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四如何结合学生实际,确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15079959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4.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讨四如何结合学生实际,确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探讨四如何结合学生实际,确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探讨四如何结合学生实际,确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探讨四如何结合学生实际,确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探讨四如何结合学生实际,确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探讨四如何结合学生实际,确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讨四如何结合学生实际,确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探讨四 如何结合学生实际,确定切 实可行的教学目标? 基于案例的问题,对xx省2010年基础教育成果 教学设计参评作品进行调查,结果显示: 89% 65% 41% 63%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行为主体混乱 行为动词不可测量 行为产生条件不明确 行为表现程度不具体 总共调查教学设计份数:91份 义务教育生物课程目标 知 识 目 标 获得有关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命活动、 生物与环境、生物进化以及生物技术等生 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的基础 知识。 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以及卫生保健的 知识,促进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知道生物技术在生活

2、、生产和社会发展中 的应用及影响。 能 力 目 标 正确使用显微镜等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工具 和仪器,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 他信息的能力。 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发展学 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 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 。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 创新能力。 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 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 义务教育生物课程目标 情感 态度 价值 观目 标 了解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和生物科学技术发 展状况,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增强 振兴祖国和改变祖国面貌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

3、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 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 态度、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 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 、健康的生活态度。 义务教育生物课程目标 研究问题2:制定教学目标的要求 内容要有全面性 要求要有可测性 表达要有层次性 实施要有动态性 各水平的要求 内容标准中使用的 行为动词 示例 知 识 性 目 标 了解水平:再认或回 忆知识;识别、辨认 事实或证据;举出例 子;描述对象的基本 特征等。 描述,简述,识别 ,列出,列举,说 出,举例说出,指

4、出,辨别,写出, 排列 阅读有关细胞膜 的材料,根据膜 的结构示意图准 确描述膜物质分 子的排列。 理解水平:把握内在 逻辑联系;与已有知 识建立联系;进行解 释、推断、区分、扩 展;提供证据;收集 、整理信息等。 说明,举例说明, 概述,评述,区别 ,解释,选出,收 集,处理,阐明, 示范,比较,描绘 ,查找 用浓度梯度解释 扩散作用。 区别主动运输和 被动运输。 应用水平:在新的情 境中使用抽象的概念 、原则;进行总结、 推广;建立不同情境 下的合理联系等。 分析,得出,设计 ,拟定,应用,评 价,撰写,利用, 总结,研究 设计实验,证明 根对矿质离子的 吸收具有选择性 。 技 能 性 目

5、 标 模仿水平:在原 型示范和具体指 导下完成操作。 尝试,模 仿 尝试建立细胞膜 的流动镶嵌模型 。 尝试建立数学模 型解释种群的数 量变动。 独立操作水平: 独立完成操作; 进行调整与改进 ;与已有技能建 立联系等。 运用,使 用,制作 ,操作, 进行,测 定 制作小生态瓶, 观察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 使用显微镜观察 多种多样的细胞 情 感 性 目 标 经历(感受)水平 :从事相关活动, 建立感性认识。 体验,参 加,参与 ,交流, 讨论,探 讨,参观 ,观察 体验研究细胞膜的结构和功 能的科学探究过程。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并概述 其过程。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 想观念的影响。 反应(

6、认同)水平 :在经历基础上表 达感受、态度和价 值判断;做出相应 反应等。 关注,认 同,拒绝 ,选择, 辩护 关注莫斯科的森林大火对当 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关注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 品的安全性。 领悟(内化)水平 :具有稳定态度、 一致行为和个性化 的价值观念等。 确立,形 成,养成 ,决定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 的意识。 l 列出本节的知识点,在它的前面加上可操作的外显 行为动词;(参考课标) l 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材的编写意图,逐一考虑 教学过程所采用的方法(包括教法和学法),同时要 培养学生哪方面能力; l 学生在学会这些知识时,能够在情感、态度、价值 观方面有那些方面的提升。

7、 归类分析法 “细菌”部分课标要求: 描述(病毒和)细菌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 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部分课标要求: 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 、系统、个体的结构层次。 传统方法表述教学目标(光合作用的产物)传统方法表述教学目标(光合作用的产物) 知识目标 1、理解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掌握运用实验的方法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能力目标 1、通过查阅有关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的资料,培养学生查阅、整理资料的能 力。 2、通过光合作用的一组探索性实验过程,使学生学会观察和记录植物生理实 验现象的基本方法,初步明确从现象到本质的科学思维方式。 情感目标 1、

8、通过光合作用一组实验的操作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一丝 不苟的探究精神。 2、通过光合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的教学,使学生意识到生物科学的价值,增 强其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行为主体是教师。例如,“培养学生 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观 察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等。 (2)用难以测量、不便操作、笼统、含 糊的动词(如掌握、理解、分析等)来陈 述教学目标。例如,“理解组成生物体的 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是生命活动的基 础”、“掌握精子的形成过程”等。 传统方法表述教学目标出现的问题传统方法表述教学目标出现的问题 (3)将教材中的知识点作为教学目标来表述,却没有 说明学生

9、如何处理这些知识点,也没有学生学习这些知 识点之后的相关应用。例如,“有丝分裂”、“细胞分化” 、“恢复力稳定性”等。 (4)教学目标面面俱到,每一节课都用“三段式”(指知 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制定了很多教学目标, 但有些目标超出了学生认知结构的“最近发展区”,实 际上是无法达到的。 (5)教学目标是优秀教案的复制品。 传统方法表述教学目标出现的问题传统方法表述教学目标出现的问题 表述教学目标(光合作用的产物)表述教学目标(光合作用的产物) 1 知识目标: 概述“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和“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 条件”; 写出“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步骤”。 2 能力目标: 使用简要的实

10、验材料和用具,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光和绿色 植物在光下产生淀粉的实验操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初步体验科学实验的设计的一般步骤; 关注绿色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生 物的情感。 表述教学目标(光合作用的产物)表述教学目标(光合作用的产物) 1、知识目标:阐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产生氧气及光合作用对整个生物界的重要意义; 通过实 验探究光合作用的产物和条件; 举例说出光合作用原理 在生产中的应用。 2、技能目标:尝试设计实验方案并动手操作,在活动中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 学探究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

11、习 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 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认识到绿色植物对生物界的重要意 义,培养学生珍爱植物、保护环境的情感意识。 编写教学目标的四个要素 Audience - 对象:阐明教学对象 Behavior - 行为:说明通过学习以后,学习者 应能做什么(行为的变化) Condition -条件:说明上述行为在什么条件下 产生(环境、设备、时间、信息或相关因素) Degree - 标准:规定达到上述行为的最低标准 (即达到所要求行为的程度) 第二章 教学目标分析 教学目标四要素的表述: 1.行为主体A。表述学生的学习行为而不是教师的教学行 为,如“使学生”“让学生”“

12、提高学生”及“培养 学生”等描述,需要改变为“能认出”“能解释 ”“能设计”“能写出”“对作出评价”或“ 根据对进行分析” 。 2.行为动词B。应采用可观察、可操作、可检验的行为动 词来描述。而传统应用的“了解”“掌握” 等几个笼统 、含糊的,难以观察到的,仅表示内部心理过程的动词 ,往往难以测量,无法检验。而“认出”“说出”“描 述”“解释”“说明”“分析” 等词则是意义明确、易 于观察、便于检验的行为动词。 3.行为条件C。需要表明学生在什么情况下或 什么范围内完成指定的学习活动,如“用所给的 材料探究”“通过合作学习小组的讨论,制定 ”“通过自行设计小实验,体验”。 4.表现程度D。指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表现水 准,用以测量学生学习的结果所达到的程度。如 “能准确无误地说出”“详细地写出”“客 观正确地评价”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