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接收机灵敏度自动测试方案设计.pdf

上传人:da****in 文档编号:115305357 上传时间:2020-02-2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81.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雷达接收机灵敏度自动测试方案设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雷达接收机灵敏度自动测试方案设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雷达接收机灵敏度自动测试方案设计.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雷达接收机灵敏度自动测试方案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雷达接收机灵敏度自动测试方案设计.pdf(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0卷第 2 6期2 0 1 0年 9月 1 6 7 1 -1 8 1 5 ( 2 0 1 0 ) 2 6 6 5 4 4 0 3 科学技术与工程 S c i e n c e T e c h n o l o g y a n d E n n e e h n g Vo 1 1 0 No 2 6 S e p 2 01 0 2 0 1 0 S c i T e c h E n g n ff 雷达接收机灵敏度 自动测试方案设计 钱 玉莹 李淑 华 叶灵伟 (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青岛分院, 青 岛 2 6 6 0 4 1 ) 摘要基于 G P T S软件对雷达接收机灵敏度的自动测试进行方案设计, 该方案

2、包括测试平台设计、 测试流程设计、 测试速度 与测试精度的设计。给出实验结果对方案进行验证。 关键阔 自动测试 接收机灵敏度 雷达 中图法分类号T N 9 5 7 5 1 ; 文献标志码A 雷达接收机灵敏度表示接 收机接 收微 弱信号 的能力, 通常用 最小可检测信 号功率 s 来表示 。 当接收机的输入信号功率达到 s 时, 接收机就能 正常接收并在输 出端检测 出这 一信号。如果信号 功率低于此值 , 信号将被淹没在噪声干扰之 中, 不 能被可靠地检测出来。 1 G P T S测试系统概述 该测试方案基于 G I r F S 3 0 自动测试系统设计 而成 。 G P T S 3 0自动测

3、试系统基本 目的是构造一个软 件系统 , 完成测试仪器的管理 , 信号 的产 生 、 测试 , 测试程序运行控制 , 测试结果 的处理 、 保存等所有 测试系统都必须完成 的基本工作。将 系统的通用 功能和与被测对象有关 的测试程序 区分 开来 。系 统通过一组定义 良好 的测试程序接 口提供所有 的 系统功能, 测试程序开发者使用该接 口开发不同被 测对象的测试程序 , 使测试程序的开发者可以不必 了解具体仪器的操作方法 、 复杂的测试系统软件配 置而专注于被测对象的研究 。 2 0 1 0年 4月 6日收到 , 6月 1 1日修改 2 测试平台的设计 接收机和测试设备之 间采用定 向耦 合

4、器保证 信号的流通 ; 超外差式雷达接 收机的灵敏度一般约 为( 1 0 一 一1 0 ) W, 为防止测试信号过强 而损坏 接收机, 在接 收机 和测试设备 之 间加入 同轴衰减 器 ; E 8 3 1 1脉冲发生器作为微波信号源 , 给接收机提 供输入信号 ; 功率计探头检测微波源输出信号 的功 率 ; 频谱仪测试微波 源输 出信号 的中心频谱 ; 同时 接人示波器对接收机输 出端信号进行人工监视 , 以 验证 自动测试的准确性 ; 接 收机 的输出端接人 自动 测试系统( A T E ) ; 最后根据不 同型号 的雷达采用不 同功率的匹配负载。具体测试平台如图 1所示。 叫蛋 接频谱仪

5、定 向 耦 合 器 定 向 耦 合 器 定 向 耦 合 器 定 向 耦 合 器 图 1 接收机灵 敏度测试平 台 匹 配 负 载 2 6期 钱玉莹 , 等 : 雷达接 收机灵 敏度 自动测试方案设计 3 测试流程的设计 根据雷达接 收机的设计 性能 确定 出合 适 的 检测门限 ; 对输 出信号进行 采样 , 当采样值低 于 门限值时 , 认 为采样点无信号 , 检测 值为 “ 0 ” , 高于 门限值时 , 认为采样点有信号 , 检测值为“ 1 ” 。 测试方 案如 下 : 先根 据雷 达 接 收机 的实 际 情 况 J , 确定输入初始信号的功率 ; 再不断降低 E 8 3 1 1 脉冲发

6、生器产 生信号 的功 率 , 直至输 出测试 结果 。 为防止干扰 , 输 出信 号 的宽 度必 须 与输 入信 号一 致 , 也就是在检测 中两 次 以上连续为“ 1 ” 、 稳 定 、 周 期出现才 可以认为有信 号输 出。具体测试 流程 如 图 2所示 。 l 输 出s 图 2 测试 流程 人工核实 自动测试的准确性 : 首先观测示波器 上输 出端信号 的波形 出现与否与检测值 “ 0 ” 、 检测 值“ 1 ”是否相对应 ; 其次通过观测频谱仪上检测信 号的中心频率来进一步判 断检测结果 是否 由干扰 信号产生。 4 输入信号设计 输入信号 由 E 8 3 1 1脉 冲发生 器产生 。

7、设计输 入信号要注意以下几点 : ( 1 ) 按照雷达发射机 的参 数设计输 出信 号 , 分 两路输出: 一路作 为雷达 系统触发 脉冲 ; 另一路有 一 定的时间延迟 , 模拟 目标信号; ( 2 ) 输入信号不能过强 , 否则会使接 收机过饱 和而丢失信号 , 产生误判断 , 甚至损坏接收机 ; ( 3 ) 输入信号功率应略超雷达接收机灵敏度标 称值 , 若初始输出信号全为“ 0 ” , 则增加输入信号功 率 , 直至有信号输 出, 然后按检测步骤进行检测。 5 测试速度与测试精度的设计 为保证测试精度 ( 1 0 ) , 通常 以( 1 0 ) d B为 单位进行步进测试 , 这样精度

8、 每提高一个 数量级 , 测试时 间就增加 1 0倍 。为解决该矛盾 , 宜先采用 1 0 d B步进值进行衰减 , 当输 出全为“ 0 ” 时 , 再采用 1 d B步进值进行增加 , 当输 出有 连续几个 “ 1 ” 时, 再 采用( 1 0 ) d B步进值进行衰减 , 依此类推 , 阶梯接 近测试精度 , 通过实 际测试 , 既可以保证测试精度 , 又可以大大提高测试速度 。n值范围取决于测试 的 精度 ( 凡=1 , 2 , 3 , 4 ) , 测试 精 度 流 程 如 图 3 所示 : 6 实验结果 图 3 测试精度设计 根据测试平台的设计方案构建 的试验 台如图 4 所示 : 前

9、方为波导组件 , 波 导组件正后方 右侧为示 波 器 。 通过试验可 知 : 当精 度设 置为 1 O d B m W 时 , 该接收机表现出不敏感 。如输出信号功率设置 为 一1 0 7 4 3 1 d B mW 时, 每次输 出测试结果不确 科学技术与工程 1 0卷 图 4试验 台 定, 有时输出为“ 1 ” , 有时输出为“ 0 ” 。但输入信号功 率大于 一1 0 7 4 4 d B m w 则输出测试结果为全“ 0 ” , 由 此可以判定接收机灵敏度为 一1 0 7 4 3 d B m w, 意味 着在此 以上的输入有效。 图 5即为对 某 型雷 达接 收 机灵 敏 度 的测 试 结

10、果 ; 图 5 某型雷达接 收机灵敏度 的测试结果 图 6为 自动测试系统输出结果时示波器显示 的 目标 回波波形 ; 图6 输出测试结果时示波器显示的信号波形 图 6下端输出的波形即为接收机输出端的输 出 波形 , 在测试过程 中, 目标 回波在示 波器下 端 固定 位置出现 , 随着输 入信 号幅度减弱 , 目标 回波幅度 也不断减弱 , 直至消失 , 如 图 6所示; 图 6中可 以佐 证此时接收机的确无信号输 出, 灵敏度测试系统的 测试结果真实可信。 参考文献 1 丁鹭飞 雷 达原 理 ( 第三 版 ) 西 安 : 西 安 电子 科技 大 学 出版 社 2 0 0 3 2 G P T

11、 S 3 0培训讲义 北京 : 东方信标测试技术有限公 司, 2 0 0 3 3 李呜, 初 晓军 , 张鲁滨 RD R系列机载气象雷达 西安 : 西北 工 业大学 出版社 , 1 9 9 6 4 向敬成 , 王意青 , 毛 自灿 , 等 ,信 号检测与估计 北 京 : 电子工业 出版社 1 9 9 4 Th e De s i g n o f Aut o t e s t t o t h e Ra d a r Re c e i v e r S e n s i t i v i t y Q I A N Y u y i n g , L I S h u - h u a , Y E L i n g w e

12、 i ( Q i n g d a o B r a n c h o f N A E I , Q i n g d a o 2 6 6 0 4 1 , P R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B a s e d , o n G P T S, h o w t o a u t o t e s t t h e s e n s i t i v i t y o f r a d a r r e c e i v e r i s r e s e a r c h e d ,i n c l u d i n g p r o g r a m d e s i g n,i n p u t s i g na l d e s i g n,t e s t s p e e d a n d t e s t a c c u r a c y o f t h e de s i g n Ex pe rime n t a l r e s u l t s a r e p r e s e n t e d t o v ali d a t e t he pr o g r a m Ke y wo r d s a u t o t e s t s e n s i t i v i t y r a d a 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