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泥的考察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15092087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PDF 页数:61 大小:8.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印泥的考察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关于印泥的考察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关于印泥的考察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关于印泥的考察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关于印泥的考察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印泥的考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印泥的考察(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美术学院 书法系 长谷川千夏关于印泥的考察 1 目目 录录 摘 要 . 2 引 言 . 4 第 一 章 中 国 印 泥 概 观 . 6 第 一 节 印 泥 的 名 称 与 来 源 . 6 一 、 芝 泥 6 二 、 紫 泥 7 三 、 印 色 7 四 、 印 泥 8 第 二 节 印 泥 发 展 概 述 10 一 、 濡 朱 期 . 10 二 、 油 调 印 色 12 三 、 印 泥 被 视 为 商 品 . 14 第 三 节 印 泥 的 制 法 与 材 料 . 16 第 二 章 中 国 印 泥 与 日 本 的 影 响 21 第 一 节 奈 良 时 代 . 21 第 二 节 江 户 时 代 .

2、 23 第 三 节 明 治 初 期 . 26 第 三 章 现 代 中 日 印 泥 考 察 . 28 第 一 节 中 国 印 泥 . 28 一 、 漳 州 八 宝 印 泥 28 二 、 西 泠 印 泥 31 三 、 潜 泉 印 泥 39 四 、 苏 州 庆 年 堂 印 泥 . 46 第 二 节 日 本 印 泥 . 47 一 、 宁 乐 印 朱 48 二 、 金 寿 朱 泥 49 第 三 节 各 种 印 泥 比 较 51 结 论 . 54 参 考 文 献 56 附 录 ( 日 本 资 料 原 文 ) 59 致 谢 . 61 中国美术学院 书法系 长谷川千夏关于印泥的考察 2 关 于 印 泥 的 考

3、 察 关 于 印 泥 的 考 察 摘摘 要要 印 泥 是 钤 印 的 工 具 之 一 , 历 来 其 朱 红 色 的 印 蜕 不 仅 有 征 信 的 功 能 ,而 且 在 历 代 书 画 作 品 上 ,也 起 着 美 化 画 面 的 重 要 作 用 。 印 泥 的 传 统 制 法 在 数 百 年 中 经 过 师 徒 之 间 不 断 的 继 承 , 对 于 这 样 一 个 独 立 的 工 艺 美 术 , 笔 者 认 为 十 分 具 备 研 究 的 价 值 。 本 文 主 要 目 的 是 论 述 中 国 印 泥 , 借 由 考 察 文 献 、 旧 报 章 及 钤 印 印 谱 等 多 种 资 料 来

4、 梳 理 印 泥 的 相 关 内 容 , 并 透 过 实 物 印 泥 分 析 及 采 访 相 关 制 作 者 来 深 究 印 泥 的 制 作 过 程 。 再 者 , 本 文 的 第 二 目 的 是 经 由 介 绍 中 国 与 日 本 当 代 的 印 泥 产 业 ,并 探 讨 当 今 传 统 工 艺 在 发 展 中 所 面 临 的 问 题 ,通 过 论 述 , 期 待 为 传 统 印 泥 文 化 的 未 来 提 供 一 些 参 考 资 料 。 【 关 键 词 】 印 泥 媒 介 物 传 统 工 艺 日 本 中国美术学院 书法系 长谷川千夏关于印泥的考察 3 A study of Sealing

5、Paste Abstract The sealing paste is one of the tools for sealing, it is also a coloring material in China Historically, its vermilion ink not only represented a personal credit for sealing but also it worked as an extra touch to the paintings and writings as well. The traditional technique of making

6、 sealing paste has been preserved and passed down from the master mentors to their followers over time, the researcher found this handcraft art to be very valuable for study. The first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discuss the Chinese sealing paste. By carefully reviewing the references, old newspa

7、pers, books of ancient seals, analyzing the contents of sealing paste and interviewing some manufactures, the researcher organized the making proc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sealing paste. Furthermore, the second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introduce the contemporary sealing paste industry in Chin

8、a and Japan, to discuss the difficulti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traditional art, and to provide some practical suggestion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traditional sealing paste culture. Key words: Sealing paste, Traditional handcraft art, Intermedium, Japan. 中国美术学院 书法系 长谷川千夏关于印泥的考察 4 引引 言言

9、 中 国 的 篆 刻 艺 术 有 悠 久 的 历 史 , 其 中 印 泥 与 印 章 之 间 的 发 展 关 系 密 切 。 早 期 印 章 是 以 实 用 工 具 为 取 信 主 , 自 宋 代 起 印 章 的 发 展 渐 趋 艺 术 化 , 印 章 之 有 专 学 , 上 溯 至 宋 、 元 两 朝 , 而 印 泥 , 仅 被 视 为 是 蓋 印 章 的 工 具 之 一 , 因 此 史 籍 上 之 记 载 寥 寥 可 数 。 元 明 以 降 , 文 人 开 始 参 与 篆 刻 艺 术 创 作 , 其 中 有 人 自 己 研 制 印 泥 以 供 自 我 使 用 , 如 元 代 赵 孟 頫 以

10、 及 清 代 徐 纪 南 等 。 明 末 清 初 是 印 泥 发 展 史 上 一 个 重 要 的 阶 段 , 特 在 江 南 一 带 , 篆 刻 艺 术 蓬 勃 发 展 , 同 时 也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带 动 了 印 泥 制 作 工 艺 的 进 步 , 但 是 一 方 面 , 印 泥 开 始 被 视 为 经 济 社 会 中 的 一 项 商 品 , 如 在 清 代 康 熙 年 间 始 创 的 “ 常 州 璟 玉 堂 龙 泉 印 泥 ( 1671年 ) ” 、 “ 漳 州 魏 丽 华 斋 印 色 ( 1673年 ) ” 等 , 其 制 法 由 于 事 涉 商 业 制 作 的 机 密 , 有

11、 诸 多 细 节 就 不 便 公 开 了 。 笔 者 在 中 国 首 次 参 观 了 手 工 印 泥 制 作 , 觉 得 其 繁 杂 过 程 形 成 了 一 门 独 立 的 工 艺 美 术 , 十 分 具 备 研 究 的 价 值 。 当 我 们 在 深 入 思 考 社 会 与 艺 术 、 经 济 与 文 化 、 传 统 与 发 展 等 诸 多 与 篆 刻 艺 术 相 关 的 问 题 时 , 不 能 忽 略 对 印 泥 方 面 的 关 注 。 关 于 印 泥 的 使 用 , 笔 者 认 为 它 也 是 印 泥 相 关 知 识 的 一 环 , 举 凡 材 料 中 的 色 彩 油 质 与 应 用 上

12、 的 风 格 呼 应 , 都 是 印 泥 使 用 者 必 须 具 备 的 常 识 。 艺 术 的 表 现 , 通 常 可 分 为 相 对 的 两 方 面 , 如 文 与 质 、 雅 与 野 、 华 与 朴 等 , 而 印 泥 也 恰 可 以 细 腻 与 厚 重 两 者 概 分 ,如 何 善 加 利 用 彼 此 来 达 到 相 辅 相 成 的 效 果 ,为 作 品 增 色 , 笔 者 也 将 分 享 一 些 心 得 。 本 文 关 于 印 泥 的 考 察 , 共 分 三 个 部 分 , 即 印 泥 的 概 念 、 与 日 本 的 影 响 及 现 代 印 泥 概 述 。 明 清 以 降 不 少 金

13、 石 书 画 篆 刻 家 自 制 印 泥 , 从 中 积 累 了 经 验 与 知 识 , 但 由 于 这 些 经 验 大 部 分 失 传 , 有 的 只 是 在 书 籍 上 概 略 提 及 , 导 致 目 前 所 能 查 找 的 资 料 有 限 。 元 代 的 居 家 必 用 事 类 中国美术学院 书法系 长谷川千夏关于印泥的考察 5 全 集 记 载 了 民 间 传 承 法 , 是 有 关 印 泥 制 作 最 早 的 记 录 , 明 代 宋 诩 传 述 赵 孟 頫 之 松 雪 斋 印 色 法 ,甘 旸 之 印 章 集 说 及 汪 镐 京 之 红 术 轩 紫 泥 法 定 本 算 是 较 完 备

14、的 , 另 明 代 著 名 养 生 学 家 高 濂 在 遵 生 八 笺 述 自 己 研 制 印 泥 制 法 ,可 谓 独 到 之 论 。 到 了 清 代 , 有 陈 目 耕 之 篆 刻 针 度 等 。 1993 年 出 版 了 符 骥 良 所 著 篆 刻 器 具 常 识 ( 图 1)是 ,根 据 张 鲁 庵 与 著 者 自 身 的 丰 富 经 验 写 成 的 , 包 括 了 各 种 原 料 的 选 择 、 精 制 和 配 合 , 其 内 容 记 述 详 细 且 化 学 方 面 很 丰 富 。自 1993 年 该 书 出 版 以 来 ,关 于 印 泥 研 究 的 著 述 与 文 献 并 不 多

15、见 , 且 水 平 皆 不 及 该 文 。 本 文 以 文 献 研 究 为 主 , 通 过 采 访 现 代 印 泥 工 艺 人 和 对 印 泥 实 物 的 研 究 , 期 望 能 够 对 于 印 泥 的 现 状 , 做 进 一 步 深 入 的 探 讨 。 图图 1 中国美术学院 书法系 长谷川千夏关于印泥的考察 6 第第 一一 章章 中 国中 国 印 泥 概 观印 泥 概 观 今 天 我 们 所 称 的 印 泥 是 指 钤 盖 印 章 所 用 的 一 种 工 具 。 一 般 来 说 , 印 泥 的 形 成 , 大 约 源 於 明 代 。 在 此 文 中 , 笔 者 将 考 察 中 国 印 泥

16、的 起 源 与 发 展 。 第 一 节第 一 节 印 泥 的 名 称印 泥 的 名 称 与 来 源与 来 源 古 代 简 牍 、 书 函 为 防 止 他 人 偷 拆 , 用 绳 捆 扎 后 并 采 用 泥 块 封 缄 , 然 后 加 盖 印 章 在 泥 块 上 , 现 在 称 此 泥 为 封 泥 。 在 古 代 文 献 中 和 封 泥 有 关 的 描 述 有 芝 泥 、 紫 泥 、 印 泥 或 印 色 等 , 这 些 名 称 与 如 今 的 印 泥 是 否 有 什 么 关 系 ? 笔 者 考 察 一 些 资 料 , 分 别 说 明 如 下 : 一 、一 、 芝 泥芝 泥 关 于 “ 芝 泥 ” , 隋 书 云 : “ 图 开 宝 匣 。 检 封 芝 泥 。 ” 。 唐 代 艺 文 类 聚 云 : “ 周 庾 信 汉 武 帝 聚 书 赞 曰 :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