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动正转控制电路教学导案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5302435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点动正转控制电路教学导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点动正转控制电路教学导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动正转控制电路教学导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动正转控制电路教学导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点动正转控制电路教学导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点动正转控制电路教学导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点动正转控制电路教学导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点动正转控制电路教案 作者: 日期:2 点动正转控制电路一、 教材分析(一)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选自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电机与电力拖动项目五中任务二的第一个知识点:点动正转控制电路。本章节是在学生掌握了常用低压电器,了解了电动机基本控制电路的安装步骤的基础上接触的第一个完整的电路图,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学好本项目,为以后分析安装复杂电路进行了铺垫,在正本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学会绘制、识读电气控制电路的电路图、接线图和布置图。(2)熟悉三项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和铭牌数据。(3)掌握点动正转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2、技能目标熟悉电动机控制线路的一般安装步骤,学会安装点动正转控

2、制电路。3、情感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形成竞争意识,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绘制、识读电气控制线路的电路图、布置图和接线图。2、教学难点熟悉电动机控制电路的一般安装步骤,学会安装点动正转控制电路。二、教法与学法1、学情分析我们面对的是中职学校的学生,这些学生普遍存在着学习基础较差、抽象思维薄弱、有厌学情绪,学习主动性不高的情况,但同时他们对实验,自己动手操作,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例比较感兴趣。2、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项目教学法3、教学设计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基础,我将点动安排三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讲解点动的基本内容,通过复习低压电器和电动机基本控制

3、电路的安装步骤引起学生的注意,在通过例题的演示,讲解点动控制的原理,让学生自主讨论,在综合学生的讨论结果引导出最适合的接线方案。在后两个课时中通过练习进一步让学生理解、掌握实训步骤和接线要求。同时老师巡回指导,结合实际指导学生。4、教学策略:本课以老师讲解为主,学生分组讨论、主动思考为辅,教师启发引导为辅来组织课堂教学,在讲解中分成图形分析,工艺分析和实际操作三个部分完成,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 由学生自主讨论接线的方法,同学自主设计方案,选择布线走向,讨论出最佳接线方式和方法,充分体现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增强师生间的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三、教学过程教

4、学过程及内容一、 导入任务:生产实践中,各种生产机械的工作性质和加工工艺的不同,使他们对控制的要求不同,数量、类型、线路的组成等都不尽相同,但不管什么样的控制线路也是由一些基本控制线路有机组成起来的,那么我们就先来学习最简单的一种控制线路。这种控制线路常用于控制三相电风扇和砂轮机等。二、研究任务:模块一:图形分析 【想一想】:电路图中出现的基本元器件有哪些?在图中的作用?1、各元件的作用:组合开关QS作电源隔离开关;熔断器FU1、FU2分别作主电路、控制电路的短路保护;启动按钮SB控制接触器KM的线圈得电、失电;接触器KM的主触头控制电动机M的启动与停止。【议一议】:该电路如何工作的?电路能实

5、现什么样的功能?2、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在分析各种控制电路的原理时,为了简单明了,常用电器文字符号和箭头配以少量文字说明来表达线路的工作原理。此电路的工作原理可叙述如下:先合上电源开关QS启动:按下SBKM线圈得电KM主触头闭合电动机M启动运转停止:松开SBKM线圈失电KM主触头分断电动机M失电停转停止使用时,断开电源开关QS。电路功能:实现对电动机点动控制所谓点动控制:是指按下按钮,电动机就得电运转;松开按钮,电动机就失电停转。 【想一想】:这些电器元件我们都研究过,那么我们可否将理论层次的电路图转换成实物形式的电气控制模型呢?在组装电路过程中,我们如何入手?需要注意哪些?模块二:实训操作-

6、工艺分析训练内容:安装点动正转控制线路1、准备工作:器材和工具准备 认真识读图所示的点动正转控制线路电气图,熟悉线路所用的元器件及其作用和线路的工作原理后,配齐线路所用元器件,并进行检验。 1)元器件的技术数据(如型号、规格、额定电压、额定电流等)应完整并符合要求,外观无损伤,备件、附件齐全完好。 2)用万用表检查电磁线圈的通断情况以及各触头的分合情况。 3)交流接触器的电磁机构动作是否灵活,有无衔铁卡阻等不正常现象,线圈额定电压与电源电压是否一致。4)对电动机的质量进行常规检查。【做一做】:请根据实训要求,填写好电器元件明细表。 代号名称型号规格数量 2、安装步骤和工艺要求(1)识读点动正转

7、控制线路(如图1所示)明确线路所用电器元件及作用,熟悉线路的工作原理。(2)安装所用电器元件,并贴上醒目标号。(3)按生产工艺要求安装电路(4)将三相电源接入控制开关,经教师检查合格后进行通电试车。3、注意事项(1)安装组合开关和低压断路器时,在电源进线侧加装熔断器。(2)接线时,必须先接负载端,后接电源端;先接接地线,后接三相电源相线。(3)熔断器的额定电压不能小于线路的额定电压,熔断器的额定电流不能小于所装熔体的额定电流。(4)通电试车时,必须先空载点动后再连续运行;当运行正常时再接上负载运行;若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断电检查。模块三:实训操作-实际操作训练内容:安装点动正转控制线路1、任务分

8、解(1)、工位分配:每两人一组【议一议】:对这样的点动控制电路的组装,如何设计好元器件的布局,才能合理装配?(2)、示范操作:元件布置示范图: 2、任务实施【做一做】:学生分组动手实训实训过程:教师巡回指导(1)、提醒学生注意操作安全。(2)、巡回检查学生的接线规范正确,走线合理,无接点松动、露铜、过长、反圈、压绝缘层等现象,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3)、巡回解答学生提出来的问题并予以解决。(4)、经教师检查合格后进行通电试车,并由教师接通三相电源,同时在现场监护。(5)、出现故障后,学生应独立进行检修。若需带电进行检查时,教师必须在现场监护。(6)、通电完毕,停转,切断电源。先拆除三相电源

9、线,再拆除电动机线。(7)、考核评分。【评一评】:请对自己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评估,并填写下表。评分标准项目内容配分评分标准扣分装前检查15电动机质量检查,每漏一处扣3分电器元件漏检或错检,每处扣2分安装元件15不按布置图安装,扣10分元件安装不牢固,每只扣2分安装元件时漏装螺钉,每只扣0.5分元件安装不整齐、不匀称、不合理,每只扣3分损坏元件,扣10分布线30不按电路图接线,扣15分步线不符合要求:主电路,每根扣2分控制电路,每根扣1分接点松动、接点露铜过长、压绝缘层、反圈等,每初扣0.5分损伤导线绝缘或线芯,每根扣0.5分漏接接地线,扣10分标记线号不清楚、遗漏或误标,每处扣0.5分通电试车

10、40第一次试车不成功,扣10分第二次试车不成功,扣20分第三次试车不成功,扣30分安全文明生产违反安全、文明生产规程,扣540分定额时间90min按每超时5min扣5分计算备注除定额时间外,各项目的最高扣分不应超过配分数成绩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实际时间3、任务评价(总结指导)(1)、总结实习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提出改进措施。(2)、对学生训练中发生的共性问题集中指导,先让学生进行分析,然后教师评讲典型问题。(3)、根据实习纪律和安全文明生产情况提出表扬和批评。(4)、清理实习场地、维护保养实习设备。三、布置作业:1、什么叫点动控制?2、板前明线布线的工艺要求是什么?学生作品四、板书设计点动控制一、

11、点动控制原理图二、实训步骤和工艺要求(1)识读点动正转控制线路(如图所示)明确线路所用电器元件及作用,熟悉线路的工作原理。(2)安装所用电器元件,并贴上醒目标号。 (3)按生产工艺要求安装电路(4)将三相电源接入控制开关,经教师检查合格后进行通电试车。五、教学反思1、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强化教学效果根据课程学习特点以任务驱动型教学法为主干、结合分层教学、示范教学、多媒体课件为依托开展教学。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动手锻炼的机会,帮助他们进行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为了顺利达到这一目的,在教学中我特别注意把各种教学的方法有机结合起来,灵活掌握实验法、提问法、观察法等,并合理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2、

12、自制视频为提高教学效果服务自制滚动播放以往学生作品及操作视频,在教学中反复播放观看。实现边学边练的教学模式,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并熟悉生产的方法,便于比较理解分析与工程实际之间的异同。达到与实际训练项目互相补充。3、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分析、自主训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安装线路的实例的学习、引导学生逐步自主分析、自主训练帮助学生提高综合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4、存在的问题:一、部分学生对电路原理看不懂不能分析。二、部分学生的线路安装工艺不够要求。5、改进措施:一、对电路原理看不懂不能分析的学生,建议课后强化基础知识。利用好同学帮扶学习,或教师课后辅导。二、针对部分学生的线路安装工艺不够要求的情况,今后在实习教学中教师可以多示范讲解,课中强化训练,逐步提高技能水平。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市政工程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