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理学.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392607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病理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植物病理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植物病理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植物病理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植物病理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植物病理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病理学.(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病原:引致植物生病的原因。病原物:引致植物生病的生物。寄主:被病原物所侵染的植物,又称宿主。症状:植物外部形态有不正常的表现。植物病害:植物受到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或其它有害生物的侵害,生理代谢作用受到干扰和破坏,在生理上和组织结构上发生一系列病理变化,最后在外部形态上表现出不正常的状态,使植物不能正常的生长发育,甚至引起植物局部或整株的死亡,对生产造成损失。症状:有病植物所表现出来的病态。(包含病状和病征)是寄主与病原物的复合体。病状:从寄主角度,寄主植物发病后所表现出的不正常的状态。病征:生物病原物在寄主身上所表现出的具有特征性的结构物随病原种类的不同而不同。变色:指植物生病后,局部或整株

2、失去正常的绿色,或颜色发生变化(不引起寄主细胞的改变和死亡)褪绿:由于叶绿素形成受到抑制或破坏,造成叶绿素减少,叶片普遍均匀变为淡绿色。黄化:当叶绿素的量减少到一定程度,使叶片普遍均匀发黄。花叶:叶片部分细胞内叶绿素减少,使叶片形成不均匀的黄绿相间(嵌)单子叶,条纹花叶。红叶:着色时叶绿素合成抑制,花青素产生过多,是叶片变红,由干旱形成。坏死和腐烂:都是由于植物细胞和组织的死亡引起,幼嫩的组织最易发生腐烂。穿孔:形成病斑之后,在斑点周围的几层细胞,形成木栓化,使病间分离,坏死组织脱落。(主动保卫反应)疮痂:病组织木栓化,病部表面隆起,粗糙,龟裂。溃疡:树木茎干皮层坏死,病部开始凹陷,木质部外露

3、,病斑边缘木栓化。(柑橘细菌性溃疡病)腐烂:植物的细胞核和组织发生了大面积的消解和破坏,造成了细胞的解体、崩溃、细胞液的外流。干腐:细胞消解缓慢,腐烂组织中的水分可及时蒸发,消失(马铃薯)。湿腐:细胞消解较快,腐烂组织中的水分不及时蒸发,细胞液外流。软腐:细胞的离隙之后发生细胞的消解,外表为原有的形状,不造成细胞液的外流。立枯:幼小幼苗根或近基部与地面接触部位,受病体侵染造成坏死腐烂,造成全株枯死,不倒伏。猝倒:幼苗近基部与土壤接触部位缢液或线条状,地上部迅速倒伏,子叶仍保持绿色。萎蔫:由于植物失水而导致枝叶萎缩现象。生理性萎蔫:土壤中含水量过少,高温时温度过强,蒸腾作用过强使植物暂时缺水。病

4、理性萎蔫:由于植物维管束组织受到病原物分泌毒素危害导致植物维管束不能正常向上输送水分。畸形:由于病变组织或病变细胞生长受阻或过度增生。矮化:植物的生长受抑制而成比例的矮小。矮缩:植物的生长受抑制而不成比例的矮小。徒长:细胞的拉长使植株表现为又细又长,非细胞的增多。丛生:节间的缩短。卷叶:叶片两侧沿叶脉向上卷曲,右下向上反卷。缩叶:沿主脉呈垂直方向的上下皱缩(桃的缩叶病)丛枝:一个芽眼过度分枝。发根:根茎过度的分枝而使叶片呈簇生状。瘤肿:部分组织细胞生长过度形成不定形的肿大。变叶:正常的花器变为叶片状,不能正常开花结实。蕨叶:叶肉发育不良,甚至完全不发育,仅有叶脉。霉状物:毛绒状霉层(霜眉、绵霉

5、、青霉、绿霉、黑、赤、灰)粉状物:白色黑色粉层。锈状物:白色、铁锈状粉层:白锈病(牵牛花、白菜、马齿苋)竹毡锈病。粒状物:在受害部位产生黑褐色的颗粒状物。点状物:真菌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盘,黑色褐色。索状物:病菌菌丝互相纠集成绳索状物(茉莉花白绢病)絮状物:在植物病部产生灰白色或洁白色的棉絮状物,质地疏松稠密(茄子绵腐病、瓜类疫病)脓状物:黄褐色、乳白色粘稠状脓状物。共生:双方在营养、空间等方面获益一种互利关系。共栖:两种不同的生物生活在一起,他们对双方均无利害。拮抗:两种不同的生物不能生活在一起,若一起,对一方或双方都有害。寄生:一种生物生活在其他活的生物体上,获取赖以生存的主要营养物质,绝大

6、多数病原物与植物是寄主关系。寄生性:一种生物从其他活的生物体上获取养分的能力,这种生物为寄生物,被寄生的生物为寄主。腐生性:一种生物从死的生物或有机质中获取养分的能力。活体营养生物:自然界中,只能从寄主活的细胞和组织中获取养分的生物(所有专性寄生物和少数寄生性很强的兼性腐生物)死体营养生物:自然界中,可以从死的寄生植物或有机质中获取养分的生物。(所有兼性寄生物和少数兼性腐生物,病原细菌和大多数病原真菌)致病性:一种生物破坏寄主引致病害的能力,这种生物为病原物。寄主范围:病原物对寄主种类的选择性。真菌:一类低等生物,无根茎叶花器官分化,无维管束组织,无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和作用,典型营养体为丝状体

7、,以吸取的方式异养生活,通常以孢子进行无性与有性繁殖。孢子广义:某些低级的动物和植物,产生的一种有繁殖作用或休眠作用的细胞,离开母体之后可称为新的个体。孢子狭义:真菌繁殖单位的一种统称,其功能如植物的种子,与植物种子不同之处,孢子不含先期形成的胚胎,分为无性与有性孢子两大类。无性繁殖:指营养体不经过性细胞或性器官的结合产生后代个体的繁殖。有性繁殖:两个性细胞或性器官经过接合之后,细胞核产生质配、核配,细胞核产生减数分裂,形成孢子的产生方式。真菌的生活史:真菌从一种孢子萌发开始,经过一定的发育阶段,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所经历的过程。原核生物:一般由细胞膜和细胞壁或只有细胞膜所包围的细胞质而组成的

8、单细胞微生物,它们没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仅为核区。病毒的增殖或复制:在寄生细胞内,部分取代及干扰寄主代谢和遗传物质的正常功能,使细胞内的合成功能发生方向性改变,病毒和寄主细胞所提供的物质能量,按照病毒粒体的模式,不断重复合成新的病毒粒体,通常称其为病毒的增殖或复制。广义病毒:是由核酸及蛋白质两种成分共同构成,或其中一种成分单独构成的分子生物,一般都有传染性的寄生物。植物病原线虫:低等无脊椎动物,又称蠕虫。病原物的侵染过程:病原物与寄主接触,侵入寄主,引起寄主发病的过程。侵入前期:从病原物和寄主植物进行相互联系开始,到病原物侵入结构。侵入期:病原物侵入寄主,到与寄主建立寄主关系。潜育期:病原物侵

9、入寄主,与寄主建立寄生关系,到寄主症状的明显表现。病原物在寄主体内发展的时期斗争最激烈,不代表一定能发育。发病期:从寄主明显表现症状到病害进一步发展的时期,病原物在寄主植物受害部位形成一定的繁殖器官。病害的侵染循环:一种病原物从一个生长季节开始侵染寄主,引起寄主植物发病,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侵染寄主,引起寄主发病的一个过程,这是一个生长季节循环。病残体:枯死的植株,病原物可潜伏。初次侵染:从一个生长季节到下一个生长季节,病原物第一次侵染植物引起的发病。再次侵染:寄主发病后,在发病部位的繁殖体通过传播,再次侵染寄主植物。单循环病害:只有初次而无再次的病害。多循环病害:既有初次又有多次再侵染的病害

10、。植物病害的流行:植物病害在一定的时期或一定的地区内大量发生,从而造成重大损失的过程。单年流行病害:凡是在一个生长季节里,只要条件适宜,病菌就能够完成积累,传播扩展的过程,并引起严重病害。积年流行病害:指病害从少量发生起要经过年度间的病原物的积累才能够造成较大危害的病害。植物病害流行的主导因素: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当其他因素已经基本具备,并且相对稳定,而仅仅某一因素最为缺乏,或改变波动较大,则这个因素成为当时当地病害流行的主导因素。植物病害的防治:应用各项措施预防或控制病害的发生发展,使病害造成的损失低于经济允许水平,并且力求防治费用最小(经济效益最大,符合高产、优质、高效的要求)综合防治:

11、以栽培防治为基础因地制宜合理应用其他防治措施。植物检疫:又称法规防治,通过立法和行政措施来防止或延缓有害病害的人为传播。杀菌剂:防治植物病害的药剂,统称为杀菌剂。毒力:在室内条件下测定所得杀菌剂对病原物所具有的内在的致死能力。表示:致死中量(LD50)有效中量(ED50)致死中量:杀菌剂可以杀死病原物群体中50%个体的剂量。有效中量:杀菌剂可以钝化或抑制病原菌群体中50%个体的有效剂量。药效:由田园条件下测定的所得杀菌剂在各种环境条件下对病原物综合作用的效果,是衡量药剂控制效力大小的指标。抗药性:病原物长期在单一药剂的选择作用下,通过遗传变异对该药剂获得的适应性。转主寄主现象:病菌必须通过2个

12、截然不同寄主才能完成生活史。多型现象:真菌在一生中可产生两种以上不同类型孢子现象。1. 植物病害发生的基本因素:病三角:病原、寄主、一定的环境条件。四角关系:加上人的干扰因素。在农业生态系中看,圆锥形,多角关系。2. 环境条件引起的植物病害只有病状而无病征,无传染性,3. 病状类型有变色(褪绿、黄化、花叶、红叶)坏死和腐烂(斑点、穿孔、疮痂、溃疡、腐烂、立枯、猝倒)萎蔫(生理性萎蔫、病理性萎蔫)畸形(矮化、矮缩、徒长、丛生、卷叶和缩叶、丛枝和发根、瘤肿、变叶、蕨叶)4. 对于穿孔,细菌很快脱落穿孔,真菌随叶片增大而有裂缝。5. 对于萎蔫,可以做劈打检查:小圆点周围有褐色条点。6. 病征类型有霉

13、状物粉状物锈状物粒状物点状物索状物伞状物和马蹄状物絮状物脓状物7. 同一种病原物在同一寄主植物不同部位或不同生育期可以表现不同症状:白菜霜霉病:苗期叶片褪绿(变色)生长期坏死斑(坏死和腐烂)荚果期穗轴畸形,症状:龙头拐(畸形),不同病原物在同一寄主植物可以表现相似的症状:大白菜软腐病:细菌真菌:腐烂。8. 侵染性病害造成的损失大于非侵染性,真菌细菌病毒9. 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共生、共栖、拮据、寄生。10. 寄生物分为三类:专性寄生物:只能寄生不能腐生兼性腐生物:寄生为主,兼能腐生兼性寄生物:腐生为主,兼能寄生。11. 绝大多数病原物都是寄生物,而非所有,有些土壤中,植物根基微生物不进入植物体

14、内,由外渗物质中获取养分(根际周围),造成根部的扭曲和植株的矮化,属于体外致病。12. 寄主范围广,不同科,寄主范围窄,一个种,寄主能力强,寄主范围窄,抗病品种效果好,寄主能力弱,寄主范围广,抗病品种效果差。13. 营养体是真菌营养生长阶段的结构:菌丝构成的菌丝体(-无隔菌丝体+有隔菌丝体)无细胞壁可变化原质团(根肿菌、十字花科蔬菜)单细胞有壁(酵母菌)14. 营养体的变态吸器(指状的白粉菌、鼓槌状的锈菌、树枝状的霜霉菌)附着胞(侵染丝、锥、钉)根状菌索:纠结在一起形成绳状索物厚垣孢子(某个细胞,细胞壁增厚,细胞质变浓,枯萎病菌产生大量厚垣孢子)形成网扣,菌丝套(当土壤中线虫或其他生物进入后,

15、收缩,有捕捉功能)15. 菌组织分为:疏丝组织和拟薄壁组织,属于子座、菌核。16. 无性孢子有:游动孢子(洋梨形、肾形)、孢囊孢子(内生孢子)、分生孢子(菌丝上长出)、厚垣孢子。有性孢子有: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休眠孢子囊。休眠孢子囊整体产果,整个营养体称为繁殖体的一种方式,鱼卵状,大量集中。17. 无性繁殖是传播繁殖作用,造成病害迅速发展蔓延,有性繁殖是厚壁,寄主生长后期形成,有度过不良环境的作用,有性繁殖后的孢子,称为下一个生长季节病原侵染来源。18. 真菌的主要类群有营养体、无性繁殖体、有性繁殖体,共有5个亚门,即:鞭毛菌亚门、接合菌亚门、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半知菌亚门。19.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包括病原细菌、放线菌和植物菌原体。植物病原细菌、放线菌有细胞膜细胞壁,植物菌原体有细胞膜无细胞壁。20. 植物病毒形态结构:杆状、线状、球状,病毒中间核酸DNA、RNA,有单链、双链,外部蛋白质亚基衣壳,亚病毒是裸露RNA。21. 病毒的花粉传染通过微伤口。22. 朊病毒是侵染性蛋白,羊瘙痒病,人四种神经性疾病。23. 细菌是传播质粒的介体,质粒为病原物,称为T质粒。24. 线虫的形态:虫体很小,一般0.31mm左右,细长两端尖,头部口腔里有吻针(口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