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顶管施工工艺流程概况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15391698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工顶管施工工艺流程概况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工顶管施工工艺流程概况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工顶管施工工艺流程概况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工顶管施工工艺流程概况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工顶管施工工艺流程概况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工顶管施工工艺流程概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工顶管施工工艺流程概况(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工顶管施工工艺目录一、基本工作原理2二、施工准备22.1 技术准备22.2 材料准备32.3 机具准备3三、施工方法43.1 工艺流程43.2 工作坑及其布置43.3 开挖与顶进53.3.1 挖土与运土53.3.2 顶进施工53.4 顶管接口53.5 测量及校正63.5.1 测量63.5.2 校正63.6 沉降观测及控制6一、基本工作原理人工顶管施工借助于主顶油缸及管道间、中继间等的推力,采用人工挖土掘进的方法,把工具管或掘进机从工作井内穿过土层一直推到接收井内吊起。与此同时,也就把紧随工具管或掘进机后的管道埋设在两井之间,以期实现非开挖敷设地下管道的施工方法。其施工示意图如下:二、施工准备

2、2.1 技术准备认真学习和研究施工图纸及相关的施工文件,了解设计意图和要求,进行图纸会审,在设计交底时提出疑问,并根据设计交底修正施工方案。组织施工人员认真学习施工技术文件,了解施工范围,管道沿线的地形、地貌、地址水文条件及各种原有设施。掌握施工工期,顶管施工技术规范,质量标准及要求,安全措施等,并向施工队伍进行顶管施工技术交底。2.2 材料准备(1)管材:管材由具有相应资质的生产厂家提供,进场时应具有出厂合格证及出厂检验报告;管材外表面应该平整,无蜂窝麻面,回弹检测强度应不小于该管道混凝土设计要求,承插口处不得有棱角缺失。(2)工字钢:进场工字钢型号必须与施工方案中要求的型号相同。(3)水泥

3、:应采用合格厂家的符合设计要求的水泥,进场后应对水泥进行取样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2.3 机具准备主要机具:千斤顶,油泵,顶铁,与管材相应直径护口铁,导轨,枕木,卷扬机,水泥浆搅拌机,压浆机。三、施工方法3.1 工艺流程3.2 工作坑及其布置工作坑是顶管施工操作的场所,要在坑内布置千斤顶、导轨等设施。排水管道的工作坑,一般设置在检查井位置。工作坑可分为单项坑、双向坑、转向坑、交汇坑、接收坑等。工作坑纵断面有直槽型、阶梯型,平面有矩形、圆形不等。土质不稳定的工作坑壁应支设支撑,松散或饱和土层,经常采用沉井方法或连续壁法修建工作坑,本项目采用工作井逆作法施工工作坑。3.3 开挖与顶进工作坑内设备安

4、装完毕,经检查各部处于良好正常状态,即可进开挖和顶进。首先将管子下到导轨上,就位以后,装好顶铁,校测管中心和管底标高以便符合设计要求,即可进行管前挖土。3.3.1 挖土与运土管前挖土是保证顶进质量及地上构筑物安全的关键,管前挖土的方向和开挖形状,直接影响顶进管位的准确性,因此管前周围挖土应严格控制。管前挖出的土应及时外运,大管径可采用手推车推运,管径较小时,采用双筒卷扬机牵引小车出土。土运至管外,再用工作平台上的摇头扒杆吊到平台上,然后运出坑外。3.3.2 顶进施工人工挖土顶管法采取“先挖后顶,随挖随顶”的原则。顶进前,在管前端坑壁上开挖一个深约30-50厘米、断面形状与所顶管道相似的坑道,然

5、后用千斤顶将管道顶进,一节管顶进后,再安放下一节管道继续顶进。其操作程序如下:(1)安装好顶铁、挤牢,启动油泵,千斤顶进油,活塞伸出一个工作行程,将管子推向一定距离;(2)停止油泵,打开控制阀,千斤顶回油,活塞缩回;(3)添加顶铁,重复上述操作,直至需要安装下一节管子为止。3.4 顶管接口顶管为钢管时的接口采用电弧焊接,在顶管顶进坑壁前焊接即可;钢筋混凝土管则在乘插口衔接处采用橡胶垫、橡胶圈及麻丝油毡等作为嵌缝材料。具体做法如图:3.5 测量及校正3.5.1 测量顶管中线和水准点引入工作坑内,控制导轨、顶管机安装位置和顶进方向及高程。顶进时,每顶一定距离测量一次,第一节管子测量间距应缩短。校正

6、时,每顶进一镐即测量一次。3.5.2 校正顶进过程中发现管位偏差接近10mm时,即应进行校正,纠偏校正应缓缓进行,使管子逐渐复位,不得猛纠硬调。校正方法一般采用:(1)挖土校正法:偏差值为10-20mm时采用此法。即管子偏向设计中心左侧时,可在管子中心右侧适当超挖,而在偏向一侧不超挖,使管子在继续顶进中逐渐回到设计位置。(2)顶木校正法:偏差较大时或采用挖土校正法无效时,可用圆木或方木,一端顶在管子偏向一侧的内管壁上,另一端支撑在垫有木板的管前土层上,开动千斤顶,利用顶木产生的分力,使管子得到校正。3.6 沉降观测及控制顶管过程中,因开挖正面土体松软、纠偏对管道周围空隙填充不足、管道与土层摩擦等原因均会引起地面沉降,因此,施工时必须设置沉降观测点,加强沉降观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