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5392085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模式介绍:PBL教学的本质内涵是以学习者为本,以学生的真实生活或社会热点问题、以学生真实的内心感受和心理体验、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经验为基础创设一个统整的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或完整的事情,且该情境或事情又蕴含着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知识与技能,学生在这样的情境或做事情中学习即可称作项目学习。PBL教学的课程环节:创设情境或事件-明确过程与目标-成果展示与评价设计思路说明:通过讲述中国现代史的历史跨度,开门见山让学生认识到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重要作用。根据教材的编排需求把本课内容分成三大块:筹备-开国大典-影响,逐一进行讲解,让学生去感知教材,最大限度地去调动学生,把学习

2、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本节课利用多媒体资源对学生进行引导,着重讲解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开国大典的内容和影响。让学生一边思考一边小结本节课的知识结构,起“温故而知新”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把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形成新的概念,在自己的认知结构中进行重组,完善知识结构。教师在讲解到新中国成立意义的时候可以运用PBL教学,让学生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以论从史出的角度来分析讨论,最终由教师进行总结阐述。最后,在本课即将结束时,在教师的带领下总结一下本课的知识点,以及通过鉴古知今这一环节对西藏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进行回顾和作简要的评价与升华。教材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人教版2018年部编版中

3、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课的内容。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一个旧时代,同时又是一个新时代开始的标志,它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篇章。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在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历程中具有综合扩展和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这一课学好了,会给以后的中国现代史部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2.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的时间、过程和盛况;3.了解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情况。【过程与方法目标】1.在师生的互动交流过程中,通过让学生看、听、读等途径的自主发挥,结合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学会自主性学习,并

4、体会到自主学习的快乐;2.通过看课文插图,对开国大典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然后在小组内讲述开国大典和西藏和平解放的史实,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和对历史事件的概述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新中国成立给予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的更加强盛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开国大典。【教学难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3学生课前查阅有关西藏历史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对比新旧人教版的区别,讲述中国现代史的历史跨度。2.(1)展示材料: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5、刚结束,1949年3月23日上午,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出发时,毛泽东回过头来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2)学生思考回答:“进京赶考”意味着什么?二、讲授新课目标导学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一)为新中国成立做准备教师提问:毛主席进京的第一个考试就是召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为什么要召开此次会议?此时,政协有何作用?提示: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为了筹建新中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将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二)政协会议的会议内容1引导学生回答:展示图片,读课本,说说政协会议通过的几项主要内容。提示: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

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采用公元纪年;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2展示史料:材料: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3教师提问:习总书记所强调的内容体现了共同纲领中关于国家性质的规定的哪些内容?提示:我国是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国家政权属于人民。4史料展示: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5教师提问:通过

7、这则材料,请同学们分清楚人民英雄纪念碑上面的几个时间概念代表的时间段。提示:碑文中的“三年”是指解放战争,“三十年”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三十年,“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是指民主主义革命的整个阶段。(三)政协会议召开的历史意义教师讲述:分清历史阶段后,我们接着学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召开的重要意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将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目标导学二:开国大典(一)过程1课堂小影院:播放开国大典纪录片材料: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典礼。毛主席宣告:“中

8、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并升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面五星红旗,54门礼炮齐鸣28响,随后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此时为什么要用54门礼炮,为什么要鸣28响吗?提示:54代表五四运动,28响代表中共领导革命的28个春秋。教师总结:同学们说得很好,不过,54门炮,代表当时参加开国大典的54个民族当时确定的只有54个民族,后来才确定,中国有56个民族;28响代表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走过的28年历程。(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教师提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令无数的国人感到民族终于有了希望,有了前途,人们彻夜狂欢。那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有着怎样的历史

9、意义呢?提示: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目标导学三:西藏和平解放1多媒体展示图片: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2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简要地介绍一下西藏和平解放的历史过程。提示:学生根据课本内容做简要的回答。3教师提问:西藏和平解放的历史意义是什么?提示: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民族实现了大团结。教师总结:请同学们一定要注意,用语“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因为我国还有港澳台三个地方在当时还没有实现统一,请同学们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10、。4.鉴古知今:现在有人要搞西藏“独立”,谈谈你对分子分裂祖国行为的看法?并用史实说明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二)本课总结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本课注重使用多媒体资源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材料使用得比较广阔,增强了学生对整体历史的感知,对把握和学习好历史大有帮助;一方面,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会了自己总结问题,教师主要的工作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符合新课标要求;一方面,注意强调一些细节问题,如新中国成立之时尚未完全统一,至今也尚未完全统一;另一方面,注意结合初一所学历史知识,贯穿古今,证明西藏是历史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儿童心理发展是有顺序的,这是由遗传决定的,不会因为各种外部环境的影响,或者学习、训练的作用而发生改变,出现心理发展的超越或逆转。人类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再到衰老的过程中心理的发生发展。既是个体自身发展成熟的过程,又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