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高二语文下册晨昏诺日朗教案 华东师大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5006795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高二语文下册晨昏诺日朗教案 华东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上海市高二语文下册晨昏诺日朗教案 华东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上海市高二语文下册晨昏诺日朗教案 华东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上海市高二语文下册晨昏诺日朗教案 华东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上海市高二语文下册晨昏诺日朗教案 华东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市高二语文下册晨昏诺日朗教案 华东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高二语文下册晨昏诺日朗教案 华东师大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晨昏诺日朗教学目标:知识技能:学习从语言特色、修辞技巧、文章意蕴等方面赏析散文。过程方法:学习多角度景物描写的方法。认知情感:对自然景物美有独特的审美感悟,提升审美品位,激发热爱自然的情感。教学重点:掌握散文阅读的一些基本方法。从品位文章的语言特色、修辞技巧等方面入手深入赏析本文。教学难点:能够体会文章壮丽的意境,感受诺日朗的美。教学工具与方法:课件、音乐等。讨论交流、自主探讨。教学时间:1课时。课前预习准备:(抄写本)1、抄写佳词,解释词义。2、通读全文,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语段,设计问题,并给出自己的答案。教学过程:一、导入。猜猜她是谁:“她,位于中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是长江水系

2、嘉陵江白水河的一条支流。海拔在2000米以上,森林面积占42%,沟内原有九个藏族村寨,故名。原为林区,分布有108个海子(湖泊),各湖之间多飞瀑,与黄龙合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九寨沟(图片展示)引出诺日朗瀑布。图文展示。“诺日朗瀑布像一幅无比巨大的银幕,垂挂在神话世界九寨沟的河谷断层处,透过云杉和油松的虬枝,我看见了她闪光的身段和迷蒙的水雾。她不像庐山瀑布那样“飞流直下三千尺”,也不像黄果树瀑布那样“犀牛潭深纳天河”,它有宽阔得令人吃惊的胸襟,平整的瀑面最宽时竟达三百多米,尽显出与众不同的雍容豁达的风度。”二、文本欣赏。配乐老师范读,学生圈划重点语句。三、学习目标。1、能够感受到诺日朗瀑布的

3、美。2、掌握散文阅读的一些基本方法。 四、文本探究。1、初探(解题)。提问:“晨昏诺日朗”与“诺日朗的晨昏”有何区别?写作主体不同了,前者是瀑布、后者是晨昏的不同景色。提问:根据标题梳理文章的结构(即题目暗示了文章的写作顺序是时间顺序)(板书)(1-3)夕照中的诺日朗瀑布(4-7)晨雾中的诺日朗瀑布(8-9)诺日朗源头海子思考:标题在全文中的作用?线索引申写作:题目一定是先于文本的,学生平时经常习惯写写文章再拟题,导致的后果就是忘写题目,而且这样拟的题目绝大多数是文不对题的。2、再探。提问:作者在清晨与黄昏时分两次观看诺日朗瀑布,感受有何不同?(提示:a.找出文本的句子.b.根据原句进行归纳概

4、括.)第2节“也许是想象中的诺日朗太雄伟,眼前这瀑布,宽则宽矣,然而那些飘然而下的水帘显得有些单薄,有些柔美,似乎缺乏了一些壮阔的气势。只有那水的轰鸣,和我的想象吻合。”(只感受到了瀑布的声音,没有瀑布的形态。)第6节“这时抬头仰视大瀑布,才真正领略到了那惊天动地的气势。”“此时诺日朗的形象和声音,吻合成一个气势磅礴的整体。”(此处的感受是全面的综合的)讨论: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作者面对同一景物时所产生的感受变化?(文本中也有依据)黄昏是远观,清晨是近赏。对事物观察的角度变化导致作者前后的感受不一样。引申:从对自然景物的欣赏,角度的不同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感受。同样,我们在社会中,对,人、事、物的观

5、察也应该象欣赏诺日朗瀑布那样循序渐进,逐步深入。这样才能全面的认识事物本质特征。 提问:面对如此眩目的瀑布,作者又产生了怎样的人生体悟呢?第6节“面对这雄浑博大、激情横溢的自然奇景,人是多么渺小,多么驯顺”(作者对大自然产生了敬畏之情)引申:结合今年冬天中国普降暴雪,面对这样的自然,我们应该怀着怎样的态度?(可敬畏但不能惧怕。)3、三探。感受:全文的最后两段介绍了诺日朗瀑布的源头“海子”,朗读第8节。提问:但这“海子”似与诺日朗的整体气势不搭调,思考作者为何要加这一段?提问:纵观全文,诺日朗的美究竟体现在何处? 第9节“这汇集自千峰万壑的高山流水,虽然沉静于一时,却终究难改奔腾活泼的性格,诺日

6、朗瀑布,正是压抑后的一次爆发和喷泻。只要这看似沉静的压抑还在,诺日朗的激情便永远不会消退。”(概括为:平静中所孕育的激情美。)五、文本细品。反馈学生预习中的问题设计。要求: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速读并思考: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描述了作者几次观赏诺日朗的景象?文章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作者三次观赏诺日朗的景象,即夕照中的诺日朗瀑布、晨雾中的诺日朗瀑布以及诺日朗瀑布的源头海子。在作者所描绘的几幅画面中,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段,设计问题,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欣赏。提示:关注作者的观察角度、分析作者的遣词用句与修辞技巧。如:第一部分内容即夕照中的诺日朗瀑布A:“路旁的树林里突然飘出流水的声音。开始声音不大,如同一种

7、气韵悠长的叹息,从极遥远的地方飘过来。声音渐渐响起来,先是如急雨打在树叶上,嘈杂而清脆;继而入狂风卷过树林时发出的呼啸;很快,这声响便发展成震天撼地的轰鸣,给人的感觉是路边的丛林中正奔跑着千军万马,人马的嘶鸣和呐喊从林谷中冲天而起,在空气中扩散、弥漫,笼罩了暮色中的整个山林”这一语段中连用了四个比喻,将水声比喻为“叹息”、“急雨”、“狂风”和“千军万马”,并照应了四个动词:“飘”、“打”、“卷”、“奔跑”,从人的听觉角度入手,细腻地将声音由小到大的变化过程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出来,同时也表明了作者距诺日朗瀑布也越来越近了。B:“大瀑布离公路不到一百米,瀑布从一片绿色的灌木丛中流出来,突然跌入深谷,

8、形成一缕缕雪白的水帘,千姿百态地垂挂在宽阔的绝壁上,深谷中,飞扬起一片飘忽的水雾。”这一语段中作者从视觉角度,用“流”、“跌入”、“垂挂”、“飞扬”四个动词写出了远观诺日朗瀑布的特点。“流”一般是用在较平坦的地方,准确地写出了瀑布起源时水流较缓的特点,而“跌入”一词则十分生动地写出了水流突遇峭壁时猛然由缓而急,汹涌直下的雄浑景象,让读者不得不感叹作者用笔的精妙!如:第二部分内容即晨雾中的诺日朗瀑布。A:“瀑布后面的群山此刻还隐隐约约藏在飘忽的云雾之中,千丝万缕的水帘仿佛是从云雾中喷涌倾泻出来,又像是从地底下腾空而起的无数条白龙,龙头已经钻进云雾,龙身和龙尾却留在空中,一刻不停拍打着悬崖峭壁”这

9、一语段中,将瀑布比作白龙,并用动词“喷涌倾泻”、“腾空而起”、“钻”、“拍打”以及修饰语“无数条”、“一刻不停”形象生动地将晨雾中远观时诺日朗瀑布的壮阔、神奇动态地展现在读者眼前。B:“云雾迷蒙的天上,仿佛是裂开了一道巨大的豁口,天水从豁口中汹涌而下,浩浩荡荡,洋洋洒洒,一落千丈,在山谷中激起飞扬的水花和震耳欲聋的回声。”这一语段中,“巨大的豁口”极易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使瀑布奔流而下的形态自然地展示在读者眼前,而“汹涌而下,浩浩荡荡,洋洋洒洒,一落千丈”一系列的修饰语又将仰观时诺日朗瀑布气势磅礴、雄浑博大的特点揭示无余。C:“我想起许多年前在雁荡山看瀑布时的情景,站在著名的大龙湫瀑布跟前,

10、产生的联想是在看一条巨龙被钉在崖壁上挣扎。此时,却是群龙飞舞,自由之水精灵在宁静的山谷中合唱出一曲震撼天地的壮歌,使人的灵魂为之战栗。”将诺日朗瀑布与雁荡山的大龙湫瀑布相比较,突出诺日朗瀑布汹涌澎湃、气势磅礴的特点。动词“钉”强调了大龙湫瀑布水与崖壁紧密结合,致使水流紧贴崖壁“挣扎”的特点,而与此相比,诺日朗是“自由”的,水从崖顶临空而下,其壮阔的气势自然不言而喻。D:“奔泻的瀑布中,闪射出千万道金红色的光芒,这是对面山上射过来的早霞。飘忽的水雾又把这些光芒糅合在一起,缤纷迷眩地飞扬、升腾,形成一种神话般的气氛”写出了在朝霞中远观时诺日朗神奇、迷幻,如入仙境般的迷人色彩。如:第三部分内容即海子

11、。“平静的湖水如同一块硕大无朋的翡翠”;“这正是大瀑布的跳台”“翡翠”突出了海子极为平静的特点,而“跳台”又暗示着雄浑的瀑布,这强烈的对比中突出了诺日朗在这平静中孕育着激情这一深刻内涵。六、拓展思考。文中第三自然段中提到诺日朗,在藏语中是“雄性”美,在感受过诺日朗的美后,请大家谈谈你所理解的“雄性”美?(声音大是吗?不可控制的激情是吗?激情究竟如何表达呢?能结合人物举例说明吗?)七、总结本文写作方法。纵观全文,我们是通过哪些方法来解读赵丽宏笔下的诺日朗?寻找线索、品味语言、走进作者的情感与作品的意境。八、拓展阅读:赵丽宏访谈 赵丽宏小鸟,你飞向何方九、作业:重新整理自己预习作业中的问题设计和回答。(抄写本)附板书:晨昏诺日朗(赵丽宏) 听觉:叹息、急雨、狂风、千军万马(1-3)夕照中的诺日朗瀑布“飘”、“打”、“卷”、“奔跑”柔美 视觉:“流”、“跌入”、“垂挂”、“飞扬” 渐进:白龙 巨大的豁口(比喻)(4-7)晨雾中的诺日朗瀑布跟前:大龙湫(对比)雄浑博大、激情横溢稍远:神话般(8-9)诺日朗源头海子翡翠、跳台平静中孕育激情 儿童心理发展是有顺序的,这是由遗传决定的,不会因为各种外部环境的影响,或者学习、训练的作用而发生改变,出现心理发展的超越或逆转。人类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再到衰老的过程中心理的发生发展。既是个体自身发展成熟的过程,又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