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移动通信实验.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246698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路移动通信实验.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铁路移动通信实验.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铁路移动通信实验.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铁路移动通信实验.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铁路移动通信实验.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铁路移动通信实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移动通信实验.(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移动通信实验实验一 QPSK调制及解调实验一、 实验目的1、了解QPSK调制解调原理及特性。2、了解载波在QPSK相干及非相干时的解调特性。二、 实验内容1、观察I、Q两路基带信号的特征及与输入NRZ码的关系。2、观察IQ调制解调过程中各信号变化。3、观察解调载波相干时和非相干时各信号的区别。三、 基本原理1、 QPSK调制原理QPSK又叫四相绝对相移调制,它是一种正交相移键控,其产生原理如图1所示图1 QPSK信号的产生QPSK利用载波的四种不同相位来表征数字信息。由于每一种载波相位代表两个比特信息,因此,对于输入的二进制数字序列应该先进行分组,将每两个比特编为一组,然后用四种不同的载波相位

2、来表征。我们把组成双比特码元的前一信息比特用a代表,后一信息比特用b代表。双比特码元中两个信息比特ab通常是按格雷码排列的,它与载波相位的关系如表1所示,矢量关系如图2所示。图2(a)表示A方式时QPSK信号矢量图,图2用调相法产生QPSK调制原理框图如图4所示。图2 二进制码经串并变换后码型由图2可以看到,QPSK的调制器可以看作是由两个BPSK调制器构成,输入的串行二进制信息序列经过串行变换,变成两路速率减半的序列,电平发生器分别产生双极性的二电平信号I(t)和Q(t),然后对和进行调制,相加后即可得到QPSK信号。经过串并变换后形成的两个支路如图5所示,一路为单数码元,另外一路为偶数码元

3、,这两个支路互为正交,一个称为同相支路,即I支路;另外一路称为正交支路,即Q支路。2、QPSK解调原理由于QPSK可以看作是两个正交2PSK信号的合成,故它可以采用与2PSK信号类似的解调方法进行解调,即由两个2PSK信号相干解调器构成,其原理框图如图3所示。图3 QPSK解调原理框图四、 实验原理1、实验模块简介本实验需用到基带成形模块、IQ调制解调模块、码元再生模块及PSK载波恢复模块。(1)基带成形模块:本模块主要功能:产生PN31伪随机序列作为信源;将基带信号进行串并转换;按调制要求进行基带成形,形成两路正交基带信号。(2)IQ调制解调模块:本模块主要功能:产生调制及解调用的正交载波;

4、完成射频正交调制及小功率线性放大;完成射频信号正交解调。(3)码元再生模块:本模块主要功能:从解调出的IQ基带信号中恢复位同步,并进行抽样判决,然后并串转换后输出。(4)PSK载波恢复模块:本模块主要功能:与IQ调制解调模块上的解调电路连接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科斯塔斯环恢复PSK已调信号的载波,同时可用作一个独立的载波源。本实验只使用其载波源。2、实验系统原理框图基带成形模块产生的PN码(由PN31端输出)输入到串并转换电路中(由NRZ IN端输入),进行串并转换后输出,成为IQ两路基带信号,IQ基带信号送入IQ调制解调模块中的IQ调制电路分别进行PSK调制,然后相加形成QPSK调制信号,经放大

5、后输出。QPSK已调信号载波为10.7MHz,是由21.4MHz本振源经正交分频产生。QPSK已调信号送入IQ调制解调模块中的IQ解调电路分别进行PSK相干解调,相干载波由调制端的本振源经正交分频产生。解调输出的IQ两路模拟基带信号送入码元再生模块进行抽样判决,转换为数字信元后再进行并串转换后输出。抽样判决前IQ信号需经整形变为二值信号,并且需恢复位同步信号。位同步信号恢复由码元再生模块中的数字锁相环完成。 IQ解调电路的载波也可由PSK载波恢复模块上的本振源提供,此时解调变为非相干解调,从解调输出的模拟基带信号可以看出信号失真很大,无法进行码元再生。I路 功放相加Q路PSK调制串/并转换数字

6、信源PSK调制基带成形模块正交分频COSIQ调制解调模块载波SINPSK载波恢复模块载波SINCOS正交分频I路PSK解调Q路PSK解调码元再生模块抽样判决整形输出并/串转换抽样判决整形位同步恢复输出 图4 实验系统原理框图五、 实验步骤1、关闭实验箱总电源,按如下要求连接好连线:11 在实验箱上正确安装基带成形模块(以下简称基带模块)、IQ调制解调模块(以下简称IQ模块)、码元再生模块(以下简称再生模块)和PSK载波恢复模块。12 用台阶插座线完成如下连接:源端口目的端口基带模块:PN31基带模块:NRZ IN基带模块:I-OUTIQ调制解调模块:I-IN基带模块:Q-OUTIQ调制解调模块

7、:Q-INIQ调制解调模块:I-OUT码元再生模块:I-INIQ调制解调模块:Q-OUT码元再生模块:Q-IN13 用同轴视频线完成如下连接源端口目的端口IQ调制模块(载波单元):输出(J5)IQ调制模块(载波单元):输入(J4)IQ调制模块(IQ调制单元):输出(J2)IQ调制模块(IQ解调单元):输入(J3)2、打开实验箱总电源,再分别打开上述各实验模块电源。3、按基带成形模块上“选择”键,选择QPSK模式(QPSK指示灯亮)。4、用示波器观察基带模块上“I-OUT”及“Q-OUT”测试点,并分别与“NRZ IN”测试点的信号进行对比,观察串并转换情况。注意由于串并转换的延迟作用,“I-O

8、UT”、“Q-OUT”测试点的数据相对“NRZ IN”测试点延迟2个码元周期 5、示波器探头接IQ调制“输出”端(观测点TH4),观察QPSK已调信号峰峰值,调电位器“W1”使峰峰值为1.2V左右。 6、示波器探头接IQ解调“I-OUT”及“Q-OUT”端,观察波形,调电位器“W1”使I、Q两路信号尽量接近两电平。(调“W1”可微调信号相位,使解调时正交载波的相位与已调信号尽量接近,以减少解调失真) 7、示波器探头分别接IQ解调“I-OUT”端及基带“I-OUT”端,注意观察两者是否一致,若一致表示解调正确,若不一致可能是载波相位不对,可将按IQ模块复位键复位或重新开关该模块电源复位。 8、示

9、波器探头分别接IQ解调“Q-OUT”端及基带“Q-OUT”端,注意观察两者是否一致,若一致表示解调正确,若不一致可能是载波相位不对,可将按IQ模块复位键复位或重新开关该模块电源复位。 9、按再生模块上“选择”键,选择QPSK模式(QPSK指示灯亮)。10、示波器探头分别接再生模块上“NRZ”端和基带模块上“NRZ”端,观察两路码元是否一致(注意解调出的NRZ码比输入的NRZ码延迟3个码元周期),若一致表示解调正确,若不一致可回到步骤6重新实验。六、 思考题1、实验中,如果I、Q支路接反,即I接到Q,Q接到I,会有正确结果么?为什么?实验二、 卷积码编码及译码实验一、 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掌握卷积

10、编码的特性、产生原理及方法,卷积码的译码方法,尤其是维特比译码的原理、过程、特性及其实现方法。二、 实验内容1、观察NRZ基带信号及其卷积编码信号。2、观察帧同步信号的生成及巴克码的特性。3、观察卷积编码信号打孔及码速率匹配方法。4、观察接收端帧同步过程及帧同步信号。5、观察译码结果并深入理解维特比译码的过程。6、 观察随机差错及突发差错对卷积译码的影响。三、基本原理1、卷积码编码卷积码是一种纠错编码,它将输入的k个信息比特编成n个比特输出,特别适合以串行形式进行传输,时延小。卷积码编码器的形式如图1-1所示,它包括:一个由N段组成的输入移位寄存器,每段有k段,共Nk个寄存器;一组n个模2和相

11、加器;一个由n级组成的输出移位寄存器,对应于每段k个比特的输入序列,输出n个比特。图1-1 卷积编码器的一般形式由图1-1可以看到,n个输出比特不仅与当前的k个输入信息有关,还与前(N-1)k个信息有关。通常将N称为约束长度(有的书中也把约束长度定为nN或N-1)。常把卷积码记为:(n、k、N),当k=1时,N-1就是寄存器的个数。编码效率定义为:(1-1)卷积码的表示方法有图解表示法和解析表示法两种:解析法,它可以用数学公式直接表达,包括离散卷积法、生成矩阵法、码生成多项式法;图解表示法,包括树状图、网络图和状态图(最的图形表达形式)三种。一般情况下,解析表示法比较适合于描述编码过程,而图形

12、法比较适合于描述译码。(1)图解表示法下面以(2,1,3)卷积编码器为例详细讲述卷积码的产生原理和表示方法。(2,1,3)卷积码的约束长度为3,编码速率为1/2,编码器的结构如图1-2所示。图1-2 (2,1,3)卷积编码器如图1-2所示,卷积码的输出信息p1,j,p2,j不仅与本地输入信息有关,还与已存入到寄存器的、有关,关系式为:(1-2)假定移位寄存器的初始状态mj-1、mj-2为00,则当第一个输入比特mj为0时,由式(1-2)可知,输出的比特为00;当第一个输入比特mj为1时,输出的比特为11。随着后面比特的相继输入,寄存器中的比特相继右移,此时输出比特按照式(17-2)可以依次算得

13、。随着信息序列的不断输入,卷积编码器可能产生的各种序列可以用如图17-3所示的树状图表示。树状图中,每条树杈上所标注的码元为输出比特,每个节点上标注对a、b、c、d分别为移位寄存器的状态,a表示mj-2mj-100,b表示mj-2mj-101,c表示mj-2mj-110,d表示mj-2mj-111,一般情况下,共有2N-1种状态。每条树叉上所标注的码元为输出比特p1,j p2,j,每条树叉的上支路对应输入比特0,下支路对应输入比特1。树状图从a点开始画,此时移位寄存器状态为00。当第一个输入比特mj为0时,输出比特特p1,j p2,j为00;mj为1时,输出比特p1,j p2,为11。所以从最

14、左边的a点出发有两条支路可认选择,mj为0时取上支路,mj为1时取下支路。依次类推可以得到如图1-3所示的树状图。图1-3 (2,1,3)卷积码的树状图对于第个输入比特有条支路,但当时,移位寄存器(树状图的节点)开始重复出现四个状态。把图1-3中相同状态的节点合并在一起,可以得到卷积码的另外一种表示形式:网格图。在网格图中,输入比特mj为0(对应码树中的上支路)时用实线表示,输入比特mj为1(对应码树中的下支路)时用虚线表示,各支路上标注的码元为输出比p1,j p2,j,比自上面下的四行节点分别表示a b c d四种状态。(2,1,3)卷积码的网格图如图1-4所示。由图1-4可知,从左至右第N

15、节开始,网格图开始重复而完全相同。取出图1-4中从第N节起的一节网格,便可得到图1-5所示的状态图。状态图中的约定与前面的网络图和树状图相同,实线表示输入比特mj为0,虚线表示输入比特mj为1。图1-4 (2,1,3)卷积码的网格图图1-5 (2,1,3)卷积码的状态图(2)解析法下面以(2,1,3)卷积编码器为例详细讲述卷积码的产生原理和表示方法。(2,1,3)卷积码的约束长度为3,编码速率为1/2,编码器的结构如图1-6所示。图1-6 (2,1,3)卷积编码器这里我们主要介绍码多项式法。我们可以用多项式来表示输入序列、输出序列、编码器中移位寄存器与模2和的连接关系。为了简化,仍以上述(2,1,3)卷积码为例,例如输入序列1011100可表示为(1-3)在一般情况下,输入序列可表示为(1-4)这里m1,m2,m3,m4为二进制表示(1或0)的输入序列。x称为移位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