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科文化及培育的若干问题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15066127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316.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学科文化及培育的若干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关于学科文化及培育的若干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关于学科文化及培育的若干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关于学科文化及培育的若干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关于学科文化及培育的若干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学科文化及培育的若干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学科文化及培育的若干问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学科文化及培育的若干问题陈锡坚一、学科文化的涵义、特征和功能学科是学术系统中的基本组织,大学学科是承载大学三大基本职能(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直接为社会服务)的平台,是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就逻辑而言,研究学科无法回避学科文化,学科文化是学科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语言、价值标准、伦理规范、思维与行为方式等的总和。在学科发展过程中,学科组织成员之间不断进行交流、沟通与合作,各种形式的互动使他们产生某种认同和归属的心理,逐渐形成一些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最终沉淀为具有特定文化特质的学科文化。学科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从层次结构上分析,可以划分为四个层面:即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

2、化和行为文化。u3学科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种,它具有文化的共性:精神性、社会性、规约性和稳定性。学科文化区别于其他社会文化的个性主要表现在:就整个学科系统而言,学科门类众多,学科文化丰富多彩、异彩纷呈,具有多样性;以知识领域划分的学科具有学术性,凝聚于学科之中的学科文化自然也就渗透着浓郁的学术气息,它主要体现为单元独立、注重实效以及自由探索的学术精神。(21学科文化的功能是学科文化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第关于学科文化及培育的若干问题369一,分界功能。学科文化的分界功能是指学科文化使不同的学科知识、学科成员、学科组织明显的区别;第二,化人功能。学科文化的化人功能是指学科文化一旦形成,就通过引导

3、、规范、陶冶、形塑等形式,对学科成员进行有意识无意识的文化渗透,对学科成员(既包括学科新人也包括学者)的发展起着定向和规范作用;第三,生产功能。学科文化的生产功能是指学科文化在选择、传播过程中能够实现文化的增殖,孕育出新思想、新观念、新的语言和思维方式;第四,凝聚功能。学科文化的凝聚功能是指学科文化就像一种黏合剂,增强成员的群体意识、向心力、归属感和认同感。【31二、透视中世纪大学学科文化的本质特点中世纪大学拥有文、法、医、神四大学科,开创了分科培养人才的新纪元。中世纪大学一般设有文学、法学、医学和神学四科,分科培养人才。文学属于非专业教育范畴,主要是进行普通教育,其主要课程为“七艺”(文法、

4、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其中的文法、修辞和逻辑称为“三艺”,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称为“四科”。“三艺”是从事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和基本工具,“四科”是自然科学的基础。法学、医学和神学属于专业教育,每科都有自己的主要课程,培养律师、医生、神职人员、教师和世俗官员等,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提供理智支持。1由此可见,分科培养专门人才是中世纪大学的首创和重要的文化遗产,这一传统直至今日的现代大学而无质变。中世纪大学的教育与发展启示我们,加强大学学科建设及学科文化培育依然是当今大学发展迎接世界高等教育全球化的重要选择。370大学品牌与经营三、正视学科文化的金融货币效应、电磁效应和生态效应良性的文

5、化氛围是每一所大学学科建设追求的最高境界。然而,在社会转型期,无论是社会大环境,诸如利益之上的思想,还是大学内部小环境,诸如内部机制体制的不健全,等等,都是大学恶性文化氛围存在的肥沃土壤,其在学科文化建设中的影响结果就会产生优良教职员工和不良教职员工的博弈,优良风气与不良风气的较量,优良教职员工受到排挤的现象,就叫做学科文化建设中的“格雷欣法则”。在具有“格雷欣法则”性质的恶性文化氛围中始终存在着各种文化的较量,“良币”与“劣币”各有自己所归属的阵营,互相对峙,并依靠这种阵营进行持久地较量。其结果不仅阻碍整个学科组织的发展,甚至会葬送学科的前途。学科中的文化和氛围就像物理学中的磁场,与学科如影

6、相随。“文化氛围场”一经形成,就具有一种巨大的惯性,以观念、风气的形式潜移默化地规范和影响着学科组织成员的日常行为、工作态度、工作方式。每个人一进入文化氛围场,就立即被该文化氛围所包围,并逐步被“磁化”。学科的文化氛围可以从每一个成员的态度行为和整个学科的素质中体现出来。【51大学是“以学科为中心的”,学科文化建设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学科生长也犹如生物界的生物圈,一个学科可以为另一个学科发展提供动力和营养。这种动力和营养可以形成生物链、生物环和学科生物网,学科生物网的形成可以大大丰富学科的生长点,增强学科之间的共生效应。多个学科生物链、生物环和生物网可以构成学科的生态环境。因此,在营造学

7、科文化时要优化学科生态环境,多一点开拓包容,少一些条条框框,为学科交叉综合创造宽松的环境和必要的空间o6J7关于学科文化及培育的若干问题371总之,学科文化成长过程所呈现的电磁效应、金融货币效应和生态效应说明学科文化建设是一个对立与统一的问题,是体现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问题,是构建和谐大学文化必将遇到而且应该处理的关系问题。四、正确处理好学科文化培育中的关系1学科文化与学科的关系学科文化是大学最基本的学术文化,它与学科的特点密切相关。学科的专业化程度越高,学科文化的内涵就越丰富,力量就越强大。成熟的学科具有特定的语言系统、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而不成熟的学

8、科在这些方面的特色不突出,甚至无法与其他学科相区别,在合法性上面临质疑和挑战。因此,能否形成独特的学科文化,是学科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学科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也有积极与消极、进步与保守之分,学科文化是不断发展的,随着时间的推演,它不断地进行着分化与整合的运动。因此,学科的发展离不开学科文化的引导与激励,在学科发展中必须重视学科文化的力量。大学各种不同的学科文化之间既有对立与冲突,也有相互统一之处。一方面,各学科的基本规范和标准的建立意义重大,是学科发展的重要步骤和促进力量,但同时也会带来不同学科之间的相对封闭和隔膜。结果是各学科和专业自成体系,形成各自的叙述形式和叙述话语,使不同学科和专业之间

9、因符号系统差异而难以沟通,甚至形成思想上的偏见和情感上的好恶;另一方面,冲突并不是大学学科文化的全部内容,不同学科在某些方面也会拥有相同的信念和价值观。【83372大学品牌与经营2学科文化与学者的关系大学学者都是以知识为基本材料开展工作的,相同的学术职业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享有共同的使命感和职责,具有共同的精神和情感,这就使大学的学科文化具有一定的共性。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大学学者与科学共同体的相关性,以及大学学术与科学的日益融合,科学的基本规范也成为大学学术专业的规范。而作为学科文化共性而存在的学术规范,更能以其价值引导和精神激励作用,促进大学学者自律和自强。实际上,大学学者的专业忠诚主要来源于

10、学科文化。大学的学科文化是学者工作的重要动力源,对学科的忠诚使得他们与其他行业的从业人员相比,更愿意为学科发展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乐于终身献身于自己所选择的学科专业。这种由内而外产生的深刻的文化影响,是其他任何激励方法都难以达到的。一13学科文化与大学管理的关系(1)大学管理服从于学科文化,学科文化指导大学管理活动的主方向。学科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大学的管理也就是对各类学科文化的管理。由于生命的有限和知识的日益更新,学术系统中最重要的成员群体教师和研究人员的才能和专业身份基本上是与学科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学科文化对其知识领域内的教师和研究人员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的潜移默化必将通过他们的教

11、学、科研或参与行政事务等反映出来,并对教学质量、科研水平以及学校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2)学科文化是大学领导管理基层学术组织的一个重要中介。学科文化规范着学科内部成员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缓和了高校领导与学科之间的正面冲突,协调了高校领导层与基层组织的关系,有利于学术的繁荣发展。(3)大学的科学管理为学科文化的合理发展提供了保障。由于学科产生的历史背景、学校的地域特点、校领导的关于学科文化及培育的若干问题373重视程度、师资力量、科研设备等方面的不同,学科知识本身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学科发展过程中“优胜劣汰”的游戏规则,使得大学的学科文化的发展极不平衡。因此,学科的合理发展必须仰仗于高校

12、的科学管理。103五、重视学科文化培育中学科建设的核心价值地位1学科文化培育的指南和方向学科建设的原则(1)立足学科创新。创新是大学根据学校发展目标和学科建设的任务,充分运用校内外资源,对学科的知识结构、理论体系、组织制度及应用领域进行拓展、变革和优化,从而形成具有自身优势和特色的学科及学科体系的过程。(2)突出学科优势。大学学科建设的目标,一定要结合学校的实际,坚持特色、发挥优势、改革创新。(3)优化学科结构。突出优势学科,兼顾世界前沿水平的学科建设与整体学科建设,是大学学科持续发展和长期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同时,既要有新的学科增长点,又必须支持相对弱小的学科,以实现学科整体结构的平衡。(4

13、)发展应用学科。学科建设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在加强重点学科建设的同时,加大对基础学科的投入和建设力度,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学科。(5)扶持新兴学科。扶持新兴学科,要遵循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既要内涵式发展,又要外延式发展。在学科的调整组合和建设过程中,要坚持“相关、相融、互补”的原则,建立“开放、融合、竞争”的运行模式,积极而慎重地实现学校学科建设的外延式发展,并扩大学科的发展空间,促进学科的生长。u2学科文化培育的主体力量组建学科队伍(1)坚持以人为本。在学科队伍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374大学品牌与经营要准确把握学者的特点,要认识到“主宰学者工作生活的力量

14、是学科而不是所在院校”,“学者们对学科的忠诚往往大于对事业单位的忠诚”,并根据这个特点着力营造一个尊师重教的校园环境,即宽容的人文环境、宽松的学术环境和宽裕的生活环境。另外,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带头人对一支队伍的战斗力具有决定作用,具体表现在对学科队伍的定向作用、管理作用和整合作用三个方面。(2)形成合理的结构。虽然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特点,如基础学科的研究强调自由、独立;应用学科的研究注重团队合作,但作为一支队伍,要形成合力,就必须有合理的结构,包括年龄结构、能力结构等。【123学科文化培育的客体资源争取科研项目学科建设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推动力,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前提和拉动力,而项目是

15、学科建设的载体。实践证明,只有通过重大项目的研究,才能出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培养和锻炼高水平的研究人员,提高学科的整体水平。在组织项目攻关过程中,大学要注意发挥多学科的综合优势,发扬集体攻关的优良传统,要以科研养学科、以学科促科研,形成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的良性循环。Ll列4学科文化培育的保证和结晶营造学术环境学术环境包括软环境和硬环境。软环境首先体现在校内,不仅要有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形成一种不同学科间相互渗透的学术氛围,还要处理好学科带头人与成员之间的关系、各成员之间的关系、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完善学科制度建设,学科制度是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它包括组织制度、计划制度、资源分配制度、执

16、行制度、检查评估制度、奖惩制度等。硬环境,一是要拥有省内、国内或国际一流的教学科研基地,基地是学科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平台,它可以为学科发展提供良好的实验、研究关于学科文化及培育的若干问题375环境和条件。在建设上,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确保能为从事前沿性、基础性、应用性较强的高、大、精、深、新的课题研究提供有效的支撑;二是要与国际、国内知名大学建立广泛的学术交流关系,切实开展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氛围,进行合作研究,从而为学科建设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o(14)1六、在和谐大学文化构建中突显学科文化培育的主导性建设和谐的大学校园,需要建设和谐的大学文化。没有和谐的大学文化,就不能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基础,就很难协调行动以实现共同的价值目标,就会影响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建设和谐大学文化可以对内凝聚力量,对外扩大影响,增强学校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学校核心竞争力主要涉及学者、学科、学术、学风、学生等要素,这些要素的优化与配置皆离不开和谐的大学文化。没有和谐的大学文化,有可能导致学者相互歧视、学科相互排斥、学术死水微澜、学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