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位公差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14996466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形位公差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1形位公差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1形位公差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1形位公差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1形位公差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形位公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形位公差(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目的要求: 1.能正确理解零件图上形位公差要求的含义。 2. 能根据给定条件,将形位公差要求正确地标注在零 件图上。 3.熟记14个形位公差特征项目的名称及其符号。 教学重点: 形位公差的识读与标注。 教学难点: 零件图上形位公差标注的理解。 9.5.3形位公差简介 9.5.3.1形状和位置公差概念 零件在生产中,不仅尺寸不可能做提绝对精确 ,而且形状和位置也会产生误差。形状误差和位置 误差直接影响零件的装配和使用性能。 如下图中的圆柱销(a),加工后的实际尺寸虽符 合图纸要求,但其实际形状由于加工过程中种种因素 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如图(b),这种零件就不能很好地 进行装配,并影响使用性能。

2、再如下图(a)所示的轴,尽管加工后两段的直径 也和图纸相符,但它们的轴心线却没有对正,如图 (b)所示,显然也给装配和使用带来不利。 基本概念 1要素:构成零件几何特征的点、线、面。 要素分类: 1)按状态分:理想要素几何意义上的,无误差 。 实际要素实际存在的,有误差。 2二平行平面 3.圆柱面4.圆锥面 7.球心 1.端面 5.轴线 6.球面 2)按结构分: 轮廓要素具体的、看得见、摸得着。 中心要素是抽象的,假想存在的,如 轴线、对称面、球心等。 2二平行平面 3.圆柱面4.圆锥面 7.球心 1.端面 5.轴线 6.球面 3)按作用分: 被测要素给出形位公差的要素。 基准要素确定被测要素

3、方位的要素。 零件表面的实际形状对理想形状所允许的变 动量叫形状公差。如下图(b)所示,给出了销轴轴 线的形状公差要求,即轴线的直线度为0.01, 其意义为允许轴线弯曲,但不得大于0.01。 (a) (b) 零件的实际位置对其理想位置所允许的变动 量叫位置公差。如下图(b)所示,给出了轴上两段 轴线的位置公差要求,即以8圆柱轴线为基准 ,使15圆柱的轴线与其同轴度为R0.05。 (a) (b) 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统称为形位公差。 9.5.3.2形位公差代号、基准代号 形位公差代号、基准代号(续) 有 有 有 有 有 (1)公差框格 公差框格用细实线绘出,形状公差分两格,位 置公差分3格或3格以

4、上。 基准代号字母 位置公差数值 公差带的形状 位置公差符号 指引线 0.05 A 框格高度为 框格中字体 高度的2倍 9.5.5.3 形位公差的标注 在技术图样中,国标规定形位公差用框格标注。 0.05 形状公差数值 形状公差符号 指引线 形状公差框格 位置公差框格 通常形状公差的 框格有两格,第一格 中注上某项形状公 差要求的符号,第二 格注明形状公差的 数值. 位置公差的框格一般有 三格或三格以上.第一格中注 上某项位置公差要求的符号, 第二格注明位置公差的数值. 第三格以后为基准代号. d 0.05 (2)被测要素的标注方法 被测要素指有形位公差要求的要素。标注时,用带箭头 的指引线将

5、公差框格与有关的被测要素相连,并以以下方式标 注: 当被测要素为轮廓要素时(看得见摸得着的线、面 ),将箭头指在该要素的轮廓线或其延长线上,且明显地与尺 寸线错开,如下图所示。 轮廓要素 轮廓要素 轮廓要素 指引线箭头置于被测要 素的延长线上,必须与 尺寸线明显地错开 指引线箭头置 于被测要素的 轮廓线上 指向实际表面时 ,箭头可置于带 点的参考线上 当被测要素为中心要素(抽象的,假想存在的, 如轴线、中心线、对称平面)时,指引线的箭头应直 接指向该要素或与该要素的尺寸线对齐,如下图。 中心要素 指引线箭头应 与尺寸线对齐中心要素 中心要素 (3)基准要素 基准要素由基准代号表示,其画法如左图

6、 所示,无论基准代号在图中的方向怎样,细实线圆 圈内的字母一律应水平书写。 等于框格高度 510 2b 基准代号 C D 当基准要素是轮廓要素(线或表面)时,基准符 号的短粗横线应画在靠近该要素的外轮廓线或其延长线上, 且必须与尺寸线明显地分开,如下图所示。 当基准要素为中心要素(轴线、中心线、对称 中心平面等)时,基准符号中的细实线与尺寸线对 齐,如下图所示。 基准代号的连线 应与相应基准要素 的尺寸线对齐。 当地方 受限, 基准符 号与尺 寸线箭 头重叠 时,基 准符号 可以代 替尺寸 线箭头 。 基准代号的连线 应与相应基准要素 的尺寸线对齐。 多项形位公差合并标注 如下图所示。 多个被

7、测要素具有同一形位公差要求的标注 如下图所示。 (4)形位公差数值的注法: 图样上所注形位公差如无附加说明,则被测范围 为箭头所指整个轮廓或中心经素。 如被测范围仅为被测要素的某一部分,则该部分 用粗点画线表示出来,并标注尺寸,如P141图9- 52a所示。 如需要给出被测要素任一长度或范围的公差值时 ,如图9-52b所示。 如对同一要素的公差值在全部被测要素内的任一 部分进一步要求时,其标注方法如图9-52c 所示 。 在该要素上 任一局部长 度100mm的 直线度误差 值不得大于 0.02mm。 在被测要素的全长上的直线度误 差值不得大于0.1;同时,在该要 素上任一局部长度100mm上的

8、直线 度误差值不得大于0.05mm。 局部限制的标注方法: 仅对部分而不 是对整个被测 要素有公差要 求时的标注形 式。图中的点 划线为粗点划 线。 公差框格所控制的对象仅为 整个表面上直径为d的一 个小圆面,其平面度误差值 不得大于0.1mm。d圆周用 粗点划线绘制。 要素局部作为基 准的标注方法 限制范围的标注方法 (二)、形位公差标注示例 0.02 指引线的箭头 要指向被测要 素的轮廓线或 其延长线上 d 表示d 圆柱 表面的任意素 线的直线度公 差为0.02 d 0.02 表示d 圆柱体 轴线的直线度公 差为0.02 被测要素 是轴线时, 指引线的箭 头应与该要 素尺寸线的 箭头对齐

9、d 0.05 表示被测左端 面对于d 轴 线的垂直度公 差为0.05 基准要素为 轴线时,基 准符号应与 该要素的尺 寸线对齐 d 0.03 A A 表示d 孔的 轴线对于底面 的平行度公差 为0.03 当基准符号不便直接与公差框格连接时,应用 基准代号。此时公差框格应增加第三格,并写 与基准符号圆圈内相同的字母代号。 (三)、形位公差的识读方法 例1、识读齿轮图上标注的形位公差并解释含义。 25 32 88h9( ) -0.087 0 0.08 B 0.006 A 0.05 B 0.08 A 0.02 B B 0.01 8P9 24H7( ) 0 +0.021 88圆柱面的圆度公差为0.00

10、6mm 88h9圆柱的外圆表面对24H7圆孔 的轴心线的全跳动度公差为0.08mm 槽宽为8P9的 键槽对称中心 面24H7圆 柱孔的对称中 心面对称度公 差为0.02mm 24H7圆孔 轴心线的直 线度公差为 0.01mm 圆柱的右端 面对该机件 的左端面平 行度公差为 0.08mm;右端 面24H7圆孔 的轴心线垂直 度公差为 0.05mm 60 C M10 0.01 B C 0.05 0.01 A 18 -0.001 +0.003 22 A 0.04 60 例2、识读阶梯轴所注的形位公差的含义。 直径为22圆锥的大、小两端 面对该段轴的轴心线跳动度 公差为0.01mm 两端面 圆锥体任一

11、截面的圆 度公差为0.04mm 18圆柱面的圆柱 度公差为0.05mm M10外螺纹的轴心线对 两端中心孔轴心线的同 轴度公差为0.01mm (3)螺纹M81 的轴线对16f7 的轴线的同轴度 公差0.1mm; (2)16f7 圆柱面的圆 柱度公差为 0.005mm; (1)球 面SR750 对16f7 的轴线的 径向圆跳 动公差为 0.03mm; 例3 活塞杆形位公差的识读 (4)右端面对 16f7的轴线的 端面圆跳动公差 为0.01mm。 形位公差标注示例 小结: 1、被测要素主要看指引线箭头所指的部位 ; 2、基准要素主要看基准符号所在部位; 3、要熟悉形位公差的项目符号。 习题集:P6

12、6-P75 作业: 平面度公差是实际被测要素对理想平面的允许变动量, 平面度公差带只有一种,即由两个平行平面组成的区域,该区域 的宽度即为要求的公差值. 实际被测要素对理想圆的允许变动量,其公差带是垂直于轴 线的任一截面上半径差为公差值t的两个同心圆间的区域。 实际被测要素对理想圆柱的允许变动量,其公差带是半径 差为公差值t的两同轴圆柱面之间的区域。在圆度公差的标注 中,箭头方向应垂直于轴线或指向圆心. 实际被测要素对理想轮廓线的允许变动量,其公差带是 距离为公差值t,对理想轮廓线对称分布的两等距曲线之间 的区域。 实际被测要素对理想轮廓面的允许变动量,其公差带 是距离为公差值t,对理想轮廓面对称分布的两等距曲面之 间的区域,理想轮廓面由理论正确尺寸标出 被测实际要素相对于基准要素的方向成0的要求。 被测实际要素相对于基准要素的方向成90的要求。 被测实际要素相对于基准要素的方向成一定角度的要求。 要求被测实际要素与基准要素同轴。 要求被测实际要素与基准要素共面。 要求被测实际要素与基准要素有一定的位置关系。 径向圆跳动用于控制圆柱表面任一横截面上的跳动量。 端面圆跳动用于控制端面任一测量直径处,在轴向方向的跳动量。 径向全跳动用于控制整个圆柱表面上的跳动总量。 端面圆跳动用于控制整个端面在轴向方向的跳动总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