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4《河中石兽》导学案

上传人:wm****2 文档编号:115244427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4.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4《河中石兽》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4《河中石兽》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4《河中石兽》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4《河中石兽》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4《河中石兽》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4《河中石兽》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4《河中石兽》导学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4河中石兽导学案【教学目标】1、理解实践出真知道的道理。2、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3、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1) 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2) 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难点:理解实践出真知道的道理。【知识链接】1、 作者简介:纪昀(j yn)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谥文达公。清代有名的才子,学识渊博,自幼聪慧过人,再加之后来对人情事故之通达,24岁便中进士,31岁成为翰林院大学士。他为人为官刚直不阿,机智善辩,其渊博学识和管理才能深受乾隆帝赏识,曾任四库全书总编纂官十余年,其作品涉猎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地理等各个领域。2、

2、阅微草堂笔记为清朝短篇志怪小说,于清朝乾隆五十四年至嘉庆三年由翰林院庶吉士出身的纪昀以笔记形式编写成。在内容上,主要搜集当时流传的各种狐鬼神仙、因果报应、劝善惩恶等乡野怪谈,或亲耳听闻的奇闻轶事;在空间地域上,范围遍及全中国,北至乌鲁木齐、伊宁,南至滇、黔等地。【自主学习】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圮( )于河 募( )金重修 棹( )数小舟 铁钯( ) 木柿( ) 湮( )没 啮( )沙 溯( ) 欤( )2、本文作者 ,字 ,是 朝的 、 家,也是 的总篡官。3、本文选自 一书,这是一部 小说,全书主要记述 ,其中也有不少 。4、用文中的句子写出本文的主旨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山门

3、圮于河( ) (2)阅十余岁 ( ) (3)曳铁钯( )(4)湮于沙上 ( ) (5)尔辈不能究物理( )(6)如是再啮( )(7)不更颠乎 ( ) (8)如其言 ( ) (9)棹数小舟 (10)是非木柿( ) (11)啮沙( ) (12)反溯流逆上( ) 6、翻译下列句子。(1)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2)尔辈不能究物理。 (3)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4)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5)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7、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句中“之”字的意思1)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 2)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3)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4)一

4、老河兵闻之 5)至石之半 6)求之下流,固颠 7)然则天下之事 【整体感知】1、课文说了一件什么事? 2、故事中主要说了哪几位主要人物他们各自寻找河中石兽的道理和方法是怎么样的?分析一下他们这样认识的原因。对于河中石兽的位置:寺僧判断其在 ,依据是 ;讲学家判断其在 ;理由是 ;老河兵则判断其在 ,是因为 。【合作探究】1、文中两次写道了笑:“讲学家闻之笑之”、“老河兵闻之又笑之”,这两次“笑”各有什么含义?讲学家的“笑”: 老河兵的“笑”: 2、文中寺僧、讲学家、老河兵各自表现出的性格特征是什么?寺僧: 讲学家: 老河兵: 3、老河兵的判断为什么是正确的? 4、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许

5、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 ,而要 。四、阅读文段,完成练习。(一)河中石兽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一寺临河干( ) 山门圮于河( ) 阅十余岁( ) 但知其一( )2、指出下面加点词语的古今异义。(4分) 如是再啮 古义:( ) 今义:( )尔辈不能究物理 古义:( ) 今义:( )3、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闻之笑曰 B.当求之于上流 C.一老河兵闻之 D.其反激之力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翻译 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翻译 5、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

6、) (二)赵括(人名,战国时期赵国的将领)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人名,赵奢,赵括之父,赵国良将)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赵括既代廉颇(人名,赵国名将),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人名,秦国将领)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选自史记)【注释】言兵事:议论用兵打仗的事。难:驳倒。兵,死地也:用兵打仗,本是危险的场合。易言之:把它说得很轻易。使:假使。赵:赵国。易置:撤换。纵奇兵:调遣派出变化莫测的军队。绝:截断。坑(kng):活埋。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1)以天下莫能当( ) (2)括母问奢其故 ( )(3)赵括既代廉颇 ( ) (4)悉更约束()2.翻译下面句子。(1)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译文: (2)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译文: 3赵奢认为儿子赵括能做大将带兵打仗吗?他为什么这样认为呢?请选用原文回答。答: 4读了这则短文,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