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初一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达标测试 新人教版

上传人:ali****an 文档编号:115390437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6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春初一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达标测试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2018年春初一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达标测试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2018年春初一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达标测试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2018年春初一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达标测试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2018年春初一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达标测试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春初一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达标测试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春初一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达标测试 新人教版(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1.做笔记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有效方法。下图是一位同学的历史笔记,根据内容判断这位加强君权的皇帝是(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明太祖,单项选择题,D,首页,末页,2.明朝有不少只会背诵“四书五经”的书呆子,却能考中科举做上高官,这是因为明朝政府实行( ) A.举孝廉制 B.官位沿袭制 C.八股取士 D.九品中正制,单项选择题,C,3.明清时期,宰相制度的废除、军机处的设立、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这些举措从本质上反映了( ) A.皇权统治的加强 B.文化专制的加强 C.思想控制的强化 D.资本主义因素的萌发,单项选择题,

2、A,4.“14051433年”“七次远航”“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与这些信息相符的历史事件是( ) A.郑和下西洋 B.郑成功驱逐荷夷 C.哥伦布远洋航行 D.麦哲伦环球航行,单项选择题,A,5.下列郑和下西洋时所携物品中深受当地欢迎的是( ) A. B. C. D.,单项选择题,B,6.明朝初年,我国沿海地区不断遭受倭寇的侵扰。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先后扫平浙江、福建、广东倭患的爱国将领是( ) A.岳飞 B.戚继光 C.郑成功 D.文天祥,单项选择题,B,7.下列关于明朝时期对外交往与冲突的陈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明朝中期,倭寇开始侵扰我国沿海地区 B.郑和的船队最

3、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C.郑和下西洋给明朝政府带来了丰厚的商业贸易利润 D.戚继光抗倭斗争中最著名的战役是台州大捷,单项选择题,C,8.记载了农业和手工业各部门的生产技术,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 A.天工开物 B.齐民要术 C.本草纲目 D.农政全书,单项选择题,A,9.李时珍经过27年研究,写成有药物一千八百多种、医方一万多个的本草纲目。这一书 ( ) A.成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B.是一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 C.是中国系统介绍西医的著作 D.奠定了中医临床理论体系基础,单项选择题,B,10.“武松打虎”“鲁智

4、深倒拔垂杨柳”“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都是人们喜闻乐见,脍炙人口的名篇,它们出自于( ) A.红楼梦 B.西游记 C.水浒传 D.三国演义,单项选择题,C,11.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曾说:“我到过世界许多地方,中国的万里长城是最美的。”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自秦朝以来,历代不断整修。其中明长城的起止点是( ) A.东起辽东,西至临洮 B.东起山海关,西至临洮 C.东起嘉峪关,西至山海关 D.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单项选择题,D,12.右图人物是明末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下面关于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 B.攻入西安,建立大顺政权 C.攻入北京,推翻明王朝 D.统一女真各

5、部,建立大金政权,单项选择题,D,13.著名学者郭沫若写的一副对联: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除荷虏,一代英雄。挽联中的“一代英雄”是指( ) A.文天祥 B.戚继光 C.俞大猷 D.郑成功,单项选择题,D,14.1684年,清政府设立一地方行政机构,隶属福建省,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该机构是 ( ) A.辽东郡 B.伊犁将军 C.军机处 D.台湾府,单项选择题,D,15.雍正五年,清朝始置“钦差驻藏办事大臣”,又称“钦命总理西藏事务大臣”,清政府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设置哪一机构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 A.设置乌里雅苏台将军 B.设置驻藏大臣 C.设置伊犁将军 D.安置土尔扈特部,单项

6、选择题,B,16.清朝康熙帝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采取的措施是( ) 平定准噶尔叛乱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册封五世达赖 册封五世班禅 A. B. C. D.,单项选择题,B,17.维护国家统一,打击,是任何一个国家统治者的重大治国策略,清朝前期统治者为加强对西北边疆的管理,设置了( ) A.驻藏大臣 B.台湾府 C.伊犁将军 D.乌里雅苏台将军,单项选择题,C,18.苏州城外黄家巷,在明代“烟户甚稀”,到了清代前期,“生齿(泛指人口)日繁,人物殷富”。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对外贸易繁荣,社会财富增加 B.小农经济发展,推动人口增长 C.商品经济发展,带动市镇繁荣 D.政府鼓励垦荒,城

7、郊得到开发,单项选择题,C,19.清朝时,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团体徽商、晋商等,这反映了( ) A.清朝商业的繁荣 B.自给自足经济的发达 C.政府鼓励发展对外贸易 D.陆路和水路的商旅往来频繁,单项选择题,A,20.权力逐渐集中于皇帝之手,这是元、明、清三代共有的一个趋势,这一趋势臻于极致的标志是( ) A.废除宰相制度 B.设立锦衣卫 C.设立廷杖制度 D.设立军机处,单项选择题,D,21.君臣礼仪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外在表现。图一到图三的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 A.封建制度的完善 B.生活习惯的变化 C.社会文明的进步 D.君主权力的强化,单项选择题,D,22.“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

8、意不留人。”雍正皇帝时的一位进士因写这两句诗而被斩首,这主要反映了清朝( ) A.设立特务机构 B.制造文字狱 C.实行八股取士 D.设立军机处,单项选择题,B,23.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这反映了清朝( ) A.设立关卡、禁绝贸易 B.抑制商业、实行海禁 C.重农抑商、打击海运 D.征收重税、限制商贸,单项选择题,B,24.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述。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书:“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

9、货物以通有无” B.清朝在和西方各国的交往中基本采取了闭关政策 C.闭关并非完全断绝往来,而主要表现在对贸易进行严格的限制上 D.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与世隔绝,逐渐落伍于世界潮流,单项选择题,D,25.文学艺术创作来源于社会生活,代表明清文化突出成就的文学艺术反映了鲜明的时代特征。下列反映清代文学艺术成就和特点的是( ) A.三国演义和秦腔 B.水浒传和昆曲 C.红楼梦和京剧 D.西游记和汉调,单项选择题,C,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26小题12分,27小题13分,共25分。) 26.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统一促进了国家的繁荣和发展,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最高的利益。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10、问题。,综合题,首页,末页,材料一 2015年夏,香港推出“汉武盛世:帝国的巩固和对外交流”大型汉代文物展,让观众近距离欣赏160组珍贵文物充分展示了汉代的强大。汉代是我国大一统的巩固时期,而秦朝才是我国大一统的建立时期,唐朝诗人李白曾写诗称颂:“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摘编自凤凰网和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综合题,材料二 唐朝长安规模宏大,街道整齐,树木成行,城里人口上百万,还云集着边疆各族和世界各地的人,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唐朝的繁荣孕育了空前繁盛的大唐文化,唐文化博大精深,兼收并蓄,泽被东西。唐都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是周边国家向往的基

11、地。 摘编自百度文库,综合题,材料三 清朝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出现了盛世景象,创造了中国政治经济实力的空前高峰,建立起一个空前广大而且稳定的大一统帝国。 摘编自侯杨方盛世启示录,综合题,(1)材料一中李白赞颂了秦始皇的哪一历史功绩?(2分)为巩固大一统,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综合题,统一六国(或统一中国);(2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文化“空前繁荣”的主要原因。(2分)列举一个唐文化“泽被东西”的事例。(2分),综合题,国家繁荣昌盛(国家统一、国力强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唐文化吸收了中外文化的优秀成果。(2分)

12、例如:日本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成功进行改革。(2分),(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出现盛世景象的原因。(2分)乾隆皇帝统治期间为维护国家统一所作出的突出贡献有哪些?(2分),综合题,国家统一、社会相对安定;统治者励精图治、重视发展。(2分)乾隆皇帝统治期间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打击了西北边疆的分裂势力。(2分),27.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文明交流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和平交往,这是人类文明交流的主要方式,是世界文明发展的常态和主流。和平往来的直接效果是人类物质财富的互通有无,精神文化的交汇更新,以及由此而来的人们在生活质量上的提高与内容上的丰富。二

13、是暴力冲突,即战争方式,这种交往方式更大的后果是人类文明成果的毁灭,许多优秀文明由此衰落。 摘编自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综合题,材料二 汉唐国力强盛,对外交往发达。两汉时期,中国的凿井、冶铁等技术传到西方;中亚的葡萄、黄瓜、胡萝卜、大蒜、汗血马等农作物和畜牧品种,罗马的毛织品、玻璃等手工业品和杂技,以及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唐朝时期,西方的先进冶炼技术传入中国,唐朝音乐舞蹈吸收了西域和外国的精华,,综合题,有风格多样、优美和谐的音乐作品,有雄劲(刚劲、豪爽、活泼)的健舞和柔和婉转的软舞(如秦王破阵舞霓裳羽衣舞)。此外,中东地区的服饰、生活习惯也相继传入中原,有西域人在长安开酒店。 摘编自中

14、国历史教学参考书 七年级上、下册,综合题,材料三 明成祖时期,经济发展,国力强盛,为加强海外联系,明成祖派郑和出使西洋诸国。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郑和,云南晋宁人,有组织能力,而且能文能武,勇敢机智,深受明成祖的宠信;,综合题,郑和的祖父、父亲到麦加朝过圣,与阿拉伯商人有接触,郑和从小就知道一些外洋的情况,通晓伊斯兰教诸国的文化习俗,懂得一些航海知识。 摘编自中国历史教学参考书 七年级下册,综合题,(1)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汉唐时期,中外交往在哪些方面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3分)开辟于西汉时期,沟通东西方的主要桥梁是什么?(2分),综合题,物质

15、技术、生产技术和精神文化的交流,丰富了中华文化;(3分)丝绸之路。(2分),(2)据材料三,概括郑和出使西洋所具备的个人优势。(2分)郑和下西洋带来了哪些历史影响?(2分),综合题,皇帝信任,组织能力强,个人素质过硬,通晓西洋概况,知识丰富全面等。(2分)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2分),(3)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简要指出汉、唐、明朝对外交往发达有哪些相同的前提条件。(3分)简要说明汉、唐、明朝对外交往的相同意义。(1分),综合题,相同的前提条件: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经济发展。(3分) 相同意义:促进了我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1分),首页,末页,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