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交往与冲突教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331407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外交往与冲突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对外交往与冲突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对外交往与冲突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对外交往与冲突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对外交往与冲突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外交往与冲突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外交往与冲突教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导入】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导入:4月23日下午,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60周年而举行的海上阅兵在青岛附近黄海海域举行,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海上阅兵,“郑和”号远洋航海训练舰驶进了阅兵海域,让人们想起六百年前郑和下西洋的壮观场面。600多年前中国的伟大航海家郑和到底创造了什么样的航海奇迹呢?他为什么能够成功的实现远航?明代的对外关系中还发生过哪些重大的事件呢?今天我们就学习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为你拨开历史迷雾,再现那段历史与辉煌。评论(0) 活动2【活动】郑和下西洋 .1、 郑和下西洋的原因(1)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本第一子目“郑和下西洋”,明确西洋的确切范围,设问:郑和是

2、谁?他为什么要下西洋?由各组推选的历史小专家提供本组收集的资料,介绍郑和的生平事迹。(2)教师出示郑和下西洋路线的挂图,明确地讲解“西洋”的历史范围明代的西洋,指今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地区。让学生对照地图明确西洋的确切范围,并注意郑和下西洋所到地区的古今地名变化。(3)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根据教师的提示学生进行全面地分析,分组讨论得出郑和下西洋的原因:为了加强同世界各国的联系(4)创设情境,让学生想象郑和在下西洋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危险?2、 郑和下西洋的条件教师设问:面对这么多的困难,郑和为什么能够成功地实现远航?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动脑筋思考问题。(1)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2

3、)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事业(3)郑和个人气概和勇于探索的精神;(4)明朝造船技术的发达。3、 郑和下西洋的盛况对照郑和下西洋路线图,由一个学生讲述郑和下西洋的情况,请一位同学在图上展示或演示课件,带领同学们一同探寻郑和的足迹。(讲述过程中注意:时间、出发地、途经今天哪些重要地区、国家、城市?穿越哪些重要海峡、港湾?最远到达哪里?)。然后师生共同了解郑和下西洋盛况时间14051433年次数先后7次规模最大的海船长44丈,宽18丈,每次航行大小船只共200多艘人数每次出海2.7万2.8万到达范围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4、 郑和下西洋的意义过渡:曾经的航海家郑和在他那个

4、时代无从放眼世界看看西方的航海家在这之后都经历着什么,但今天我们有幸站在历史的新高峰同时回望那个时代中国与世界。师总结:从这张对照表可以看出,郑和下西洋不仅时间早,而且规模大,远航次数多,涉及的地区范围广,这在世界航海史上都是空前的,那么当时的明王朝耗费如此国力,让郑和七次远涉重洋有着什么样的积极意义?在此基础上请学生归纳、概括一下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过渡)多媒体播放光饼图片和来历,导入戚继光抗倭评论(0) 活动3【活动】戚继光抗倭 .1、倭寇骚扰中国沿海首先阐明“倭寇”的概念,再通过两则材料让学生搞清楚明朝中期倭患严重的原因,指

5、导学生观看戚家军抗倭形势图,以对倭寇的骚扰范围之广、危害之深有一个形象的认识。再导入面对这么严重的倭患,当时明朝政府派谁去抗倭?过渡戚继光的个人生平。2、戚继光(民族英雄)抗倭指导学生观看戚继光像及戚继光的诗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然后让学生阅读戚继光的生平事迹,再结合“动脑筋”一题说一说从戚继光身上能学到哪些优秀品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问题探究一:为什么戚继光能取得抗倭的胜利?(1) 这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符合人民的利益。俗话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 戚家军经过严格训练,军队纪律严明,作战英勇(3) 军民配合,同仇敌忾。(4)戚继光卓越的军事韬略和指挥才能。问题探究二:这是戚继光

6、带领戚家军取得抗倭胜利的原因,提起戚家军,我们就会联想起岳家军,学习了戚继光抗倭,我们就会想起岳飞抗金、文天祥抗元。岳飞、文天祥名垂千古,但都不被称为民族英雄,而戚继光却被称为“民族英雄“,为什么?(提示:从抗击对象分析)师讲述岳家军抗击的是女真族,属于中华民族的一员,属于民族内部纷争,而戚家军抗击的是日本人,属于中华民族以外的外国侵略者,只有抗击中华民族以外的外国侵略者的英雄人物才被称为民族英雄。抗倭斗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反抗外来民族侵略并取得胜利的斗争,戚继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过渡)刚才我们共同了解了明代我国东南沿海遭受外来入侵的史实,此时还有一处地方受到西方殖民者的骚扰。

7、我们接下来来了解一下。评论(0) 活动4【活动】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播放:闻一多的七子之歌片段。澳门近代是被西方哪个国家强占的?(葡萄牙)你知道葡萄牙殖民者是如何攫取在我国澳门居住权的?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回答,并请学生整理、讲述葡萄牙殖民者是如何攫取在我国澳门居住权的。什么时候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1、 16世纪欧洲殖民者开始侵略活动;2、 1533年,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引导学生思考:这里的“攫取”“居住权”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说葡萄牙人夺取了澳门的居住权?或葡萄牙人把澳门占为己有?(葡萄牙人是通过贿赂、欺骗的方式,堂而皇之地住下来。他们用的是不正当的手段,所以叫“攫取”。这是澳门

8、被葡萄牙长期居留的开始,但他们只拥有“居住权”,澳门的主权仍属中国。)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了对澳门行使主权。评论(0) 活动5【活动】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明朝对外交往的友好与冲突,明朝前期国力强盛,是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之一,郑和下西洋同亚非各国的经济和文化交流频繁,属于友好交往的一面;明朝中后期国势日渐衰落,倭寇入侵,戚继光领导了反侵略的抗倭斗争,并取得了胜利。然而中国与外来侵略势力的矛盾却日益尖锐,于是就有了葡萄牙殖民者的入侵。他们攫取了我国澳门的居住权,并在那里开始了殖民活动。明代对外交往特点的演变,非常直观的反映了当时处于封建社会的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开始落后

9、了。评论(0) 活动6【练习】课堂练习 .1、说说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2、了解戚继光抗倭为什么能取得胜利?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导入】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导入本课】教师网络新闻时事接轨,导入本课:提问:近日在美国纽约的拍卖会上,上海收藏家刘益谦以近亿元人民币,将一件明永乐年间的郑和存世的“唯一手书真迹”佛经收入囊中。这件事情,引起大家热议!我想找同学来回答一下,是什么原因使郑和被大家这样重视呢?学生:是因为郑和下西洋闻名世界!教师:今天,就让我们跟随郑和走入明朝,去了解那段历史。(书写课题) 板书:课题 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设计意图】利用身边的新闻媒体等创设情境,通过播放拍卖会图片将历史

10、与现实紧密地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兴趣,为引出本课课题作铺垫。评论(0) 活动2【活动】郑和下西洋 .第一部分:【交往篇】郑和下西洋【才华横溢】关于“郑和下西洋”,你了解多少呢?哪位同学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心目中的郑和呢!【设计意图】同学根据课前预习或者课外学习介绍郑和,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给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同时激起同学们学习本课的兴趣。【视频探究】让我们来通过视频学习“郑和下西洋”,请同学们从视频中提取有效信息,自主完成学习“郑和下西洋”知识点。【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观看郑和下西洋进一步探究下西洋盛况。创设情境,更加

11、直观的更受历史,培养了学生从视频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体现了“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学科特点,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链接拓展】今天就让我们再次“重走郑和路”,感受一下,他的伟大行程!【自主探究】结合教材和幻灯片图片,探究“西洋”含义?【设计意图】郑和下西洋路线图的掌握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幻灯片明确郑和下西洋的宏观范围,训练学生观察、识图和想像能力,更加深入了解“西洋”范围。同时辨别古今地名的不同。【史料探究】下面就让我们结合下列材料探究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材料:成祖怀疑建文帝流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过渡】关于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史学界说法不一,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但都不否

12、认“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这一最基本的目的。【设计意图】多媒体展示史料,探究郑和下西洋的目的。运用史料更有力地说明了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在鼓励学生大胆合理的质疑与想象中,培养了学生历史批判性思维方式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史料探究】根据材料,探究郑和下西洋成功的条件。(让学生合作探究:当时具备远洋航行的哪些条件?)根据史料,学生探究回答后,教师归纳。根本条件:经济:明朝国力强盛,有充实的资金作基础。客观条件:设备和技术:明朝初期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指南针的使用,造船水平的高超、航海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天文地理知识的了解。主观条件: 人才:国力强盛、政府大力支持,

13、 郑和自身的条件或者因素(吃苦耐劳和英勇无畏的气概、对佛教、伊斯兰教的熟知)、全体船员的通力合作。【过渡】还有谁要补充的?学生生生互动弥补不足,体现了合作的氛围。【自主探究】我们真为“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将所折服!那么,郑和下西洋有何历史意义呢?【结论】(1)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2)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课外链接】郑和下西洋有没有负面影响?郑和七次大规模的远航,耗费了大量的国力,成为人民的沉重负担。【有话就说】老师有话说,你怎么知道是这个答案?依据是什么?学生一:物品交换:学生二:友好访问:【设计意图】该环节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教材文

14、字、图片材料,归纳概括郑和下西洋的影响,使意义的提炼不空洞,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师生有效互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生生互动,实现教学目标。【拓展升华】通过郑和下西洋的学习,你有何启示呢?国力强盛,经济发达,财力在外交中占据主动权;科技发达,有杰出的人才,和富于团队协作精神的团队;对外开放,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学好外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增强自信心,为将来参与国际竞争做好准备;敞开过门,不断地吸纳各国先进的文化,国家富强了才能永远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等。【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以致用,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并且进一步渗透情感教育。学生总结:郑和是伟大

15、的航海家,航海先驱,友谊的使者,中国的骄傲。我们要学习他开拓进取,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不可能与世隔绝,应该广泛交往,否则,将被时代淘汰。今天,我国的建设成就证明,我们国家只有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的道路,才会更加富强;才会实现“中国梦”。【升华过渡】郑和下西洋在中国和亚非各国之间架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在郑和船队到达的地方,至今还还保留有很多纪念他的遗迹,郑和这位中国古代的和平友好的使者,至今仍被当地的人们深深地怀念着。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大明王朝和平的风帆遇到了危机,明朝中期有人在诗中发出这样的感慨“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的呐喊!他是谁呢?下面我们学习本课第二部分,戚继光抗倭和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请阅读史料自主探究问题。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