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学笔记——测验重点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5009691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鉴定学笔记——测验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药鉴定学笔记——测验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药鉴定学笔记——测验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中药鉴定学笔记——测验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中药鉴定学笔记——测验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鉴定学笔记——测验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鉴定学笔记——测验重点(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药鉴定学笔记测验重点21 / 21 作者: 日期: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根茎类中药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根茎的区别 双 单外表 有木栓层 无木栓层或薄 断面 形成层的环纹 内皮层的环纹 V.B . 环状排列 散布 髓 中央具髓 中央无髓 狗脊【性状】表面残留金黄色茸毛;近边缘处有1条棕黄色隆起的木质部环纹绵马贯众【性状】表面密被叶柄残基及鳞片;断面有黄白色锥管束513个,环列细辛【来源】马兜铃科 北细辛、汉城细辛或华细辛的干燥根和根茎【产地】吉林、辽宁、黑龙江,称“辽细辛”【性状】常卷曲成团;气辛香,味辛辣,麻舌大黄 【来源】蓼科 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和根茎。【性状】髓

2、部可见星点(异型锥管束);嚼之黏牙,有砂砾感何首乌 【性状】皮部有411个类圆形异常锥管束环列形成“云锦状花纹”(像山芋) 牛膝 【来源】苋科【产地】主产河南等地(为四大怀药之一)。【性状】怀牛膝:散多数黄白色点状锥管束,断续排列成24轮川牛膝:锥管束点状,排列成数轮同心环商陆【性状】木部隆起形成数个突起的同心性环轮,俗称“罗盘纹”。久嚼麻舌。银柴胡【来源】石竹科 银柴胡的干燥根【性状】具孔穴状或盘状凹陷,习称“砂眼”,根头部略膨大,有密集的疣状突起的芽苞、茎或根茎的残基,习称“珍珠盘”太子参【来源】石竹科 孩儿参的干燥块根川乌、草乌、附子【来源】毛茛科 乌头干燥母根川乌 北乌头的块根草乌 乌

3、头子根加工品附子 【性状】一、生川乌:形成层环纹呈多角形,味辛辣而麻舌二、生草乌:具不定根残基(钉角),形成环多角形,味辛辣,麻舌白芍【产地】浙江产为杭白芍,为“浙八味”【采收】刮去粗皮,入沸水略煮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性状】味微苦,酸。赤芍【性状】断面粉白色或粉红色。味微苦、酸涩黄连 【来源】 毛茛科 黄连的根茎“味连” 三角叶黄连的根茎“雅连” 云南黄连的根茎“云连”【性状】1.味连:多分枝,集聚成簇,形如鸡爪,“鸡爪黄连”;部分节间平滑,习称“过桥” 味极苦。雅连:多单枝,“过桥”较长云连:多单枝,弯曲呈钩状,较细小防己【性状】富粉性,形似猪大肠。断面平坦,排列较稀疏的放射状纹理“车

4、轮纹”延胡索【产地】浙江,“浙八味”之一【采收】沸水中煮至内部无白心板蓝根【来源】为十字花科 菘蓝的根【产地】河北、江苏、河南、安徽【性状】皮部黄白色,木部黄色,习称“金井玉栏”苦参【来源】豆科 苦参干燥根【性状】味极苦葛根、粉葛【来源】葛根豆科野葛干燥根 粉葛豆科甘葛藤干燥根【性状】葛根纤维性;粉葛富粉性山豆根【来源】豆科 越南槐的干燥根及根茎【性状】豆腥气,味极苦北豆根【来源】防己科 蝙蝠葛干燥根茎甘草【产地】内蒙古、新疆【采收加工】春秋两季均可采挖,以春季产者为佳。将外面红棕色栓皮刮去者,称“粉甘草”。 【性状】断面纤维性、粉性,具“菊花心”。味甜而特殊。黄芪【来源】豆科 【性状】皮部黄

5、白色,木部黄色,称“金井玉栏”;显“菊花心”;气微,生豆腥气弄,味微甜。 注:黄芪(色深)和甘草(色浅)远志【性状】皮部易与木部剥离;嚼之有刺喉感(甘草水煮)人参 【来源】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园参”:栽培品“林下山参”、“籽海”:播于山林野生状态下自热生长【产地】吉林,辽宁、黑龙江“关药”【性状】1.上部或全体有疏浅的粗横纹及明显纵皱纹,须根常有不明显的细小疣状突起;2.根茎(芦头)具稀疏凹窝状茎痕(芦碗)及不定根(艼)三七 【来源】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产地】云南东部(滇七) ;广西西部的田东、田阳等县(田七)【采收】主根称“三七”,剪下的芦头、侧根、细根分别称为“剪口”、“筋条”、“

6、绒根”【性状】表面灰黄色(铜皮)或灰褐色(铁皮),周围有瘤状突起,断面灰绿色、黄绿色或灰白色,味苦,后回甜。白芷【性状】皮孔样横向突起,习称“疙瘩丁”或排列成四纵行。形成层环近圆形(散生)或近方形(纵生)当归 【来源】甘肃岷县【采收】捆成小把,上棚,以烟火慢慢熏干【性状】断面有多数棕色油点及裂隙(点状分泌腺),香气浓郁羌活【来源】伞形科羌活、宽叶羌活的根茎及根【性状】按药材形态:羌活:“蚕羌”、“竹节羌” 宽叶羌活:“大头羌”、“条羌”川芎【来源】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性状】呈不规则结节状拳形团块;断面散有黄棕色小油点(油室);纵切片呈蝴蝶状,习称“蝴蝶片”防风【来源】伞形科植物防风的干燥

7、根【产地】东北及内蒙(关防己“关药”)【性状】根头部有明显密集的环纹,习称“蚯蚓头”;断面有裂隙,称“菊花心”,散生棕黄色油点柴胡【来源】为伞形科柴胡“北柴胡”狭叶柴胡“南柴胡”颜色质地断面气味北柴胡黑褐色硬纤维性微香南柴胡红棕色稍软无纤维性油败气北沙参【来源】伞形科 珊瑚菜的干燥根南沙参【来源】桔梗科 轮叶沙参、杏叶沙参的根【性状】体轻,质松泡龙胆【产地】东北,“关龙胆”【性状】味甚苦百前【性状】质脆,断面中空,称“鹅管百前”紫草【产地】新疆、内蒙古黄芩【来源】唇形科黄芩根【产地】主产于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等省区。玄参【产地】浙江省“浙八味”【采收加工】“发汗”【性状】断面乌黑色,气特异

8、似焦糖地黄【来源】为玄参科地黄块根【产地】主产河南省,“怀药”胡黄连【来源】为玄参科胡黄连干燥根茎【性状】木部有410个类白色点状锥管束排列成环;气微,味极苦。巴戟天【来源】茜草科 巴戟天的干燥根【性状】皮部横向断离露出木部;断面易与木部剥离;去除木心茜草【来源】茜草科 茜草的干燥根及根茎【性状】呈结节状,皮部易剥落,露出黄红色木部;久嚼刺舌。续断【来源】续断科 续断的干燥根【产地】四川【采收加工】微火烘至半干,堆置“发汗”,内部变绿时再烘干天花粉【来源】葫芦科 栝楼或双边栝楼的干燥根【性状】富粉性,横切面可见黄色木质部桔梗【来源】桔梗科 桔梗的干燥根【性状】皮部类白色,形成层环棕色,木部淡黄

9、色“金井玉栏”;味微甜后苦党参【来源】为桔梗科 【产地】主产于山西(潞州)【性状】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习称“狮子盘头”;根头下有致密的环状横纹;支根断落处常有黑褐色胶状物白术【来源】为菊科 白术的根茎【产地】主产于浙江“浙八味”【性状】棕黄色点状油室散在;嚼之略带粘性。苍术【来源】菊科 茅苍术 北苍术的根茎【性状】断面橙黄色或棕红色油室(朱砂点),可析出白色细针状结晶,称“起霜”泽泻【来源】主产于福建【性状】粉性,有多数细孔香附【来源】莎(suo)草科 莎草的干燥根茎【采收加工】燎去毛须,置沸水中略煮或蒸透后晒干天南星【来源】天南星科【性状】直径1.56.5cm半夏【来源】为天南星

10、科半夏de干燥块茎【性状】 呈类球形,直径11.5cm;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周围密布麻点状根痕;味辛辣,麻舌而刺喉。姜半夏:气微香,味淡,微有麻舌感,嚼之略黏牙法半夏:气微,微有麻舌感石菖蒲 【来源】天南星科石菖蒲de根茎【性状】叶痕呈三角形,左右交互排列川贝母【来源】为百合科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de鳞茎 太白贝母,瓦布贝母前三者按药材性状的不同分别习称“松贝”和“青贝”,后者药材习称“炉贝”。【产地】四川、西藏、云南等高海拔【性状】松贝(野生品):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顶部闭合青贝: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相对抱合,顶端开裂炉

11、贝:有黄棕色斑块,习称“虎皮斑”。外层鳞叶2瓣,相对抱合,顶端开裂而略尖浙贝母【来源】为百合科浙贝母de鳞茎【产地】主产于浙江宁波地区。“浙八味”【采收加工】直径在3.5cm以上者摘除心芽加工成“大贝”。直径在3.5cm以下者不摘除心芽加工成“珠贝”。黄精【来源】百合科 黄精习称“大黄精”、“鸡头黄精”、“姜形黄精”【性状】嚼之有粘性重楼【来源】百合科 云南重楼、七叶一枝花de干燥根茎土茯苓【来源】百合科 光叶菝 的干燥根茎【性状】折断时有粉尘飞扬,以水润湿后有粘滑感麦冬【来源】百合科植物 麦冬de干燥块根。【产地】“杭麦冬”:主产浙江,质量好“浙八味”。 “川麦冬”:主产四川,产量大。【性状

12、】纺缍形,两端略尖,中柱细小知母【性状】气微,味微甜,略苦,嚼之带粘性山药【来源】薯蓣科 薯蓣的干燥根茎怀药莪术、姜黄、郁金姜黄根茎是姜黄、另三个都是莪术。所有块根都是郁金植物名药用部位药材名姜黄根茎姜黄块根黄丝郁金蓬莪术根茎莪术块根绿丝郁金广西莪术根茎莪术块根桂郁金温郁金根茎温莪术块根温郁金天麻【来源】为兰科 天麻de块茎【产地】主产于四川、云南、贵州等省 “贵药”【性状】表面有点状突起(潜伏芽)排列而成的横环纹多轮;顶端有红棕色至深棕色鹦鹉嘴状的芽苞,习称“鹦哥嘴”,或为残留茎基;底端有自母麻脱落后的圆脐形疤痕。茎木类中药(树干、茎藤)关木通 川木通【来源】 关木通:马兜铃科植物木通马兜铃的藤茎。川木通:毛茛科植物小木通、绣球藤的藤茎。木通【来源】木通科 木通、三叶木通、白木通de干燥根茎【性状】射线呈放射状排列槲寄生【来源】桑寄科 槲寄生de干燥带叶茎枝【性状】表面黄绿色、金黄色或黄棕色,节膨大;断面有放射状纹理,髓部常偏向一边 桑寄生 槲寄生茎灰褐色或红褐色 茎黄绿色或黄棕色不易脱节,质坚 易脱节,质松叶大而呈黄棕色(卵形或椭圆形) 叶小而呈黄绿色至金黄色(披针形) 味微涩 味微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