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要点复习细胞膜要点复习补充细胞信号分子和受体

上传人:ap****ve 文档编号:115434396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2.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要点复习细胞膜要点复习补充细胞信号分子和受体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高三要点复习细胞膜要点复习补充细胞信号分子和受体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高三要点复习细胞膜要点复习补充细胞信号分子和受体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高三要点复习细胞膜要点复习补充细胞信号分子和受体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高三要点复习细胞膜要点复习补充细胞信号分子和受体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要点复习细胞膜要点复习补充细胞信号分子和受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要点复习细胞膜要点复习补充细胞信号分子和受体(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细胞通讯与细胞识别,细胞通讯与细胞识别,细胞信号分子与受体,细胞信号分子,信号分子又称配体,是细胞的信息载体,种类繁多。,信号分子,2.概念:是受体接受的细胞外的信号分子, 如:激素、药物、神经递质、毒素等。,配体(ligand),脂溶性配体 水溶性配体,细胞信号分子分类,依据结构形态:,细胞信号分子分类,依据溶解性:,不能透过细胞质膜,只能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分子小,疏水性强,可穿过细胞质膜进入细胞 与细胞内受体结合,细胞信号分子特点,只能与特定受体结合,几个分子即可发生明显的生物学效应,完成信息传递后即可被降解或修饰失去活性,特异性,高效性,可以迅速灭活,受体的发现,1878年Langl

2、ey发现阿托品与匹罗卡品(毛果芸香碱)对猫的唾液腺可产生相互拮抗作用 1908年,Ehrlich将细胞内与药物形成化合物的物质称为接受物质(Receptive substance),能接受药物的刺激,并传递刺激.,1.受体概念:细胞膜或细胞内的蛋白质,特异性识别并结合胞外信号分子,进而激活胞内一系列生化反应,使细胞对外界刺激产生相应的效应。,第一节 受体概述,受体的定义及分类,组织特异性,特异性,高亲和性,可饱和性,可逆性,膜受体的特性,受体分类,细胞内受体,介导亲脂性信号分子的信息传递,胞内受体分类,维生素D3受体,甲状腺激素受体,受体分类,细胞表面受体,配体为亲水性信号分子;通过胞内信使(

3、第二信使)引起细胞应答。,细胞表面受体分类,细胞表面受体,离子通道型受体,离子通道型受体是一类自身为离子通道的受体,即配体门通道(ligand-gated channel)。主要存在于神经、肌肉等可兴奋细胞,其信号分子为神经递质。,概念:既为受体,又为离子通道,其跨膜信号转导无需中间步骤。 作用机理:,一、离子通道型受体,乙酰胆碱受体结构模型,细胞表面受体,离子通道型受体异常导致的疾病,乙酰胆碱受体异常异常 重症肌无力,谷氨酸受体异常 精神分裂症、帕金森综合症,甘氨酸受体异常 心血管疾病,细胞表面受体,G蛋白偶联型受体,细胞表面一类与GTP结合蛋白三聚体耦联的受体分子称G蛋白耦联型受体。多种神

4、经递质、肽类激素和趋化因子的受体及味觉、视觉和嗅觉中接受外源理化因素的受体均属于G蛋白耦联型受体。,细胞表面受体,G蛋白偶联型受体,美国科学家罗伯特J勒夫科维兹(Robert J. Lefkowitz)与科学家布莱恩K卡比尔卡(Brian K. Kobilka)因在G蛋白偶联受体方面的研究获得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概念:七次跨膜蛋白,胞外结构域识别信号分子(配体),胞内结构域与G蛋白耦联,二、G-蛋白偶联型受体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 GPCRs),(一) 受体结构特征:1.N末端;2跨膜区域;3.C末端,Extracellular,Cytoplasmi

5、c,COOH-,-NH2,i1,i2,i3,e1,e2,e3,TM1,TM2,TM3,TM4,TM5,TM6,TM7,D,R,Y,-S-S-,与配体结合,G蛋白作用部位,(二) 配体结合结构域: 1.生物胺类配体结合位点:肾上腺素,儿茶酚胺 2. 多肽类激素:胰高血糖素;神经肽类激素 (三) 胞内结构域,作用机理,细胞表面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异常导致的疾病,白介素受体异常 风湿,组胺受体异常 过敏,在脊椎动物中,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活动都受到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通路的调节,它们控制着很多自律的生理功能,异常则会导致心律不齐等疾病,细胞表面受体,酶联受体,酶联受体的细胞内结构域常常具有某种酶的活

6、性,故称为酶联受体。但并非所有的酶联受体的细胞内结构域都具有酶活性。,酶偶联型受体分为两类: 其一是本身具有激酶活性,如肽类生长因子受体; 其二是本身没有酶活性,但可以连接非受体酪氨酸激酶,如细胞因子受体超家族。,受体酪氨酸激酶,细胞表面受体,酶联受体异常导致的疾病,受体酪氨酸激酶异常 型糖尿病,受体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异常 乳腺癌,信号分子与受体相互作用的复杂性,一种信号只能同一种受体作用,但能作用于不同 的靶细胞引起不同效应。,一个细胞表面有几十甚至上千种不同的受体同时 与细胞外基质中的不同信号分子起作用,这些信 号分子共同作用的影响比任何单个信号所起的作 用都强得多。,不同信号产生相同的效

7、应。,是细胞通讯的基本概念, 强调信号的产生、分泌与传送,即信号分子从合成的细胞中释放出来,然后进行传递。,信号传导(cell signalling),细胞之间通过细胞表面的信息分子相互作用,引起细胞反应的现象。,指外界信号分子作用于细胞表面受体,引起胞内信使的浓度变化,进而导致细胞应答反应的一系列过程即信号的识别、转移与转换。,细胞识别(cell recognition),信号转导(signal transduction),信号级联放大,细胞应答,细胞对外部信号的应答 通常是综合性反应: 基因表达的变化、 酶活性的变化、 细胞骨架构型的变化、 通透性的变化、 DNA合成的变化等,第二信使(second messengers),由细胞表面受体接受信号后转换而来的细胞内信号称为第二信使。,cAMP、cGMP、1,2-二酰甘油(DG)、1,4,5-三磷酸肌醇(IP3)、Ca2+,离子通道,腺苷环化酶:,磷脂酶C:,磷脂酶A2,磷酸二酯酶,鸟苷环化酶:,G蛋白,G蛋白偶联受体,效应蛋白,效 应,磷脂酰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胞外信号分子,cGMP信号通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