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耐量_胰岛素释放试验演示文稿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5150439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9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糖耐量_胰岛素释放试验演示文稿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糖耐量_胰岛素释放试验演示文稿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糖耐量_胰岛素释放试验演示文稿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糖耐量_胰岛素释放试验演示文稿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糖耐量_胰岛素释放试验演示文稿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糖耐量_胰岛素释放试验演示文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糖耐量_胰岛素释放试验演示文稿(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胰岛功能检查,糖耐量结果分析 胰岛素、C肽释放曲线结果分析(根据华西附四院检验科资料、2013版诊断学),概念,空腹血糖6.1,7.0,服糖后2小时血糖正常,故诊断“空腹血糖受损”(IFG) 空腹血糖正常,服糖后2小时血糖7.8mmol/L, 11.0mmol/L故诊断糖耐量低减“(IGT) 空腹血糖6.1mmol/L,7.0mmol/L,服糖后2小时血糖7.8mmol/L,故诊断“空腹血糖受损“(IFG)伴糖耐量低减”(IGT),糖耐量-胰岛素/血清C肽释放试验报告单(样版),说明1,OGTT参考值:1.FPG3.9-6.1mmol/L.2.口服葡萄糖后30分钟-1小时,血糖达高峰(一般为7

2、.8-9.0,峰值11.1).2小时血糖(2hPG)7.8.4.3hPG恢复至空腹水平。5.各检测时间点的尿糖均为阴性。 临床上有以下条件者,即可诊断糖尿病 (1)具有糖尿病症状,FPG7.0mmol/L、 (2) OGTT2hPG11.1mmol/L、 (3) 具有临床症状,随机血糖11.1mmol/L,且伴有尿糖阳性者。 临床症状不典型者,需要另一天重复检测确诊,但一般不主张做第3次OGTT. 胰岛素、C肽 血清胰岛素(C-肽)水平和释放试验主要用于糖尿病的分型诊断及低血糖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判断预后。 且C-肽可以真实反映实际胰岛素水平,故也可以指导临床治疗中胰岛素用量的调整; 胰腺手术后

3、细胞的功能观察及胰腺疾患的治疗、研究、监测。 1型糖尿病释放曲线低平;2型糖尿病血清胰岛素(C-肽)可正常、稍高或减低、释放曲线高峰后移。,分析:血糖高峰在1小时,1.正常人的OGTT,分析:血糖高峰在1小时 服糖后1小时血糖11.1mmoml/L应按糖尿病高危患者对待,应进一步测胰岛素释放曲线,是否有胰岛分泌高峰延迟。 肾糖阈为7.4mmol/L左右。,2.高危人群,分析:血糖高峰在1小时 空腹血糖6.1,7.0,服糖后2小时血糖正常,故诊断“空腹血糖受损”(IFG),尿糖无梯度无法确定肾糖阈。,3.异常的OGTT,分析:血糖高峰在1小时 空腹血糖正常,服糖后2小时血糖7.8mmol/L,1

4、1.0mmol/L故诊断糖耐量低减“(IGT).血糖在10.2mmol/L时尿糖,肾糖阈可能在10.0mmol/L左右。,分析:血糖高峰在1小时 空腹血糖6.1mmol/L,7.0mmol/L,服糖后2小时血糖7.8mmol/L,故诊断“空腹血糖受损”(IFG)伴糖耐量低减“(IGT),肾糖阈可能在9.0mmol/L左右。,分析:血糖高峰在1小时 空腹血糖已达糖尿病诊断标准,虽然服糖后2小时血糖正常也应诊断糖尿病,但需复查OGTT,2次以上同样结果方能诊断。尿糖无梯度无法确定肾糖阈。,分析:血糖高峰在1小时 虽然空腹血糖正常,但服糖后2小时血糖为11.1mmol/L仍然应诊断糖尿病,但需复查O

5、GTT,2次以上同样结果方能诊断。肾糖阈应在8.9mmol/L左右。,分析:血糖高峰在1小时 空腹血糖已达糖尿病诊断标准,服糖后血糖为糖耐量低减(IGT),应以空腹血糖值诊断为糖尿病,但应复查OGTT,2次以上同样结果方能诊断。肾糖阈应在8.9mmol/L左右。,分析:血糖高峰在1小时 空腹血糖已达到空腹血糖受损(IGF)标准,服糖后2小时已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应以服糖后2小时血糖结果诊断。肾糖阈更接近10.6mmol/L。,分析:血糖高峰在2小时 空腹血糖、服糖后2小时血糖均超过糖尿病诊断标准,故诊断糖尿病。尿糖无从(-)-(+-)的变化故不能确定肾糖阈。,1.胰岛素,C肽释放曲线结果分析,

6、1.几个误区 只测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 观察不了胰岛素分泌高峰大小和延时状态,无法分析胰岛细胞衰竭的程度。 只测空腹、服糖后2小时的血糖和胰岛素; 无法知道胰岛素分泌延时的高峰时间,属概念错误。 只测空腹、服糖后1、2、3小时的血糖和胰岛素; 无法观察胰岛素的早期分泌缺陷。 用馒头餐代替葡萄糖; 对胰岛素早期分泌刺激不敏感。 只测胰岛素不测血糖; 无法分析胰岛素降糖的功能和胰岛素抵抗的程度,2.C肽与胰岛素的关系,C肽是胰岛细胞的分泌产物;它与胰岛素有一个共同的前体胰岛素原。一分子的胰岛素原能够裂解成一分子的胰岛素和一分子的C肽。 测定C肽水平更能反映细胞合成与释放胰岛素功能; 临床上胰岛素

7、检测时受影响因素比较多,C肽不被肝脏破坏,半衰期较胰岛素明显长。 对已经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病人,体内产生的胰岛素抗体可干扰胰岛素测定,而C肽与胰岛素之间有相当稳定的比例关系,且不受胰岛素抗体的干扰,注射的外源性胰岛素又不含C肽,所以测定血中C肽水平,即可反映内生胰岛素水平,又可了解细胞的功能。,3.测定C肽与胰岛素的目的,分析胰岛素(及C肽)测试5个点的数值与同时测试血糖的关系,分析是否有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及C肽)分泌高峰是否延迟(2型糖尿病的特点),判断糖尿病的类型; 胰岛素(及C肽)分泌高峰(曲线)低平时,应分析是否有高度抑制细胞的结果,还是严重损害细胞的结果,是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

8、病?,4.正常人的胰岛素(及C肽)的释放曲线,正常人的胰岛素(及C肽)的释放曲线,分析:空腹胰岛素在正常范围,服糖后1小时胰岛素为空腹的5倍以上。2、3小时恢复到接近空腹水平,为正常胰岛素分泌曲线。相对的糖耐量均在正常范围。,分析:空腹胰岛素低于正常值,服糖后1/2、1小时也未达到空腹的5倍以上,2、3小时降到空腹水平。 糖耐量各点血糖均在正常范围。 以上显示此人对胰岛素敏感,胰岛素不必分泌太多可使糖耐量正常。,胰岛素释放试验曲线可分三种类型,胰岛素分泌减少型 患者空腹血浆胰岛素水平很低,口服葡萄糖后,仍然很低,无高峰出现,说明患者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细胞功能衰竭,见于1型糖尿病病人或2型糖尿

9、病病人的晚期,提示必须采用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分泌增多型 患者空腹血浆胰岛素水平正常或高于正常,刺激后曲线上升迟缓,高峰在2小时或3小时,其峰值高于正常(但仍低于无糖尿病而体重相似的单纯肥胖者),提示患者胰岛素相对不足,多见于2型糖尿病的肥胖者,应严格控制饮食,更加运动,积极减轻体重。 胰岛素释放障碍型 患者空腹血浆胰岛素可高可低,但刺激后曲线上升延缓,且峰值低于正常人,此型应用磺脲类药物治疗有效。,胰岛素及C肽的释放曲线说明,1、空腹血浆胰岛素正常约为520mu/L,糖负荷后,正常人的血浆胰岛素水平迅速升高,约3060min达高峰,后迅速下降,3h后恢复正常水平。 2、糖尿病时,无论空腹还是

10、胰岛素释放试验分泌曲线均较常人有明显不同,一是胰岛素分泌减少,空腹胰岛素水平降低;二是胰岛素分泌延迟,高峰后移。 3、1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浆胰岛素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其基值一般在5mu/L以下,服糖刺激后其胰岛素释放也不能随血糖升高而上升。常呈无高峰的低平曲线,有些人甚至不能测得。 4、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胰岛素水平可正常,或稍低于正常,但往往高峰出现的时间延迟,如在服糖后2小时或3小时出现,呈分泌延迟高峰后移。尤其是肥胖的糖尿病病人,血浆胰岛素释放曲线明显高于正常,但低于同体重的非糖尿病病人的释放曲线。,高危人群,分析:胰岛素或C肽高峰在1小时,糖在1小时 (1)从血糖看是正常的糖耐量 (2)从

11、胰岛素看空腹高于正常值,说明有胰岛素抵抗。 (3)服糖后半小时、1小时胰岛素是空腹的5倍以上,为正常倍数,胰岛素呈代偿性分泌,为高胰岛素血症。,分析:胰岛素或C肽高峰在2小时,糖在1小时 (1)从血糖看是正常的糖耐量 (2)从胰岛素看空腹高于正常水平,应考虑胰岛素抵抗,1/2小时胰岛素分泌有所减少(早期分泌减少),虽然服糖后1小时胰岛素为空腹的5倍以上,但是高峰在2小时,为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是2型糖尿病早期的表现,该病人易出现餐前低血糖,应属糖尿病高危人。,(5)2型糖尿病的胰岛素(及C肽)的释放曲线,分析:胰岛素或C肽高峰在2小时,糖在1小时 (1)从血糖看,空腹血糖受损伴糖耐量低减。 (

12、2)从胰岛素看,0点超过正常值,服糖后1/2小时胰岛素分泌减少,其他各点水平都很高,但不能很好地控制血糖,更证明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早期分泌减少,且分泌高峰后移,是2型糖尿病的特征。,分析:胰岛素或C肽高峰在2小时,糖在1小时 (1)从血糖看,可诊断空腹血糖受损。 (2)从胰岛素看,0点超过正常值,服糖后1/2小时胰岛素分泌减少,其他各点水平都很高,但不能很好地控制血糖,更证明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且胰岛素早期分泌减少,分泌高峰后移,是2型糖尿病的特征。,分析:胰岛素或C肽高峰在2小时,糖在1小时 (1)从血糖看,可诊断糖耐量低减。 (2)从胰岛素看,0点超过正常值,服糖后1/

13、2小时胰岛素分泌减少,其他各点水平都很高,但不能很好地控制血糖,更证明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早期分泌减少,且胰岛素分泌高峰后移,是2型糖尿病的特征。,分析:胰岛素或C肽高峰在2小时,糖在1小时 (1)空腹血糖及服糖后2小时血糖都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 (2)从胰岛素看,0点超过正常值,服糖后1/2小时胰岛素分泌减少,其他各点水平都很高,但不能很好地控制血糖,更证明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早期分泌减少,且胰岛素分泌高峰后移,是2型糖尿病的特征。,分析:胰岛素或C肽高峰在2小时,糖在1小时 (1)空腹血糖已可诊断糖尿病,虽然伴有糖耐量低减。但是已有空腹血糖的诊断对糖耐量低减就不再诊

14、断了。 (2)从胰岛素看,0点超过正常值,服糖后1/2小时胰岛素分泌减少,其他各点水平都很高,但不能很好地控制血糖,更证明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早期分泌减少,且胰岛素分泌高峰后移,是2型糖尿病的特征。,分析:胰岛素或C肽高峰在2小时,糖在1小时 (1)服糖后2小时血糖可诊断糖尿病,对空腹血糖受损就不再诊断了 (2)从胰岛素看,0点超过正常值,服糖后1/2小时胰岛素分泌减少,其他各点水平都很高,但不能很好地控制血糖,更证明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早期分泌减少,且胰岛素分泌高峰后移,是2型糖尿病的特征。,胰岛素治疗后的胰岛素释放曲线,分析: (1)从血糖看可诊断糖尿病。 (2)空

15、腹胰岛素高于正常值,但空腹血糖未能控制说明有胰岛素抵抗 (3)5个点的胰岛素无大区别,几乎呈一条直线,无胰岛素分泌高峰,说明细胞受抑制严重或衰竭,是胰岛素治疗的适应症。 (4)出现上述情况后,可测定C肽(不受胰岛素抗体影响) (5)这种病人在用胰岛素治疗血糖达标数月后,应复查胰岛素(及C肽)分泌曲线,若出现服糖后胰岛素的分泌明显增加,皮下注射胰岛素减量后血糖仍能达标,说明患者细胞的功能有所恢复,根据具体情况可改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 1型糖尿病或2型糖尿病晚期的释放曲线,分析: (1)从血糖看可诊断糖尿病。 (2)胰岛素水平很低,5点几乎呈一直线,说明细胞功能非常衰竭,对糖负荷无反应。(3)根据病史确定糖尿病人的分型 如果是青少年突然发病,出现酮性,应诊断1型糖尿病。如果是中老年人突然发病、消瘦、病情发展迅速、易出现酮症,应诊断成年晚发1型糖尿病(LADA?)。 如果为中老年人,有长期的2型糖尿病史,口服降糖药治疗效果越来越差,应考虑为2型糖尿病,细胞功能极度衰竭。 (4)以上鉴别需要测IAA(胰岛素抗体),ICA(胰岛细胞抗体)及GAD(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阳性(+)有助于1型糖尿病的诊断,若阴性(-)不能否定1型糖尿病,要结合临床考虑。,谢谢聆听!,知识回顾Knowledge Review,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