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泊公司调研报告(改)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5353473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泊公司调研报告(改)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海泊公司调研报告(改)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海泊公司调研报告(改)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海泊公司调研报告(改)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海泊公司调研报告(改)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泊公司调研报告(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泊公司调研报告(改)(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泊公司调研报告机电二学区 乐崇年一、调研背景本次企业调研安排在我校创建国家第二批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之际,旨在进一步深入挖掘校企合作的契合点,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提升校企合作内涵。职业教育与企业有着天然的联系,实施职业教育离不开两个主体,一是学校,二是企业,缺一不可。离开了学校的职业教育和离开了企业的职业教育,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是不能适应当今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世界上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经验也表明,校企合作是其职业教育成功的根本所在,如德国的“双元制”、英国和澳大利亚的“新学徒制”等,企业和学校在其中发挥着“双主体”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讲,是否实行校企合作以及校企合作的程度如何,是职业教育

2、区别于其他教育的根本特征。海伯公司一直以来都是我校机械专业学生的校外实习基地。公司现拥有三个制造基地,总占地面积近十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十万平方米,员工总数700余人,总资产达3亿元,是国内最大的渔具制造商之一、国内最具实力的电动船用推进器研发和生产公司、全国体育用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钓具分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单位、中国文教体育用品协会常务理事单位和中国渔具协会副会长单位。公司获得了高新技术企业、中国文教体育用品行业“三十强”和“科技进步先进企业”、浙江省专利示范企业、浙江省模范职工之家、浙江省文明单位、浙江省创新型企业、宁波市知名商标等荣誉,并建立了海伯渔具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宁波市二级检测

3、中心等机构。 二、调研慨况(一)调研目的通过赴企业实地调研,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员工需求等情况,特别是企业工作岗位对员工的基本技能和能力要求。以实地调研为基础,分析目前我校机械专业的课程设置的针对性、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毕业生的适应性等信息,为我校更深入开展紧密型校企合作,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决策依据。1. 学习了解当今相关企业生产实践的状况了解企业岗位技能标准,岗位技能标准在生产实践中的具体体现,了解生产实践中技能操作的规范性、安全性,关键技术、核心能力以及工人师傅的经验性诀窍。2. 学校教育中在职业规范、职业技能上对学生的新要求。3. 职业教育工作者在教育的改革创新中究竟该如何做起

4、。(二)调研人员 方世国、乐崇年、矫国成、陈明华、张金岭、夏昊、徐珊、戴静静、王明有、陆文琼。(三)调研时间 2012年3月21日(四)调研对象 海伯公司部分员工、毕业生、实习生三、调研主要收获(一)职业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上的收获1. 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观。职业教育应培养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生活习惯、扎实的知识、娴熟的技能、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且品德高尚、积极进取的技能型人才。2. 坚持能力本位,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做知识、技能的主人。职业教育要树立能力本位,培养创新精神的教育思想,使学生从书本中心、课堂中心、教师中心的桎梏中解放出来。3. 树立“终身教育”

5、的新观念。通过职高三年的学习,除了让学生学习一些基础知识、掌握一些基本技能之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树立“终身教育”的新观念,把职业学校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起点。(二)教育业务、职业技能上的收获通过实地考察,了解了机械专业知识、技能和技术在渔具、船用推进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现在的企业生产,除了大量采用数控技术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之外,在装配环节,更是广泛采用流水线作业的生产形式,体现了团队间分工协作的现代化生产特征。现代的职业教育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应与企业实际生产相适应,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已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三)获得大量的教育案例通过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调研了在海伯

6、公司工作、实习的我校部分毕业生、实习生。我校现共有36名毕业生、实习生在海伯公司的精工、工具、天工等分厂工作、实习,主要分布在工装夹具、滚齿、加工中心、数控车等一线操作岗位。部分毕业生、实习生由于在一线工作的业绩突出,被选拔进入企业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案例一:我校数控专业07级毕业生刘莉莉同学,2009年6月进入海伯公司实习,从基层操作岗位做起,虚心好学,善于组织各类文体活动,丰富员工生活,现为公司团委副书记。案例二:我校数控专业07级毕业生王宇龙同学,2009年6月进入海伯公司实习,从基层的数车操作、喷漆等岗位做起,很快熟悉了精工分厂的多个工作岗位的工作内容,后被安排在公司制造部工作,负

7、责各个工作岗位的生产协调。案例三:我校数控专业08级毕业生张科颖同学,工作认真负责,具有较强的产品质量意识,能熟练操作各种检测用具检测产品精度,现在公司质检部从事质检工作。案例四:我校数控专业09级毕业生舒凡同学,现在尚处于实习阶段,原来从事加工中心操作工作,实习期间不怕苦、不怕累,经常主动加班加点,且善于钻研,能虚心向指导师傅求教,操作技能和工作能力突飞猛进,深受企业领导好评。现被调至公司研发中心从事技术开发工作。(四)感受企业文化海伯公司是一个集研发、制造为一体的生产型企业,海伯人本着“求精创新、团结奉献”及“不断攀登科技高峰,日日追求完美产品,真诚奉献人类社会”的宗旨,追寻着为社会服务的

8、机会。公司的经营理念是“为顾客创造价值,为社会创造财富,为员工创造机会”。(五)企业科技创新长期以来,海伯公司注重新产品研发,并取得显著成果。去年底,由宁波市经信委、财税局相关领导共同组成的评估小组对公司实施的“年产25万台大功率电动船用推进器技术改造项目”进行了验收。该项目已被列为“2011年度宁波市新兴产业和优势产业重点技术改造专项项目”,也是海伯公司目前开展的重大投改项目之一,将为海伯今后成为国际最具实力的船用叮咚推进器制造基地打下基础,随着该项目的实施,海伯公司电动船用推进器的产能将扩大至25万台/年,年产值超过1亿。 四、调研启示由于缺乏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当前的校企合作基本上处于自由

9、化状态,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有待提高。其中的最大原因,是政府的配套制度不完善。尽管实际上企业很需要职业教育为其提供后备人力资源,但是又没有能力和精力参与深度的合作。学校方面对校企合作的期待值很高,对学生实习带给企业的安全、效益等方面的影响却无能为力。部分实习生的知识、技能水平和职业道德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有的学生理论不行、技能不会、还不肯学,对实习环节的重视不够,不肯吃苦,甚至存在不能遵守企业制度,不打招呼就离岗的个别情况,给企业带来的很大的压力。实习安全缺乏保障措施,有待完善。实习生由于对工作岗位的操作规范深入了解不够,越容易出事故,这是企业非常担心的事,也是影响企业接收顶岗实习生的主要

10、障碍之一。实习生在企业实习期间感到没有归属感,如果校企双方不加以引导和管理,学生在生活、工作和心理方面都很容易出问题。(一)反思现有教育的现状1. 教育观念。中等职业教育究竟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个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好。当下实际状况是,社会仍然用普高的标准审视和评判中职。我们教师自身以何种观念去评判自己的学生,这又是一个问题。2. 课程改革。教学是学校改革的落脚点,再完美的课程标准也需要通过教学去完成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建构。现有的课程标准过分强调知识性课程的学习,忽视操作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课程内容无法体现技能导向、实践导向的教育理念。3. 教学方法。改革学校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是个老话题

11、。教学改革往往需要持续不断深入到教学过程中去,通过一定的评价标准来客观评价教学方法的有效性。4. 实习实训。学生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学习时间投入到实习实训中去,效果究竟如何?(二)调查研究的启示通过调研,许多老师都认为,要使我校真正成为国家中职改革与发展示范学校,还需作以下几方面的努力:1.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内容,也是企业对学生的后续教育内容。要让员工爱岗敬业,企业就得提供相关的条件,如工资待遇,企业文化等。作为学校,应加强学生的行为习惯教育,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做一名有责任的人。2. 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建立教学内容与工作岗位需求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中职

12、教育要为学生的就业和发展打好基础,课程的开设要对接企业工作岗位。与此同时,要精心精心设计理论和实训教学课程结构,依据企业岗位实际,将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合理地融入实训教学项目中,有效解决理论和实践脱节的问题。与此同时,依据企业的生产实践情况,拓展专业链的范围,开设一些新课程,如机械装配、零件测量等。3. 加快机械专业校本教材的研发。依据机械专业典型岗位的职业标准,研发机械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相衔接的校本教材。在调研的基础上研发与企业生产内容相适应的校本教材,取企业调研之精华,集教师群体之智慧,这是教材研发的必由之路。4. 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办学、完善学生到企业等用人单位实习的管理制度、工作机制

13、和配套措施,确保学生就业前到企业顶岗实习时间和效果。(三)调研建议1.建立多方合作的校企合作工作机制应建立由政府主导,教育部门、劳动部门、行业组织、企业家代表、学校组成的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指导学校开展校企合作工作,最好能通过法律形式予以保障,在全社会形成校企合作办学的职业教育新体系。2.以基于工作过程为核心,把完成工作任务的教学摆到突出位置进一步确立以工作过程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积极探索教学改革。一是在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以课程分析为手段,以工作项目为载体,以工作过程的逻辑关系为基本依据,组织课程内容,形成了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技术实践知识为焦点、以技术理论知识为背景的课程内容

14、结构, 实现课程内容结构由学科结构到工作结构的转变。二是以工作任务之间的区别为边界划分课程门类,以工作过程的展开顺序为依据设置课程顺序,以工作任务的频度和难度为依据分配课程学时,实现由工作模块向课程设置的转换。三是以工作任务为单位实行“项目式”管理,采取分组教学和集中教学相结合、教师主导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规定项目训练和自选项目训练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采用项目教学法, 实现课程实施从“知识中心”向“任务中心”的转变。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奠定专业教学人力基础充实数量、优化结构,加大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和校本培训的力度。师资队伍建设不能仅仅满足于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而是应该突出专业教

15、师的操作技能培训,建设一支既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又有熟练的操作技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学校要制定相关政策,给予“双师型”教师优惠的待遇,调动专业教师由“学科型”向“双师型”转变的积极性。同时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大校本培训力度,一是传统师徒制,主要针对新教师,由学校指定有经验的高级技师对其进行指导,帮助其掌握教学的基本技巧。二是成立教师工作车间,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三是要将专业教师推到生产实习第一线磨练,打造技能过硬的教师队伍。四要积极开展教学大比武、组织公开课、观摩课活动,开展精品课建设以及名师工程,千方百计为教师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4.加强实训管理工作,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一是要认真编制实习

16、计划和实习大纲。要以“能力本位,技能优先”为主导思想,以市场为导向,选择最基础、最实用、涵盖面最广的技能为教学内容,将行业企业中最新且具有市场潜力的技术“链接”到实训教学中。在实训计划和大纲中要明确规定实习时间和地点、实习目的、任务和要求、实习内容与方法、实习期间的教学活动安排、考核方式和考核标准。二是进行教师实训指导的培训,提高指导实训的科学性、系统性,减少随意性。要实行任课教师与专业实训教师的联合指导,将任课教师对课程和专业知识的熟悉和实训教师实践和实训管理经验丰富的特长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提高实训指导效果。三是以职业道德为重点,加强对实习学生的思想教育。坚持把职业能力培养与职业道德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将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总体要求落实到实习过程的各个环节。加强对实习学生的法纪教育和行为习惯教育,注重培养学生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