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 英国的新生文本素材 川教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5266850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 英国的新生文本素材 川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 英国的新生文本素材 川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 英国的新生文本素材 川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 英国的新生文本素材 川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 英国的新生文本素材 川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 英国的新生文本素材 川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 英国的新生文本素材 川教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英国的新生考点名称: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从1640年查理一世召开新议会的事件开始到1688年詹姆斯二世退位的事件结束,以新贵族阶级为代表推翻封建统治建立起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议会君主制)”、“内阁制”,颁布权利法案。以法律形式对国王的权力进行制约,人类社会由专制转向民主,由人治转向法制。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在政治、经济、宗教上的对比: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背景:1.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和发展,它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最基础的条件:(1)新航路开辟后,英国成为大西洋航路的中心,便利了英国的海外贸易和掠夺。(

2、2)海外贸易的拓展,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手工工场在制呢、采煤、炼铁、造船等领域建立并得到发展。(3)随着制呢业的发展,“圈地运动”愈演愈烈,英国农村出现许多的资本主义牧场和农场,同时出现农业工人。在英国,资本主义已深入农村。2.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形成,他们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推动者和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的必要条件。3.海上霸权的确立,16世纪统治英国的都铎王朝在竭力削弱旧贵族的势力,同时鼓励工商业和海外掠夺,打败了老牌的殖民强国西班牙,建立了海上霸权,这一切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4.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封建专制统治和资本主义发

3、展的矛盾,成为英国社会的根本矛盾,它们矛盾的不断激化,最终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5.封建王朝专制统治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 17世纪,斯图亚特王朝厉行专制,经常触犯到资产阶级的利益。又实行宗教专制,迫害“清教徒”。导致阶级矛盾激化。6.清教运动宗教改革后,英国国教在英国确立统治地位,清教运动主要目的是清除国教中的天主教残余,这与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有非常多的共同要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推行封建专制统治,鼓吹“君权神授”,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权利受到侵害,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3.爆发:1640年,查理一世被迫恢复议会,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4、利用议会要求限制王权。4.内战:(1)查理一世派兵镇压议会,挑起内战。克伦威尔率领议会军在纳西比战役中,击溃王军主力。1649年初,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这一年,英国宣布成立共和国。(2)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共和国成立后,他掌握了国家大权。不久,他驱散议会,就任“护国主”,进一步巩固自己的统治。(3)封建王朝的复辟:1660年詹姆士二世复辟,1688年“光荣革命”,由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不满国王专制统治,发动了宫廷政变。国王的女儿玛丽和女婿威廉共同执政。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推动了世界的进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5、:1.推翻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2.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加速了英国资本主义市场体系形成;3.促进了英国的工业发展,使英国成为工业革命的起源地,英国逐渐成为欧洲最发达的国家;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议会制度,对其他各国产生巨大影响,并为其他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树立了榜样。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知识结构图: 考点名称:“君权神授”下的英国 君权神授:君权神授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一种政治理论。认为皇帝的权力是神给的,具有天然的合理性,皇帝代表神在人间行使权力,管理人民。1603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指定詹姆士为其继承人后驾崩。詹姆士即位为英格兰国

6、王,自封为大不列颠王国,史称詹姆士一世,时年36岁。1625年,詹姆士一世驾崩。詹姆士一世不了解英国议会,看不起议会下院,鼓吹君权神授论。1611年,他第一次解散议会。斯图亚特王朝:斯图亚特王朝,是1371年至1714年间统治苏格兰和1603年至1714年间统治英格兰和爱尔兰的王朝。1638年发生了苏格兰人民起义。查理一世为了筹措军费,于1640年重召国会。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议员在国会组成了主张限制王权的反对派,与查理一世开始了近2年的斗争。这场斗争最终于1642年8月升级为英国内战。这场战争的结果便是查理一世于1649年被处决,其后英格兰成为一个共和联邦,进入联邦护国公时期。在此期间,斯图亚特

7、王室失去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的王位,大部分成员被迫流亡海外。1658年9月奥利弗克伦威尔去世后,英国各地高级军官和议会之间展开争夺权力的斗争,国内政局动荡。驻扎在苏格兰的乔治蒙克将军回师伦敦,并与流亡法国的查理斯图亚特达成复辟协议。1660年5月查理斯图亚特重返回到伦敦登基即位为查理二世,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英国早期资本主义生产迅速发展:1.原因:新航路开辟以后,英国利用它处在大西洋航路的中心地位,积极开展对外贸易,进行殖民掠夺,促进了国内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2.表现:以圈占农民土地而出现的资本主义性质的牧场、农场在扩大;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成长起来。3.结果:资产阶级成长起来,他们有的开

8、设工场,有的经商,也有的从事金融业。贵族中也有人从事和资产阶级类似的经济活动,他们被称为新贵族。考点名称:长期议会与两次内战 长期议会:17世纪初期,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的国王宣扬“君权神授”,厉行专制统治,擅自强征新税,随意解散议会,同议会展开了激烈的冲突。1640年11月,查理一世为了筹措军费,被迫重开议会。这届议会一直存在到1653年,史称“长期议会”。长期议会做出了一系列谴责暴政和限制王权的重大措施,揭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英国内战:1642年,查理一世挑起了内战,组织王军,向议会军发起进攻。1643年,克伦威尔前往英格兰东部,募集了一支主要由自耕农和城市平民组成的骑兵,在马斯顿荒原

9、战役(1644.7),纳西比战役(1645)等战役中屡次击溃王党军。内战结束后,1649年,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处死。英吉利共和国时代开始。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一般特点:1.从革命背景看,资本主义都获得一定的发展,但是不成熟;2.从革命过程看,资产阶级革命都具有曲折性;3.从革命结果看,经过武力革命都取得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阶级基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成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者。 英国早期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1.英国通过海外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财富和市场;2.英国手工业获得大力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一步发展;3.农村的圈地运动制造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市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

10、历史背景:1.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2.阶级基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成了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者;3.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的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1.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英国资本主义发展;2.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势力的壮大;3.文艺复兴的思想解放动摇了专制统治的精神支柱。 纳西比之战: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示意图:考点名称:共和国与护国政治 克伦威尔:奥利弗克伦威尔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宗教领袖。在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是资产阶级新贵族集团的代表人物、独立派的首领。在1642年一1648年两次内战中,先后统率“铁骑军”和新模范军,战胜了

11、王党的军队。1645年6月在纳西比战役中取得对王党的决定性胜利。1649年,在城市平民和自耕农压力下,处死国王查理一世,宣布成立共和国。1653年,建立军事独裁统治,自任“护国主”。 护国政治出现的主要原因: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不高,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成的联盟取得了革命的领导权。对克伦威尔的评价:克伦威尔是一个具有两重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是一身二任的矛盾性人物,共和国成立前的克伦威尔应基本肯定,后期应基本否定。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第一阶段,克伦威尔可以算是资产阶级革命家,他贡献空出,用武力击溃了王军主力,镇压王党叛乱,处死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制;共和国成立后,克伦威尔逐渐走向反动,远征爱尔兰

12、,并对爱尔兰进行大肆掠夺,在远征爱尔兰的问题上不存有两重性的问题。克伦威尔的护国政治是走向复辟的过渡形式,因此谈不上是新制度的探索者。他镇压民主派运动,发动一系列的商业战争,激化了社会矛盾。他在当时新旧交替的政治激荡中,对过去是激进的,要求改革,不是保守的封建王权论者;对未来则是保守的,主张王权,不是激进的共和主义者,是一个矛盾的历史人物。 护国主克伦威尔:考点名称:光荣革命 “光荣革命”:1688年,辉格党联合一部分托利党发动政变,邀请信奉新教的荷兰执政威廉和玛丽共同入主英国,詹姆士二世逃亡法国。第二年威廉和玛丽共同即位。这次政变没有发生流血冲突,在英国历史上被称为“光荣革命”。它标志着英国

13、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辉格党和托利党的形成:17世纪70年代末,在政治斗争尖锐化的条件下,英国形成了两党,辉格党代表金融资本家、大商人、新贵族等的利益;托利党代表贵族地主和国教上层教徒的利益。19世纪中期,辉格党发展成为自由党,托利党发展成为保守党。光荣革命的内涵:光荣革命为建立有限的君主统治的观念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同时光荣革命体现了资产阶级、新贵族同封建旧贵族的妥协。 玛丽和威廉: 英国议会选择威廉和玛丽发动光荣革命继承王位的原因:1.荷兰是法国海上贸易的死敌,以此可以形成英荷联盟,限制法国;2.威廉是新教徒,玛丽为英国国教教徒,两人共同入主可以防止天主教势力复苏;3.威廉作为荷兰执政,拥军

14、事力量同詹姆士二世抗衡,玛丽是詹姆士二世的女儿,具有继承权。考点名称:权利法案 权利法案:权利法案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重要法律文件,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理论和法律基础,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具有宪法的性质,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开始在英国建立,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君主立宪制:君主立宪制又称立宪君主制,或称“虚君共和”,是相对于君主独裁制的一种国家体制。君主立宪是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通过立宪,树立人民主权、限制君主权力、实现事实上的共和政体。1689年英国通过权利法案,明确限制了皇权,从法律上确认了“议会主权”原则,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率先实现了君主立宪制。 君主立

15、宪制的特点:1.英国君主立宪制度是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融为一体的混合物。?2.国王是国家元首,但由议会掌权,国王实际上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而作为国家的象征地位更突出。?3.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是君主立宪制,以议会内阁为核心。国家的权力中心在议会,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权利法案的意义:1.为限制国王的权力提供的法律保障。2.确立了议会的权力。3.英国从此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君主立宪制的影响:1.推翻了封建王权对资本主义的阻碍;2.保留了王位,实现了政权的和平过渡;3.君主立宪制为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重要经验。 英国权利架构图: 权利法案主要内容:英国权利法案(theBillofRights),全称国民权利与自由和王位继承宣言,内容并不多,只有短短的十三条: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2.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3.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而有害。4、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