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阳八中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目标质量检测试题七年级(第一单元)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15397518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阳八中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目标质量检测试题七年级(第一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宁阳八中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目标质量检测试题七年级(第一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宁阳八中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目标质量检测试题七年级(第一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宁阳八中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目标质量检测试题七年级(第一单元)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宁阳八中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目标质量检测试题七年级(第一单元)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宁阳八中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目标质量检测试题七年级(第一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阳八中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目标质量检测试题七年级(第一单元)(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宁阳八中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目标质量检测试题 七年级语文试题时间:120分钟 分值:120分 班级 姓名第 I 卷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5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花苞(bo) 绿茵茵(yn) 黄晕(yn) 酝酿ling B. 粗犷(kung) 吝啬(sh) 静谧(m) 应和(yng)C.着落(zhu) 澹澹(chn) 耸峙sng 高邈(mio)D. 澄(chng)清 抖擞(su) 萧瑟(s) 莅临(l)2.下列选项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贮蓄 静谧 朗润 绿草如茵B.潦亮 沧海 炫耀 花枝招展C.烘托 吝啬 簔笠 哆哆逼人D.耸峙 健

2、状 静默 一年之际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橘子、苹果、萝卜等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学校现在十分重视学生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C.每当我们在夕阳的辉映下走出校园时,心里都充满着幸福感。D.他那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循循善诱的教导,时时回响在我的耳边。4.修辞方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B.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C.鸟儿将巢安在繁华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歌喉。 D.红得像火,粉得像霞,白得像雪。5.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看了旁边的解说,现场不少小朋友恍然大悟,原来这

3、“魔术”利用的是人类视错觉原理。 B.经过一小时的奋战,他终于苦心孤诣地完成了作业。C.据英国太阳报报道,印度尼西亚一名男子将一头雌虎从小养到4岁。在这4年中,他们形影不离。D.党和国家把这一事关百姓根本利益的大事始终摆在突出位置,让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良性互动,让劳动者各得其所。6. 选出填入横线处排列最恰当的一组句子( )落霞孤鹜,秋水长天,是自然之美;忧国忧民,兴利除弊,是社会之美;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是艺术之美。但是如果你缺少发现美这种特殊能力,没有审美的眼睛,没有审美的耳朵,没有审美的感受,那么 , , 。你谛听“春江花月夜”只会莫知其然 你置身苏州园林也难以领略其中的佳妙你面对“断臂

4、维纳斯”只能瞠目而视A B C D 7.下列句子改变句式没有改变原意的是( )A.这是伟大的乐章!(改否定句)这不是伟大的乐章!B.二十多人都欢天喜地。(改为双重否定句)二十多人没有一个不是欢天喜地的。C.我不能不被他们的精神所感动。(改为肯定句)我不能被他们的精神所感动。D.汽车司机、交通民警、乘客谁没目睹过令人哭笑不得的场面?(改为陈述句)汽车司机、交通民警、乘客谁也没有目睹过令人哭笑不得的场面。8.下列古诗句中不是描写春天景色的一项是( ) A.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B.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C.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D.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9.下列关于作

5、家作品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等。 B.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散文集踪迹欧游杂记等。 C.史铁生,北京人,作家。代表作有小说务虚笔记,散文我与地坛病隙碎笔。D.冰心,原名谢婉莹,作家、诗人,著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樱花赞等。10.下列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曹操观沧海)B、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C、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6、)D、枯藤老树晕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在天涯。(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二、阅读济南的冬天中的一段文字,完成1115题。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1.这个语段主要是写( )A.小雪后山

7、色 B.小山太秀气 C.小雪最妙 D.山的肌肤12.文段开头“最妙的是下点小雪”,究竟“妙”在哪里?( ) A.小雪可以给小山穿上“花衣”。 B.小雪可以给蓝天“镶银边”。 C.小雪可以把小山衬托得更加美丽。 D.小雪可以反射出小山的各种色彩。 13.语段中描写景物的顺序是()A.山上山尖山坡山腰B.山上山尖山腰山坡C.山尖山上山坡山腰D.山尖山坡山上山腰14.选出没有运用修辞方法的一项() A.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B.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C.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D.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15、对

8、画横线的两个句子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描写黄白相间的山坡,春风化雪,不久人们就会见到山坡原有的颜色。B.表现济南冬天的温和,雪化了,有水在山坡流动;“山的肌肤”指山坡的草地。C.描写济南的冬天的温和,有水汽蒸发升腾的美景,不久雪就会全化了,山坡上原有的颜色比雪色更美。D.描绘了雪色与草色相间的美景,像穿着好看的衣服;“山的肌肤”指春天来临后满山的花草。三、阅读春中的一段文字,完成1620题。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的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

9、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16.用“别恼”一词的作用是( )A.劝别人不要生雨的气。B、写出江南春雨的特点。C.从物写到人,由近写到远。D.表现作者将要把自己对春雨的喜爱之情传达给读者。17、下面是对划线部分几句描写顺序的表述,正确的是( )A.先动景后静景;先近景后远景;先绘物后写人。B.先静景后动景;先远景后近景;先绘物后写人。C.先静景后动景;先近景后远景;先绘物后写人。D.先动景后静景;先远景后近景;先写人后绘物。18、用双竖线给文段划分层次,正确的是:( )A B C D 19.对文章

10、内容分析理解不正确的是( )A.这段文字描写的内容是“春雨图”, “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分别写出了春雨多(或细)、 闪亮 、绵长的特点。B.“最寻常”、“一下就是三两天”写出江南春雨的多,作者用“看 ”字领起,状写春雨的可爱。C.“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雨细密迷蒙的情状。D.本段描写的对象是春雨,突出对小草儿和树叶儿的描写是正面描写,作者通过正面与侧面相结合,写出春雨的可爱。20. 对文章内容分析理解不正确的是( )A.“静默”一词运用了 拟人 的修辞手法,用该词写雨中的房屋的妙处是:“静默”一词用得最妙,是拟人的手法,传达出春雨中安静平和的气氛,这种静态的

11、美,着力渲染了沐浴春雨的温馨,写出了一种妙不可言的意境。 B.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抚摸”这个词,从听觉的角度写出了春风温柔的特征,很有感情。)C.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酝酿”这个词原意是造酒,文中形容春天的各种气息在空气中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越来越醇。这一句从嗅觉的角度表现了春风的馨香与醉人。)D.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斜织”这个词形象地写出了细密、轻盈的春雨在春风中的动态特征。)21.文章细致地描绘了春雨的特征,下面一句最能表现这种特征的诗句是( )A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C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道少; D夜阑卧听风吹雨

12、,铁马冰河入梦来;22.文段含蓄地写了春风,从下面哪一句话可以看出?( )A.雨是最寻常的 B.密密地斜织着 C.笼着一层薄烟 D.稀稀疏疏的23.文段描写的景物给人的感觉是( )A.春雨绵绵,令人喜爱 B.春雨寻常,忧伤烦恼C.清亮温馨,宁静和平 D.凄神寒骨,撩人思绪四、次北固山下 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24、对下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写景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 B.诗的颈联写景致的缺憾:残夜中的海日和旧年中的江春,使人顿生惆怅之情。C.尾联运用设问的

13、修辞手法,抒写了思乡之情。 D.在唐朝的诗人里,王湾并不算一位有名的人物,但他的这首五言绝句却使他留名青史。25、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以对偶句开头,既显工丽,又觉跳脱。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那种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B.第二联的“风正一帆悬”写得尤为精彩。诗正是通过这一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大江泛舟、波平浪静等大景。C.第三联写得妙绝。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显露春意。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比喜悦之情,令人想象到诗人已被江南的美景所陶醉了。D.尾联写诗人正放舟于绿水之上,正向着青山之外的客路进发,看到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想托雁儿捎信给在洛阳的家人,诉说自己内心深深的乡愁。第卷 非选择题(共70分)五、积累运用(10分)26.默写(每空1分,共8分)(1)天净沙秋思集中表达游子漂泊在外悲哀的诗句是: , 。(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 , 。 (3) ,闻道龙标过五溪。 ,随君直到夜郎西。(4)观沧海中展现曹操博大胸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