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系列)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2节 地形图的判读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5018443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滴系列)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2节 地形图的判读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水滴系列)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2节 地形图的判读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水滴系列)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2节 地形图的判读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水滴系列)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2节 地形图的判读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水滴系列)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2节 地形图的判读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滴系列)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2节 地形图的判读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滴系列)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2节 地形图的判读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 【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断坡度陡缓,估计海拔和相对高度。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别。【教学目标】u 知识与技能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的不同含义;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理解等高线概念,初步学会绘制等高线图,了解等高线地形图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方法。学会在地形图上判断某地海拔,初步学会识别地势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u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在等高线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等。培养学生制作地形模型和绘制等高线地形图等实践活动的积极态度和创新意识。u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通过动手制作地形模型,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

2、力,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模式】图案导学。【教学方法】问题探究法、小组讨论法、实验操作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山体模型、橡皮泥、小刀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播放:红河谷影片中,一张神秘的“蝴蝶图”后来引起了藏族人与英国人的战争。这究竟是怎样的一张地图呢?下面我没一起来揭开他神秘的面纱。观看电影通过电影播放以及问题导语,在最短时间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知识模块一:海拔与相对高度探究思考1、师问:你知道世界最高峰吗?它有多高?可是住在青藏高原的人说它高4000多米,这是为什么呢?2、展示:“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动画,然后问

3、:什么是海拔和相对高度呢?请学生完成表格。3.请学生读课本P31正文部分及图2-2-1,完成下列问题:(1)甲地的海拔 ,乙地的海拔 (2)甲地与乙地的相对高度 。生答:世界最高峰名字和高度思考讨论回答解释原因2.学生思考并合作完成:海拔相对高度定义不同点相同点3. 读课本P31正文部分及图2-2-1,完成:(1)甲地的海拔 ,乙地的海拔 (2)甲地与乙地的相对高度是 。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学生通过自学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两种高度的定义及相同点与不同点。学会计算相对高度。学以致用课件展示问题:1、【诗词欣赏】展示:“泰山”图片和杜甫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首诗说明泰山与众山之间的 高度

4、?2、峰珠穆朗玛峰海拔约8844米,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海拔约-415米,它们的相对高度大约是多少?1.齐读诗词,思考回答问题2.计算得出答案师生互动归纳总结:海拔是地面上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一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举例让学生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区别。运用所学知识来解释一些地理现象,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衔接过渡在我们生活的陆地上地表高低不平,把其分为山地、丘陵、平原、高原和盆地五种基本地形。读图思考1.指导学生读课本P32图2-2-2,比较五种基本地形的异同丘陵山地高原平原盆地海拔特征2.师生互动归纳总结:山地与高原的海拔在500米以上,山地坡度较陡,高原地表

5、起伏和缓;丘陵海拔500以下,起伏和缓;平原海拔200米以下;盆地中间低,四周高。3.课件展示五种基本地形景观图,生识别。小组合作完成(填写在学案上)通过自主学习图表及景观图,让学生认识基本地形,了解不同地形的特征。衔接过渡地球表面高低起伏,我们怎样将立体的各种地形转化到平面上呢?知识模块二:等高线地形图探究与思考1.展示问题:读课本P32-P33文字部分及图2-2-3,思考学案下列问题:(1)等高线是 。(2)等高线上标注的数值是 。(3)等高线地形图: 。1.学生读学案问题内容并在课本上标出答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活动探究:动手动脑争做能工巧匠观察与思考动手绘制观察思考观察动画思考学

6、以致用观察思考分析回答2、展示:“争做能工巧匠”参照屏幕,捏山顶模型(【温馨提示】:山体海拔为300米选取三根橡皮泥,揉在一起,捏成一圆饼状;接着选取两根橡皮泥,揉在一起,捏成和第一个厚度一样的圆饼状,放在第一个上面;最后选取一根橡皮泥,捏成一圆饼状,放在最上边。3、这个山顶在平面图上是怎样的呢?展示:【绘制步骤】:取出最大块圆饼状橡皮泥放在绘图处,在其周围选取几个点,连接成线;同样方法,把第二和第三块放在绘图处,画出等高线;注意标上海拔高度。4、找一位学生展示绘制成果 。5、展示:山体模型,指不同部位提问学生,讲解:山峰:中间高、四周低;陡崖:近于垂直的山坡;鞍部:两个山峰之间低地,像马鞍一

7、样;山脊:从山顶到山麓凸起高耸的部分,像是牛羊背脊一样;是分水岭山谷:山脊之间低洼部分。河流一般形成于山谷。6、这些部位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是如何表示的呢?【展示:不同部位等高线地形图动画】动画演示1:等高线的绘制原理观察思考:(1)同一等高线上海拔是否相等?(2)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之间的高差是否相等?动画演示2:坡度陡缓与等高线疏密的关系陡坡缓坡思考:(1)A坡度 (陡或缓),等高线 (疏或密)(2)B坡度 (陡或缓);等高线 (疏或密)(3)小明和班上的同学去爬山春游,请你帮他们分析一下,应该从A、B哪一条线路上山最好?为什么?7、【展示:不同部位等高线地形图动画】讲解:山峰:等高线

8、闭合,等高线数值由外向内变(大);陡崖:登高线(重叠在一起);鞍部:山谷线最高出;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起;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起。8、练一练:1、判断A、B两点山体部位的名称AB2、写出甲乙名称:3、图中的数字表示地形的部位,2、合作动手制作山顶模型3、在学案上绘制山体等高线地形图,并展示成果等高线地形图4、展示成果5、生结合手中模型和教师手中模型认识山体不同部位,理解各部位特点。6、读课本图2-2-4完成学案表格左侧特征一栏,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定不同部位并说明理由。部位特征等高线特征山峰四周 中部 等高线数值由外向内变 鞍部两山峰之间 山谷线最高处山脊中部 两边 等高线弯曲部分向 凸

9、山谷中部 两边 等高线弯曲部分向 凸陡崖山体陡峭处等高线 动画演示1:观察思考完成问题(1)同一等高线上海拔是否相等?(2)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之间的高差是否相等?结论:(1)同一条登高线上海拔相等。(2)同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之间的差距相等动画演示2:坡度陡缓与等高线疏密的关系是 结论:陡坡等高线密集,缓坡等高线稀疏。学生讨论完成结论:B线路等高线稀疏,坡度缓,比较省力。7、完成学案表格右侧一栏部位特征等高线特征山峰四周 中部 等高线数值由外向内变 鞍部两山峰之间 山谷线最高处山脊中部 两边 等高线弯曲部分向 凸山谷中部 两边 等高线弯曲部分向 凸陡崖山体陡峭处等高线 学生读图分

10、析回答培养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立体想象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感受山体不同部位特点,以便学习平面地形图。通过动画演示学生直观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培养归纳问题的能力。运用实例,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学读图能力。通过动画直观感受加深对不同部位等高线地形图的认识通过学生读图分析巩固所学。通过填写巩固等高线特征。学即练,当堂巩固达标。三、七嘴八舌谈收获四、智慧闯关练习选择题1、黄山比泰山高出的垂直距离为349米,这是黄山与泰山的( )A、绝对高度 B、相对高度 C、海拔高度 D、一般高度2、关于等高线地形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等高线上注记的高度是海

11、拔高度 B、等高线上注记的高度是相对高度C、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较平缓 D、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较陡峻3、关于等高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不在同一等高线上的两点,海拔肯定不同B、 同一条等高线上的两点,海拔肯定相同C、 等高线闭合的地方,表示的是山峰D、 等高线向低处凸出的地方,表示的是山谷4、相邻两个山顶之间的部位是( )A、洼地 B、谷地 C、鞍部 D、脊部5、下图所示与名称搭配正确的是( ) 综合题甲(1) 四个村所在位置的地形名称是:王村地处 ;余村地处 ;李村地处 。(2)大王山与丁山的相对高度是 米。 (3)图中甲河流的流向是 。归纳拓展地形图的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等高线地形图五种基本地形不同地形部位等高线特征部位等高线疏密与坡度陡缓关系1、知识梳理2、知识拓展:不妨一试:请把你手握成拳头,将它看成是一个地形区。右边是该地形区的平面图,左边是它的等高线图,用你的拳头对照着比比看,你会发现什么?通过总结回顾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拓宽学生思路。【教学反思】地形图的判读是地图这一章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之一。如何在教学中既讲清概念,又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训练技能、培养能力形成一个结构完善的整体教学模式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