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学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5080958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学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学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学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学案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学案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学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学案 新人教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知|识|目|标|我|明|确 了解北宋开封、南宋临安和元朝大都的都市生活,了解它们的文化娱乐情况。列举宋元时期在文学、艺术、史学上所取得的成就,包括宋朝诗人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元朝剧作家关汉卿及其代表作,宋代史学家司马光及其成就。一、繁华的都市生活右面铜镜上的人们在做什么?这说明当时的生活状况是怎样的?1都市:北宋时的_、南宋时的_、元朝时的_,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2市民: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3娱乐场所(1)瓦子:城内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2)勾栏: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4戏剧

2、表演: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_。5传统节日:春节、_节、_节、端午节等。二、宋词和元曲上面是元代最优秀的戏剧家关汉卿的画像,他写的悲剧窦娥冤流传至今,你知道这部悲剧讲的是什么吗?1宋词(1)地位:词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2)代表苏轼:_文学家,词风豪迈而飘逸。_:两宋之交的女词人,词风委婉、细腻、清秀。辛弃疾:_人,词风气势磅礴,震撼人心。2元曲(1)分类:元曲包括_、杂剧和南戏等。(2)特点:元曲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3)代表_: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元曲四大家”:关汉卿、_、郑光祖、白朴。三、司马光和资治通鉴_(朝代)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

3、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_的通史巨著。记述了从_到_共1300多年的历史,该著作与司马迁的_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预习反馈快来检测学习效果,判断下列观点的正误吧!(1)宋代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子的出现,充分说明了城市市民生活的丰富多彩。()(2)宋元一些节日的习俗,如春节的吃粽子、赛龙舟等,一直流传至今。()(3)北宋词人苏轼的词风,委婉、细腻、清秀。()(4)唐朝、宋朝、元朝主要的文学体裁依次是诗歌、词、元曲。()快学快记数字记忆一个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子。一部史学著作:资治通鉴。两种文学形式:宋词、元曲。三个著名大都市:北宋开封、南宋临安、元大都。三位杰出词人:苏轼、李清照、

4、辛弃疾。元曲四大家:关、马、郑、白。多个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歌谣巧记娱乐商业兴瓦子,节日习俗永流传。苏轼豪迈而飘逸,清照委婉又感伤。弃疾作品多豪放,汉卿剧作善恶扬。宋史学家司马光,资治通鉴世流芳。,探究点对宋代瓦子的认识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记载,瓦子是“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也”,是城市中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东京又称瓦子为瓦舍、瓦肆。在瓦子中,有许多用栏杆之类东西组成的小的演出场所,称为勾栏。据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的记载,当时东京著名的瓦子有新门瓦子、桑家瓦子、朱家桥瓦子、州西瓦子、侏康门瓦子、州北瓦子等。其中,桑家瓦子有大小勾栏五十余座,“内中瓦子的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

5、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卖旧衣服)、探博、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1)结合素材和所学知识指出,瓦子的特点有哪些?(2)瓦子的出现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特别提示(1)瓦子的出现,意味着都市的文化生活愈加丰富多彩,反映了市民阶层的欣赏趣味。(2)词成为宋朝文学的主流,曲成为元朝文学的主流,主要原因是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壮大。 名师点睛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与文化发展的关系文学艺术的发展,是以经济和政治的发展为基础的。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创作的源头,文学艺术的内容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具有鲜明的

6、时代特征。课堂小结课外链接宋词宋词是继唐诗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它兼有文学与音乐两方面的特点。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叫作“词牌名”,依调填词叫作“依声”。在宋代以后,可以说“长短句”是词的别名,但是在北宋时期,“长短句”却是词的本名;在唐代,“长短句”还是一个诗体名词。宋词从诗经楚辞及汉魏六朝诗歌里汲取营养,又为后来的明清戏剧、小说输送了养分。直到今天,它仍在陶冶着人们的情操,给人们带来很高的艺术享受。宋词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苏轼(豪放派)、柳永(婉约派)、女词人李清照(婉约派)、辛弃疾(豪放派),人们说的“苏辛”指的是苏轼和辛弃疾。一、选择题1宋元时期,我国出现了许多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不包括()A

7、开封 B临安 C大都 D长安2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必要的娱乐场所和设施是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条件。宋朝城市中也出现了固定的娱乐场所瓦子,其出现的重要原因是()A政府的提倡 B士大夫的提倡C城市富人的需要 D市民娱乐的需要3东京梦华录记载,东京城州桥夜市每天热闹非凡,买卖交易直到凌晨。夏天卖的饮食品种繁多,有砂糖冰雪冷元子、生淹水木瓜等。材料反映了宋代()A统一国家建立 B江南地区开发C商品经济繁荣 D民族政权并立4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叫()A市 B坊 C邸店 D勾栏5下列关于宋代城市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夜市 B市民文化生活丰富C有瓦子 D有雇人

8、做工的丝织厂6“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描写了哪个节日的欢乐气氛()A端午节 B中秋节C春节 D清明节7著名史学家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赵宋之世”耀目于文坛的文学形式是()A赋 B诗 C词 D小说8下列有关宋词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宋朝文学的主要成就B是一种新体诗歌,汉朝时已经出现C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D经过五代到两宋,获得很大发展9他是宋词豪放派的开创者,扩大了词的境界,提高了词的格调,达到“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境界。他是()A辛弃疾 B苏轼 C李清照 D张择端10“她生活在两宋之交,是

9、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阅读她的词作,令人感觉格外清新自然。”这位才女是()A文成公主 B王昭君C李清照 D武则天11南宋著名诗人郑思肖在他的诗中写道:“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在他的词中写道:“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由此可以看出他们难以忘怀的是()A祖国山河的统一 B中华文化的弘扬C旖旎宜人的风光 D个人的离愁别恨12元朝戏曲空前繁荣,下列对元杂剧表述错误的是()A熔音乐、歌舞、动作、念白于一炉 B是比较成熟的戏剧形式 C关汉卿是著名剧作家 D完全服务于封建统治13小明与同学之间产生了一点小误会,小明委屈地说:“我比窦娥都冤啊!”他这

10、句话源自下列哪位人物的作品()A苏轼 B李清照C辛弃疾 D关汉卿14元朝是我国古代戏剧发展的黄金时期,名家辈出,名作迭起。被人们称作“元曲四大家”的是()A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B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白朴C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王实甫D关汉卿、郑光祖、王实甫、白朴15从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中我们可以了解的历史包括()春秋战国汉朝唐朝宋朝A BC D二、非选择题16宋代社会风貌万千气象,让我们穿越时光隧道,一起来感受丰富多彩的宋代社会生活吧!材料一 材料二闲听瓦内讲评书,粉怪传奇胜翻读。打诨烟花皆悦众,全凭利口誉京都。材料三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1、。(1)根据材料一,以缠足和春节为例进行讨论:为什么有些风俗消亡了,有些风俗却流传至今?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2)材料二中的诗歌是对哪座城市风貌的描写?该城市的娱乐生活怎样?(3)材料三中的诗是对宋代哪一节日的描述?今天的哪些传统节日,在宋代已经有了?请列举三个。17活动与探究:宋元文化。步骤一文化典籍图(a) 宋词图(b) 元曲(1)仔细观察上面图片,写出相应文化作品的名称。步骤二作品欣赏材料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材料二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

12、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2)材料一中词句的作者分别是谁?请写出两人词风的特点。(3)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示意图。步骤三感悟历史(4)通过学习,请你谈谈宋元文化的历史地位。详解详析【自主学习】一1.开封临安大都4杂剧5元宵中秋二1.北宋李清照南宋2散曲关汉卿马致远三北宋编年体战国五代史记【预习反馈】(1)(2)(3)(4)【要点探究】探究点(1)自由聚散、文娱生活与商业活动相结合、营业时间不受限制、形式丰富多彩、数量多、规模大等。(2)从瓦子的起源上来看,其产生是城市繁荣、商业发展、市民阶层不断壮大的结果。从瓦子的内容上来看,既有物质生活方面的,又有精神生活方面的,反映

13、了宋代商业领域的扩展。【课时作业】1D2.D3.C4.D5.D6.C7C解析 “赵宋之世”指的是宋朝,宋朝耀目于文坛的文学形式是词。8B解析 词在唐朝时已经出现。9B10C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生活在两宋之交”可以判断此人是杰出女词人李清照。11A12D解析 元曲中许多作品揭露和鞭挞了社会黑暗势力,并没有为封建统治服务。13D14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被人们称作“元曲四大家”。15C16(1)缠足是封建社会的陋俗,是对妇女的残害和压迫;春节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更是亲人团聚的日子。对待我国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应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2)开封(或东京)。该城市有许多瓦子和勾栏;勾栏内商业广告琳琅满目,有各种艺人在这里卖艺谋生,节目很多,令人眼花缭乱;瓦子里有许多摊位,行业多种多样,十分热闹。(3)春节(或元旦)。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17(1)图(a):念奴娇赤壁怀古。图(b):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