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基金项目指南2012-2014.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354589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 页数:63 大小:3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基金项目指南2012-2014.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基金项目指南2012-2014.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基金项目指南2012-2014.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基金项目指南2012-2014.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基金项目指南2012-2014.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基金项目指南2012-201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基金项目指南2012-2014.(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4年度NSAF联合基金项目指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共同设立的NSAF联合基金,旨在引导国内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参与国家安全相关的基础研究,开拓新的研究方向,发现新现象、新规律,提升国防科技创新能力,为国防科技领域培养所需的青年科技人才。本联合基金2014年度资助总经费5000万元,资助强度将有明显提高。2014年度拟资助“重点支持项目”和“培育项目”两类项目,其中“重点支持项目”6个方向,平均资助强度300万400万元/项,资助期限4年;“培育项目”包括6个鼓励研究方向和 42个明确目标课题,平均资助强度80万元/项,资助期限3年。详细情况请查阅网页(h

2、ttp:/)相关内容或与NSAF基金联合办公室联系。一、“重点支持项目”方向1金属材料多相物态方程相关问题研究2复杂自适应物质的跨尺度计算平台3考虑船体结构的水中爆炸流固耦合研究4多物质界面失稳与混合高分辨率欧拉算法架构研发5高选择性分离锂同位素冠醚/高分子复合吸附材料的制备及构效研究6新型高能炸药结构与性能的探索探索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研人员可以申请或参与申请,并鼓励23个单位合作开展研究。 二、“培育项目”方向和课题1鼓励研究方向 (1)表面加工介观状态对金属柱壳动态断裂行为影响研究(2)多介质(磁)流体力学方程保物理特性的计算方法研究(3)混杂网格上能量方程并行计算方法研究(4)低温

3、下氢同位素形核的动力学过程及其晶体力学性能研究(5)金属材料断裂的多尺度耦合模拟研究(6)强动载荷作用下压阻式微型加速度计的响应特性及规律研究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研人员不能作为申请人,但可作为参加人。2明确目标课题 (1) 500GPa压力范围内多晶钽的压缩特性的高精确度作用势研究(2) 非理想炸药水下爆炸产物膨胀规律与滞后流场研究(3) 高可塑性大尺寸X射线铝晶体研制(4) 基于压缩采样的三维辐射驱动不对称性高效分析方法研究(5) 旋转弹箭稳定性分析及控制算法研究(6) 三维扩散方程的保极值原理格式研究(7) 多源混合信号分选数学方法研究(8) 多层异种金属结构粘接结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研

4、究(9) 6nm10nm波段软X射线高性能近正入射多层膜反射镜研究(10) 240Pu自发裂变气体产物产额理论研究(11) 非均匀核废物包装体层析扫描成像三维重建研究(12) 电场控制胶体光子晶体对激光输出波长的调谐研究(13) 高功率激光光学材料中的光-声相互作用研究(14) 超连续谱激光产生中的光谱调控机理研究(15) 脉冲压缩光栅激光损伤机制研究(16) 高功率掺铒透明陶瓷脉冲激光器基础问题研究(17) 毫米/亚毫米波准光波束合成及聚束传输特性研究(18) 光子带隙毫米波谐振腔物理特性及制备工艺技术研究(19) 封装效应对微加速度计稳定性影响的基础问题研究(20) 基于压缩感知的非匹配信

5、号处理技术研究(21) 高重频超宽带电磁脉冲对脉压体制接收机干扰机理研究(22) MEMS/GMR集成磁传感器的稳定方法研究(23) 多维随机载荷作用下结构振动响应分析方法研究(24) 纳米结构晶粒D6A合金钢材料制备方法和工艺及力学性能研究(25) 爆炸药间隙零门的功能可靠性研究(26) 陶瓷材料磨削强时变特性机理研究(27) 碳硼烷聚合物分子设计及耐高温性能的构效关系研究(28) 铁镍基抗氢合金表面钝化膜形成及与氢作用机制研究(29) 全固态薄膜锂离子电池快锂离子固态电解质的研究(30) 新型非立方相激光陶瓷材料研究(31) 柔性压电薄膜的织构控制及其微结构与电性能关系研究(32) 可动R

6、F MEMS器件失效机理研究(33) 微惯性器件的稳定性控制方法研究(34) 基于微动分析的空间目标高分辨三维成像技术(35) 纳米多孔氧化镁纤维的熔盐承载机制研究(36) KDP晶体超精密切削中的跨尺度材料去除机理研究(37) 自适应纤维力学松弛机理研究(38) 椭球面晶体软X射线单能成像技术研究(39) 各向异性基底高能激光薄膜热效应下应力释放机制研究(40) Ti/Ni合金本构关系的实验和理论研究(41) 钨铈与钨铜合金高压性质的理论研究(42)适应异构多核计算机体系的并行代数多层网格法研究及应用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研人员不能作为申请人,但可作为参加人。以上所列题目的具体研究内容、成

7、果形式等,请参阅单行本或网页(http: /)相关内容。 三、申请注意事项本联合基金项目的申请、评审和管理,按照科学基金相关类型项目管理办法执行。此外,申请人应当注意如下内容。(1)本联合基金项目由数理科学部负责受理申请并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基金办共同组织评审。(2)申请人应当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3)本联合基金项目与科学基金其他相关类型项目共同限项申请,限制申请和承担项目总数及其共同限项项目类型见本指南中的限项申请规定。(4)申请书资助类别选择 “联合基金项目”,亚类说明选择“培育项目”或“重点支持项目”;附注说明选择 “NSAF联合基金”,申请代码1须选择A06,申请代码2按实际

8、研究方向选择相应申请代码(如:A040204、E021101、B030106等)。以上选择不准确或未选择的项目申请将不予受理。申请书正文开头应首先说明申请NSAF联合基金中的“重点支持项目”、“培育项目”中的鼓励研究方向或明确目标课题相应条目的题目、内容,如:【本申请针对“培育项目”的明确目标课题8. 多层异种金属结构粘接结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研究提出,】,以便评审专家清楚了解申请人所针对的题目和内容。(5)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科研人员不能作为申请人但可作为项目组成员参与申请“培育项目”的鼓励研究方向和明确目标课题;可以申请或参与申请“重点支持项目”,并鼓励23个单位优势互补、合作研究。(6)申

9、请项目评审通过后,申请人及所在单位将收到签订“NSAF联合基金协议书”的通知。申请人接到通知后,应当及时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基金办联系,在通知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协议书签订工作。(7)承担本联合基金项目应当吸收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青年科研人员作为参研青年参加研究工作,具体要求在“NSAF联合基金协议书”中落实。(8)资助项目在执行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包括发表论文、专著、专利、奖励等,必须标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NSAF联合基金资助No.11176*或No.U1230*(即批准号)”,或“Supported by NSAF”,并按照协议中要求的“成果形式”向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10、提供结题资料。(9)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和自然科学基金委将根据年度进展和结题报告材料,组织多种形式的跟踪检查和结题审查。(10)申请人可以向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基金办了解相关课题的需求背景和要求。四、联系方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地址: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83号联系人:蒲 钔 李会红电话:010-62327182,010-62325069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基金办公室地址:621999 四川绵阳919信箱6分箱联系人:曹 瑛 李洛军电话:0816-2484487,0816-2484469 2014年度NSAF基金分学科项目指南重点项目F1 项目名称 金属材料多相物态方程相关问

11、题研究研究内容1.金属材料高温高压相图理论计算模型与方法研究;2.典型金属(锡或铋)各相区冲击温度的实验测定;3.典型材料高压固-固、固-液相变潜热的实验测定;4.单晶金属材料固固、固液结构转变特征量及其动力学特性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成果形式1.研究报告;2.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文章;3.培养中物院参研人员。重点项目F2 项目名称 复杂自适应物质的跨尺度计算平台研究内容1.提升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时间跨度优化软件与硬件(如高性能专门化处理器)配套以提高分子动力学模拟速度,结合Markov链相空间分割法提高取样效率,运用统计力学原理分析动力学模拟结果的精度和完整性。2.开发最新纳米结构和动态探测技术

12、数据分析平台。针对近年发展的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结构探测及单分子荧光技术,开发数据处理软件并结合高性能计算资源,实现实验数据有效分析和处理,将数据快速转换为结构与动力学信息。3.构建基于自由能图景的多尺度有效模型综合分子动力学模拟和最新的结构与动态实验数据,选取具代表性的系统,构建简化模型并进行多尺度模拟,描述和预测系统的动态演化,深入分析系统特性的物理机制。成果形式1建立提升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时间跨度的高效取样算法;2搭建新型X光光源数据处理平台;3实现多尺度计算模拟与先进动态探测实验数据的接轨;4在国内、国际重要期刊上发表研究文章;5培养中物院青年科技人员。重点项目F3 项目名称 考虑船体结构

13、的水中爆炸流固耦合研究研究内容1.典型船体结构特征研究;2.水中爆炸近场载荷分布规律研究;3.近自由面、海底边界水中爆炸载荷分布规律研究;4. 船体典型结构特征条件下的近边界水中爆炸载荷的计算分析方法研究;5. 典型船体结构与水中爆炸载荷能量耦合机理和耦合动力学模型研究。成果形式本项目针对舰船典型结构特征和近边界水中爆炸能量传播演化规律开展研究,完成后的主要预期研究成果如下:1.典型舰船结构特征分析报告;2.水中爆炸近场载荷分布特征报告;3.近边界水中爆炸载荷特性研究报告;4.典型船体结构特征与水中爆炸载荷能量耦合机理研究报告;5.近边界水中爆炸载荷三维数值模拟软件;6.近边界水中爆炸载荷实验

14、模型;7.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文章;8.培养中物院参研人员。重点项目F4 项目名称 多物质界面失稳与混合高分辨率欧拉算法架构研发研究内容1.研究多物质界面失稳及湍流混合的基于欧拉描述的高精度、高分辨率计算方法,解决基于组分输运的欧拉算法的色散耗散优化及控制,界面数值扩散及压力、温度分布异常,复杂状态方程处理等关键科学问题,为多物质界面失稳到湍流混合全过程的高分辨率精细模拟提供有效算法。2.研究三维网格上的自适应网格加密技术,重点解决网格的界面贴合性,自适应加密准则和方法,不同层次网格之间的高精度插值方法等问题,显著提高界面失稳和湍流混合的数值模拟分辨率和计算效率。3.研制能够体现不同物质、界面失稳和湍流混合不同阶段的特点且具备逻辑统一性的算法架构,发展不同阶段、不同区域算法的自适应调节及转换技术。4.研究基于欧拉描述的多物质界面演化全过程模拟的大规模并行数值计算技术,解决网格自适应和求解器自适应条件下并行计算技术和动态负载平衡等问题,形成对界面失稳及湍流混合这种三维、多尺度复杂问题的模拟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