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高中生物河南高考精品汇编【35】含标准答案考点及解析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5390760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20.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年高中生物河南高考精品汇编【35】含标准答案考点及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8-2019年高中生物河南高考精品汇编【35】含标准答案考点及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8-2019年高中生物河南高考精品汇编【35】含标准答案考点及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8-2019年高中生物河南高考精品汇编【35】含标准答案考点及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8-2019年高中生物河南高考精品汇编【35】含标准答案考点及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年高中生物河南高考精品汇编【35】含标准答案考点及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年高中生物河南高考精品汇编【35】含标准答案考点及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年高中生物河南高考精品汇编【35】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 姓名:_ 分数:_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1.下表为甲戊五种类型豌豆的有关杂交结果统计。甲戊中表现相同的有( )后代表现型 亲本组合黄色 圆粒黄色 皱粒绿色 圆粒绿色 皱粒甲乙85289432甲丁78626871乙丙0011334丁戊004951A甲、丙 B甲、戊 C乙、丙、丁 D乙、丙、戊【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可以推知亲本基因型,亲本组合一杂交后代黄色:绿色为1:1,圆粒:皱粒=3:1,可以推知

2、亲本基因型为YyRryyRr;亲本组合二杂交后代黄色:绿色=1:1,圆粒:皱粒=1:1,可以推知亲本组合是YyRryyrr或YyrryyRr;亲本组合三杂交后代全为绿色,并且圆粒:皱粒=3:1,其亲本基因型为:yyRryyRr;比较组合一和组合三中的亲本,可以推知亲本乙、丙均为yyRr,甲为YyRr,丁为yyrr;由于组合四杂交后代全为绿色,且圆粒和皱粒之比为1:1,则亲本基因型为:yyRryyrr,因此戊种群基因型为yyRr,因此基因型相同的个体有乙、丙和戊,故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

3、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2.一个班级分组进行减数分裂实验,下列操作及表述正确的是( )A换用高倍镜时,从侧面观察,防止物镜与装片碰擦B因观察材料较少,性母细胞较小,显微镜视野应适当调亮C为观察染色体不同层面的精细结构,用粗准焦螺旋调节焦距D一个视野中,用10物镜看到8 个细胞,用40物镜则可看到32 个细胞【答案】A【解析】由于高倍物镜镜头较长,故换用高倍镜时要从侧面观察,防止物镜与装片碰擦,A项正确;显微镜视野亮度与观察的细胞大小无关,B项错误;要观察染色体的精细结构,需用高倍镜,但换上高倍物镜后只能通过细准焦螺旋调节焦距,C项错误;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

4、,D项错误。3.某生物研究小组在密闭恒温玻璃温室内进行植物栽培实验,连续48h测定温室内CO2浓度及植物CO2吸收速率,得到如图所示曲线(假定呼吸作用强度恒定),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实验开始3小时内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B改用相同强度绿光进行实验,c点的位置将下移C植物在两昼夜间有机物积累的差异最可能是光照强度不同引起的D图中植物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的时间点有4个【答案】B【解析】改用相同强度绿光进行实验,c点的位置将上移,植物对绿光很少吸收,光合作用减弱,呼吸作用不变,吸收的二氧化碳减少。4.在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切面一侧,放置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测定各胚芽鞘弯

5、曲生长的角度,下表数据能说明琼脂中生长素浓度(mg/L)00.050.100.150.200.250.300.35胚芽鞘弯曲的角度()0371215181510A.生长素浓度不同,促进效应就一定不同B.胚芽鞘弯曲的程度与生长素浓度成正相关C.琼脂中生长素浓度为0.30mg/L时,对胚芽鞘生长起促进作用D.琼脂中生长素浓度为0.35mg/L时,胚芽鞘生长受到抑制【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生长素浓度为0.20 mg/L和0.30 mg/L时促进效应相同,A项错误;超过最适浓度后,胚芽鞘的弯曲程度不再与生长素浓度呈正相关,B项错误;琼脂中生长素浓度为0.30 mg/L和0.35 mg/L时,对胚芽

6、鞘的生长起促进作用,只是促进作用有所减弱,C项正确,D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5.下图表示生物体部分代谢过程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噬菌体进行过程为自身生命活动提供能量B能进行过程的生物无核膜,属于生产者C和过程只能发生于不同细胞中D过程只能在植物细胞的叶绿体中进行【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图示中分别代表光合作用、有氧呼吸、化能合成作用、酒精发酵。噬菌体是病毒,营寄生生活,是由宿主细胞为其提供原料和能量的,A错误。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是原核细胞,比如硝化细菌,能利用氨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把二氧化碳和

7、水合成有机物,在生态系统中充当生产者的角色,B正确。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性生物,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无氧呼吸,C错误。蓝藻是原核生物,虽然没有叶绿体,但是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6.将图5中果酒发酵装置改装后用于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相关操作不正确的是()A探究有氧条件下酵母菌呼吸方式时打开阀aB经管口3取样检测酒精和CO2的产生情况C实验开始前对改装后整个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D改装时可将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与管口2连通【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酵母菌是兼

8、性厌氧微生物,因此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时需要打开阀a,故A正确;管口3可用来检测酒精,但是检测二氧化碳需要管口2,故B错,D正确;实现开始时需要对整个装置的气密性进行检测,故C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发酵,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7.生物大分子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碳原子本身的化学性质使它能够通过化学键连接成链状或环状,从而形成生物大分子。以上事实可以说明碳元素参与生物体内所有化合物的组成地球上的生命是在碳元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碳元素是各种大分子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碳元素是组成生物体内有机化合物的最基本元素ABCD

9、【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生物体中的水无碳元素;大分子的化合物主要指的是有机大分子,例如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在生物体内C元素是干重最多的元素,如糖类来说,C的含量就不如O多。考点:本题考查生物体的物质基础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8.图甲表示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 产生总量的变化。图乙表示植物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假设不同光照强度下细胞呼吸强度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图甲与图乙为同一植物,则相同温度下,图甲的b相当于图乙的b点B图甲植物在d时单位时间内细胞从周围环境吸收2个单位的CO2C若图甲代表水稻,图乙代表蓝藻,则图甲的c时与图

10、乙的c时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都有细胞溶胶、线粒体和叶绿体D图乙的a、b、c点光合作用限制因素只是光照强度【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考点:图甲显示的O2产生总量反映的是真正光合作用的量,CO2释放量反映的是呼吸作用量与光合作用量,图甲中b点是呼吸作用量是光合作用量的2倍,图乙中的b噗、点为光的补偿点,故A错。d时呼吸作用产生的CO2的量仍为6个单位,所以细胞要从环境吸收2个单位的CO2;蓝藻为原核生物,无线粒体和叶绿体,故C错;图乙中a、b、c点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故D错。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要求学生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

11、学方面的内容;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9.下列关于基因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外来物种的入侵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率和方向B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C基因型Aa的个体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D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外来物种的入侵能使生物所处的环境发生改变,能改变进化的速率和方向,A正确;物种间共同进化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相互影响下不断发展考点: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

12、理论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10.下列各组物质中,由相同种类元素组成的是A性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B葡萄糖、脱氧核糖、核糖核酸C糖蛋白、核苷酸、内氨酸D磷脂、核苷酸、三磷酸腺苷【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D选项和核糖核酸中均由C、H、O、N、P元素组成。葡萄糖、脱氧核糖、性激素由C、H、O组成,生长激素、胰岛素由C、H、O、N元素组成。考点:本题考查物质的元素组成内环境的成分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进行知识间联系。评卷人得分二、双选题11.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

13、的衰老过程对于生物体发育产生消极影响B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细胞分化成熟后一般不再分裂C一般情况下,干细胞都可以通过分裂和分化形成所有类型的体细胞D人体内癌变细胞的清除,一般可以通过细胞凋亡来完成【答案】BD【解析】试题分析:细胞的衰老是细胞的正常生命历程,对生物体发育应是正常的,不会产生消极影响,故A错误。细胞分化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分化成熟后一般不会再分裂了,故B正确。一般情况下,干细胞可以分裂和分化,但是不一定分化成所有类型的体细胞,故C错误。人体内癌变细胞的清除通过免疫系统的清除属于细胞凋亡,故D正确。因此B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生命历程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

14、的理解掌握和把握知识点间内在联系综合运用能力。12.图1、2 分别为“DNA 的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中部分操作步骤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1、2 中加入蒸馏水稀释的目的相同B图1 中完成过滤之后保留滤液C图2 中完成过滤之后弃去滤液D在图1 鸡血细胞液中加入少许嫩肉粉有助于去除杂质【答案】BCD【解析】图1中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使鸡血细胞吸水涨破,释放其中的核物质,图2中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降低NaCl的浓度,使DNA的溶解度降低析出,A错误;由于DNA溶于水,所以图1中完成过滤后DNA存在于滤液中,需保留滤液,B正确;图2中DNA析出,则过滤后弃去滤液,保留黏稠物,C正确;在图1中鸡血细胞液中加入少许嫩肉粉,蛋白质水解形成肽和氨基酸,溶于水,不利于去除杂质,D正确。【考点定位】DNA 的粗提取与鉴定13.下图为人类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4为患者。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病属于隐性遗传病,但致病基因不一定在常染色体上B若2携带致病基因,则1、2再生一患病男孩的概率为l/8C若2不携带致病基因,则1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含1个致病基因D该病易受环境影响,3是携带者的概率为1/2【答案】CD【解析】试题分析:1和2都正常,4患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