不应标注尺寸。,第三节 组合体的尺寸注法,6、举例:

5、标注支承 座尺寸。 (1)形体分 析。,第三节 组合体的尺寸注法,(2)标注各基本形体定形尺寸,圆柱定形尺寸,肋板定 形尺寸,第三节 组合体的尺寸注法,支承板 定形尺 寸,底板定 形尺寸,第三节 组合体的尺寸注法,(3)支承座尺寸标注顺序,第三节 组合体的尺寸注法,1、平行面的投影具有实形性和积聚性,正平面的投影,侧平面的投影,水平面的投影,题目,第四节 读组合体视图,2、垂直线的投影具有实长性和积聚性,正垂线的投影,侧垂线的投影,铅垂线的投影,题目,第四节 读组合体视图,3、垂直面和一般面的投影具有类似性,第四节 读组合体视图,1、要将几个视图联系起来看,一、读图的原则,第四节 读组合体视图

6、,物体的主、俯视图相同,但形状不同,2、要弄清视图中图线的含义,第四节 读组合体视图,曲面轮廓素线,轴线,交线投影,面的投影,投影图中每一条线段可以是下列几何元素的投影: (1)两表面的交线; (2)特殊位置平面或曲面的积聚性投影; (3)回转曲面的投影轮廓。,第四节 读组合体视图,3、要弄清视图中“线框”的含义,每一封闭线框可以是: (1)平面的投影; (2)曲面立体的投影; (3)孔或槽的投影。,4、要判断出相邻表面间的相对位置,第四节 读组合体视图,第四节 读组合体视图,二、读图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以下图为例说明读图的方法和步骤,第四节 读组合体视图,1、根据投影规律进行形体分析,、长方体

7、,、圆柱体,第四节 读组合体视图,2、分基本形体,定相对位置,第四节 读组合体视图,3、深入分析,弄懂细节,4、综合起来,想出整体,第四节 读组合体视图,1、读图组合体三视图,三、读图举例,第四节 读组合体视图,1)、将组合体分解成两部分,、长方体,、带圆弧 的柱体,第四节 读组合体视图,2)、长方体截切分析,第四节 读组合体视图,3)、想象出组合体的形状,第四节 读组合体视图,2、读(a)图所示的组合体主、左视图,并补画俯视图,(a),(1)补画长方体被侧垂面截切后的投影,第四节 读组合体视图,(2)补画长方体被正垂 面截切后的投影,(3)补画侧平面、正垂面 截切 后的投影,第四节 读组合体

8、视图,(4)检查加深,完成 组合体投影图,3由立体的轴测图画三视图,第四节 读组合体视图,4、由主、俯视图,画侧视图。,分析,第四节 读组合体视图,5、由俯、侧视图,画主视图。,第四节 读组合体视图,6、由俯、侧视图,画主视图。,第四节 读组合体视图,7、由三视图想象出物体的形状,第四节 读组合体视图,8、 由三视图想象出物体的形状,第四节 读组合体视图,9、 由俯、侧视图,画主视图。,分析,第四节 读组合体视图,步骤一,第四节 读组合体视图,步骤二,第四节 读组合体视图,步骤三,第四节 读组合体视图,步骤四,第四节 读组合体视图,步骤五,第四节 读组合体视图,完成,第四节 读组合体视图,10

9、、 由俯、侧视图,画主视图。,分析,第四节 读组合体视图,11、补画视图中的漏线,第四节 读组合体视图,12、 补画视图中的漏线,第四节 读组合体视图,第五节 组合体构型设计,(3)观看构型设计优秀作业 精选数十幅构型设计优秀作业(布置展 览橱窗),供观看、分析、借鉴。下面是挑选出的几幅学生作业。,一、概述,根据不同的结构要求,将某些基本几何体按照一定的组合形式组合起来, 构成一个新形体,并用三视图表示出来的过程。称为组合体构型设计。,二、构型设计的基本过程,1、准备阶段积累素材,(1)分析实物 在构型设计前应当观看较多的组合体模型。仔细研究 每个模型的构成和形体特点,能进行大致分类。,(2)

10、分析构型设计图例 为开阔视野和思路,在观察、分析、记忆 实 物的基础上,可选择一些新颖、独特、造型美观、重点突出的设计图进 行具体分析。,第五节 组合体构型设计,第五节 组合体构型设计,第五节 组合体构型设计,第五节 组合体构型设计,第五节 组合体构型设计,2、综合、想象、构思新形体 (1)由浅入深,进行一补二的练习。 (2)构思新形体。,第五节 组合体构型设计,第五节 组合体构型设计,画设计图 (1)画设计草图 先用草图纸画出新形体的三视图,称为 设计草图。 (2)完成设计图 将修改后的草图按下述步骤画成正规设 计图。 选取比例,确定图幅。 确定主视图。 布置各视图,画出基准线。 逐个画出各

11、基本形体的三视图。 完成组合体三视图的底稿。 检查、描深,完成设计图。 三、构型设计举例 1、按下述规定条件设计组合体 由三个简单形体组合而成;组合形式为综合式;各基本形 表面有相切、相交。 (1)选取素材 取底板、支承板、圆柱体。,第五节 组合体构型设计,(2)综合、想象、构思出新形体。 (3)按画图步骤画出组合体的三视图。,第五节 组合体构型设计,第五节 组合体构型设计,2、自由设计组合体 (1)选取素材 取底板、方板、半圆柱、圆柱体、立板。,第五节 组合体构型设计,(2)综合、想象、构型。 (3)按步骤画出组合体的三视图。,第五节 组合体构型设计,四、注意事项 为使构型设计符合工程实际的要求,构型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两体之间不能以点连接; 2两体之间不能以线连接; 3多观察实物或轴测图,增强组合体表象的储备; 4掌握形体分析法,线面分析法及组合方式的联想方法; 5重视构思表达的作业。,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