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4 溶液及其相关计算-2014年度中考化学备考百日捷进提升系列(原卷版)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15397360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14 溶液及其相关计算-2014年度中考化学备考百日捷进提升系列(原卷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专题14 溶液及其相关计算-2014年度中考化学备考百日捷进提升系列(原卷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专题14 溶液及其相关计算-2014年度中考化学备考百日捷进提升系列(原卷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专题14 溶液及其相关计算-2014年度中考化学备考百日捷进提升系列(原卷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专题14 溶液及其相关计算-2014年度中考化学备考百日捷进提升系列(原卷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14 溶液及其相关计算-2014年度中考化学备考百日捷进提升系列(原卷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14 溶液及其相关计算-2014年度中考化学备考百日捷进提升系列(原卷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透视一、新课标的要求: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2、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3、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含义。4、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5、认识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能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6、能举例说明结晶现象。7、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8、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二、考情分析:1、考查情况:溶液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且溶解度曲线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将化学知识与图象相结合的内容载体,所以溶液的知识成为中考化学必不可少的内容。2、考查形式:中考考查设置溶液综合试题其内容全面并丰富,可以结合溶液在生活生产中实际应用型、

2、推理型、实验探究型、计算型等多种形式进行考查。3、命题方向:中考的命题方向主要集中在溶液的组成与特征、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定及相互转化方法、溶解度概念的理解与溶解度曲线的运用、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等。通过设置问题情景,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知识迁移的能力。4、试题难度:试题的难度不大,一般为中档。但一些推理型题目要求学生对相关知识掌握的要准确,难度要大一些/知识梳理一、溶液的形成1、溶液的特征:(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2)特征:溶液的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均一性是指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和成

3、分均相同(如一瓶溶液中,上下左右等各部分的密度都是一样的);稳定性是指在条件不变(即温度、压强等不改变,溶剂不蒸发等)的情况下,溶液中的溶质永远不会分层或析出(即溶质与溶剂永不分离)。(3)组成:溶液是由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和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两部分组成的。常见的溶剂有水、汽油、酒精等。2、浊液: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1)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乳浊液不均一、不稳定,静置会分层。(2)悬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悬浊液不均一、不稳定,静置会分层。3、溶液和浊液的区别(1)悬浊液中的小颗粒和乳浊液中的小液滴都是由许多分子的集合而成的分子集合

4、体,远远大于溶剂中的单个分子或离子,不能共同运动;宏观表现为分层,即形成的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2)溶液中的溶质则是以单个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分散着的,与溶剂中的分子或离子大小级别相同,能共同运动;宏观表现为不分层,即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4、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有的物质在溶解时会明显放出热量。如:氢氧化钠、浓硫酸。有的物质在溶解时会明显吸收热量。如:硝酸铵。大多数物质在溶解时即不明显放热也不明显吸热。如:氯化钠。物质的溶解过程分为两部分。一是溶质分散成更小的颗粒,向溶剂中扩散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吸热的。二是溶质的微粒与水分子形成能自由移动的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的过程,这个过程是

5、放热的。物质溶解的过程包含有以下两个过程:一个过程是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该过程吸收热量;另一个过程是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该过程放出热量不同的溶质,在这两个过程中吸收和放出的热量也不同;这就导致在物质的溶解过程中表现为吸热或放热现象。注意:1、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为蓝色,氯化铁溶液为黄色。溶液的状态可以是固态、液态或气态。如:空气。2、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蒸馏水。3、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几种。如:汽水是以二氧化碳、香精、色素、糖等多种溶质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未溶解的物质不是溶质。4、没有指明溶剂时,常把水记作溶剂。如氯化钠溶

6、液是指以氯化钠为溶质,水为溶剂形成的溶液。碘酒是以碘为溶质,酒精为溶剂形成的溶液。二、乳化现象1、乳化现象就是当两种不相溶的液体混合时,其中一种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以极小的液滴均匀悬浮在另一种液体中形成乳浊液的现象其中的乳化剂所起的作用就叫乳化作用2、常见的乳化剂:洗洁精、洗发液、洗衣粉等。三、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及其转化(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对于大多数溶液来说: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7、(4)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判断方法有两种:若溶液中有溶质,观察溶质是否减少,如不减少则为此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反之为不饱和溶液;若溶液中无溶质,可试着加少量同种溶质观察是否溶解。如溶质不溶解,则为此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反之为不饱和溶液。注意:1、某饱和溶液是对相应的溶质不能继续溶解的溶液,但还可以溶解其他的物质,如某饱和食盐水中还可以继续溶解硝酸钾固体。2、通过降低温度实现不饱和溶液向饱和溶液的转化,只是针对多数固体溶质而言,对氢氧化钙等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是不适用的。3、溶液是否饱和是指还能再溶解某种溶质,而溶液的浓稀是指其浓度。饱和溶液不

8、一定是浓溶液。四、溶解度1、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2、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因素。内因:溶质、溶剂本身性质:外因:温度,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如NaCl;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Ca(OH)2。3、溶解性 溶解性: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中的能力叫溶解性,溶解性与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用易溶、微溶、难溶描述。与溶解度的关系(20时溶解度)注意:来源:学科网ZXXK1、如果不指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2、判断某一数

9、值是不是溶解度,关键是看它是否同时满足四个条件“一定温度、100 g溶剂、饱和状态、溶解的溶质质量”。3、物质溶解度大小与溶质质量、溶剂质量的多少无关。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是一个定值。五、溶解度曲线用纵坐标表示物质的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把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标在图上,画出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叫溶解度曲线。1、溶解度曲线表示的意义: (1)曲线上的点,表示某物质在某一温度下的溶解度。(2)曲线的走向表示某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3)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种溶质在某一温度下有相同的溶解度。2、变化规律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KNO3

10、;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Ca(OH)2。3、应用(1)查找某一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2)比较某一温度下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3)选择使某种物质从溶液中结晶的方法。注意:1、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要有具体的温度值或范围。2、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固态溶质,一般用蒸发结晶。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相当大的固态溶质,一般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结晶即降温结晶。六、气体的溶解度(1)定义:是指该气体在压强101kPa,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2)气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内因:气体和溶剂的性质;

11、外因:温度和压强。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随压强增大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七、溶质质量分数1、溶质质量分数100 %2、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注意:1、找清题目中的量;2、解题格式要规范。八、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1、配制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2、需要的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杯考点突破【典型例题1】(2013北京)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面粉 B牛奶 C白糖 D植物油【典型例题2】(2014届北京市大兴区第一学期期末)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A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 B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C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 D用稀盐酸洗去铁制

12、品表面的铁锈【典型例题3】(2013安徽)下图表示某物质在水(a)和酒精(b)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水和酒精中的溶解度相同B在水和酒精中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20时,其水溶液比其酒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D40时,其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8%【典型例题4】(2013福建厦门)实验室需要 100g 质量分数为3氯化钠溶液,配制过程中相关描述正确的是A用 3g 氯化钠与 100g 水配制得到B直接用手抓取氯化钠 C氯化钠直接放于天平托盘上称取D用50g 质量分数6氯化钠溶液与50g 水配制得到跟踪练习1、(2014届河北省初中毕业生结课小模拟考试)下列关于溶液的说

13、法中正确的是A 所有的溶液都可以通过升高温度由饱和变成不饱和溶液B 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C 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是乳化现象D 20时,NaCl的溶解度是36克,此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36% 2、(2014届北京市大兴区第一学期期末)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A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 B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C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 D用稀盐酸洗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3、(2013上海)室温时,对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作如下操作,最终甲、乙两烧杯中溶液A. 溶质质量相同 B. 溶质质量分数相同C. 均为不饱和溶液 D. 溶剂质量相同4、(2013黑龙江龙东五市)实验室配制50克溶

14、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的步骤是A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B称量、量取、计算、溶解C量取、称量、溶解、计算 D计算、溶解、称量、量取来源:Zxxk.Com5、(2013山东菏泽)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B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C溶质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D溶质在溶解过程中,有的放出热量,有的吸收热量6、(2013四川成都)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A.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36gB.20时,10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氯化钠36gC.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水与氯化钠的质量比为100:36D.20时,将3

15、6g氯化钠溶解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7、(2013内蒙古呼号和特)海洋资源开发前景广阔,海水晒盐能够得到粗盐和卤水,卤水中含有MgCl2、KCl和MgSO4等物质,如图是它们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MgCl2Bt1时,分别在100g水中溶解了等质量的MgCl2、KCl,两溶液都可达到饱和Ct2时,KCl和MgSO4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D将t2时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低到t1时,均能析出晶体8、(2013江苏徐州)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A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Bt1时A物质和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降温能使B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来源: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