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艳-自由组合定律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15167248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周艳-自由组合定律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周艳-自由组合定律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周艳-自由组合定律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周艳-自由组合定律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周艳-自由组合定律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周艳-自由组合定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周艳-自由组合定律(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方法导航】 本讲复习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加强对孟德尔的遗传规律自由组合定律的理解以及孟德尔两大遗传规律之间的区别和联系;(2)综合应用孟德尔的两大遗传规律,归纳总结并能熟练应用遗传规律各种有关计算问题;(3)能正确书写遗传图解或从遗传图解中获取信息,并能用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学现象进行推理、作出合理解析和正确判断;(4)本讲与后面的几章联系有紧密的联系,复习时要注意前后联系,综合应用,构建相关的知识网络;(5)学以致用,能运用遗传规律解释在一些生产、生活中的遗传现象,提高运用遗传学原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六章第五讲,一对相对

2、性状遗传试验 (1)过程: P 纯种高茎矮茎 F1 F2 高茎矮茎31 (2)特点:F1 只表现_亲本的性状 F2出现性状分离,分离比为:显隐_,显性,31,课前复习,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什么?,答: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2、孟德尔得出基因分离定律的过程?,不一致,谬论,一致,真理,一、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对应p108基础自主梳理),2实验现象 F2中出现不同对性状之间的自由组合。 F2中4种表现型的分离比为9331。,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等位基因分离, 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F1,F1,雄性产生 4 种精子 雌性产生 4 种卵细胞 受精方式 16 种,F1:YyRr

3、 形成配子时,a.按分离规律,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每对等位基因也要分离:,即:Y与y分离 R与r分离,b.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自由组合:,1 :1 :1 :1,F2,结合方式有16种 基因型9种 表现型4种,9黄圆:1YYRR 2YyRR 2YYRr 4 YyRr,3黄皱:,1YYrr 2 Yyrr,3绿圆,:1yyRR 2yyRr,1绿皱:,1yyrr,具体分析参考p109考点一,(2)纯合体占_,杂合体占_,双杂合体占_,重组纯合体占_,重组杂合体占_.,5/8,1/4,3/8,1/8,3/4,1/8,1/4,1/4,1/4,1/8,(1)和亲代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占_, 重组类型个

4、体(新表型个体)占_。可稳定遗传的新类型占_。,(3)和F1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占_, 和亲代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占_。,重组类型一定是占3/8吗?,基因分离定律,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4,随机,9,对应p108基础知识梳理,在某种植物中,若D、d和T、t是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且两对等位基因各控制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DDTT和ddtt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则F2中具有双显性性状且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4 B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与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杂交得F1,F1自交得F2,F2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占5/8 C基因型为DdTt的个体,如果产

5、生有DD的配子类型,则可能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 D后代的表现型数量比接近1111,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一定为DdTt和ddtt,C,三、测交,1、推测: 测交 杂种一代 双隐性类型 黄色圆粒 x 绿色皱粒 YyRr yyrr,配子,基因型,表现型,YyRr,Yyrr,yyRr,yyrr,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1 : 1 : 1 : 1,2、种植实验 孟德尔用F1与双隐性类型测交,F1不论作母本,还是 作父本,都得到了上述四种表现型,它们之间的比 接近1:1:1:1,测交实验的结果符合预期的设想,因此可以证 明,上述对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的解释是 完全正确的。,2结果分析 (1

6、)测交后代出现数量相等的4种类型的原因是杂种子一代产生了四种数目相等的配子,隐性纯合子只产生一种配子。 (2)测交结果证实了F1在形成配子时,_ _是自由组合的。,对应p109基础知识梳理,非同源染色体上的 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同源染色体上的 等位基因彼此分离,配子种类的比例 1 :1 :1 :1,四.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对应109),1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_的分离或组合互不干扰。 2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_ _上的等位基因分离,同时_ 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非等位基因,五、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 2分析性状时采用_的研究方法。 3用_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

7、析。 4科学地设计了实验程序: 提出问题_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先单因素后多因素,统计学,作出假设,总结:基因分离定律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区别和联系,1适用范围 (1)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的核遗传。 (2)由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控制的两对或两对以上的性状遗传,如右图所示:A、a和C、c或B、b和C、c控制的性状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而A、a和B、b控制的性状遗传则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2细胞学基础,3YyRr基因型的个体产生配子情况如下,【名师点拨】 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一对等位基因在形成四分体时,非姐妹染色单体的相同位置上基因相同,其原因可能是间期时发生了基因突变,也可能是前期非姐妹染色单

8、体交叉互换的结果。 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产生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而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引起的变异也属于基因重组。 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基础上。,即时应用(随学随练,轻松夺冠) p110 2某种昆虫长翅(A)对残翅(a)为显性,直翅(B)对弯翅(b)为显性,有刺刚毛(D)对无刺刚毛(d)为显性,控制这3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这种昆虫一个体的基因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判断中正确的是( ),D,自由组合定律以分离定律为基础,因而可以用分离定律的知识解决自由组合定律的问题。况且,分离定律中规律性比例比较简单,因而用分离定

9、律解决自由组合定律问题简单易行。,1、先确定此题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2、分解:将所涉及的两对(或多对)基因或性状分离开来,一对对单独考虑,用基因的分离规律进行研究。,3、组合:将用分离规律研究的结果按一定方式进行相加或相乘。,1配子类型的问题 规律:某一基因型的个体所产生配子种类等于2n种(n为等位基因对数)。 如:AaBbCCDd产生的配子种类数: Aa Bb CC Dd 2 2 1 2238种,2配子间结合方式问题 规律: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杂交,配子间结合方式种类数等于各亲本产生配子种类数的乘积。 如:AaBbCc与AaBbCC杂交过程中,配子间结合方式有多少种? 先求AaBbCc、

10、AaBbCC各自产生多少种配子:AaBbCc8种配子,AaBbCC4种配子。 再求两亲本配子间结合方式:由于两性配子间结合是随机的,因而AaBbCc与AaBbCC配子间有8432种结合方式。,3基因型、表现型问题 (1)已知双亲基因型,求双亲杂交后所产生子代的基因型种类数与表现型种类数 规律:两基因型已知的双亲杂交,子代基因型(或表现型)种类数等于将各性状分别拆开后,各自按分离定律求出子代基因型(或表现型)种类数的乘积。 如AaBbCc与AaBBCc杂交,其后代有多少种基因型?多少种表现型?,先看每对基因的传递情况。 AaAa后代有3种基因型(1AA2Aa1aa);2种表现型; BbBB后代有

11、2种基因型(1BB1Bb);1种表现型; CcCc后代有3种基因型(1CC2Cc1cc);2种表现型。 因而AaBbCcAaBBCc后代中有32318种基因型;有2124种表现型。,即时应用(随学随练,轻松夺冠)P109 1(2011年湖北黄冈第一次模拟)在西葫芦的皮色遗传中,已知黄皮基因(Y)对绿皮基因(y)为显性,但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W)存在时,则基因Y和y都不能表达。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基因型WwYy的个体自交,其后代表现型种类及比例是( ) A4种,9331 B2种,133 C3种,1231 D3种,1033,C,(2)已知双亲基因型,求某一具体基因型或表现型子代所占比例 规律:某

12、一具体子代基因型或表现型所占比例应等于按分离定律拆分,将各种性状及基因型所占比例分别求出后,再组合并乘积。 如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个体杂交,求: 生一基因型为AabbCc个体的概率; 生一基因型为A_bbC_的概率。,3(2009年高考江苏卷)已知A与a、B与b、C与c 3对 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型分别为AaBbCc、AabbCc 的两个体进行杂交。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 正确的是( )P113 A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B表现型有4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C表现型有8种,Aabbce个体的比例为1/8 D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

13、的比例为1/16,D,5(2011年重庆市高三质量调研抽测)现有AaBb和Aabb 两种基因型的豌豆个体,假设这两种基因型个体的数量 和它们的生殖能力均相同,在自然状态下, 子一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是( )P113 A1/2 B1/3 C3/8 D3/4,C,6某学者对一羊群的部分性状进行了研究,他选用甲、乙、丙、丁、戊 五只羊作亲本,对它们几年来的四种交配繁殖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如下表, 则这五只亲本羊的基因型(分别用A、a和B、b表示控制 弓腿和内翻腿、毛膝和无毛膝两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分别是( )P113 A.AaBB、AABb、aaBB、Aabb、aabb BAABB、AaBB

14、、AABb、Aabb、aabb CAABb、AaBb、AaBB、Aabb、aabb DAABb、AaBb、AAbb、Aabb、aabb,A.AaBB、AABb、aaBB、Aabb、aabb BAABB、AaBB、AABb、Aabb、aabb CAABb、AaBb、AaBB、Aabb、aabb DAABb、AaBb、AAbb、Aabb、aabb,即时应用3(随学随练,轻松夺冠)P111,视角2 洞察高考热点,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2010年高考浙江卷)苏云金芽孢杆菌产生的毒蛋白能使螟虫死亡。研究人员将表达这种毒蛋白的抗螟虫基因转入非糯性抗稻瘟病水稻的核基因组中,培育出一批转基因抗螟水稻。请回答:,(1)染色体主要由_组成,若要确定抗螟基因是否已整合到水稻的某一染色体上,方法之一是测定该染色体的_。 (2)选用上述抗螟非糯性水稻与不抗螟糯性水稻杂交得到F1,从F1中选取一株进行自交得到F2,F2的结果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染色体上,所选F1植株的表现型为_。亲本中抗螟非糯性水稻可能的基因型最多有_种。 (3)现欲试种这种抗螟水稻,需检验其是否为纯合子,请用遗传图解表示检验过程(显、隐性基因分别用B、b表示),并作简要说明。 (4)上表中的抗螟水稻均能抗稻瘟病(抗稻瘟病为显性性状),请简要分析可能的原因。 _。 _。,视角3 突破易错疑点,对孟德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