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上传人:liy****000 文档编号:115159771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5.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基础知识及答案1. 教育学史上第一次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是( )A.教育的神话起源说 B.教育的生物起源说C.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D.教育的劳动起源说2. 教育的劳动起源说的直接理论依据和方法论基础是( )A.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 B.上帝造人C.天降生民 D.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3. 人类最早的学校出现在( )A.埃及 B.中国 C.印度 D.希腊4. 我国学校最早产生于( )A.夏代B.商代C.周代D.春秋战国时期5. 我国封建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有( )A.四书五经B.七艺C.六艺D.骑士七技6.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 )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

2、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A.普及教育 B.义务教育C.教育机会平等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7.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A.教育现象 B.教育事实C.教育规律 D.教育问题8. 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是 ( )A.夸美纽斯 B.康德C.赫尔巴特 D.洛克9. 被认为是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的是 ( )A.大教学论 B.学记C.康德论教育 D.普通教育学10. 最早建构了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的人是 ( )A.洛克 B.卢梭C.康德 D.赫尔巴特11. “自然教育”的提出者是 ( )A.康德 B.赫尔巴特C.洛克 D.卢梭答案:1. B 2. D 3. A 4. B 5. A

3、 6. D 7. D 8. C 9. D 10. A 11. D1. “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提出者是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C.裴斯特洛齐 D.梅伊曼2. 实验教育学所强调的( )成为20世纪教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范式。A.定量研究 B.定性研究C.思辨研究 D.理论研究3. 民主主义与教育是( )理论的代表性著作。A.文化教育学 B.实用主义教育学C.制度教育学 D.批判教育学4. 教育社会性是教育这一永恒的社会现象的 ( )A.一般属性 B.根本属性C.特殊属性 D.不相关5. 教育社会性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 ( )A.教育的生产性 B.教育的历史性C.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D.

4、教育的民族性6. 衡量劳动者素质高低的标准是 ( )A.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 B.劳动者智商的高C.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 D.劳动者的创新能力7. 在未来的社会中,教育的阶级性将随着阶级的消灭而( )A.呈现超阶级性 B.交替出现C.不变 D.消灭8. 前苏联学者认为评价教育储备大国的标志是 ( )A.培养人才的多少B.教育费用的积累C.学历层次高的人占的比例D.教育投资的多少9. 经济基础是制约教育的 ( )A.前提因素 B.中介因素C.直接因素 D.首要因素10. 学记中“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所强调的是 ( )A.教育对生产力的作用B.教育对经济基础的作用C.教育对政治制度的作用D.

5、教育对文化的作用11. 教育的领导权及受教育者的权利是由下面哪一种因素决定的 ( )A.生产力 B.政治制度C.教育思想 D.政治思想12. 教育对社会政治制度的发展具有 ( )A.决定作用 B.根本动力C.制约作用 D.重要影响13.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 )提出的。A.维果茨基 B.赞可夫C.皮亚杰 D.埃里克森14. “一般发展”理论是由( )提出的。A.维果茨基 B.赞可夫C.皮亚杰 D.埃里克森15. 认知发生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维果茨基 B.赞可夫C.皮亚杰 D.埃里克森答案:1. C 2. A 3. B 4. B 5. C 6. A 7. D 8. B 9. B

6、10. C 11. B 12. D 13. A 14. B 15. C1. 活动心理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维果茨基 B.赞可夫C.皮亚杰 D.埃里克森2. 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时期划分中,儿童以日益复杂的方式运用符号的能力的发展为特点是 ( )A.感觉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3. 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为 ( )A.生理前提 B.制约作用C.主导作用 D.动力因素4. “性相近,习相远”体现了( )对人的发展的作用。A.遗传因素 B.环境C.教育 D.个体能动性5.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体现了( )对人的发展的作的作用。A.遗传因素

7、 B.环境C.教育 D.个体能动性6.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 ( )A.前提作用 B.动力作用C.制约作用 D.主导作用7. 人的社会化贯穿于每一个人一生的始终,其中( )是人的社会化的关键时期。A.幼儿时期 B.儿童时期C.少年时期 D.青年时期8. “揠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中的 ( )A.顺序性和阶段性 B.不均衡性C.稳定性和可变性 D.个体差异性9. 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符合了青少年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和阶段性 B.不均衡性C.稳定性和可变性 D.个体差异性10. 西方关于人的发展的理论研究中,以认知活动作为指标的代表人物是 ( )A

8、.弗洛伊德 B.皮亚杰C.柯尔伯格 D.选维多夫11. 所有学生在同样的学校系统学习,可以由小学升入中学、人学,各级各类学女互相衔接,这反映的是哪个学制的特点 ( )A.双轨学制 B.单轨学制C.混合学制 D.分支型学制12. “勤奋好学”在教育制度中属于 ( )A.正式制度 B.非正式制度C.显性制度 D.隐性制度13. 教育制度中处于核心位置的是 ( )A.学校教育制度 B.电化教育制度C.社会教育制度 D.企业教育制度14. 建立独具特色的军事教育制度的国家是 ( )A.埃及 B.巴比伦C.斯巴达 D.雅典15. 在古岁马学校教育制度中为平民子弟准备的学校是 ( )A.游乐学校 B.文法

9、学校C.修辞学校 D.教区学校答案1. D 2. B 3. A 4. B 5. C 6. D 7. B 8. A9. D 10. B 11. B 12. D 13. A 14. C 15. A1. 在西欧社会学校中,教学内容主要是神学和 ( )A.骑士七技 B.六艺C.七艺 D.十二铜表法2. 英国现代学制最终确立是由( )通过的。A.怀特布雷提案 B.巴特勒教育法案C.初等教育法案 D.中等教育法案3. 德国双轨制的初步形成是由( )促成的。A.路德学校改革运动B.乡村学校规程的颁布C.赫克开办“经济学数学实科中学”D.洪堡领导教育改革4. 美国初步实现了或从形式上实现了“教育机会均等”的原

10、则的标志是建立( ),这是世界教育制度史上的一个重大进步。A.富兰克林的实科性质的学院B.义务教育法C.八四四学制D.六三三学制5. 西方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可概括为双轨制、单轨制和 ( )A.混合制 B.复合制C.中观制 D.分支制6. 我国近代第一个颁行全国的学制是 ( )A.癸卯学制 B.壬寅学制C.壬戌学制 D.壬子-癸丑学制7. 壬戌学制是以( )学制为蓝本制定的。A.德国 B.日本C.美国 D.英国8. 在整个教育工作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 )A.教育目的 B.教育制度C.教育结构 D.教育功能9. ( )是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是其出发点和归宿。A.教育制度 B.教育方针C

11、.教育内容 D.教育目的10. 反映一个国家教育工作总要求的是 ( )A.教育途径 B.教育内容C.教育方法 D.教育方针11. 使人的全面发展成为可能的物质基础是 ( )A.独立手工业生产B.工场手工业生产C.机器大生产D.原始个人生产12. 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是 ( )A.社会生产力 B.社会生产关系C.政治制度 D.文化制度13. 在现代社会中,各个不同政治制度的国家,其教育目的制定首先适应它的A.政治制度 B.科技水平C.经济基础 D.文化传统14. 教育活动所要完成的项目及其过程是 ( )A.教育方法 B.教育内容C.教育组织形式 D.教育目的15. 在教育过程中,活动的主导因素

12、是 ( )A.教育目的 B.教育方法C.教育内容 D.教育组织形式16. 教育活动作为一种具有高度自觉性的活动,其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是( )A.教育功能 B.教育本质C.教育内容 D.教育对象答案1. C 2. B 3. D 4. C 5. D 6. A 7. C 8. A 9. D 10. D 11. C 12. A 13. A 14. B 15. A 16. C1. 教育内容要与社会的当前需要和未来发展的需求 ( )A.无关系 B.相背离C.不相关 D.相一致2. 教育内容对文化的吸收或选择是建立在( )的基础之上的。A.大众文化 B.世俗文化C.现实文化 D.传统文化3. 学校德育的社会

13、性功能中文化功能起( )作用。A.中介 B.基础C.评价 D.适应4. 德育个体性功能的本质体现与最高境界是 ( )A.生存性功能 B.发展性功能C.享用性功能 D.适应性功能5. 德育功能可以概括为社会性功能、个体性功能和 ( )A.文化性功能 B.生态性功能C.适应性功能 D.教育性功能6. 教育者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提升教育对象的智慧水平为目标的教育是( )A.智育 B.德育C.美育 D.环境教育7. 学生通过体育活动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这说明学校体育具有 ( )A.思想性 B.技能性C.娱乐性 D.竞技性8. 学校美育的主要内容有艺术美育、自然美育、社会美育和 ( )A.形式美育 B.生活

14、美育C.教育美育 D.家庭美育9. 中国教育史上蔡元培先生倡导的“以美育代宗教说”体现了美育的( )A.直接功能 B.间接功能C.特殊功能 D.超美育功能10. 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是 ( )A.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B.学生与教材之间的矛盾C.教育活动的培养目标和学生发展实际之间的矛盾D.学生与课堂之间的矛盾11. 下列选项不是对培养目标和学生发展实际的矛盾的解决方式的是 ( )A.因材施教B.直观性原则C.量力性原则D.可接受性原则12. 一个最基本的教育过程从时间流程上可以大体归纳为 ( )A.预备内化一巩固B. 预备吸收巩固C.导入内化一巩固D.导入内化终结13. 以教师的语言作为主要媒介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播知识,表达情感和价值观念的教育方法是 ( )A.讲授法 B.谈话法C.陶冶法 D.实践法答案1. D 2. C 3. A 4. C 5. D 6. A 7. C 8. C 9. D 10. C 11. B 12. A 13. A1. 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