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处理技术第十二章讲解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295706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基处理技术第十二章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地基处理技术第十二章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地基处理技术第十二章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地基处理技术第十二章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地基处理技术第十二章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基处理技术第十二章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基处理技术第十二章讲解(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11/13,地基处理新技术,1,第十二章 已有建筑物地基 加固及纠偏技术,2019/11/13,地基处理新技术,2,第一节 已有建筑物地基加固技术,一、概述 已有建筑物地基加固技术(基础托换技术)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但直到20世纪30年代修建美国纽约地铁时,才得到迅速发展。二战后联邦德国在修建地下铁道时,也大量采用了托换技术,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中国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也陆续采用了大量的托换技术。 设计思路: 1.将原基础加宽,减少作用在地基上压力; 2.地基处理,改良土体; 3.地基中设置墩基础或桩基础。,2019/11/13,地基处理新技术,3,第一节 已有建筑物地基加固技术,英

2、国Winchester大教堂托换工程,2019/11/13,地基处理新技术,4,第一节 已有建筑物地基加固技术,(一)托换技术的分类 1.按使用性质、目的 补救性托换 预防性托换 维持性托换 2.按使用的加固技术 基础加宽技术 坑(墩)式托换技术 桩式托换:静压桩,树根桩 地基加固技术:灌浆法,高压喷射注浆法,其它方法 综合加固技术,2019/11/13,地基处理新技术,5,第一节 已有建筑物地基加固技术,(二)托换技术的特点 1.建筑技术难度较大高度综合性技术 2.建筑费用较贵 3.工期较长,一年半载,甚至几年的时间。 4.施工过程中及时的监测并对观测结果的分析十分重要。,(三)托换技术施工

3、要点 1.根据工程实际需要,或对建筑物基础全部或部分加固,或对建筑物全部或部分地基加固。 2.当建筑物基础下有新建建筑工程时,应将荷载传到新建的地下工程中上。 3.不论何种情况,都是在一部分被托换后,才可开始另一部分的托换工作,托换范围由小到大,逐步扩大。 4.托换施工前,先要论证被托换建筑物的安全,记录:沉降、水平位移、倾斜、沉降速率、裂缝大小和扩展情况等。,2019/11/13,地基处理新技术,6,第一节 已有建筑物地基加固技术,二、基础加宽技术 通过基础加宽可以扩大基础底面积,有效降低基底接触压力。 基础加宽技术优点:加宽费用低,施工方便。 潜在的缺点:若基础埋置较深,则对环境影响较大;

4、可能增加荷载作用影响深度。,三、坑(墩)式托换技术 设计要点 1.墩式托换适用于土层易开挖,浅层有较好持力层,开挖深度内无地下水或降水较为方便。建筑物基础最好是条形基础。 2.坑内做的墩可以是间断的或连续的,主要是取决于被托换加固结构的荷载和坑下地基土的承载力大小。,2019/11/13,地基处理新技术,7,第一节 已有建筑物地基加固技术,桩基础托换示意图,2019/11/13,地基处理新技术,8,第一节 已有建筑物地基加固技术,平面 剖面 图 坑式托换技术 1.挖导坑 2.导坑-基础下面 3.挖到持力层图,3.如基础墙为承重的砖石彻体,钢筋砼或其它基础梁时,其抗弯强度不足以在间断墩之间跨越时

5、,则有必要设置过梁(钢的砼梁,钢梁或砼拱的支座),并在原基础底面下干填。 4.对大的桩基基础用墩托换时,可将桩基础面积划分成几个单元进行逐步托换。一次托换不宜超过基础支承面积的20。,导坑尺寸: 长x宽x 高 1.2 x 0.9 x 1.5m,2019/11/13,地基处理新技术,9,第一节 已有建筑物地基加固技术,小结: 坑(墩)式托换的优点是费用低,施工简便,施工期间仍可使用建筑物。缺点是工期长,有一定新的附加沉降。,四、桩式托换技术,图 静压桩托换技术 1-钢筋混凝土地梁;2-工字钢柱;3-混凝土保护层;4-桩;5-地基,3045cm的开口钢管 0.20.2m的预制钢筋砼方桩,2019/

6、11/13,地基处理新技术,10,第一节 已有建筑物地基加固技术,图 预试桩托换技术 1-钢筋混凝土地梁;2-钢楔;3-工字钢柱;4-混凝土保护层; 5-桩;6-找平钢垫板,2019/11/13,地基处理新技术,11,第一节 已有建筑物地基加固技术,压桩孔和锚杆位置图,图 锚杆静压桩装置及压桩孔和锚杆位置图 1-天车;2-反力架;3-液压油缸;4-锚杆;5-基础;6-桩;7-压桩孔,2019/11/13,地基处理新技术,12,第一节 已有建筑物地基加固技术,桩基托换施工程序,2019/11/13,地基处理新技术,13,第一节 已有建筑物地基加固技术,利用树根桩进行预防性托换示意图 1-建筑物;

7、2-人行道;3-工作空间;4-树根桩;5-地铁隧道(排水管道),树根桩是一种小直径钻孔灌注桩(100250mm),钻机成孔后,放入钢筋或钢筋笼,再灌入碎石,然后注入水泥浆或水泥砂浆而成桩。,2019/11/13,地基处理新技术,14,第一节 已有建筑物地基加固技术,树根桩复合地基刚性桩复合地基,图 用树根桩加固已有建筑物地基 1-树根桩结构;2-承台;3-已有建筑物;4-辅助桩,2019/11/13,地基处理新技术,15,第一节 已有建筑物地基加固技术,托换工程实例,2019/11/13,地基处理新技术,16,第二节 建筑物纠偏技术,一、概述 在新建和既有建筑物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了建筑物倾斜

8、,如果倾斜值超过其允许倾斜值,就会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对建筑物的安全构成威胁,就应考虑对建筑物进行纠偏(倾)处理。 (一)建筑物产生不均匀沉降的原因 1.场地工程地质情况了解不全面勘察报告不准 如未能提供软弱土层的正确分布,地下暗浜,古河道,古井,古墓等的存在,则在较大荷载作用下,极易发生过大的沉降或倾斜。,2019/11/13,地基处理新技术,17,第二节 建筑物纠偏技术,2.设计方面的原因 设计人员对非均质土地基设计经验不足。未能处理好和相邻建筑物基础之间关系,地基中附加应力叠加,地基沉降量过大。 3.施工方面的原因 施工质量低劣(断桩)产生建筑物倾斜,降水防范措施失效引起相邻建筑倾斜,

9、基坑支护系统失效等。 4.建(构)筑物使用过程中失误 如管道漏水或地面积水没有及时清理,造成地基长期浸水,湿陷而发生建筑物倾斜;在已建建筑物附近大量堆载使地基承受较大的附加压力,引起沉降不均匀。 5.自然灾害 如地震引起的地基土液化,砂喷土,山体滑坡等。 6.综合原因,2019/11/13,地基处理新技术,18,第二节 建筑物纠偏技术,(二)建筑物容许倾斜值 采用恰当的纠偏扶正技术措施,使倾斜建筑物完全回倾,或者保留一定允许倾斜值,该倾斜值就是工程上的允许偏差值,它是判断和评价工程从危险状态过渡到安全使用状态的一个重要界限值或标准值。,建筑物倾斜计算简图,2019/11/13,地基处理新技术,

10、19,第二节 建筑物纠偏技术,(9-1),式中 建物的倾斜值;S相应的设计纠偏量; 建筑物高度; L纠偏方向建筑物的宽度。,(三)建筑物纠偏方法的类型,造成建筑物整体倾斜的主要因素是地基中不均匀沉降,而纠偏是利用新的不均匀沉降来调整现存的不均匀沉降,以达到新的平衡和矫正建筑物的倾斜。,2019/11/13,地基处理新技术,20,第二节 建筑物纠偏技术,2019/11/13,地基处理新技术,21,第二节 建筑物纠偏技术,二、建筑物纠偏技术方案确定 (一)纠偏前应具备的基础资料 1.原建筑物场地地质资料和新补充的地质资料; 2.原建筑物发生倾斜的原因分析; 3.原建筑物检验鉴定结果及纠偏可行性报告

11、; 4.经过论证和现场试验验证的纠倾可行性技术方案要点; 5.与纠倾工作有关的各方协议书。 (二)设计内容 1.纠偏技术方案的具体化内容; 2.施工中详细步骤和要点; 3.回倾量及速率控制;,2019/11/13,地基处理新技术,22,第二节 建筑物纠偏技术,4.观察点的布置及稳定期观察要求; 5.施工安全及防护措施; 6.防复倾加固技术的设计及施工方法; 7.对相邻建筑的影响防护技术及措施; 8.质量检查及验收标准; 9.竣工验收文件内容及要求。,(三)纠偏方法的合理选择 1.尽可能选用抬升法,这可避免采用迫降法赞成的室内净空减少,室内外管线标高改变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且可降低工程造价。 2

12、.因地基浸水而引起的倾斜,可采用浸水法或掏土法。 3.对于饱和软粘土或含水量较高的砂性土地基上建筑物纠偏时,可采用降水法。 4.软土地基上,可采用软掏土法。,2019/11/13,地基处理新技术,23,第二节 建筑物纠偏技术,5.对于粉土, 粉质粘土,粘土等地基上的倾斜建筑物,用其它方法难以奏效时,可采用幅射井取土纠倾法。 6.位于砂土或砂性填土地基上的可采用局部捣液化使地基发生瞬时液化,赞成基础下沉而达到纠倾目的。 7.建筑物由于自重偏心引起倾斜时,可采用增层(或加载)反压纠偏法。 8.采用桩基础的建筑物发生倾斜时,可采用桩体卸载法或桩顶卸荷法。 9.建筑物纠偏时,常常不只是采用一种方法,可

13、采用多种方法并用。如锚杆静压桩压重法;注水掏土法;幅射井法压力解除法等。 10.建筑物纠偏和防止再复倾的加固应分别选择有效的方法同时进行,防复倾可采用双灰桩加固,灌浆加固等。,2019/11/13,地基处理新技术,24,第二节 建筑物纠偏技术,(四)建筑物纠倾加固的施工技术要点,1.对整体刚度较差的建筑物,纠倾施工前先进行破损部位或建筑物整体的加固施工,防止建筑物在施工时发生倒塌。 2.要考虑建筑物地基在纠倾施工时可能产生的附加沉降,并估计纠倾后建筑物地基可能持续的变形(即滞后的回倾量),在纠倾施工时及施工后要加强现场观测,并要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3.施工前要对相邻建筑物及地下设施进行一次检

14、查或测量,要与对方协商或签订协议,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4.对于纠倾后的复倾可能性,应根据防复倾加固设计,在纠倾施工前或施工后进行加固处理。,2019/11/13,地基处理新技术,25,第二节 建筑物纠偏技术,5.纠倾扶正施工前要进行现场试验性施工。以便选定施工参数,验证纠倾扶正的设计方案可行性,进行必要的调整与补充,使其更臻完善。 6.应当具体安排现场监测方式,监测点,监测内容和手段,布设回倾率的控制装置,以便通过监测,控制回倾速率,调整施工进度与施工方法,掌握纠倾复位结束的时机,预留滞后回倾量。密切观测建筑物裂缝变化情况,根据裂缝变化规律,调整纠倾速率或采用相应的辅助措施。 7.纠倾施工中

15、的安全防护措施和报警装置,特别是有人居住的建筑物,必须确保纠倾施工安全进行。 8.纠倾施工结束时应注意对建筑物房心土的回填、夯实、地坪做法以及墙体裂缝处理等的施工质量,以利增加建筑物整体刚度、增加抗倾复、抗裂损的能力。,2019/11/13,地基处理新技术,26,第二节 建筑物纠偏技术,9.施工期间应严密监视相邻很近的建筑设施,经常检查对其保护性措施的状况,严防出现问题。 10.在纠倾施工期间,可能会出现原来没有预想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因此,纠倾技术方案应根据现场条件的改变而修正调整,以便确保纠倾工程的成功。 11.纠倾施工竣工的文件应明确包括:纠倾工程设计文件;施工中修改调整措施;施工日记;

16、试验性施工小结;现场监测及裂缝变化记录;相邻建筑物及地下设施情况;工程鉴定和验收结论等,并作为纠倾建筑物的技术档案予以保存。,2019/11/13,地基处理新技术,27,第二节 建筑物纠偏技术,三、掏土纠偏技术(基础下掏土,图9-2) (一)纠偏原理 通过在房屋沉降少的一侧掏土,使基底压力重分布,加大沉降量少一侧的基底应力,使之加速下沉。 (二)使用条件 房屋上部结构体型简单,结构完整及整座房屋具有较好的整体高度。 (三)设计 首先测出沉降差,然后以沉降大的一侧为基点,算出该墙另一端应挖数值,进行分层分段掏挖。每层挖厚度小于该段距离的3(使结构受力构件符合规范要求)。,2019/11/13,地基处理新技术,28,第二节 建筑物纠偏技术,(9-2),式中 沉降差; 基础间距离。,图9-2 分层掏挖计算高度,2019/11/13,地基处理新技术,29,第二节 建筑物纠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