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主要复习内容-章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5267683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学主要复习内容-章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管理学主要复习内容-章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管理学主要复习内容-章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管理学主要复习内容-章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管理学主要复习内容-章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学主要复习内容-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主要复习内容-章(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理学主要复习内容-章 作者: 日期:2 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第一章 管理系统 第一节 管理与管理系统w 1.管理,就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协调以人为中心的组织资源与职能活动,以有效实现目标的社会活动。2、管理属性 w 管理的二重性:管理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 w 自然属性 :同生产力相联系的管理的普遍性,是由生产力决定的。w 社会属性 :同生产关系相联系的管理的特殊性,是由生产关系决定的。2)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w 管理的科学性:强调其客观规律性;w 管理的艺术性:强调其灵活性与创造性。二、管理系统及其构成 1、管理系统: 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或子系统,按照管理的整体功

2、能和目标结合而成的有机整体。 2、管理系统的构成 : 管理目标;管理主体;管理对象;管理机制与方法;管理环境。三、管理职能w 管理职能:是指管理者实施管理的功能或程序。即管理者在实施管理中所体现出的具体作用及实施程序或过程。w 管理职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2、四大管理职能简介w 计划职能是指管理者为实现组织目标对工作所进行的筹划活动。w 组织职能是管理者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建立与协调组织结构的工作过程。w 领导职能是指管理者指挥、激励下级,以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w 控制职能是指管理者为保证实际工作与目标一致而进行的活动。第二节 管理主体管理者 一、管理者 二、管理者的素质 w 管理者的

3、定义: 管理者是指履行管理职能,对实现组织目标负有贡献责任的人。2、管理者的类型 (1)按管理层次(见下表)划分 高层管理者:决策层中层管理者:执行层基层管理者:作业层 按管理者层次分类(2)按管理工作的性质与领域划分 综合管理者;职能管理者。综合管理者。指负责整个组织或其所属单位的全面管理工作的管理人员。有权指挥和支配该组织或该单位的全部资源与职能活动,而不是只对单一资源或职能负责。厂长、车间主任、工段长.职能管理者。是指在组织内只负责某种职能的管理人员。例如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后勤管理等。(3)按职权关系的性质划分 直线管理人员;参谋人员。 直线管理人员,是指有权对下级进行直接指挥的管理者

4、。主要指组织等级链中的各级主管,即综合管理者。例如,企业中的总经理部门经理班组长. 参谋人员。是指对上级提供咨询、建议,对下级进行专业指导的管理者。通常是指各级职能管理者。二、管理者的素质 1、管理者的素质:是指管理者的与管理相关的内在基本属性与质量。管理者的素质主要表现为品德、知识、能力与身心条件。 2.管理者的技能包括专业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专业技能指管理者掌握与运用某一专业领域内的知识、技术和方法的能力。人际技能指管理者处理人事关系的技能概念技能指管理者观察、理解和处理各种全局性的复杂关系的抽象能力不同层次管理者的技能要求高层管理者:决策层,主要是概念技能,其次是人际技能和专业技能

5、中层管理者:执行层,主要是人际技能,其次是专业技能与概念技能基层管理者:作业层 ,主要是专业技能,其次是人际技能、概念技能第四节 管理方法 1、经 济 方 法依靠利益驱动,利用经济手段,通过调节影响被管理者物质需要而促进管理目标实现的方法。如价格、税收、信贷、经济核算、利润、工资、奖金、罚款、定额2.行 政 方 法:是指借靠行政权威,借助行政手段,直接指挥和协调管理对象的方法。如命令、计划、指挥、监督、检查、协调、仲裁等。3.法 律 方 法、是指借助国家法规和组织制度,严格约束管理对象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工作的一种方法。如国家的法律、法规;组织内部的规章制度;司法和仲裁4.社 会 学 心 理 学

6、方 法指借助社会学和心理学原理,通过满足管理对象社会心理需要的方式来调动其积极性的方法。如宣传教育、思想沟通、各种形式的激励等。思考题:1、管理职能2.实际管理中需要管理者具备哪些素质和技能?3.常用的管理方法有哪些?第二章 管理思想思考1.概括归纳泰罗的主要思想。2.梅奥的人际关系论的主要思想与贡献有哪些?3.系统管理理论和权变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有哪些?4、企业再造理论5、学习型组织理论第一节 近代管理理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古典管理理论1、泰罗与科学管理理论 2、法约尔与管理过程理论 3、韦伯与理想行政组织体系 泰罗(1856-1915)美国人,被后人称为“科学管理之父”,既有从事

7、科学研究和发明的才能,又有从事社会活动和领导工作的才能。他在管理方面的主要著作有:计件工资制、车间管理、科学管理原理等。w 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提高劳动生产率。泰罗的主要思想w 劳动方法的标准化w 工时研究与工作定额w 科学挑选与培训工人w 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w 管理职能与作业职能分离 w 实行“例外原则”w 强调科学管理的核心是“一场彻底的心理革命” 对泰勒制的评价w 科学管理的创始人w 泰勒的实践精神令人感动w 把科学的方法用到管理上w 把人当经济人w 局限于基层管理2、法约尔与管理过程理论w 法约尔(18411925),法国人,长期担任一家大型矿业公司的总经理。他是一位概括和阐述一般管理理

8、论的先驱者,被后人称为“管理过程理论之父”。1916年,法约尔发表了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一书。w 他重点研究整个企业的组织与管理。法约尔的主要管理思想与贡献 w 企业经营活动有六项不同活动,称为六大经营职能。即: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w 最早提出管理的五要素即五职能w 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w 系统地总结了企业管理的14项原则w 重视对组织理论的研究w 重视管理者的素质与训练对法约尔的评价w 一般管理理论的创始人w 弥补了泰勒的不足w 原则不够精炼 3、韦伯与理想行政组织体系w 韦伯(18641920),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对社会学、宗教学、经济学和政

9、治学有广泛的兴趣,并发表过著作社会和经济理论,书中提出了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理论,由此被人们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韦伯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w 权力与权威是一切社会组织形成的基础 w 提出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w 二、人际关系理论w “霍桑试验”与梅奥 w 梅奥(18801949),美国人,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1927年,梅奥应邀参加并指导在芝加哥西方电气公司霍桑工厂进行有关科学管理的试验,研究工作环境、物质条件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通常称“霍桑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生产率提高的原因不在于工作条件的变化,而在于人的因素;生产不仅受物理、生理因素的影响,而却受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 梅奥的人

10、际关系理论的主要观点 梅奥认为企业中的人首先是“社会人”,即人是社会动物,而不是早期科学管理理论所描述的“经济人”。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工作态度和人们的相互关系。工人的“士气”是调动人积极性的关键因素。重视“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和作用。 第二节 现代管理理论一、现代管理理论概述w 现代管理理论产生与发展的时期。二战以后至70年代,是管理思想最活跃、管理理论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管理理论步入成熟的时期。1、系统管理理论 w 系统管理学派盛行于20世纪60年代。代表人物为美国管理学者卡斯特、罗森茨韦克和约翰逊。卡斯特的代表作为系统理论和管理。系统管理学派的主要思想是:组织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

11、所组成的开放系统,这些要素被称为子系统,系统的运行效果是通过各个子系统相互作用的效果决定的.组织本身是一个系统,同时它又是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组织在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取得动态平衡.卡斯特等人的系统学说系统哲学:强调系统是一种有组织的或综合的整体,强调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系统管理:把企业作为一个系统进行设计与经营,使企业的各部分、各种资源,按照系统的要求进行组织的运行。系统分析:确定有关变量,分析和综合各种因素,确定最有效的解决方法和行动计划。2、权变管理理论 w 在组织管理中没有普遍适用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因为环境是复杂多变的,例外的情况越来越多,以前的各种管理理论的适用范围是有限的,

12、管理方式或方法应随着情况的不同而改变。为了使问题得到很好地解决,要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然后把组织的情况进行分类,建立模式,据此选择适当的管理方法。w 卢桑斯(美国)的权变管理学说 基本思路是:先确定有关的环境条件,然后根据权变关系的理论,求得与之相应的管理观念和技术,以最有效地实现管理目标。他提出一个观念性的结构,并用矩阵图来加以表示。这一结构由环境、管理观念与技术、它们两者之间的权变关系等三部分组成。 观念性的结构由三部分组成:环境。环境通常为自变量。管理观念与技术。这是观念结构中的自变量。把所有管理理论划分为四种学说:过程学说、计量学说、行为学说和系统学说。权变关系。权变关系是指环境变量与

13、管理变量之间存在的函数关系。 即:如果环境条件一定,那么就必须采用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原理、方法和技术,以有效实现企业目标。 四、现代管理思想的新发展 (一)企业文化80年代兴起,以美日比较管理学研究为起点。主要观点: 企业的管理不仅是理性的,而且是文化的;企业文化由环境所制约,并影响人们的行为;企业领导应把主要精力用在企业文化的塑造与培育上;企业领导必须具有文化意识;未来企业竞争将主要是企业文化的竞争。(二)战略管理思想 w 波特与竞争战略提出对产业结构和竞争对手进行分析的一般模型,即五种竞争力(新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威胁、买方侃价能力、供方侃价能力和现有竞争对手的竞争)分析模型。提出企业构建竞争优势的三种基本战略。v 成本领先战略v 差别化战略v 目标集中战略(专一化战略) (三)企业再造理论w 企业再造理论产生的背景:1993年,企业再造理论的创始人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迈克尔哈默(MHamme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