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馆调研汇编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15009796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PPTX 页数:41 大小:25.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史馆调研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校史馆调研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校史馆调研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校史馆调研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校史馆调研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校史馆调研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史馆调研汇编(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校史展馆 调研调调研研人人员员:郑亚郑亚 森森 张张浩然浩然 魏魏铭铭玥玥 李李明明 赵赵雅雅新新汇报汇报 人:人:魏魏铭铭玥玥校史展馆 调研校史校史校史校史馆馆馆馆概述概述概述概述方案分析实地调研网上调研结语3* 校史校史校史校史馆馆馆馆概述概述概述概述基本信息校史馆首先是学校的编年史,是以陈列学校发展历史、展示学校办学过程和不同时代学校面貌的场馆;其次是学校传统与校园文化的集中表现的舞台,即以一定的平台和形式,将学校的优良传统与校园文化精粹充分展示的场所。,校史馆首先是学校的编年史,是以陈列学校发展历史、展示学校办学过程和不同时代学校面貌的场馆;其次是学校传统与校园文化的集中表现的舞台,

2、即以一定的平台和形式,将学校的优良传统与校园文化精粹充分展示的场所;第三是学校博物馆,能把学校的文博全景陈列;第四是学校的荣誉室,是学校教育教学成果的荣誉展览室;第五是学生德育教育基地,即通过校史馆的陈列与展示,成为学生德育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基地。 校史馆的设计通常考虑到校史馆的整体空间的局限性,内容展示的传统性和现代科技性。设计团队不仅只是通俗的死板式陈列,需要将学校的发展史通过互动体验传播式展现出来,陈列展示将校史陈列变成一个讲故事的展示。它不是简单的展示,它是有感情的展示。 设计方法 馆藏内容 4* 调研要求设计要求了解小型公共建筑的基地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关系、建筑功能空间的营造、建筑造

3、型的建构、以及他们复杂的相互关系。并初步了解建筑技术方面的内容。方案分析某大学有悠久历史和学术积淀,为扩大学校知名度、提高发展凝聚力、烘托学习氛围,拟在校园内新建一座校史馆。校史馆的设计应有新意,要求功能最大化,环境优美大气。处理好建筑与周边建筑环境以及自然环境的关系,重视室内外环境设计。(2)功能组织合理,流线清晰通畅,造型新颖且富有文化建筑特点。(3)合理解决陈列展示的采光要求。方案分析方案分析方案分析方案分析实地调研Part one设计设计 理念。内部布置馆馆藏文物。地理位置洛阳新区博物馆隋唐城遗址公园北侧,总占地约300亩,投资3.5亿元,建筑面积4点2万平米。整个建筑由主楼和附楼两部

4、分组成,长230米、宽140米陈展面积由过去的3140平方米增加到1.7万平方米,分1个基本陈列和6个专题陈列,同时安排临时展览和机动展览,共展出文物1.1万余件。展馆设计突出人性化,专门设计了公众互动区、公众休闲区以及文物收藏、研究等。都城文化设计方案将屋顶按功能划分为13个部分象征在13个朝代。连绵起伏屋顶恢宏气象。遗址文化通过建筑墙身及屋顶设置不规则的采光孔暗示河洛文化通过对屋顶的拓扑组合,变化抽象地表现了河图洛书的意象,并在博物馆南面设计了以河图洛书为主题的绿化广场。园林文化充分吸收了园林布局手法,结合展览流向设置了不同位置、大小、特色的内庭园和采光天井,使游人在参观中始终保持与自然的

5、亲密接触。地理形胜附楼的形体处理采用地景手法,解决了主体与陪衬的形体关系,形象地再现了洛阳城市选址背负邙山、南望伊阙的地理特征。总平图了解公共建筑的基地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关系服务用房流线一层总流线各层流线分析01各层流线分析珍宝馆vv二层交通流线图局部展厅流线局部展厅流线立面剖面分析采光分析1.设置了不同位置、大小、特色的内庭园。2.通过建筑墙身及屋顶设置不规则的采光孔丰富的空间实地调研Part two龙门博物馆地理位置龙门博物馆位于洛阳龙门石窟景区北入口处,与龙门石窟景点的票务中心相互重叠,从性质上说属于龙门石窟景区的附属建筑。馆藏文物内部布置设计概念龙门博物馆顾名思义,是一个以介绍龙门石

6、刻、收藏、保护、研究、并展示中国佛教艺术的一个博物馆。展馆的设计突出了田圆地方的古老思想,还有古代哲学与佛学的韵味。博物馆在自身的设计充满了佛学与哲学。博物馆的设计体现了天圆地方的思想。博物馆的建筑形式是四方形佛塔,而塔基重心向地下二十米深处开挖朝伊洛河入黄河口方向倾斜之漏斗型地宫,博物馆建设初期涌出四眼清泉,形成了目前的天然水系。地宫为佛首形状,四周窗窟围绕,自然光泻入展厅如佛之背光,一日四时变幻,光影陆离,佛光普照。地宫亦为内庭,佛项过一洞而至外庭,内外庭水系相通,碧波清扬,锦鲤悠游。给人以天圆而地方,承天以接地,风水汇流,圆融无碍,圆满无尽,澄澈空明的感受。总平图了解公共建筑的基地内部环

7、境和外部环境的关系一层总流线 一层主要为接待室、大厅与办公区域。地宫为佛首形状,四周窗窟围绕,自然光泻入展厅如佛之背光,一日四时变幻,光影陆离,佛光普照。地宫亦为内庭,佛项过一洞而至外庭,内外庭水系相通,碧波清扬,锦鲤悠游。给人以天圆而地方,承天以接地,风水汇流,圆融无碍,圆满无尽,澄澈空明的感受。二层总流线二层有一个展馆,楼梯为单跑楼梯。负一层总流线负一层有现代、古代艺术两个展厅,及供游客休闲的茶吧。负二层总流线负二层就宛如一个地宫,中心是中心水池。采光分析1.漏斗形墙,不同的楼层采用了不同的开窗方式。2.大厅采用用层次的圆形大天窗。网上调研Part two03建筑特色和设计运用手法02地域

8、环境和各角度布局展示图。01建筑师简介和建筑背景苏州博物馆建筑特色这座投资达3.39亿元的新馆建筑和相伴的忠王府古建筑交相辉映,总建筑面积26500平方米,其中忠王府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地面一层为主,局部二层;新馆建筑面积19000平方米,为充分尊重所在街区的历史风貌,博物馆新馆采用地下一层,地面也是以一层为主,主体建筑檐口高度控制在6米之内;中央大厅和西部展厅安排了局部二层,高度16米。“修旧如旧”的忠王府古建筑作为苏州博物馆新馆的一个组成部分,与新馆建筑珠联璧合,从而使苏州博物馆新馆成为一座集现代化馆舍建筑、古建筑与创新山水园林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在整体布局上,新馆巧妙地借助水面,

9、与紧邻的拙政园、忠王府融会贯通,成为其建筑风格的延伸。新馆建筑群坐北朝南,被分成三大块:中央部分为入口、中央大厅和主庭院;西部为博物馆主展区;东部为次展区和行政办公区。这种以中轴线对称的东、中、西三路布局,和东侧的忠王府格局相互映衬,十分和谐。新馆与原有拙政园的建筑环境既浑然一体,相互借景、相互辉映,符合历史建筑环境要求,又有其本身的独立性,以中轴线及园林、庭园空间将两者结合起来,无论空间布局和城市机理都恰到好处。建筑师简介贝聿(yu)铭贝聿铭,美籍华人建筑师,1983年普利兹克奖得主,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贝聿铭为苏州望族之后,1917年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父亲贝祖贻曾任中华民国中央

10、银行总裁,1935年赴美国哈佛大学建筑系学习师从建筑大师格罗皮乌斯和布鲁尔。贝聿铭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代表作品有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法国巴黎罗浮宫扩建工程。建造背景苏州博物馆新馆由谁来设计,是当时首先考虑的问题。显然不管从苏州还是从世界的角度来考虑,贝老是不二人选。然而当时老人年事已高,要想请动谈何容易!当时为了打动贝老,苏州市的相关人士特意赶赴美国,带去了家乡的昆曲、评弹等,希望能勾起贝老的思乡之情,并劝说贝老“您为世界各地设计了很多知名的博物馆,但在家乡苏州还没有留下一件作品,这是苏州的遗憾,也是您的遗憾。”终于,贝老被

11、家乡人民的真情所感动,决定担纲博物馆新馆的设计。建筑环境苏州博物馆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东北街。它北倚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东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忠王府,南对苏州“文化长廊”起点东北街,西接城市干道齐门路。选址大胆显赫,又蕴涵深刻。址为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王府,是保存至今最完整的一座太平天国王府建筑。布局展示设计手法运用博物馆新馆的设计结合了传统的苏州建筑风格,把博物馆置于院落之间,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博物馆的主庭院等于是北面拙政园建筑风格的延伸和现代版的诠释。白色粉墙将成为博物馆新馆的主色调,以此把该建筑与苏州传统的城市机理融合在一起,但是,那些到处可见的、千篇一律的灰色小青瓦坡顶和窗框将被

12、灰色的花岗岩所取代,以追求更好的统一色彩和纹理。博物馆屋顶设计的灵感来源于苏州传统的坡顶景观一一飞檐翘角与细致入微的建筑细部。然而,新的屋顶已被重新诠释,并演变成一种新的几何效果。玻璃屋顶将与石屋顶相互映衬,使自然光进入活动区域和博物馆的展区,为参观者提供导向并让参观者感到心旷神怡。玻璃屋顶和石屋顶的构造系统也源于传统的屋面系统,过去的木梁和木椽构架系统将被现代的开放式钢结构、木作和涂料组成的顶棚系统所取代。金属遮阳片和怀旧的木作构架将在玻璃屋顶之下被广泛使用,以便控制和过滤进入展区的太阳光线。贝聿铭说:“水是用来听的。”按照他的设计,水从高处顺着暗槽往下流,游客远远就能听到“淙淙”的水声却不

13、知水在何方,直至走近了,一池荷花方才映入眼帘窗是苏州园林中的“眼”,苏州园林的窗有多重功能。采光只是一个方面,其实他还是借景时裁剪风景的取景框。新馆中菱形,海棠形,六方式漏窗。如同反复出现的旋律,参观者产生远景如画的错觉,体现“尺幅窗,无心画”的意境,是框景。结语1.校史馆从性质上看,属于收藏、研究、陈列和开展教育活动的场所。具有博物馆的部分属性,也有研究院的部分属性,从本质上看,应是博物馆的一种。它在收藏、研究、陈列、展览的同时,更大的作用是校园文化的建设,是学校研究和产生思想、汲取和形成精神、积淀和创造文化的摇篮,是激励师生共同成长的重要土壤,是对师生开展德育教育、人文教育的重要场所。2.校史馆是学校发展历史的陈列室。要显得大气、庄重,便于参观,要彰显学校的文化氛围,同时流线合理清晰。3.现代技术的运用,给校史馆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力,图像、声音等的加入,使得展出更加生动、有趣,不枯燥。充分运用多媒体的手段,穿插于展览中,注意采光要求。4.同时在安排校史馆房间的时候,要有预留的空间,为以后续写校史留下空间。同时要预留空置的位置,为临时办展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