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导案设计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5432866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导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导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导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导案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导案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导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导案设计(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设计 作者: 日期:11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积累词语,掌握“攒、拗、确凿、轻捷、相宜、方正”等词的读音、字形及词义,并学会运用。了解朝花夕拾。走进鲁迅的童年,探索他成长的足迹,体味童真、童趣。、能力目标:学习本文写景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层次井然、融情入景的写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品味作者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特色,增强语感。体味鲁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乐趣,尝试表达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德育目标:学习鲁迅先生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自由生活、追求新鲜知识的精神。【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对事物的准确

2、描摹、对动作的准确表达及写作思路的条理性。【教学难点】、理解美女蛇故事的作用,初步了解插叙。、揣摩三味书屋这一部分的思想内容,理解其中一些重要的词语。、引导学生从整体与部分的结合上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教学方法】 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索精神,注重质疑问难与互相切磋。【教具准备】三味书屋挂图、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文字资料。【课时安排】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解题初读课文,疏通字词,划分文章结构,重点研读第一部分。一、 导语设计:在七年级上学期,我们学习了鲁迅先生写的风筝。提起鲁迅,人们常常会想到他的严肃和庄重,我们也知道,他曾自认为儿时阻止

3、弟弟游戏犯下不可饶恕的过失,而为此抱恨终生。那么,鲁迅先生自己的童年时光又是怎样度过的呢?让我们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中追踪一下他的成长足迹吧。二、 看下文注释和“预习提示”了解作家作品。(学生已学过鲁迅的作品风筝,可以用提问回忆的方法回顾已学过的有关鲁迅的知识。)1、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有小说、杂文、诗歌、散文等。收在鲁迅全集里。2、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一部散文集,共收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写这些文章时鲁迅先生已经四十多岁了。“朝花”喻童年美好的生活,“拾”回忆

4、往事。指晚年了,回忆起少年时代的事。三、检查预习情况。识记字词: 攒拗确凿桑葚轻捷蟋蟀臃肿脑髓相宜书塾方正博学蝉蜕人迹罕至 人声鼎沸斑蝥敛秕谷宿儒 (要求会读会写会解释)三、 整体感知:(听课文录音,听后回答)1、 根据课文标题的结构“从到”分清写百草园和写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一、(1-8);二、(9-24)】2、 哪一节是连接这两部分的过渡段?【第9节】四、 教读文章第一部分,重点分析第二节。1、 范读第一节,回答:(1) 找出关键句:【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2) 本段中“似乎”“确凿”是否矛盾?【“似乎”是因为不相见已隔了七八年,印象模糊;“确凿”是因为童年生活快乐而难忘记】2、 齐读

5、第二节,思考:(1) 作者是如何写百草园的生活的?【先用两个“不必说”总写百草园的概貌,使下面“但是”的内容更为突出,一略一详】(2) 作者写百草园时具体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要求边讨论,边批划)【指导:作者在描写百草园时抓住了春、夏、秋的动植物,从色、状、声、味各方面对百草园的静景、动景进行了具体的描绘。】(3) 运用:让学生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造句。3、 速度3-6节,思考:(1) 第三节有什么作用?【过渡】由此引出了一个什么故事?【美女蛇的故事】(2) 引导:让学生复述美女蛇的故事,并指出课文穿插此传说,并非宣扬封建迷信,那么其作用是什么?【增添神秘色彩】4、 朗读7、

6、8节:(1) 划出描写捕鸟动作的词。【扫、露、支、撒、系、牵、看、拉、罩】(2) 为什么作者只用几十个字,就把捕鸟过程交代清楚?【动词用得准确、贴切】引导:捕捉益鸟是违法行为,我们保护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练习:口说一种游戏,描写连续动作,至少用五个表动作的词。5、学生齐读课文第一部分,加深印象,体味鲁迅先生百草园中的无穷乐趣。6、教师小结:作者写百草园,始终围绕着一个“乐”字-乐于观察百草园的景物,乐于听美女蛇的故事,乐于捕鸟活动,那么,“我”为什么还要离开百草园呢?下一课,我们一起来共同分析。7、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一个写5遍。(2)背诵课文第二段和捕鸟的全过程,比一比谁背得又快又好

7、。第二课时教学要点:继续分析课文第二部分,体会作者对三味书屋的感受。探究文章两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而理解文章的主旨。【教学过程】一、 复习检查:1、 抽查第二段和捕鸟的全过程熟背情况。2、 提问:作者在描写百草园时,流露出什么感情?从哪里最能看出来?【热爱大自然,怀念百草园的生活;从“是我的乐园”这一句能看出来。】二、 继续教读第二部分1、 导入:上节课,我们整体把握了全文内容,领略了作者在百草园的一段生活经历,这节课让我们同作者一同走进三味书屋。2、 学生齐读过渡段。提问:(1) 问:“我”到底知不知道被送到私塾去的原因呢?你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讨论并归纳:不知道,从“也许是也许是也许是

8、都无从知道”可以看出,三个“也许是”表示尽管猜测的原因很多,但一个也无法肯定。 】(2) 问:“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这句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心理? 【讨论并归纳:运用拟人,表达了“我”对百草园的依恋。】(3)问:这一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什么作用?【讨论并归纳: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3、学生默读10-24段,学生自由质疑。展示三味书屋挂图学生可能提出的共性的问题有:(1)三味书屋的生活与百草园生活有什么不同?(2)童年鲁迅对本文所提到的先生是什么态度?(3)怎样理解学生的提问和先生的态度?(4)三味书屋有没有“我”感兴趣的事?试举例说明。(学生分四组

9、讨论,每组负责一个问题,要求人人发言。然后各组选代表依次进行全班交流,其余同学评价。)第一组:学习环境-呆板(黑油门、匾、画) 学习生活-枯燥:(正面描写)教学内容单调难明,只读书,习字,对课,古书难明,教学方法死板,发文遭禁止,要打戒尺,罚跪 (侧面描写)折花、寻蝉蜕,做戏,画画儿,喂蚂蚁 百草园:优美开阔,生机勃勃(形成对比)第二组:主要是敬慕先生,对他渊博的知识感到信服。同时也很爱他,因为学生虽然很调皮,很贪玩,但先生很少体罚他们,通常总不过是瞪瞪眼睛而已。第三组:学生提问说明学生好奇,有求知欲望,应予以肯定。而先生表示拒绝回答,这是因为学生在不适合的时间提出了不相干的问题,违反了教学的

10、秩序和师道尊严。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封建制度的弊端,应予否定。第四组:(1)“怪哉”是怎么回事? (2)折腊梅花;寻蝉蜕;捉苍蝇喂蚂蚁; (3)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做戏; (4)用荆川纸蒙在小说绣像上画画4、请归纳本文的中心思想。(让学生讨论“研讨与练习”:一题的3小题)5、教师小结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儿时生活的一段美好回忆。这段生活经历对鲁迅先生的人生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我们要像鲁迅先生一样,保持儿童纯真活泼的天性,要有求知的欲望和进取心。今天,时代变了,我们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也变了,我们的思想行为也应当为之一变。我们要从小努力学习,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把自己培养成为对社会

11、有用的人才。6、布置作业:(1)完成新学案的相关练习板书设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 鲁迅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一(1-8)百草园的乐园生活。 不必说 (碧绿)菜畦 (光滑)石井栏 (高大)皂荚树 (紫红)桑葚整体概貌(略) 也不必说 鸣蝉(长吟) (肥胖)黄蜂(伏)(轻捷)叫天 子(窜)分写局部(详) 但是就 油蛉(低唱) 蟋蟀(弹琴) 蜈蚣、斑螯(喷烟) 木莲果实(莲房般)何首乌根(臃肿) 覆盆子(小珊瑚珠)(又酸又甜)美女蛇的故事:神秘色彩雪地捕鸟:扫、露、支、撒、系、牵、看、拉、罩热爱自由快乐生活,热爱大自然二、(9-24)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学习环境-呆板(黑油门、匾、画)学习生活-枯燥:(正面描写)教学内容单调难明,只读书,习字,对课,古书难明,教学方法死板,发文遭禁止,要打戒尺,罚跪 (侧面描写)折花、寻蝉蜕,做戏,画画儿,喂蚂蚁百草园:优美开阔,生机勃勃(形成对比) 梁化中学 周佛娣 2011年5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