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期末测验卷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5005468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94.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期末测验卷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人教版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期末测验卷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人教版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期末测验卷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人教版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期末测验卷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人教版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期末测验卷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期末测验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期末测验卷(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期末测验卷20 / 20 作者: 日期: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人教版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考试卷第I卷 阅读题 (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核中国传统节日起源于农耕时代,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涵盖了文学、历史、哲学、天文等方面的内容,表达了中华民族的价值和思想、道德和伦理、行为与规范、审美与情趣,凝聚着千百年来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积极向往和执著追求。传统节日的产生根植于农业社会文化土壤中,往往具有农耕生活的色彩,体现了中国人对

2、自然的认识和尊重,蕴含着厚重的历史与人文情怀,成为涵养中华文明、凝聚社会共识、培育民族精神、留住乡土情怀的共同心理纽带和精神支柱。它经过千百年的淬炼和代代相传,已牢牢根植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与文化情怀之中,成为复兴、传承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近些年来,每当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到来时,部分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参与热情。相比之下,中国的传统节日似乎要过得冷清、随意得多,越来越淡的年味成为人们普遍的感受,甚至连其中的感情投入也越来越少了,一些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渐渐被人们遗忘。究其原因,正是在于我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不足,认识不够系统,对节日的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对节日文化的载体建设

3、相对缺乏,对节日的仪式感体会不深,从而导致传统节日在仪式感、载体、符号等方面缺乏时代感,不能满足人们在审美、娱乐等方面的精神需求,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结合不够,降低了传统节日在人们生活中的价值感和存在感。今天,在物质生活已经比较富足的情况下,人们更加注重在感情上相互倾诉、回应彼此的心理和精神需求,追求节日所带来的幸福感、愉悦感。一些喜欢过西方节日的人,往往只是想在欢快、温馨的气氛中表达自己美好的情感。这就启示我们,要充分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中的“情感”元素,让人们在节日的氛围里心存敬畏、体验传统、享受亲情、告慰祖先,在感受舒心与祥和的同时,寄托对来年的美好希望与祝福。另外,时代在发展,人们的精神

4、、思想也在变化。所以,我们要重视对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核的挖掘、整理,让传统节日逐渐融进现代社会的审美需求,使之符合现代社会的价值标准。反之,节日就成为没有意义的空洞符号,不可能行之久远、世代相传。文化符号与载体是节日内涵的重要内容,文化是依靠具体载体来传承的,文化载体让文化变得生动可感,能够给予人们视觉、听觉、触觉的多元享受。如春节流行的对联、年画、窗花,端午节的包粽子、赛龙船,都是传统节日符号、载体与仪式感的体现。这些节日载体不仅内涵丰富、形式多样,而且展示过程也轻松活泼、贴近自然,使人们在其中体会亲情,感受欢娱,传递温暖。中国是礼仪之邦,仪式表达着中国人对事物重要性、价值性的认同,没

5、有仪式感的节日难以让人们对节日产生心理上的认同和依从,而仪式本身又是让人参与进来的重要方式。一系列依次展开的程序,代表着节日文化内涵的逐层展示,也是让心灵参与其中审美的过程。在这样一套看似繁琐的仪式里,人们的情感得到表达和宣泄,节日的文化内涵和意义也得到彰显和传承。仪式让传统节日变得庄重,富有意义,为生活增添了趣味和价值。通过举办仪式,人们可以领略到人生的美好、自然的瑰丽,人性的善良,感受到对生命的虔诚和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当传统节日丧失了仪式感,节日应有的庄重感、吸引力、投入性、参与性也就消失了。因此,我们要有仪式感地过好传统节日。对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挖掘,以及对文化符号、载体、仪式的重视,

6、离不开国家宏观层面的正确引导,也需要社会各类主体的共同参与。 (选自2017年3月人民论坛,作者范如国,有删改)1下列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相关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涵盖了文学、历史、哲学、天文等方面的内容,已牢牢根植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与文化情怀之中。B中国传统节日表达了中华民族的价值和思想、道德和伦理、行为与规范、审美与情趣,凝聚着千百年来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积极向往和执著追求。C中国传统节日起源于农耕时代,根植于农业社会文化土壤中,必然具有农耕生活的色彩,继承和发扬传统节日有助于留住乡土情怀。D中国传统节日经过千百年的淬炼和代代相传,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悠

7、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复兴、传承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2下列不属于“中国传统节日过得冷清、随意”原因的一项是A近些年来,部分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对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等西方节日表现出了极大的参与热情。B我们不够重视中国传统节日,也不能系统地认识、不能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不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C在一定程度上抛弃了生动的节日符号,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载体的建设不到位,更不必说举行节日仪式。D中国传统节日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结合不够,人们不能充分感受到传统节日在生活中的价值和存在。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围绕中国传统节日,分别从传统节日的起源、形成、内涵、意义,

8、国人对其的淡化,如何继承和发扬三大方面阐释了如何过好传统节日的论点。B建设节日文化载体能给人们带来情感上的冲击,使人感受到欢娱,体会到亲情;举办隆重的节日仪式,可让人领略到美好,体会到善良。C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传统节日已经失去了应有的内涵,成为没有意义的空洞符号,更无法与现代社会的价值标准相符。D元宵节的逛灯会、猜灯谜,重阳节的爬山、赏菊、登高望远,母亲节的献花,七夕节的乞巧等,都属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符号或载体。(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2分)学者兼艺术家的饶宗颐来源:Z+xx+k.Com李然饶宗颐字固庵,号选堂,从小便有“神童”之称的他,自学成才。他出身富裕

9、之家,父亲虽然经营钱庄,但一直执着于学问的追求,这也影响了饶宗颐后来走上学问之道。父亲壮年离世,饶宗颐继承其志,不足20岁时已完成父亲的遗志,续编潮州艺文志,这成为他踏入学术界的第一步。饶宗颐学术研究的范围之广,成果之多,在同时代学者中很少有人能与之相比。以时间来讲,饶宗颐治学所涉及的时代,从上古史前到明清,几乎没有一个时代是交白卷的。以地域来讲,除我国本土外,还涉及印度、西亚、东南亚等。以语言工具来讲,饶宗颐懂梵文、法文、德文、英文、希伯莱文等。饶宗颐既注重中国历史文化和典籍在海外流传的各种形态的研究,又对其在中国历史文化的源头不懈求索。在1956年敦煌本老子想尔注校笺中,他将伦敦所藏的这部

10、早期天师道思想秘籍公之于世,并作出笺注,从而引发了当年欧洲学界对中国古代道教研究的热潮。饶宗颐是第一个把古印度河谷的图形文字与汉语系材料进行比较研究的学者,他发现古印度这种不明语系的图形文字竟然与中国古代的陶文、甲骨文有着许多类似的迹象,为揭示该古老文化演进秘密和中印文化交流历史开辟了新途径。他又比较屈原天问与印度、伊斯兰古文献,发现“发问”文学在不同文化中都有存在,进而提出文字人类学和文学人类学的新课题,主张把史学研究的视野扩展到整个人类所创造的文化上来。因为他了解本民族文化、也了解其他民族文化,因而他既不盲目自大,也不妄自菲薄。提起饶宗颐,必须要提到他的艺术,因为在近代学者中,像他这样以学

11、者兼而为艺术家的突出人物极罕见。“我对已经在艺术上取得的成绩并不满足,因为我还有潜力可挖,希望接下来能腾出更多时间发挥我的艺术潜能。”饶宗颐的书画艺术秉承了中国明清以来文人书画的优秀传统,充满“士夫气”,是当今社会难得的“学者型”书画艺术家,他的山水画写生和人物白描,独具一格。他的国画题材广涉山水、人物、花鸟,有传统流派的摹仿,有世界各国的风光写生,更有自成风格的创作。书法方面,植根于古文字,行草书则融入明末各家豪纵韵趣,隶书兼金农、邓完白之长,自成一格,草隶篆皆得心应手,从大幅中堂、屏条、对联到方寸空间小品,风格多样,沁人心脾的书卷气息洋溢于每件作品之中,是名副其实的文人书画。对于饶宗颐来说

12、,年龄从来都不是绊脚石,90多岁高龄的他对书画艺术探索的脚步从没有停止过。2006年,91岁的饶宗颐在敦煌研究第100期发表中国西北宗山水画说,独到地提出了中国山水画“西北宗”论。他以比较的视野,从古代中国、印度地理知识的交汇融合出发,通过探讨古代的“地中”观念,确定了“西北宗”论的艺术地理区域,即陇坻(今陕甘宁交界地区)以西的大西北地区。饶宗颐通过旷远、窎远、荒远“新三远”的艺术气魄,指出传统“三远”的平远、高远、深远已不足以描摹西北峰峦、丘壑的壮美。他还在继承传统绘画技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皴法,“叠经试写,以为可用乱柴、杂斧劈及长披麻皴,定其轮廓山势,然后施以泼墨运色,以定阴阳。用笔宜焦干

13、重拙,皴法纯以气行”。饶宗颐不仅在理论上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山水画“西北宗”论,更是身体力行地参与到了中国山水画“西北宗”论的艺术实践,创作了以西岳等为代表的一系列传世佳作。除了书画,饶宗颐在音乐上也有着一定的造诣。音乐文学以及中国音乐史的研究,是饶宗颐的重要学问领域,建树甚多。然而,他不仅是一个音乐史方面的学者,还是一个资深的古琴家。也许是早年研究词曲音乐的关系,饶宗颐对于古琴艺术渐渐入迷,20世纪50年代在岭南古琴名家容心言先生那里学习指法,终有所成就。他还对琴谱、琴史产生研究兴趣,最重要的研究成果就是宋季金元琴史考述,此文可谓中国近现代第一部系统论述古琴艺术发展的断代史,发表后为海内外学者和

14、古琴家所传诵。(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相关链接】作为中华文化沃土上成长起来的一代文化大师,他的影响遍及大陆、港澳台及海外汉学与中国文化艺术领域,是中国一个时代的代表学者之一,被誉为“业精六艺、才备九能”的“通儒”。 (摘自一代通儒饶宗颐)在他的世界里,东方与西方没有鸿沟,古代与现代之间没有裂罅。饶宗颐的学问、艺术与文化人格与香港本身有极为重要的相似性,是特殊的地缘所造就的学术文化史现象。这一范式所树立的标格,将对未来的中国学术具有重要意义。 (摘自饶宗颐的学术地位及影响)4.下列对本文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A. 饶宗颐将古印度河谷的图形文字与中国古文字进行比较研究,正是他的研究中东方与西

15、方、古代与现代之间没有隔阂的具体体现。B. 饶宗颐的山水画写生和人物白描独具一格,题材广涉山水、人物、花鸟,还有世界各国的风光写生,都呈现出自成一派的面目。C. 饶宗颐对书画艺术探索的脚步从没有停止过,比如提出旷远、窎远、荒远“新三远”的艺术境界,并创新技法,提出了新皴法。D. 饶宗颐对于古琴艺术渐渐入迷,成为资深的古琴家,进而产生了对琴谱、琴史的学术兴趣,可能与早年研究词曲音乐有关。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 父亲一直执着于学问的追求,影响了饶宗颐后来走上学术之路,他独立完成潮州艺文志的编纂,成为他踏入学术界的第一步。B. 文章从时间、地域和语言工具三个维度,分析并展开了饶宗颐学术研究的范围之广,成果之多,以至于同时代的学者无与之比肩者。C. 饶宗颐搞研究,对中国历史文化和典籍在海外流传的各种形态和国内历史文化的源头探寻并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