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钢子午线轮胎成型机胎面组合压辊改造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15083229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7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钢子午线轮胎成型机胎面组合压辊改造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全钢子午线轮胎成型机胎面组合压辊改造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全钢子午线轮胎成型机胎面组合压辊改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钢子午线轮胎成型机胎面组合压辊改造(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 4 届中国轮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全钢子午线轮胎成型机胎面组合压辊改造 王立隼,王思文,周天明 ( 青岛赛轮子午线轮胎信息化生产示范基地有限公司t 山东青岛2 6 5 5 0 0 ) 抽耍:对全钢子午线轮胎成型机胎面组合压辊形状进行优化。优化后压辊滚压工作面由平面和圆弧连接而威外 翻部分采用半径1 5 1 8 m n l 的圆弧捌角,内侧采用半径小于5m m 的圜弧倒角,压辊厚度为2 5 3 5 m m ,直径为1 2 0 1 2 5m m ,滚压胎面起始位耐两棚压辊中心间距小于5 蛐采用改造后的压辊腑面压合质量和成塑效率明显箍 高,成品轮胎质量得到保证 荚蕾词:全铜子午线轮胎;成型机 胎

2、面I 压辊 近年来,随着国内全钢子午线轮胎生产的发 展轮胎成型设备也得到快速发展。轮胎企业早 期主要采用国内传统的两鼓一次法成型机,后来 逐步引进荷兰V M I 公司三鼓、四鼓成型机。目 前,天津赛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岛高校软控股 份有限公司和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等巴分别 研制出三鼓、四鼓成型机,各厂家均为提高成型机 生产效率和成型质量进行了大量改进工作,特别 是在胎面组合压辊形状设计方面各有所长。 全钢子午线轮胎成型过程中胎坯的压合非常 重要,成型各部件之间能否充分压实直接影响轮 胎成品质量。压合不实会导致轮胎性能下降,严 重时可能造成使用过程轮胎爆破,酿成交通事故。 为进一步提高胎面压

3、合质量,减少成品轮胎胎面 脱层等质量问题,本工作根据各种成型机胎面组 合压辊的设计特点和实际使用效果,对成型机胎 面组合压辊进行改进。 l 成型机胎面组合压辊类型 1 1 荷兰V M I 公司成型机 由于荷兰V M I 公司成型机组合压辊的设计 原理与国产成型机不同,因此其形状也有所不同 ( 如图1 所示) 。该压辊特点如下。 即可滚压胎面,也可滚压胎侧I 压辊滚压工作面为圆弧形,压辊厚度H 为 2 0 2 5m m ,直径R 为1 2 5 1 3 01 - t i m ,能够保证 整个胎面压合过程中均为面接触; 滚压胎面起始位时两侧压辊中心问距w 压合面 置1 荷兰V M I 公司成型机组台

4、压艇 为1 0 0 1 1 0m m ,而胎面中间部位主要靠中心压 辊滚压; 胎面压合轨迹按压力分为四段位,压辊转 角灵活,转角范围为0 9 0 。,胎肩部位压合质量 最好。 1 2 国产成型机 早期国产两鼓式全钢子午线轮胎一次法成型 机胎面压辊的滚压表面为斜面,设计时已考虑到 滚压面要适应胎面半成品形状,以保证胎面压台 效果,因此目前大部分国产三鼓、四鼓成型机还采 用这种形状,但也有些产品进行了改进。国产成 型机组合压辊如图2 所示。 图2 ( a ) 压辊特点如下。 滚压工作面为斜面,压辊较厚,通常H 为 3 5 4 0m m ,R 为1 2 0 1 3 0I t i m ; 滚压胎面时从

5、胎面中心向两侧分开压合, 胎肩部位两德压辊的转角范围在o 3 0 。,对于胎 王立华荨全钢子午线轮胎成型机胎面组合压辊改造 压台面 ( a ) 麟 - 麟 卜茸 , 片w ( b , 围2 国产成型机组合压辊 肩较厚且肩部尺寸过渡较大的轮胎。此压辊压合 胎肩部位时易出现压辊跳动和快速滑移现象,导 致胎肩部位压合不实l 胎面压合轨迹按压力分为三段位,滚压胎 面起始位时小于5i T i i n ; 对于5 0 8m m 以下规格轮胎,此压辊压合 效果较差。 图2 ( b ) 压辊特点如下。 滚压工作面为平面,压辊较薄,般H 为 1 5 2 0m m ,R 为1 2 0 1 3 0m m ; 滚压胎

6、面时从胎面中心向两侧分开压合, 胎肩部位两德压辊的转角范围为O 3 0 。,对于胎 肩较厚且肩部尺寸过渡较大的轮胎,此压辊压合 胎肩部位时易出现压辊跳动和快速滑移现象,导 致胎肩部位压合不实# 胎面压合轨迹按压力分为三段位,滚压胎 面起始位时w 小于3m l n , 此压辊适于压合各种规格轮胎的胎面。 2 成型机胎面组合压辊的改造 经过对退赔轮胎进行剖析,并结合成品检测 设备的检测结果发现,采用上述几种胎面组合压 辊生产的成品中有少量轮胎在胎面部位存在气 泡。从工艺角度考虑,在胎面压合时要满足以下 要求。 滚压参数设计合理,保证压合轨迹稳定过渡; 左右压辊分合均匀同步 胎肩部位压辊转角设定合适

7、,确保高压力 下压辊稳定,不发生滑移或跳动现象。 根据上述要求对胎面组合压辊进行改造,改 造后形状如图3 所示。 压台面 围3 改造后组合压辊 改造后的压辊具有如下特点和优点。 滚压工作面由平面和圆弧连接而成,外侧 部分采用半径1 5 1 8m m 的圆弧倒角,内侧采用 半径小于5m m 的圆弧倒角; 压辊H 为2 5 3 5m m ,R 为1 2 0 1 2 5 m m ,滚压胎面起始位时W 小于5m m I 采用此压辊可提高成型压合效率,以 1 1 0 0 R 2 0 轮胎为例,与改造前相比,仅胎面滚压 这一步骤就可缩短1 5s ; 此压辊适于压合各种规格轮胎的胎面。 此外,采用此压辊后,o 。带束层偏出、带束层 边部打弯等质量问题明显减少。 3 结语 通过对胎面组合压辊形状进行优化,基本解 决了由于设备精度变化造成的胎面压合不实的问 题,胎面压合质量和成型效率明显提高,成品轮胎 质量得到保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