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塌滑坡泥石流调查评价技术要求(试用版)--20150408综述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5354565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8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崩塌滑坡泥石流调查评价技术要求(试用版)--20150408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崩塌滑坡泥石流调查评价技术要求(试用版)--20150408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崩塌滑坡泥石流调查评价技术要求(试用版)--20150408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崩塌滑坡泥石流调查评价技术要求(试用版)--20150408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崩塌滑坡泥石流调查评价技术要求(试用版)--20150408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崩塌滑坡泥石流调查评价技术要求(试用版)--20150408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崩塌滑坡泥石流调查评价技术要求(试用版)--20150408综述(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录A 规范性附录附录A.1 野外记录本记录格式及内容日期: 年 月 日 天气: 地点: 图幅名称: 图幅号:路线:(自 经 至 )任务:( )人员: 注:以上事项为公用项,可按每条路线或每日野外工作为单元记录,供本单元内各点公用。点号: 点位:(细化到具体位置,例如XX县XX镇XX行政村XX自然村XX户屋后斜坡)坐标: X: Y: GPS: (经度 纬度 高程 )点性:描述:样品: 照片编号及说明:(说明照片镜向、反映的主要地质内容)沿途描述:路线小结: (在调查路线结束后进行)附录A.2 一般观测点记录表图幅名称: 图幅编号:野外编号高程(m)坐标经度: 纬度: 位 置县 乡(镇) 村X:

2、Y:点类型地形地貌点 地质构造点 水文点 地质环境问题点 钻探孔位、物探、探槽、坑探等观测点 其他点点描述素描图备注记录: 校核: 项目负责: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附录A.3 专门工程地质调查表(注:主要用于区域代表性斜坡结构类型、活动构造、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工程地质剖面测量等) 图幅名称: 图幅编号:野外编号名称坐标经度: 纬度: 统一编号高程(m)X:Y:位 置县 乡(镇) 村点类型斜坡结构点 岩土体特征点 活动构造点 其他点工程地质特征描述地形地貌:(地貌形态,成因类型,地貌界线;微地貌形态、类型、坡度;悬崖、沟谷、河谷、河漫滩、阶地、沟谷、冲积扇等,微地貌组合特征、相对时代及其演化

3、历史;人工地貌形态、规模及其稳定性。)活动构造点:(断裂主断面的产状、性质、断距(垂直、视垂直),断层两侧岩层时代与产状,岩石变形情况,断层带构造岩破碎程度、结构特征、宽度,擦痕性质、活动强度和特征及其地貌地质证据等;褶皱的轴面产状、规模、变形岩层、变形形态及程度;构造节理裂隙产状、宽度、延伸、密度及充填情况等;软弱结构面对灾害的控制描述)。岩(土)体工程地质:(地层层序、地质时代、成因类型、岩石地层单元,岩性特征和接触关系,强度及节理裂隙发育等工程地质特征;土体分布、成因类型、厚度及结构特征等;软弱层对灾害的控制描述。)地表水与地下水:(地表水体发育情况,河流的洪水位、枯水位、流量等,相对河

4、流的位置;与地下水相关的井、泉、湿地类型,含水层、隔水层特征等,地表水、地下水对地质灾害的影响。) 植被与土地利用类型:(植被类型、覆盖率以及马刀树、醉汉林等斜坡变形指示标志及其与地质灾害的关系;旱地、水田、草地、灌木、森林、裸地、建设用地、工矿企业用地等及其与地质灾害的关系。)人类工程活动:(切坡、堆载、植被破坏、爆破振动、矿山采掘、渠塘渗漏、灌溉渗漏、废水排放等,对地质灾害的影响程度。)其他动力地质作用与现象:(1. 地面变形,如地面塌陷、地面开裂等;2.特殊岩土灾害,如黄土湿陷、膨胀土胀缩、冻土冻融等;3.土地退化,如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4. 水动力作用,如泉水干涸、塌岸、淤积、溃决等

5、。)工 程 地 质 现 象 素 描 图 或 剖 面 图沿 途 观 测记录: 校核: 项目负责: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18附录A.4-1 滑坡灾害及隐患调查表 图幅名称: 图幅编号 野外编号滑坡名称坐标经度 统一编号地理位置纬度 运动形式旋转 平移流动 侧向扩展 复合滑体类型岩质 土质碎屑 堆积层活动状态蠕变阶段 加速变形阶段 破坏阶段 休止阶段扩展方式推移式 牵引式扩大型缩减型约束型滑动速度5m/秒 3m/分钟 1.8m/小时 13m/月 1.6m/年 16mm/年规模巨型 特大型 大型 中型 小型滑坡时代古滑坡老滑坡新滑坡滑动时间年 月 日滑坡形态平面半圆 矩形 舌形 不规则宏观稳定性稳定

6、 基本稳定不稳定剖面凹形 凸形 直线 阶梯 复合前缘高程后缘高程滑体平均厚度滑坡面积滑体体积主滑方向确定性程度(从可识别性等方面判定)mmmm2104m3 确定 基本确定 不确定(潜在)滑面类型无统一滑动面 软弱夹层层面 节理裂隙面 风化剥蚀界面 基覆界面 其他斜坡结构类型平缓层状斜坡 顺向斜坡 斜向斜坡 横向斜坡 反向斜坡 特殊结构斜坡诱发因素降雨 地震 河流侵蚀 冻融 切坡 加载 水事活动 地下采掘 其他斜 坡 环 境地形地貌(地貌形态,成因类型,地貌界线;微地貌形态、类型、坡度;悬崖、沟谷、河谷、河漫滩、阶地、沟谷、冲积扇等,微地貌组合特征;人工地貌形态、规模及其稳定性)地层岩性、岩性组

7、合(地层层序、地质时代、成因类型、岩石地层单元,岩性特征和接触关系,岩体强度特征;土体成因类型、分布、厚度及结构特征等。软弱层对地质灾害的控制描述。)斜坡结构特征(斜坡微地貌,斜坡坡度与地层产状交切关系,节理裂隙发育特征等)地质构造(所处构造部位、褶皱、断裂、裂隙特征及其切割关系):地表水及地下水植被与土地利用人类工程活动滑 坡 基 本 特 征边界条件(滑坡陡坎、后壁发育状况,原始斜坡坡度,滑床岩性、时代、产状等)滑体形态及物质结构(侧边界、前缘、剪出口是否发育可辨,滑体岩性、厚度、结构,滑面及滑带形态、岩性、产状等)水文地质特征变形特征及活动历史(拉张裂缝,剪切裂缝,地面隆起,地面陷落,剥、

8、坠落,树木歪斜,建筑变形,冒渗混水等)危险性分析现状稳定性分析(变形所处阶段,滑动面类型,可能的滑动方式和规模,潜在影响范围及判断依据,潜在诱发因素等)危害分析灾害损失(历史灾情、成灾模式;已造成危害情况;滑坡影响范围内的人员、财产及基础设施,滑坡对基础设施的破坏方式,潜在威胁对象及可能的损失)平面图和剖面图补充性描述(是否为前期调查点或监测点,已有防治措施,预防及防治建议等)记录: 校核: 项目负责: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附录A.4-2 滑坡及隐患风险评估(滑坡风险半定性半定量打分表)(主要针对已编入群测群防的地质灾害点或隐患点)野外编号滑坡名称坐标经度 统一编号地理位置纬度 危险性(最高

9、得分为200分) 得分: 分,为 级(由滑坡隐患点得分或滑坡点得分加诱发因素得分获得)要素亚要素权重内容与分值(最高得分150)分值失稳证据历史数据1.5经常发生(10)有一些发生(6) 有发生(3) 很少发生(1) 无发生(0)变形迹象2.0迹象明显(10) 迹象较明显(6) 有迹象(3)迹象不明显(1) 无迹象(0)斜坡形态坡形0.5凸型(10) 阶梯型(7) 直线型(5) 凹型(2)坡高0.8h50m(10) 50h30m(7) 30h10m(4) 10m h (1)坡度0.450(10) 5035(7) 3520(4) 20(1)斜坡结构特征斜坡结构1.5含软弱夹层结构(10) 基覆接

10、触界面(8) 块裂结构(6) 顺向坡-飘倾(8) 逆向坡(3) 斜向坡(1)岩体结构0.5块状结构(1) 层状结构(2) 碎裂结构(5) 散体结构(10)土体结构0.6层状结构(1) 均质结构(3) 无序状结构(6) 夹软层层状结构(10) 地质构造构造背景0.3活动性强(10) 活动性较强(6) 活动性中等(3) 活动性弱(1)构造影响程度0.6影响程度大(10) 影响程度较大(6) 影响程度中等(3) 影响程度弱(1)活动断裂距离(s)1.0断裂穿过(10) s200m(8) 200m s500m(6) 500ms1000m(1)水的作用地表水 1.0水位变动带(10) 侧蚀强烈(8) 侧

11、蚀一般(5) 无侧蚀(0)地下水 0.6裂隙孔隙上层滞水(10) 裂隙孔隙潜水(5)其它水文地质结构类型(3)人类工程活动(现状及历史)切坡、坡脚开挖等1.0H100m(10) 100H50m(7) 50H10m(4) 10m H (1)加载、爆破、采掘活动强度0.8极高(10) 高(6) 一般(3) 无(0)水事活动0.7坡面农田漫灌(10) 生活用水排放(7) 沟渠渗漏(3) 其他天然植被 0.2无植被(10),覆盖度差(7) 覆盖度中等(5) 覆盖度好(1)临近灾害体的触发影响1.0很可能(10) 可能(7) 不一定(4) 很少(2)几乎不可能(1)滑坡隐患点得分:以上各项之和,得分: 分; 隐患点 等级滑坡强 度滑坡规模5.0巨型(10) 特大型(7) 大型(5) 中型(3) 小型(1)滑动速度4.0高速(10) 快速(7) 中等(5) 慢速(3) 极慢速(1)运动形式3.0滑移(10) 流动(7) 旋转(5) 弯折倾倒(3) 侧向扩展及变形(1) 复合(7)扩展方式2.0扩大型(10)向后(上)扩展(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