荥穴、井穴、经穴、络穴、原穴等的意思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115023538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荥穴、井穴、经穴、络穴、原穴等的意思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荥穴、井穴、经穴、络穴、原穴等的意思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荥穴、井穴、经穴、络穴、原穴等的意思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荥穴、井穴、经穴、络穴、原穴等的意思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荥穴、井穴、经穴、络穴、原穴等的意思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荥穴、井穴、经穴、络穴、原穴等的意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荥穴、井穴、经穴、络穴、原穴等的意思(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p>&lt;p&gt;&amp;lt;p&amp;gt;&amp;amp;lt;p&amp;amp;gt;&amp;amp;amp;lt;p&amp;amp;amp;gt;荥穴、井穴、经穴、络穴、原穴等的意思【提问】肺之募穴、郄穴、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输穴、原穴、八会穴之脉会、荥穴、井穴、经穴、络穴、原穴这些穴都是什么意思啊?都住什么病症?【回答】特定穴 :所谓“特定”,有特殊确定之义。在十四经穴中,有一部分腧穴被称为“特定穴”,都是一些具有特定名称、特别含义和特殊治疗作用的腧穴。人体有病,一般会在这些腧穴

2、上出现不同的病理反应。而刺灸这些腧穴,治疗疾病的效果也比较明显,为古代医家临证实践经验的总结。 特定穴共分五输穴、原穴、络穴、俞穴、募穴、郄穴、八会穴、下合穴、八脉交会穴、交会穴十大类。(一)五输穴 五输穴是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输、经、合”五种腧穴的总称。灵枢?九针十二原篇说:“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古人把气血在经脉中的运行情况以自然界水流的动向作比喻,表示气血的流注由小到大,由浅入深。气血所出,如水之源头为“井”,位于指趾末端;气血所溜,尤如刚开始的泉水微流为“荥”,位于指掌(趾跖)关节之前;气血所行,如同水流在宽敝的江河中运行畅通无阻为“经

3、”,位于前臂和胫部;气血所入,好象百川汇入江海为“合”,位于肘、膝关节附近。五输穴从井到合,依次由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排列。 由于五输穴又与五行相配,故又有“五行输”之称。其五行所属,阴经井穴以木为始,阳经井穴以金为始。然后按五行相生之序,阴经为井木、荥火、输土、经金、合水;阳经为井金、荥水、输木、经火、合土。 五输穴是人体根部、本部的腧穴,为十二经脉之气血出入之所。每经五穴,共计六十穴。不但能反应脏腑、经脉的某些病变,而且对四肢局部、头面、躯干病证甚至全身性疾病也有着良好的治疗作用。(二)原穴 原有本源之义,与人体三焦的原气关系密切。难经?六十六难说:“三焦者,原气之别使,原者,三焦之尊号也

4、。”原气为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借三焦的气化作用输布全身。原穴即脏腑、经脉的原气输注、留止之处。每条经脉都有一个原穴,总共十二个,故习称“十二原”。其中,阴经的原穴也就是五输穴中的“输”穴,即“以输代原”。类经图翼称之为“阴经之输并于原”。阳经脉气盛长,于“输”穴之后另有单独的原穴。原穴均位于四肢腕、踝关节附近。可以反映相应经脉、脏腑的病变,调治本经寒热虚实诸疾。(三)络穴 络有联络、网络、散布之义。络穴即联络表里两经的腧穴,也是表里两经经气相通的部位。正如医学入门中所说:“络穴俱在两经之间,乃交经过络之处。”十二经脉各有一个络穴,其中,脾、胃两经还各有一个大络,加上任脉之络鸠尾、督脉之络长强

5、,合称“十六络”。 十二经的络穴均位于四肢腕、踝关节以上,肘、膝关节以下,起互联表里经的作用。脾之大络大包穴位于胸胁,胃之大络虚里(即乳根穴)位于前胸,任脉之络鸠尾位于上腹,督脉之络长强位于尾骶。这样,十四经脉的气血通过络穴散布周身。络穴在生理上联络表里两经,在治疗上就可以治疗表里两经病证。(四)俞穴 俞穴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腰背部足太阳经第一侧线上的十二个经穴,又称“背俞穴”,均以相应脏腑的名称命名。其中的心俞、肺俞、肝俞、脾俞、肾俞又简称“五脏俞”。背俞穴的位置大体与相关脏腑在体内的部位上下排列相接近。 背俞穴有扶正补虚、调节脏腑功能的作用,偏于治疗脏腑的慢性、虚弱性病证。其中,五脏俞还用

6、于治疗五脏所主组织、开窍五官病变。(五)募穴募穴是脏腑经络之气聚集于胸腹部的十二个经穴,又称“腹募穴”。其位置也与相关脏腑在体内所处的部位相接近。募穴不限于在本经,十二个募穴中有六个集中在任脉之上,其余六穴散布于各经。 募穴有驱邪泻实、行气活血、化瘀止痛的功能作用,偏于治疗脏腑的急性实证。 (六)郄穴 郄有空隙之义,郄穴是经脉之气深聚的部位。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各有一个郄穴,共计十六穴。 郄穴大多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可以反应有关脏腑、经脉病证。主治急性、发作性、疼痛性病证。(七)八会穴 八会穴是十二经脉与脏、腑、气、血、筋、脉、骨、髓密切相关的八个腧穴。即脏

7、会章门,腑会中脘,气会膻中,血会膈俞,筋会阳陵泉,脉会太渊,骨会大杼,髓会绝骨。主治所会组织的有关病变。(八)下合穴 下合穴是手足三阳经六腑之气在下肢足三阳经上的六个相应腧穴。其中,胃、胆、膀胱的下合穴足三里、阳陵泉、委中分别是本经五输穴中的合穴;大肠、小肠的下合穴上巨虚、下巨虚在足阳明胃经(灵枢?本输:“大肠、小肠皆属于胃”);三焦的下合穴委阳在足太阳膀胱经(灵枢?本输:“三焦者,中渎之腑也,水道出焉,属膀胱”)。主治相应六腑病证。(九)八脉交会穴 八脉交会穴是十二经脉之气与奇经八脉互通交会的八个腧穴。分布在腕、踝关节附近。其中,列缺与任脉相通,后溪与督脉相通,公孙与冲脉相通,足临泣与带脉相

8、通,内关与阴维脉相通,外关与阳维脉相通,照海与阴跷脉相通,申脉与阳跷脉相通。 八脉交会穴的治疗范围十分广泛,除治疗本经经脉所及的局部、四肢、躯干、头面、五官病证以外,还治疗所通奇经八脉的病证(包括与奇经八脉相应的奇恒之腑病证和奇经八脉所通达的头面、躯干病证)。(十)交会穴 交会穴是指两条或两条以上经脉相交、会合之处的腧穴。约有一百个左右,大多分布在头面、躯干部。有的是在体表交会,有的则是在体内贯通。其交会形式,一般都是阴经与阴经交会,阳经与阳经交会。主治交会经脉的有关病证。&amp;amp;amp;lt;/p&amp;amp;amp;gt;&amp;amp;lt;/p&amp;amp;gt;&amp;lt;/p&amp;gt;&lt;/p&g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