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新高考吉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15152499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07.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新高考吉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0届新高考吉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0届新高考吉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0届新高考吉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0届新高考吉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新高考吉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新高考吉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化学试卷(理科)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 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 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

2、纸刀。第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根据反应Br+H2HBr+H的能量随反应历程的变化示意图甲进行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正反应吸热B加入催化剂,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不变C加入催化剂后,该反应的能量随反应历程的变化示意图可用图乙表示D加入催化剂可增大正反应速率,降低逆反应速率2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2A(g)B(g)2C(g)D(g)。若最初加入的A和B都是4 mol,在前10秒钟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2 molL1s1,则10秒钟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A1.6 mol B2.8 mol C2.4

3、mol D1.2 mol3对可逆反应4NH3(g)5O2(g)4NO(g)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达到化学平衡时,4v正(O2)5v逆(NO)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D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v正(NH3)3v正(H2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大压强,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多,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B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不一定增大,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C加入反应物,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增大D使用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增大了活化分子百分数,化

4、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525 时,在含有Pb2、Sn2的某溶液中,加入过量金属锡(Sn),发生反应:Sn(s)Pb2(aq)Sn2(aq)Pb(s),体系中c(Pb2)和c(Sn2)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往平衡体系中加入金属铅后,c(Pb2)增大B往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Sn(NO3)2固体后,c(Pb2)变小C升高温度,平衡体系中c(Pb2)增大,说明该反应H0D25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26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1p2,x轴表示温度,y轴表示平衡时混合气体中G的体积分数。据此可判断()上述反应是放热反应 上述反应是吸热反应 ab ac(CH3COO)c(H+)c(OH)C

5、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H4Cl和NH4HSO4两种溶液中,c(NH4)前者小于后者D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05 molL1,则此溶液可能是盐酸13根据下表提供的数据,判断在等浓度的NaClO、NaHCO3混合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化学式电离常数HClOK3108H2CO3K14.3107K25.61011Ac(HCO3 )c(ClO )c(OH )Bc(ClO )c(HCO3 )c(H)Cc(HClO)c(ClO )c(HCO3 )c(H2CO3)Dc(Na)c(H)c(HCO3 )c(ClO )c(OH )1425 时,在20 mL 0.1 molL-1 Na

6、OH溶液中逐滴加入0.2 molL-1醋酸溶液,曲线如图所示,有关粒子浓度关系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A在A点:c(Na+)c(OH )c(CH3COO )c(H+)B在B点:c(OH )=c(H+),c(Na+)=c(CH3COO )C在C点:c(CH3COO )c(Na+)c(H+)c(OH )D在C点:c(CH3COO )+c(CH3COOH)=2c(Na+)第卷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14分)已知2A2(g)+B2(g)2C(g)H=a kJmol1(a 0),在一个有催化剂的固定容积的容器中加入2 mol A2和1 mol B2,在500 时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C的

7、浓度为w molL-1,放出热量b kJ。(1)a(填“”“=”或“”“=”或“”)w molL-1。(4)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填序号,下同)av(C)=2v(B2)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cv逆(A2)=2v正(B2)d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5)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操作是;能使B的转化率增大的操作是 ;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的操作是 。a及时分离出C气体b适当升高温度c增大B2的浓度d.选择高效的催化剂16(14分)已知化学反应:Fe(s)CO2(g)FeO(s)CO(g),其平衡常数为K1;化学反应:Fe(s)H2O(g)FeO(s)H2(g),

8、其平衡常数为K2,在温度973 K和1 173 K情况下,K1、K2的值分别如下:温度K1K2973 K1.472.381 173 K2.151.67请填空:(1)通过表格中的数值可以推断:反应是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2)现有反应:CO2(g)H2(g)CO(g)H2O(g),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3的数学表达式:K3_。(3)根据反应与可推导出K1、K2与K3之间的关系式_,据此关系式及上表数据,也能推断出反应是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4)要使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建立的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采取的措施有_(填写字母序号)。A缩小反应容器的容积B扩大反应容器的容积C升高

9、温度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E设法减小平衡体系中的CO的浓度(5)图甲、乙分别表示反应在t1时刻达到平衡,在t2时刻因改变某个条件而发生变化的情况:图甲t2时刻改变的条件是_。(任写一种)图乙t2时刻改变的条件是_。(任写一种)17(14分)欲测定某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可用0.100mol/L的HCl标准溶液进行中和滴定(用甲基橙作指示剂)。请回答下列问题:(1)滴定时,盛装待测NaOH溶液的仪器名称为_;(2)盛装标准盐酸的仪器名称为_;(3)如何判断该实验的滴定终点_ _;(4)若甲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记录滴定前滴定管内液面读数为0.50mL, 滴定后液面如图,则此时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_

10、;(5)乙学生做了三组平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选取下述合理数据,计算出待测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 (保留四位有效数字)实验序号待测NaOH溶液的体积/mL0.1000molL-1HCl溶液的体积/mL滴定前刻度滴定后刻度125.000.0026.29225.001.0031.00325.001.0027.31(6)下列哪些操作会使测定结果偏高_(填序号)。A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测液润洗 B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标准液润洗18(16分)物质在水中可能存在电离平衡、盐的水解平衡和沉淀溶解平衡。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方法中可以使0.1mol/L CH3COOH溶液中值增大的措施是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