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设置议论文的分论点讲解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244923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设置议论文的分论点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如何设置议论文的分论点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如何设置议论文的分论点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如何设置议论文的分论点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如何设置议论文的分论点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设置议论文的分论点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设置议论文的分论点讲解(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设置 议论文的分论点,导入,在议论文写作中,同学们时常犯这样两种毛病: 1、一篇文章在亮出观点之后,接下来便是举例,举了一个又一个,看看字数差不多了,便收尾简单照应一下中心论点。结果形成了“论点+论据”的格局,这样的文章,再好也只能是勉强及格。 2、空洞无物,前后重复; 言不成理,强词夺理;东拉西扯,越出中心论点之轨。这样的文章常常在切入分以下。,究其原因,在于我们同学们认识的模糊,思维的混乱,理论水平的低下,析理方法的缺乏。要改变这种“言不成理”“强词夺理”的现状。笔者认为,必须在提高认识能力、理论水平的前提下,促使自己的写作思维趋向于“条理化”、“清晰化”,学会在中心论点的制约下提炼

2、出适当的分论点。,当一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明确之后,如何准确地分解成几个分论点,这是写好议论文的一个重要环节。分论点是与中心论点相对而言的,但又从属于中心论点,为论证中心论点而服务。一篇文章围绕中心论点,一般要分解出两个以上的分论点,这样既摆事实,又讲道理,文章才有说服力;如果不设置分论点,或者分论点立得不好,中心论点就得不到有力的证明。那么,如何设置分论点呢?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分解方法。,设疑法。,即依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提问思路来提炼分论点。 如以谈风度为题作文,可借助此法设计分论点: 风度是一种美德,一种富有教养的臻于完善的气质和风采(是什么); 有了风度,能受到别人的敬重,人与

3、人之间增进爱心,有利于和睦相处(为什么); 要有风度,须加强道德情操的修养,摒弃粗俗言行,自觉培养良好的情操(怎么样)。,概念分析法,这里的概念指的是文章中心论点中的关键词语,对这些词语加以分析,明确其内涵和外延,有助于我们对中心论点进行分解。 如“说面子”,有篇文章论证的中心是“维护国家人民尊严的面子不可丢,太看重个人面子的思想不可留”。要论述这个中心,必须分两层来说:一是强调要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尊严;二是强调不要太注重个人的虚荣。这就是从中心论点中分解出来的两个分论点。,因果分析法,这里的“因”是指分论点,“果”是指中心论点。在确立了中心论点(果)后,再来分析达成这个结果的原因。 如要论证“

4、青年时代是黄金时代”,可以先提问一下,为什么说青年时代是黄金时代呢?可以列出下面几个分论点:青年时代是体力充沛,精力旺盛的时代;青年时代是积累知识,增长才干的时代;青年时代是建功立业的时代。这三个分论点分别从三个不同角度证明了中心论点。,正反对照分析法,如要证明“实践出真知”,我们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立论: a、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认识事物,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b、不参与实践,不从实际出发,闭门造车,就不能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这样正反对照,就可以进一步明确“实践出真知”的观点。,条件分析法,这里的中心论点是指结果,而分论点是指满足结果的“条件”。如要论证“争做跨世纪的接班人”,对于这个题目就可

5、以采用条件分析的方法,先设想一下,“要做跨世纪的接班人需要具备什么条件?”,这样就可以得到下列三个分论点:要有报效祖国的决心,要有过硬的本领,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以上归纳的几种提炼分论点的方法,为了介绍的方便起见,将它们分开来讲述,其实,在实际的运用、操作过程中,往往是交叉、综合使用的。 我相信按以上方法加以训练,经过一段时间的揣摩、操练,同学们的认识水平,思想品质,分析能力就会有较大的提高,“理屈词穷”的现象也会有所改观。,如何围绕中心论点提炼出适当的分论点?首先,要学会通过对中心论点的分析,界定中心论点的内涵,确定中心论点所涉及的范围,以及弄清作文的要求。这是能否正确提炼分论点的前提条件

6、,也是防止犯偷换论点、转移论题错误的关键。其次,要懂得根据中心论点提炼分论点,是对各种事物和现象分析的结果,是对各种事物和现象的相关性(相同、相异、相因、相反、相成等)的抽象,概括的结果,是以果(中心论点)推因(分论点)的思维过程。,议论文的布局,立好框架,赢得全局。立好总体框架是提高分数的重要手段。应试作文因时间匆促,不可能反复琢磨,必须以基本结构模式为拐棍,迅速立好框架,才能步步到位,写出与试题要求切合的文章,赢得全局,获得好评。 立好框架的标准有四条:一是“三论”(即“引论”、“本论”、“结论”)齐全,二是层次分明,三是衔接自然,四是首尾呼应。,并列组合,有条有理,引论(开头)所提出的论

7、题或论点能否分析得透彻,是不是令人心悦诚服,往往在于本论部分(主体)的论证布局是否严谨有序。并列组合方式是使文章有序的手段之一,这是一种并列地组织分论点或若干论据的结构布局,简称并列式。在论证时,几个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是分别从几个侧面来证明观点的正确。并列式结构的主要好处在于论证全面,有条有理,使阅卷者一目了然,容易把握作文的思路。,在运用并列式布局时有两种方法: (1)理由并列。可以是几个分论点之间的并列,也可以是几个理论论据的并列。例如学贵多问,在本论部分可以设置三个分论点:多问可以弥补学习中的不足;多问可以扩大你的知识面;多问可以使你有所创新,有所发明。 (2)例证并列。就是从不同

8、角度列举具有典型意义的代表性事例,有层次地论证中心论点。例如我们的价值在中国,作者在开头提出中心论点后,本论部分列举三个时期的优秀人物的事例,边举边析,分别从不同角度论证了一切有志之士都把自己能尽忠于祖国作为生命富有价值的体现。文章首先列举国难当头、战火纷飞中的吉鸿昌的例子,再举新中国诞生前后钱学森、邓稼先的生动事迹,最后列举当今改革开放大潮流中留美博士陈志杰毅然回国创业的事例。这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典型事例,十分深刻有序地论证了“我们的价值在中国”这一中心论点。,1、题目:请综合下列格言,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 (1)培根:奇迹多是在厄运中出现的。 (2)高尔基:生活的情况越艰难,我

9、越感到自己更坚强,甚而也更聪明。 (3)爱迪生: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 提示:提供的格言既是文章提炼中心论点的依据,又可作为阐明中心论点的论据。其格言的共同意思是:艰难困苦和挫折是人生路途中的一种财富,是生活对一个成功者的考验。 如果以挫折也是一种财富为题,可作这样的布局:开头转引一则格言,指出其含义,提出与题目一致的观点。本论部分围绕格言,联系实际,分三层展开论述,一是任何重大的成功往往是经过一波三折方可获得;二是挫折能磨炼一个人,使一个人逐渐走向成熟;三是挫折能给人教训,使人从失败和错误中找到正确的道路。结尾归纳全文,提出希望,激励人心。,2、题目:要有竞争意识 提示:

10、题目本身就是论点,一般应以阐明“为什么”要有竞争意识为主,“怎样”才具备竞争意识可以略写或不写,所以本论部分以并列式布局为好。可以论述(1)有了竞争意识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跟上时代的发展;(2)有了竞争意识才能奋力拼搏,获取成功;(3)有了竞争意识才会永葆青春活力,不断开拓。,训练题目:“成熟”析 提示:这是一道论题式题目,宜“大题小做”,切入口要小,开掘要深。例如可以从“成熟的人应该具备的品质”这个角度来论述“成熟”,本论部分可以分三个并列的层次:一是成熟的人应该有自己执著的追求和正确的人生目标,二是成熟的人应该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毅力,三是成熟的人应是待人诚恳和懂得宽容的人。,对照比较,泾

11、渭分明,有些论题或论点的阐述和论证,需要在本论部分选用论据进行对照比较,这种布局方式叫做对照式。它是将论证内容构成正反对比或相关比较的关系。具体的安排是把两种事物或意思加以正反对比,或者用一种事物或意思与另一种事物或意思做比较。它的好处是布局上对比鲜明,主次明确,从而泾渭分明,论点突出,给阅卷者以鲜明的印象。,在具体操作时有两种方法: (1)正反对比。可以是正反观点对比,也可以是正反例证对比。例如有篇获得高分的高考作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本论部分安排的第一层次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者是民族的“精灵”,第二层次写只顾自己享乐不顾国家命运的人是人间的“硕鼠”。正反对比,

12、泾渭分明。 (2)相关比较。可以是主次、轻重的比较,也可以是利弊、得失的比较。例如有篇高考高分作文近墨者未必黑,本论部分先指出近墨者黑的情况确实存在,但这不是主流,接着就列举近墨者不黑的事实并分析其原因。对这道试题,还有不少考生先论证近墨者不黑,并指出这是时代的主流,然后以少量篇幅说明近墨者黑的人是存在的,但不是现实生活中的主要方面。这样的结构布局,既做到了观点鲜明,又避免了片面性。一般地说,本论部分需要辩证分析时,常采用相关比较的布局形式。,1、题目:著名艺术大师徐悲鸿说:“人不能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请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提示:首先要理解“傲气”与“傲骨”的概念,并分析它

13、们之间的关系。经过分析,认清作为对立关系,着眼点在于划清相互对立但又容易混淆的某种界限,从而决定取舍。布局时将需要“傲骨”的理由及事例,同“傲气”的表现及弊端对照着写,做到说理充分,层次分明。,2、题目:江苏省有位市委书记说:“我年纪这么大了,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现在不为人民多办一些事,将来会追悔莫及的!”黑龙江省有位粮食局长出差到外地去了,他的儿子正巧从某粮库买进150吨要处理的小麦,转手赚了3万多元。粮食局长归来知道后,打了儿子两个耳光,坚决清退3万元,并责令粮库三天内必须处理完毕,他说:“我现在有权这样处理。”根据以上材料,请以“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新解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提示:“有权

14、不用,过期作废”这句话原本是讽刺以权谋私者的。这里提供的两个材料,其内涵则是赞扬以权为民办事、维护国家利益。文章内容应该是“新解”,但布局时一定要将“旧解”及事例进行对照,本论部分可以“先旧后新”,也可以“先新后旧”。,训练题目:水滴与大海,提示:题目有比喻含义,且要论述两者之间的关系。其角度是多方面的,可以阐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也可以阐述量与质的关系,小与大的关系,平凡与伟大的关系等。 如果文章要论述个人是集体的组成部分,个人要融入集体之中才能有所作为,那么本论部分的结构可以将正面的理由和事例同反面的材料对照着写,这样正反对比鲜明,论证深刻有力。,层层递进,逻辑严密,将审题、立论时分解出的几

15、个有递进关系的分论点,在本论部分按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的关系安排层次,这种布局叫做层进式。层进式结构中各个层次、段落之间的前后顺序有内在的紧密联系,不能随意变动。这种布局的好处是反映了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使阅卷者随着学生的思路步步深入,尽得“风光之盛”。,在临场发挥时,有些人过于紧张,一下子卡了壳儿,如何应急?有一种应急措施,就是面对论据或论点,分别回答:这是什么?为什么这样?怎样才能这样?这是标准的递进式。由浅入深,层层深入。选择这种结构形式时,必须对论述的层次内容有明显的认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不是由浅入深,是不是由小到大或由表及里。 1995年有篇高考作文要做老实人。本论部分先说“做

16、一个老实人,对自己是一种莫大的享受”,再说“做一个老实人,对别人是一种莫大的尊重”,最后说“做一个老实人,是对整个社会环境的莫大贡献”。这篇文章分别从对己、对人、对整个社会三个角度加以论述,而这三个方面是层层深入的,不是单纯的并列关系。,题目: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提示:标题即论点,用什么样的布局方式当然要视自己掌握的论据决定。如用层进式,本论部分可以先写“为什么”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它本身的规律;再写“怎么样”去循“规”蹈“矩”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掌握科学的方法。其中应以“为什么”为重点。 也可以用另一种层进式结构:先写“规矩”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其次写真正的“规矩”与束缚人们手脚的条条框框是不同的,再写“规矩”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最后写“规矩”是不以个人意志改变而是有它本身规律的。,题目:谈忘我 提示:这里所说的“忘我”,当然是有积极意义的。此题在运用层进式布局时,可先议在工作和学习时要全身心的“忘我”投入,才能取得成果;再议要达到“忘我”的境界并不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