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18年高三化学总复习 课时跟踪训练23 第七章 7.2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新人教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4997946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2018年高三化学总复习 课时跟踪训练23 第七章 7.2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课标)2018年高三化学总复习 课时跟踪训练23 第七章 7.2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课标)2018年高三化学总复习 课时跟踪训练23 第七章 7.2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课标)2018年高三化学总复习 课时跟踪训练23 第七章 7.2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课标)2018年高三化学总复习 课时跟踪训练23 第七章 7.2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2018年高三化学总复习 课时跟踪训练23 第七章 7.2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2018年高三化学总复习 课时跟踪训练23 第七章 7.2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新人教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跟踪训练23 第七章 7.2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A级(基础达标)一、选择题1(2016北京房山一模)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已知反应过程某一时刻SO2、O2、SO3浓度分别为0.2 mol/L、0.1 mol/L、0.2 mol/L,达到平衡时浓度可能正确的是()ASO2、O2分别为0.4 mol/L、0.2 mol/LBSO2为0.25 mol/LCSO2、SO3均为0.15 mol/LDSO2为0.24 mol/L,SO3为0.14 mo/L解析本题可用极限法。可逆反应不可能进行到底,假设反应由正反应或逆反应开始建立。A项,0.

2、2 mol/L SO3全部转化时,SO2和O2浓度才是0.4 mol/L,0.2 mol/L,A项错误;B项,SO2的浓度应在00.4 mol/L之间,B项正确;根据S元素守恒,二者浓度不可能均为0.15 mol/L,其浓度之和应为0.4 mol/L,C、D两项都不正确。答案B2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密闭真空恒容容器中(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NH2COONH4(s)2NH3(g)CO2(g)。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是()A2v(NH3)v(CO2)B密闭容器中c(NH3)c(CO2)21C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D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

3、解析该反应为有固体参与的非等体积反应,且容器体积不变,所以压强、密度均可作化学平衡标志;该题应特别注意D项,因为该反应为固体的分解反应,所以NH3、CO2的体积分数始终为定值(NH3为,CO2为)。答案C3将NO2装入带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当反应2NO2(g)N2O4(g)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一个条件,其中叙述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气体颜色加深,则此反应为吸热反应B慢慢压缩气体体积,平衡向右移动,混合气体颜色变浅C慢慢压缩气体体积,若体积减小一半,压强增大,但小于原来的两倍D恒温恒容时,充入惰性气体,压强增大,平衡向右移动,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解析颜色加深平衡向左移动,所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A错

4、误;首先假设平衡不移动 ,加压颜色加深,但平衡向右移动,使混合气体颜色在加深后的基础上变浅,但一定比原平衡的颜色深,B错误;同理C选项,首先假设平衡不移动,若体积减小一半,压强为原来的两倍,但平衡向右移动,使压强在原平衡2倍的基础上减小,C正确;D选项体积不变,反应物及生成物浓度不变,所以正逆反应速率均不变,平衡不移动,颜色无变化,D错误。答案C4将等物质的量的X、Y气体充入某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并达到平衡:X(g)3Y(g)2Z(g)H0。改变某个条件并维持新条件直至达到新的平衡,下表中关于新平衡与原平衡的比较正确的是()选项改变的条件新平衡与原平衡比较A升高温度X的转化率变

5、小B增大压强X的浓度变小C充入一定量YY的转化率增大D使用适当催化剂X的体积分数变小解析升温,平衡向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即逆向移动,X的转化率变小,A项正确;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小的方向移动,即正向移动,X的物质的量减小,但由于容器体积减小,各组分的浓度均比原平衡的大,故B项错误;增大一种反应物的浓度,能够提高另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而其本身的转化率降低,故C项错误;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影响平衡状态,故各物质的体积分数不变,D项错误。答案A5(2017安徽安庆二中月考)氨的催化氧化是工业上制硝酸的重要流程,反应为4NH3(g)5O2(g)4NO(g)6H2O(g)H0。(1)下列

6、措施中能使平衡时增大的是_(填序号)。A升高温度 B增大压强C充入一定量氮气 D再加入一些铁粉(2)反应达到平衡后,若保持容器体积不变时,再通入一定量的CO2,使CO2的浓度成为原来的2倍,则CO2的转化率将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在一定温度下的某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建立下列化学平衡:C(s)H2O(g)CO(g)H2(g),试分析和回答下列问题:(1)可认定上述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选填序号)。A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Bv正(CO)v逆(H2O)C生成n mol CO的同时生成n mol H2D1 mol HH键断裂的同时断裂2 mol HO键(2)若

7、上述化学平衡状态从正反应开始建立,达到平衡后,给平衡体系加压(缩小容积、其他条件不变),则容器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将_(填写“不变”“变小”或“变大”)。解析.(1)因为在恒压容器中进行,压强一直不变,A错;当v正(CO)v逆(H2O)时,反应达到平衡,B对;任何时刻生成的CO与H2物质的量都相等,C错;1 mol HH键断裂说明有1 mol H2反应,断裂2 mol HO键说明有1 mol H2O反应,反应达到平衡,D对。(2)原平衡状态中CO、H2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8215。加压时平衡逆向移动,H2O(g)(相对分子质量为18)的含量增大,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答案.(1

8、)A(2)不变.(1)BD(2)变大8(2016陕西商南县高级中学二模)近几年全国各地都遭遇“十面霾伏”。其中,机动车尾气和燃煤产生的烟气对空气质量恶化“贡献”较大。(1)汽车尾气净化的主要原理为2NO(g)2CO(g)2CO2(g)N2(g)H0,若该反应在绝热、恒容的密闭体系中进行,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反应在进行到t1时刻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填序号)。(2)光气(COCl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农药、医药、聚酯类材料的生产,工业上通过Cl2(g)CO(g)COCl2(g)制备。图甲为此反应的反应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乙为某次模拟实验研究过程中在1 L恒容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

9、化的曲线。回答下列问题:06 min内,反应的平均速率v(Cl2)_;若保持温度不变,在第8 min向体系中加入这三种物质各2 mol,则平衡_移动(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或“不”);若将初始投料浓度变为c(Cl2)0.7 mol/L、c(CO)0.5 mol/L、c(COCl2)_mol/L,保持反应温度不变,则最终达到化学平衡时,Cl2的体积分数与上述第6 min时Cl2的体积分数相同;随温度升高,该反应平衡常数变化的趋势是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比较第8 min反应温度T(8)与第15 min反应温度T(15)的高低:T(8)_T(15)(填“”或“”)。解析(1

10、)t1时正反应速率仍然在变化,说明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故A错误;因反应在绝热恒容容器中进行,t1时平衡常数不再变化,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说明达到了平衡状态,故B正确;t1时二氧化碳和一氧化氮的物质的量还在变化,说明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反应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故C错误;t1时一氧化氮的质量分数不再变化,表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说明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故D正确。(2)由图可知,6 min时Cl2的平衡浓度为0.3 mol/L,浓度变化为1.2 mol/L0.3 mol/L0.9 mol/L,则v(Cl2)0.15 molL1min1。8 min时反应处于平衡状态,c(Cl2)0.3 mol/L、c(

11、CO)0.1 mol/L、c(COCl2)0.9 mol/L,则原平衡常数K30,向容器中各加入2 mol三种物质时,Qc0.6K,则平衡正向移动。最终达到化学平衡时,Cl2的体积分数与上述第6 min时Cl2的体积分数相同,即与开始平衡为等效平衡,完全转化到左边满足Cl2浓度为1.2 mol/L、CO浓度为1.0 mol/L,则0.7 mol/Lc(COCl2)1.2 mol/L,c(CO)0.5 mol/Lc(COCl2)1.0 mol/L,故c(COCl2)0.5 mol/L。由图甲可知,升温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减小。根据题图乙可知,第8 mi

12、n反应处于平衡状态,在第10 min时是改变温度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由升温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可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T(8)T(15)。答案(1)BD(2)0.15 molL1min1向正反应方向0.5减小B级(能力提升)一、选择题1已知:C(s)CO2(g)2CO(g)H0。该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条件有利于反应向正方向进行的是()A升高温度和减小压强 B降低温度和减小压强C降低温度和增大压强 D升高温度和增大压强解析本题考查对勒夏特列原理的理解。题中隐含信息为:C和CO2反应生成CO,气体体积增大;H0,反应吸热。所以减小压强、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向正方向

13、进行。在已达平衡的可逆反应中,若增大某物质浓度而其他条件不变,则平衡向减少这种物质浓度的方向移动;若增大平衡体系的压强,而其他条件不变(温度不变),则平衡向减小压强的方向(气体总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若升高平衡体系的温度,而其他条件不变,则平衡向吸收热量的方向移动。答案A2(2016廊坊统考)某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3X(g)Y(g)2Z(g),若要使平衡时反应物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总物质的量相等,且用X、Y作反应物,则X、Y的初始物质的量之比的范围应满足()A13 B23C15 D12解析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意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本题利用极端假设法分析。设X、Y的初始物质的量分别为x mol、y mol,若Y全部转化,则X转化了3y mol,平衡时X为(x3y)mol,生成的Z为2y mol,故x3y2y,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