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行为矫正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15275846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4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行为矫正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儿童行为矫正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儿童行为矫正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儿童行为矫正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儿童行为矫正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童行为矫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行为矫正(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儿童青少年问题行为矫正,第一部分 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分析,一 儿童行为问题有哪些 (一) 问题表现 1 经常地对抗父母,对抗老师,对抗学校校规。 2 攻击性行为,经常地和同伴打架,欺负弱小同学。 3 厌学,逃学。 4 说谎、偷窃。 5 迷恋网络游戏。,(二) 儿童行为问题的定义,在某种条件下经常出现的行为反应,称为习惯。根据行为主义的观点,人的习惯是通过学习的过程获得的。大多数的习惯是适应性的,满足生物的或心理的需要,或可以逃避痛苦、伤害及不愉快刺激。然而,个体也可以通过学习获得那些不利于他的生存和发展的不适应行为或不良习惯,但它可能会有暂时的或局部的好处。 HANS EYSENCK认为:不适

2、应性行为可分两类,一类是行为表现过剩,二类是行为表现不足.,Sroufe (1991)是问题还是正常发展过程中的偏离,(三)怎样 看待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 原因何在?,1 不成熟 ( 1) 生理不成熟,包括一些儿童的心理生理缺陷 (2) 未充分发展的交往能力 (3) 未充分发展的情绪控制能力 (4) 自我中心主义 (5) 其他不成熟的理解,2 未满足的需要 (1) 独立、独处的需要 (2) 权利的需要 (3) 安全与被关注的需要 (4) 爱和接纳的需要 (5) 平等交流的需要 (6) 成功和挑战的需要 (7) 特殊的情感需求,3 习得性行为问题 应答性习得和操作性习得. 观察学习: (1) 示范

3、效应 (2) 抑制去抑制效应 (3) 反应促进效应 观察学习理论认为有些行为不需强化也可以被学习,只要存在模仿因素。,4 儿童青少年的精神疾病,多动性注意障碍 品行障碍 特发于童年的情绪障碍 童年孤独症 抽动障碍 非器质性遗尿症,儿童青少年的品行障碍,品行障碍 过分好斗或霸道;残忍对待动物或他人;严重破坏财物,偷窃、放火;逃学或离家出走;反复出现的谎话;反抗性挑衅行为;长期严重的不服从;过分频繁地大发雷霆。另一部分人则很容易形成一些懒惰追求即时享受的道德水准。,非攻击性的 逃学、离家出走、说谎、严重不服从、小偷小摸、性淫乱等 攻击性的 过分霸道与打架斗殴、残忍对待动物和弱小同学、严重破坏财物、

4、反抗性挑衅行为等,品行障碍孩子的病因解释,(1) 病理性寻求刺激。 (2) 对一般刺激迟钝。 (3) 社会认知能力差,幸福延迟能力差,很难从以往经历或惩罚中学到经验。 (4) 自控能力差。,极少部分儿童的个性问题 1 内向、敏感型 (1) 对挫折和拒绝过分敏感。 (2) 认知态度的两极性特点。 (3) 情绪的不稳定性, (4) 与客观环境不相符的敌对心理.,二 针对问题的行为功能分析,(一) 确定刺激因素和相应的靶行为 1 诱发行为问题的刺激因素 (1)先行刺激特点, 问题出现的情景特点, (2)操作性刺激特点 2 靶行为的表现记录 (1) 运动方面:患者的行为和语言是怎样的,例如,有无攻击性

5、行为等。 (2) 认知方面:患者是怎样想的,对刺激的态度、认识等。 (3) 情绪方面:如焦虑、恐惧、抑郁等。 3 分析患者的动机与需要,(二) 对靶行为问题的后果分析继发性获益,1 为了引起周围人的关注或奖励 2 为了掩饰自己个性的某些弱点 3 逃避某些惩罚或挫折,分析孩子的一些问题行为,孩子的顶嘴 提意见类。例如:“你要我早锻炼,你为什么睡懒觉?”“你说不要挑食,你为什么不吃鱼?”这类顶嘴反映了幼儿对成人言行不一的不满,他们明确认识到成人对幼儿和对自己使用了不同的标准。 思考问题类。例如:“你说得不对!你说鸡蛋里有虫子,那鸡蛋怎么又会变成小鸡的呢?”这类顶嘴是幼儿思考问题的结果,反映了幼儿思

6、维也有一定的独立性和批判性。 抗议类。例如:“我没有做那件事,你说我做了,你有什么根据?”这类顶嘴反映出幼儿对成人的批评不服气,对成人凭空下结论表示愤怒。 不讲理类。例如:“不!我就是不!”这类顶嘴是孩子故意不执行成人的指令,是任性的表现。,第二部分 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矫正,一 老师或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应具备“三观”,儿童观 教师观(或父母观) 发展观,二 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与治疗特点,1 与儿童青少年建立关系非常重要 (与孩子沟通的三条途径:情感沟通,事实沟通,理论沟通) 2 以改变环境来完成治疗是很重要的 3 不适合以洞察为主的深度治疗方法 4 治疗的多形态性 5 儿童青少年心理治疗是两个对

7、象-孩子和父母,三 用行为治疗方法矫正儿童行为问题,(一) 正强化与消退技术的交替使用-差别强化(DRA) 1 行为的分化强化 强化适当行为,消弱不适当行为。 DRA使用前要考虑四个问题 是否想要提高某一期望行为的发生频率 该行为是否至少偶尔出现过 该行为出现后,是否能够提供好一种强化物 对期望行为和不期望行为给予定义 确认对不期望行为的强化物,2 暂停法 暂时停掉他获得正性强化的机会 停掉正性刺激源 情景改变,针对孩子激烈的不良行为和情绪时,大声的批评也许并不是最有效的。 注入幽默 3 协助问题解决(不能只是单纯地忽视不期望行为),5 隔离措施 隔离但不出局 隔离并出局 (二)模仿学习 1

8、示范效应 2 抑制去抑制效应 3 反应促进效应 影响观察学习的因素 :1,2,3,4,5,6。观察学习理论认为有些行为不需强化也可以被学习,只要存在模仿因素。,(三) 自我管理技术 让行为问题者本人用行为矫正法矫正自己的行为. 1 运用自我管理技术的理由 (1)一个老师不可能整天盯着孩子 (2)有些问题涉及孩子的很多心理活动,比如需求、动机、意志能力等,老师不易直接观察到,老师把改变问题行为的任务交给了孩子自己,让他自己协调。提高了他个人改变问题的能力。 (3)不仅仅在于改变孩子现在的问题,还要帮助孩子提高未来适应环境的能力。 (4)问题改变需要一个时间过程。,2 自我管理技术的三个步骤 1

9、自我观察 2 自我评价 3 自我强化 (1)和学生一起确定问题行为所在,问题一定要征得学生的认可 (2)自我记录,或自我记录加老师强化, (3)或记录加老师指导,清除环境等干扰因素 (4)老师指导学生自我强化:行为改进后的自我感觉,包括受周围人肯定增加,自信增加,与学生探讨成功经验等。,(四) 怎样惩罚,1 惩罚还是利用后果 自然后果 相关后果 惩罚与利用后果的差异 惩罚会使孩子认为他是 “不好”的,会伤及自信. 而利用后果让孩子有权自控并帮助他们把自己看成好人。,2 Walters and Gruse 关于惩罚的理论(1977) 不正确惩罚的效果 (1) 内部动机被破坏, 只是压抑某种行为。

10、 (2) 往往引起被惩罚者的不良情绪反应。 (3) 它并没有向患者指示一个可行或可接受的行为方向。 (4) 自律被破坏. (5) 关系被破坏. (6) 问题的原因被忽视., 怎样正确运用惩罚。 (1) 惩罚与表扬相结合, 先肯定后批评. (2) 惩罚与指导相结合,利用惩罚提供信息。 (3) 惩罚与规则相结合(惩罚后果化)。 (4) 不要伤及自尊. (5) 惩罚不要日常化、口头化。 (6) 惩罚的内容要考虑到孩子的年龄个性特点.,3 通过惩罚矫正孩子的问题行为,为什么有时对儿童的惩罚是必要的. 1 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 2 有助孩子完善自我同一性 3 提高道德水准,四 认知行为治疗青少年网络成瘾

11、,(一)网络成瘾的原因的研究,1 家庭教养方式,双重教养问题。 ( 1) 缺乏情感呵护,有明显的高操纵、高控制、过度惩罚,或严重忽视孩子,不与或很少与孩子交流。 (2) 对孩子物质需求的放纵。 2 此类孩子的个性特征 ( 1) 内向。 (2) 人际关系敏感 (3) 依赖性强 (4) 支配性强 (5) 社会责任感低 3 我同一性问题,(二) 认知行为疗法,1 共情 2 积极关注 3 对网络成瘾行为的认知重构 (1)网络成瘾现象反映了个人的一些渴望而没有得到的心理需求。 (2)网络行为确能部分满足个人的某些心理需求。 (3) 但对个人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更大的灾难。,4 纠正非适应性认知 (1)对压力

12、、挫折的认知 (2)对人际交往和孤独、失落的认知 (3)对自我实现的认知 5 行为矫正, 关键是要改变“成瘾”现象 (1) 行为契约 (2) 行为替代或强化正性行为 (3) 生活情境体验,五 儿童青少年的厌学障碍及干预,(一) 表现特点 1 因不喜欢学习而逃学或不能完成作业的80%以上。 2 在听课或写作业时不能维持注意力超过一刻钟。 3 学习成绩经常处于班里的最后几名,并持续6个月以上。 4 在听课和写作业时伴有明显的情绪焦虑以至影响到听课效果或作业的完成。 5 对学习行为有明显的“逆反心理”或不切实际的幻想。 6 与学习成绩有关的奖励无法引起他们的兴奋,(二) 儿童青少年厌学的原因,1 青

13、春期与厌学 (社会心理发展的原因) (1) 出现一种无意识学习状态。 (2) 把学习作为表现目标,缺乏学习目标。 2 可能导致儿童厌学的父母行为特点 过分保护控制, 使孩子失去自我 (1) 生活亮点只有一个,生活的标准只有一个。 (2) 背负成人的压力,投射成人愿望. 过度欣赏 (1) 欣赏不切实际、原则,缺乏横向和纵向比较。 (2) 导致理想自我与现实中的自我很难统一 缺失的爱 家庭关系问题与厌学 家庭结构和组织(亚系统、界限),3 智力因素发展的多样性与不均衡性,1) 言语-语言智力 2) 逻辑-数理智力 3 )动觉智力 4) 视觉-空间智力 5) 音乐智力 6) 人际交往智力 7 )自知

14、自省智力 8 )自然观察智力,帮助孩子克服厌学障碍,(一)阿德乐的个体心理学与治疗 当孩子感到不能有效应对, 低人一等时,就会产生沮丧,就容易产生扭曲的概念、情绪和行为。,1 帮助孩子恢复良好同一性: 自我是和谐完整的. (1) 爱: 归属感,友谊, 关注与参与 (2) 权利: 重要性, 承认, 价值. (3) 乐趣: 高兴, 享受. (4) 自由: 独立, 选择, 自主性.,2 从内容上:关注利用学生的社会需要,不要轻易说你不应有某种需要,表扬孩子的非智力能力。 (1)关注、鼓励非学习的需要。 (2)表扬学生的学习以外的能力 (3)表扬学生的某些心理品质 个性、活力、集体感、自我管理、元认知

15、。 (4) 只关注,不表扬。,(二) 利用家庭关系重塑, 构建孩子的建设性行为,抑制破坏性行为,(1) 建设性行为 自律、自助、规则、尊重、正当的兴趣、爱心等。 (2) 破坏性行为 懒散、随意发脾气、不尊重长辈、游戏网瘾、没有任何同情心等。 (3) 关注孩子对父母, 学校环境的看法和对大人说话的反应, 由此考虑怎样改变环境.,(三)利用不同孩子的认知风格促进孩子的学习态度与学习动机 认知行为治疗,1 不同的动机信息采集窗口 2 学习动机的社会化,情感化,个人化 3 引发任务兴趣与和欣赏 4 父母的示范作用,(四) 培养孩子的多种意志能力,(1) 生存意志(很多家长的教育是在扼杀生存意志) (2) 智力意志 (3) 个人认知偏好意志,(五)开发孩子的多元智力因素提高孩子学 习兴趣,1 开发优势智力,创造智力兴趣智力环境,利用优势智力的多样性特点,利用优势智力带动其它智力 2 学习方法的多样性 (1)用语言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然观察智力 促进逻辑-数理智力。 (2)用优势智力改善情绪状态,智力满足与成就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