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案

上传人:江*** 文档编号:115399553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9.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园地二【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平台”的学习,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的学习经验,总结理解难懂词语的方法。2.通过“词句段运用”的学习,引导学生写出形容四季的词语,并和同学交流;练习用所学方法理解词语“憧憬”“忐忑不安”,说出理解词语的方法。3.通过“书写提示”的学习,学会使用钢笔写字,注意执笔姿势和坐姿,书写时注意横平竖直,把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4.借助拼音诵读,体会关于秋天的成语,帮助小学生积累与秋天有关的词语。【教学重点】交流和总结理解词语的方法,运用积累的方法理解词语;注意钢笔字书写的握笔姿势和坐姿,练习写好横画和竖画;积累描写四季的词语。 【教学难点】学会运用各种方法理解词语。【教

2、学课时】1课时第一课时【教具准备】 课件 (建议使用小学课件)【教学过程】 内 容课件页码一、学习“交流平台”。 1.读一读,找规律。(1)读书的时候如果遇到不理解的词语,你会怎样做?(我会查字典、找近义词、说反义词、换词语等方法理解词语。)(2)分小组完成下面的活动,看看哪个小组总结的方法多。(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评议,并小结。2.我学习,我运用。(1)查字典理解词语:这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即直接利用字典这一工具书查找词语的意思。(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如果是一个句子中的词语,应该遵循“词不离句”的原则来理解,联系上下文找出其正确解释。也就是读书时要瞻前顾后,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词

3、语、句子或段落来解释要解释的词语或句子。(3)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有些词语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应借助生活经验理解。(4)换词法理解词语:有些词语,我们可以用具体可感的词语进行替换,从而大体明白词语的含义。汉语中的词汇是非常丰富的,有些词可以用意思相近的词语来代替;有些词则可以用意思相反的词来进行对比理解。如“蜻蜓的眼睛很大,结构很复杂。”这句中的“复杂”可以用“不简单”来代替。(5)拆拼法理解词语:词语一般是由几个字组合而成的,我们可以先把词拆开理解,再把意思合起来就可以组合出词语的含义。(6)做动作理解词语:对于一些动作性很强的词语,我们可以试着做做这些动作,从而理解词语的意思。如蹑手蹑

4、脚踮着脚走路,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7)用比喻解释法理解词语:这是将需要解释的词语与一些常见的、具体的事物联系起来,用比喻句式进行词语解释的方法。如红色像鲜血一样的颜色。(8)运用组合法理解词语:一个词语,通常由几个字或几个词构成,所以我们只要先分开理解字义、词义,再组合起来就好理解了。如忠勇一词,忠有忠诚的意思,勇是勇敢的意思,忠勇就可解释为忠诚勇敢。又如艰难险阻一词,艰难是困难,险阻有险恶有阻碍的意思,艰难险阻就可以理解为困难险恶。运用组合法理解词语时要注意的是,分开解释字义或词义时,必须十分准确,否则在合起来理解时就会出差错,如:“爱不释手”中的“释”应该是放下,如果错误地理解为解释

5、的话,那么合起来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就会让人莫名其妙了。(9)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推敲揣摩把握变化:有些词在实际使用时,词义有了变化。对这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联系语言环境分析,推敲揣摩,才能把握变化。例如:他借到一本杂志,贪婪地读起来。贪婪的本义是贪得无厌。放到句子里怎么也说不通。引导学生想一想句子讲了什么,然后再思考贪婪的意思,就能领会这里的贪婪是不知满足,专心入迷的意思了。(板书 交流平台(理解词语):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换词法)3.我拓展,我积累。(1)多看书:同学们,许多课外读物词语丰富,多看课外书是一种很好的积累词语的方法。阅读时,当看到自己喜欢的词语,很生动的不妨多读几

6、遍,多在脑中停留些时间,并自己试着琢磨一下,理解词语的意思,思考怎样把词语应用于自己的文章。(2)摘记法:摘记法也是积累词语的重要方法。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阅读中随时随地积累,把读书时发现的好词语、句子、片段摘录到读书笔记本上,运用积累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在造句、作文的时候,经常翻阅,适时运用,这对我们掌握词语,提高运用词语的能力很有帮助。(3)剪贴法:在阅读过程中,把自己需要的,喜欢的内容或图画剪下来,然后贴到本子上,可以随心所欲地去贴;还可以配上自己画的插图。这样在剪剪贴贴、画画中获取了知识,积累了词语。【设计意图:小组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共同交流

7、总结理解词语的方法,为下面的理解词语做好了准备。】二、学习“词句段运用”。(一)词语积累。 1.读一读,找规律。(1)你会用哪些词语来形容不同的季节?写下来和同学交流。提示:想一想哪些词语可以形容不同的季节?季节的到来可以通过我们的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感受得到,这儿举例子写春季的词语是从触觉(暖和)和视觉(春光明媚)两个角度写的。我们可以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学习再写几个春季词语,然后写出几个其他季节的词语。(板书 词句段运用:描写四季的词语)小组同学互相交流,小组长做好记录。(2)小组派代表用实物投影做汇报交流。(3)教师评议,推荐积累。春:香气四溢 嫩草 春雷滚滚夏:炎热 甜甜的菠萝

8、 绚丽多彩秋:凉爽 橙黄橘绿 瓜果飘香冬:寒冷 荒野 鸦雀无声 2. 练一练,学运用。(1)什么是“五觉”?(“五觉”也叫人的五感,分为:触觉、视觉、嗅觉、味觉、听觉。)(2)按照”五觉”给上面描写四季的词语重新归类:课件出示词语,学生读词语,小组交流重新分类。春:香气四溢 嫩草 春雷滚滚夏:炎热 甜甜的菠萝 绚丽多彩秋:凉爽 橙黄橘绿 瓜果飘香冬:寒冷 荒野 鸦雀无声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小结:视觉:春风 绚丽多彩 橙黄橘绿 荒野听觉:春雷滚滚 莺歌燕舞 鸦雀无声味觉:香甜 甜甜的菠萝嗅觉:香气四溢 瓜果飘香触觉:炎热 凉爽 冷3我拓展,我积累:小朋友,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四季的诗句?(1)

9、小组交流,做好记录。(2)小组派代表展示交流成果,教师评议并小结:春季: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夏季: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约客秋季: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暝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萧萧梧

10、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叶绍翁夜书所见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冬季: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花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3)学生熟读,背诵积累。(二)说一说,你用什么方法理解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 1.读一读,找规律。(1)课件出示:听了老师这番话,我对即将到来的一天充满憧憬,期待着在活动中有出色的表现。小明打碎了家里的花瓶,心中有些忐忑不安,害怕爸爸妈妈会责备他。(2)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师生评议。(3)小朋友,你觉得本题中加点的词语用什么方法理解呢?为

11、什么选用这种方法?分小组合作交流,看能用什么方法理解加点的词语。提示:在读书的时候,如果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我们一般会想办法去理解(交流平台整理出的方法:查字典、拆拼法、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想象理解、图示法、造句、找近义词或反义词等方法)。小组代表发言,互相交流,说说词语的意思和理解词语的方法,教师评议并小结。a.“憧憬”这种书面化特别强的词语,一般用查字典的方法,字典查出它是“向往”的意思,再回到原句:我对即将到来的一天充满了向往。这样才能真正理解这个词语。b.忐忑不安“忐忑不安”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前文“打碎了家里的花瓶”,后文“害怕爸爸妈妈会责备他”,前后联系理解,“忐忑不安”

12、就是指小明心里极度不安纠结。“忐忑不安”这个词语也可以用拆拼法理解:“忐忑”从会意字的角度理解为“心上上下下”,与“不安”合起来就是“心上上下下,不安宁”。“忐忑不安”还可以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如果你打碎了家里的花瓶,你会怎么想?自责、担心、害怕(4)指名多个学生发言,再次巩固理解词语的方法。(板书 词句段运用:利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2.练一练,学运用:说一说,你用什么方法理解下面带点词语的意思。(1)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查字典)(2)列宁也没再问那个男孩,因为他已经知道,男孩是诚实的。(联系课文)(3)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看图、找反义词)

13、三、书写指导。 1.读一读,找规律。 (1)课件出示。 (2)小朋友,观察上面的字,说说有什么特点?小组交流。小组代表发言参与全班交流。根据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小结:这些字有的是左右结构,有的是上下结构,书写时先要注意观察它们的间架结构,还要注意横画写平稳,竖画写端正。竖画要写端正,右边的竖要比左边的竖写得长些才好看。(板书 书写提示:横平竖直)(3)如何写好钢笔字呢?注意间架结构和布局。注意握笔和坐姿。做到横平竖直。2.练一练,学运用。指导书写。(1)在书写汉字前,一定要先看清结构。汉字的结构一般分为上下结构、上中下结构、左右结构、左中右结构、全包围结构、半包围结构、独体字。在看清结构的基础上,

14、看清各部分之间的大概比例。 例如“狂、排、铺、印、副”等是左右结构的字。“狂、排、铺”书写时要注意左窄右宽;“印”在书写时要注意左右基本等宽;“副”在书写时要注意左宽右窄。再如“盖、票、雀、寒”是上下结构的字。“盖”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上长下短;“票”字在书写时注意上下基本同样大小;“雀、寒”在书写时注意上短下长。 (2)田字格中的横、竖中线把田字格分为四小格(左上、左下、右上、右下),书写前要看清汉字的每一部分大概在哪一格的什么位置,尤其是关键笔画的位置。关键笔画指的是写在横、竖中线上的笔画。如果找准了一个字在横、竖中线上的笔画,那么就定下了整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就能基本上把字写端正。例如“盖

15、”字,其中上半部分的竖和最后一横,两笔就非常的关键,基本上是压着竖、横中线写的。 关键笔画还指整个字中最长或者是最短的笔画,如“印”其中的竖就是最长的一笔;再如“盖”的最后一笔、“票”第八笔都是最长的一笔,“寒”字的撇捺要写得舒展。 (3)中国汉字的最大特点是方块字,但是不同的汉字都会有自己的特点,在书写时一定要注意。如果我们把所有的汉字都写成是方方正正的字,那汉字就缺少了自己的形体美。 像“目、月、音、亮”等,他们的大体形状就应该是长方形的,我们今天要写的这些字大体形状就应该是正方形的。(4)汉字书写的一般要求是横平竖直,按照这个要求写出的汉字,可以说是非常的公整,但是谈不上漂亮,因为总觉得缺少一些变化、灵动的韵味。 例如以“横”为起笔的笔画,像“横钩、横折、横折钩,横折弯钩”等,其中的横部分要写得向上斜一些,整个字就会好看得多了;再如,有“折”的笔画,像“横折、横折钩、竖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