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转变棉花产业发展方式

上传人:f****u 文档编号:115432425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503.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快转变棉花产业发展方式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加快转变棉花产业发展方式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加快转变棉花产业发展方式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加快转变棉花产业发展方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快转变棉花产业发展方式(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农村经济 月刊 JSRE 2008 年底的全球金融危机把我国 的棉花生产拖入了低谷, 2009 年全国棉 花面积较上年减少了 1200 万亩, 减 14.0%;总产比上年减 14.6%。虽然 2009 年的棉花收购价格较上年有了较 大幅度的回升达 34.5%, 但并没给 2010 年的棉花生产带来多少起色,表现在面 积继续下降, 棉农植棉积极性不高, 对播 种育苗阶段的灾害性气候影响无所谓。 棉农植棉积极性不高的原因 单产低。我国三大棉区中, 除了新 疆棉区外, 其余两大棉区, 近年来棉花 单产都在 70 公斤左右,尤其长江流域 棉区自新世纪以来已出现多年的徘徊。 产量低, 效益差, 不能

2、满足广大棉农的 增收要求, 从而挫伤了农民的植棉积极 性。 低产的四个原因: 一是密度稀 (农民 认为省本、 省力、 可套种) , 长江流域平 均不足 1500 株,低的只有 1000 株左 右。 单株好看, 群体不足使总铃数不高, 外围桃多品质差, 生长期长, 受灾机率 高, 群体抗灾能力弱; 二是盲目追求大 铃, 产量因素不协调, 导致产量难突破; 三是自然灾害重, 产量不稳, 且投入增 加; 四是农民进城打工使务农人员老化 素质下降导致技术难到位。 效益低。由于劳力成本和物化成本 的持续上涨, 使植棉成本居高不下。杂 交棉种价格高,每亩种子费用 45 元左 右, 且抗虫棉不抗非鳞翅目害虫

3、, 使治 虫次数不少, 费用不减; 外棉冲击, 进口 调节, 使价格上涨空间小; 缺乏保护价, 棉花收购价格波动幅度大, 农民心理难 承受; 国家惠农政策重粮轻棉, 地方偏 重于发展蔬菜等高效作物, 使粮 (菜) 棉 比价不合理, 棉花受到粮食以及蔬菜等 高效作物的挤压。 效率低。棉花种植分散, 规模小, 组 织化、 机械化程度低, 使花工多、 劳动强 度大, 机会成本高, 生产效率低。 内地植 棉户均不足 5 亩, 甚至还分散在不同的 地块上, 制钵、 育苗、 移栽花工费时劳动 强度大,且因棉花属无限生长植物, 田 间管理频繁, 加上机械化程度低, 使棉 加快转变棉花产业发展方式 纪从亮史伟

4、邹芳刚 专家在线 【专家简介】纪从亮,博士,推广研究员,江苏省 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副站长。 主要从事棉花生产 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与推广工作。 目前正 主持 “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 项目1项 (2009- 2010),“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2009-2011)。 主编出版专业书籍4本,撰写论文近70篇,获得 各类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农业推广转化奖等12 项次。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江苏省政府表 彰的“留学回国先进个人”。 史伟,江苏省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农艺师。 邹芳刚,江苏省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高级农 艺师。 30 2010/07总第301期 JSRE 农无法脱身外出打工,

5、影响了农民的综 合经济收入。美国生产 50 千克皮棉的 平均用工量只要 0.5 个工日, 而我国却 高达 2030 个工日,新疆兵团的平均 用工量也达到 4.9 个工日。 应该看到, 我国棉花生产在改革开 放 30 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但是, 发 展是不平衡的, 棉花布局、 产量由南下 北上进而到大西北一枝独秀。 特别是进 入新世纪以来, 新疆棉区的快速发展把 长江、黄河两大棉区远远地抛在了后 面, 并进入世界领先行列。分析其原因 我们撇开地理气候因素外, 要看到是新 疆棉花的生产组织方式更顺应了市场 经济和现代化生产发展的要求。 棉花区 域布局规模连片种植, 机械化程度高保 证了各项措施

6、的到位,生产力水平高, 这样才更有竞争力。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 是科技进步, 他们育出了适合当地种植 的高产品种, 推广了膜下滴灌、 高密度 栽培等集成配套技术。 新疆棉花在突飞 猛进, 内地棉花在原地踏步甚至于江河 日下。 棉花生产发展既不能无视社会经 济的进步(我国 2009 年人均 GDP 已 达 3700 美元, 城市化率达 48%, 处社 会大转型期 ) ,也不能游离于如火如荼 的现代农业发展大潮之外,若不再正视 这个问题,适时转变现有的棉花生产发 展方式推进植棉现代化,内地棉花必将 丧失发展的内在动力,从而慢慢地走向 消亡, 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将走得更快。 必须转变棉花生产发展方式

7、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棉花生产发展 要以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 以转变棉花 生产方式为手段, 以推进植棉现代化为 动力, 通过更新思想观念, 优化种植布 局, 调优品种结构, 集成轻简技术, 增加 综合效益, 稳定发展棉花。 创造条件, 使植棉向大户集中,为 集约化规模经营打基础。随着农村劳动 力的转移和务农劳力的老化, 使农村土 地流转成为可能,加上各级政府从政 策、 资金方面的扶持引导, 为土地的集 中经营和向种田能手集中并向家庭小 农场方向发展创造了条件。在此基础 上, 我们若能从技术指导和专业化服务 方面, 如病虫统一防治等, 为大户提供 更多的支持, 并在良种补贴、 科技入户 等政策上给予倾

8、斜,积极引导种植布 局、 品种结构进行优化, 形成区域化布 局、 专业化生产的格局。适度的规模经 营, 可以促进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 应用、 促进农业的投资, 从而促进农业 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完善轻简育苗移栽工厂化机械化 生产技术,创新推广机制,努力降低植 棉的劳动强度。新世纪以来, 各地围绕 棉花的轻简化育苗做了大量工作, 有无 土育苗、 基质育苗、 水浮育苗、 微钵育 苗、 机械制钵等方式, 其中示范推广面 积比较大的是棉花工厂化育苗和机械 化移栽技术 (简称 “两化” 技术 ) 。 该技术 是一项集约化和规模化的生产技术, 其 核心为基质育苗和裸苗移栽。 棉花工厂 化育苗

9、,由于技术的可控性和规模性, 既可实现棉花的规模化和区域化种植, 又能有效地解决困绕棉花生产的两大 难题: 即品种多乱杂和密度过低群体不 足, 极大地提高皮棉的均匀一致性和稳 产性, 极大地减轻棉花生产中繁重的体 力劳动强度, 既简化了种植技术, 又满 足劳动力转移的新需求。 以 “两化” 技术 为代表的轻简育苗移栽技术, 在生产实 践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也还有 值得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比如, 基质、 营 养液生产要能本土化、 低成本、 易获得; 配套移栽机械要能小型化多功能利用; 大田配套促发高产栽培技术等。 在新技 术的推广应用机制上要创新, 不能单靠 企业运作模式, 因为我国目前

10、一家一户 老弱妇孺种田的格局未改变, 新技术推 广主要应以国家公益性推广为主, 在关 键核心技术上物化由企业运作, 也可由 国家买断或进行补贴。否则, 将影响该 项技术的推广应用速度和效果。 更新观念, 改变棉花生产品种、技 术的发展思路,顺应植棉现代化的需要。 当前的棉花生产迫切地需要现代农业 发展理念的引领, 迫切地需要育种栽培 理论的突破。从品种角度看, 要在追求 产量构成三要素协调的基础上兼顾铃 重的提高;在稳定抗虫性的基础上, 着 力提高棉花对枯黄萎病的抗性; 在加强 种质资源创新的基础上, 选育高光效紧 凑型品种, 改变现有的密度越种越稀的 局面, 并逐步向适宜机械收获的方向发 展

11、。 同时要兼顾品种的多样化和棉花副 产品的开发利用以提高综合效益。 如选 育高品质棉、 彩色棉、 低酚棉、 适宜麦 (油) 棉两熟直播棉、 耐盐碱瘠薄棉等, 为过渡到机械化植棉阶段逐年打基础。 从栽培角度看, 为了改变目前密度偏稀 的现状和适应将来的植棉现代化要求, 要摒弃现在的稀植大棵前伸后延拉长 生长期的指导思想, 这样只会增加棉花 的用工和物质投入, 增加病虫和自然灾 害发生危害的机率, 同时大量的外围铃 霜后花也降低了棉花品质。 怎样在品种 选育的基础上,包括使用常规棉品种, 通过大幅度增加密度协调好肥控等栽 培措施的调节, 使棉花在 7 月下旬到 8 月底集中开花成铃,保证在 10

12、月底以 前集中吐絮收获结束。 也为逐步探索品 种、 农机与农艺的结合, 使大面积生产 实现机收创造条件。 围绕机械化种管,加强合作组织建 设,推广专业化统一服务,提高技术到 位率。目前, 我国棉花生产的棉田耕整、 播种(直播)、 植保、 排灌等环节已能实现 机械化作业; 机械移栽已研制出多种机 型, 处于试验完善阶段; 采摘收获机械 尚在完善推广之中。 由于受分散植棉的 专家在线 31 江苏农村经济 月刊 JSRE 限制, 机械作业效率难以发挥, 且购置 保管投入大使用率低, 这些都影响了机 械化植棉的推进工作。 一方面生产实际 需要且已基本具备条件, 另一方面因多 种原因难以施行。 这就需要

13、我们加强合 作组织的建设工作,创新服务模式, 在 过渡植棉阶段要大力推广机械合作专 业化统一服务模式,以减少生产成本, 降低面源污染, 提高生产效率, 改善生 产条件, 做到人工所不能达到的现代农 艺要求, 提高技术到位率。 优化利益链接机制,积极发展棉农 合作经济组织,推进棉花的产业化生产 经营。在生产环节, 为促进产业链利益 分配机制的优化, 主要通过建立棉农合 作社, 进行组织化生产, 提高抗御自然 灾害和市场风险能力。 现阶段分户承包 的生产模式不可能实行大规模的农场 经营,但可通过以土地入股的方式组 建棉农合作社,在不改变家庭承包的 基础上,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形成利 益共同体, 实行

14、集中连片、 统一供种、 统一生产技术, 同步管理, 合作经营, 使利润共享、 风险共担。有条件的还可 组建相应的棉花协会、棉花专业合作 社等,为社员提供信息咨询和销售服 务, 巩固和开拓市场, 规避市场风险, 提高棉农收益。 创造条件, 为逐步推进植棉 现代化打好基础 植棉现代化主要指三个方面: 第 一, 植棉手段现代化; 第二, 植棉技术现 代化; 第三, 棉花生产管理经营现代化。 目前在推进植棉现代化进程中主要面 临三大困难: 一是以家庭联产承包所有 制经营形式和兼业化的农民对土地的 依恋使土地流转困难, 阻碍着规模集约 经营; 二是较低素质的现役农民和一些 落后的理念影响着技术的效果和对

15、现 代管理、 资金的吸纳; 三是机械化收获 及与之相配套工程、技术的投入太大, 影响着机械的推广应用。 可见, 我国的植 棉现代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必须分步 实施, 要积极创造条件, 进行有序推进。 创新机制, 加大土地流转力度,推 进适度规模经营。我国下一步发展现代 农业的重点和难点在于, 既要立足于农 户众多、 经营规模小的特点, 着力推动 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根本转变, 大力发 展规模农业; 又要立足于农业生产条件 比较落后、 基础设施薄弱的现实, 着力 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水平, 大力发展资本 农业。 由于地区间的经济社会条件差异 极大,在东部沿海经济比较发达的地 区, 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又

16、特别小, 户均 植棉面积少,如何进行土地制度的创 新, 推进适度规模经营, 是一个亟待研 究的课题。目前,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 形式主要有三种: 即土地集中型、 合作 经营型和统一服务型, 因地区经济条件 不同而有所侧重。就目前来说, 在发展 规模经营的形式上, 在大力发展以统一 服务为内容的基础上, 应大力培育家庭 农场、 农业龙头企业, 培育职业农民, 减 少兼业农民。 降低兼业化带来的效率损 失和农业竞争力的下降。 加快培育现代农民,推进现代化植 棉技术的应用。发展现代农业固然必须 提高农业的设施和装备水平, 但归根到 底, 还必须依靠现代农民。 目前, 我国农 村劳动力的科学文化整体水平偏低, 据 调查显示,全国 5 亿多农村劳动力中, 初中文化程度的占 50.2%, 小学及以下 文化程度的占 37.3%, 其中不识字或识 字很少的占 6.87%。农村劳动力素质 低, 影响新知识的吸收和农业科技的推 广, 进而影响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土地 产出率、 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的提 高受到制约。从个体的角度来看,农业 现代化是农民素质的现代化,包括思想 观念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