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中考化学复习练习 混合物的分离方法59(无答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5431937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吉林市中考化学复习练习 混合物的分离方法59(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吉林省吉林市中考化学复习练习 混合物的分离方法59(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吉林省吉林市中考化学复习练习 混合物的分离方法59(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吉林省吉林市中考化学复习练习 混合物的分离方法59(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吉林省吉林市中考化学复习练习 混合物的分离方法59(无答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吉林市中考化学复习练习 混合物的分离方法59(无答案) 新人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混合物的分离方法1、根据下列装置图填写有关空格:ABCDEFGHI(1)装置A中仪器的名称为;装置D中仪器的名称为。(2)用稀硫酸和锌粒制氢气的发生装置可选用上述或(填序号)装置;收集氢气可用或(填序号)装置。(3)除去粗盐中不溶性杂质的实验步骤是、过滤和蒸发结晶,用到的蒸发装置是。(填序号),还必须用下列玻璃仪器组合中的 (填序号)才能完成实验。漏斗、烧杯、玻璃棒 滴管、量筒、试管 集气瓶、表面皿、广口瓶(4)用氯化钠固体和水配制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用到上图装置中的(填序号)。 若配制过程中,在已经有少量水的烧杯中加入5g氯化钠和95mL水,其他操作均规范,则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填

2、“”或“”,或“”)5。2、实验室有一包粉末状物质。可能是氯化钠、硫酸钠、碳酸钠,氯化铁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确定原粉末的成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下图所示进行试验:(1)若A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则A是;无色气体是。(2)该粉末中一定不含,操作的名称是(3)为了不干扰对第步实验现象的判断,试剂B最好选择,请写出步骤的化学方程式3、一包白色粉末,由CuSO4、CaCO3、BaCl2、Na2SO4、NaOH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为探究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1)取少量白色粉末,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则原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有。(2)取

3、实验(1)滤出的白以沉淀,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则原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根据上述实验可推断:原白色粉末的组成有种可能。为进一步探究原白色粉末的组成,取实验(1)得到的滤液,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产生白色沉淀,则可推断原白色粉末中一定还含有。4、某溶液可能由稀盐酸、碳酸钠溶液、硫酸钠溶液和氯化铜溶液中的几种混合而成。某同学取5份此溶液样品,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用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小于7;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加入足量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逐滴加入NaOH溶液,开始无现象,随后产生蓝色沉淀。(1)写出实验

4、中白色沉淀的化学式。(2)该同学最终确定上述溶液由稀盐酸和氯化铜溶液混合而成。请分析,该同学只需要完成上述哪几个实验,即可得出此结论。(填实验编号)5、图14中字母AI分别表示不同的常见物质。“”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和部分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2)写出与A具有相同元素组成的另一种物质的名称和其一种用途:名称,用途。(3)写出C、G的化学式:CG。(4)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6、在化学实验技能考试中,有一题目是鉴别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小红等几位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写出试管中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实验结束后,小红同

5、学将、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烧杯中,看到废液浑浊,就对废液进行了过滤,小红等几位同学对滤液的成分又进行了探究。【提出问题】滤液中除水外还含有哪些物质?【猜想】小红认为:只含氢氧化钠;小明认为:可能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小亮认为:可能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你认为还可能是(写一种猜想)。【讨论】你认为小红、小明、小亮三位同学中谁的猜想不合理,请说明理由。【实验设计】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正确。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样于试管中,你的猜想正确【实验分析】小亮同学针对自己的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样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自己的猜想不成立你认为小亮同学对实验结果判断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反思拓展】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应怎样处理上述实验后的废液才能倒入下水道?。洗手,那还不简单。但是,并非每个人都知道正确的洗手方法。我们在数名家长中调查时发现,大多数家长都会叮嘱孩子常洗手,但对于正确的洗手方法和洗手时间的长短,并不太了解。很多家长这样理解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每次用流动水冲洗等。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