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质量监测考试分析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4995648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下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质量监测考试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下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质量监测考试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下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质量监测考试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下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质量监测考试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下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质量监测考试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下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质量监测考试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质量监测考试分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下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质量监测考试分析13 / 13 作者: 日期: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2017年下期教学质量监测试卷分析评价报告宜章县 岩泉镇中心小学 六年级 语文 试卷执笔人:李红文一、考试基本情况分析。(一)全校监测成绩统计。班次人平分合格率优秀率六(118)班83.2493.6%56.4%六(119)班76.7493.2%24.7%六 (120) 班81.3792.7%46.3%六(121)班80.1994.4%37.5%全校80.3993.4%41.23% (说明:60分以上为及格,85分以上为优秀,下同。)(二)抽样分析情况。1、全校样本数据。样本类型样本总量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合

2、格率优秀率评 卷规范率评 卷差错率全校样本5082.759343 90.2% 45%100%0%2、学生得分情况(全校样本分析)。题号题目要求满 分平均分得分率未答人数作答零分人一规范书写22100%001看拼音写词语65.388.3%002读句子,用选择正确的读音或字词21.680%003按要求写成语32.893.3%004根据要求提供的信息写出相对应的作品32.170%005判断53.774%006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3.162%00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210.688.3%008综合实践:聊聊身边的话题6583.3%00三课内阅读107.676%00课外阅读161168.75%0

3、0四习作3023.177%003、学生答卷情况。样本类型智力因素(各项能力得分率)非智力因素积累运用阅读理解作文书写情况答题规范程度认真程度全校样本82.5%72%77%较好规范较认真(三)全校监测基本情况分析。2017年下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质量监测,由郴州教研室命题,岩泉镇总校统一安排监考人员对口交换,中心小学、团结联校、岩市三所学校教师对调监考,以闭卷笔试的方式进行。学校及时统一安排阅卷,整个环节严谨、规范、有序。全卷规范书写、积累运用、阅读理解和习作四部分组成,总分100分,时量90分钟。我校六年级4个班所有学生都参加了考试,及格率为93.4%,优秀率为41.23%。其中85分以上(含85

4、分)共有126名学生,有待合格的学生共20人。二、试卷结构分析考查类型考查目标题 型合计(分值)比例%考查内容题源选 择判断填 空简 答作 文能力分值能力分值能力分值能力分值能力分值规范书写教材识记222字音、字词教材识记2识记688按要求写词语教材积累运用333写相应作品课内积累运用333判断课内外相结合积累运用555课文内容课内积累运用2识记101212选择课内外结合综合运用555口语交际课外综合运用666阅读理解课内外相结合综合运用12理解132626习作综合综合303030三、试卷总体评价(特点和问题)2017年下学期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六年级语文试卷,全卷分为规范书写、积累运用、阅读

5、理解和习作四大部分。试卷注重考察学生知识的积累程度与灵活运用的能力,侧重考察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具体语境理解词语、运用词语进行阅读的能力。 其特点有:、题量适当,基础知识监测较全面,理解性题目不多。从监测成绩分析,本次试卷积累运用题同期中考试相比,难度系数一般,理解运用题较少。整体来说,整体试卷涉及的基础知识面比较广,从各个方面来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且抓的比较细致。如:第1小题,读拼音,写词语:“和蔼”“火炬”“旗帜”三个词语是文中所掌握的生字,所以学生都能够写出来,但是对于“牺牲”、“茁壮”两个词语学生就有些迷糊,有几个学生“牺”字在下多写一横,“壮”容易写成“状”,在辨字组词上仍旧存在

6、一定的问题。第2小题,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或字词,错的最多的地方是“脉搏、博大”的区别,这与学生理解有关。第3小题,按要求写成语,这些字词的积累源于课本的“语文活动”,只有学生认真识记,不存在什么大的问题。第7题中根据课文或语境填写句子,考查学生的识记与简单的运用,错误在于字词的书写,因此整个积累运用都是基础性知识的贯穿,理解性的题目较少。、试卷题目灵活巧变,题型富有多样性、新颖性的特点。 本次监测试卷题目对学生的仔细程度及对课本的熟练程度要求较强,对基础知识掌握程度较为稳固,稍有粗心便容易失分。如:第4题,根据下面提供的有关信息写出对应的作品,这是新型考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熟悉和理解

7、程度,设计的较为灵活,巧妙。第6小题中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共五小题,每一小题考察的内容各不一样,灵活多变,如,“金针出妙手,白衣怀丹心”一题不仅考查学生对对联的理解,还考查学生课外知识的掌握,较为新颖;再比如“下列句子变化后,改变了原意的是”这一题设计巧妙,考查学生对句子的转述句、关联词、双重否定句、诗意的理解,把这么多的知识融合在一题,较为灵活,新颖。再比如“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按以往考试来看,往往排序题失分最多,今年设计排序题为选择题,给孩子提升了得分率,设计得巧妙、新颖。3、课内外知识相结合,坚持多元性、综合性的统一。监测试卷考查了学生对课文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要求学生

8、注重课外知识的积累,以及各种语法的灵活运用。如:第6题三国演义刻画了许多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不属于“三国”里的人物的有,学生需要课外多阅读,方能不丢分。第8题聊聊你身边的话题,开放性强,综合性强,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大,既锻炼学生的写话能力,也让学生能多留意身边的事物。4、考查知识还是基于教材,源于教材,没有偏题怪题难题,有效地引导师生重视教材的教与学。4、 学生答题失误分析(1) 规范书写(2分)考察学生的语文书写工整程度。大部分学生写的很好,但同时也有很多学生在工整书写的意识上还有所欠缺,需要我们老师在日常书写中就加以严格要求的。(2) 积累与运用(42分)本部分共有8道题,分值42分,题型

9、涉及字词的书写与读音、按要求写词语、写出对应的作品、选择题、判断题、课文内容填空、口语交际等。第1题看拼音写词语,这类词属于六年级所学生字,平时我们比较注重生字教学,强化学生识记。第2题给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或字词,“脉搏”与“博大”“写同音字字”主要检测学生同音字的掌握程度,这道题得分率较高,只有个别学生在领域这个词上错的较多,说明我们要在平时注重同音字的训练。“选择正确读音”这道题得分率较高,平时注重多音字的指导和这方面的练习。第3小题,写出含有数字的成语,写出形容做事认真刻苦的成语,写出“三十六计”中的成语,平时课堂教学注重这些词语的积累,因而得分率高。第4小题根据下面提供的有关信息写出对应

10、的作品,大部分学生能写出相对应的作品,但是小部分学生因忘记写书名号丢分,或写错别字丢分,这需要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上多加指导。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改卷老师的疏忽丢分,如:林海音、书店、贪婪吞读,这三个词是出自窃读记,也有学生写的是城南旧事,按理说也是正确的,此题不够严谨,参考答案有待考证。第5小题判断题错误最多的是“凸”的笔顺,此字是六年级掌握的生字,上课的时候有特别强调“凹凸”的书写,可能因为特别,反而学生未引起注意,对这一笔顺不了解,这需要六年级教师在总复习时强调汉字书写及笔顺。另外,学生逻辑能力不强,出示卜算子.咏梅、墨竹如人、黄山松这三篇文章容易误导学生,未按顺序出示:梅、竹、松,学生判断

11、错误,还有部分学生根本不知道岁寒三友是:梅、竹、松,进而判断错误,课外知识未积累。第6小题中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第小题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学生有许多选择了“名不虚传”的“虚”,这里的“虚”不是空虚的意思,应该是“假”的意思,选错的原因在于学生未理解词语的意思,学生在学“犹有花枝俏”时未懂得“犹”的词意。第小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观察能力,是否理解“针、白衣”之间的联系。第小题考查学生的课外知识的积累,是否对四大名著有一定的了解。第小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转述句、关联词、双重否定句、诗意的理解,这题对于后进生来说是一个盲区,对于其他学生来说是一个区分度,关键在于学生是否掌握好各类

12、句子的转化,这是小学的一个重点。第小题排序题,学生阅读较少,不能形成语感,再加上学生的思维局限性较强,作为选择题出现,还是让学生得分率提高不少。第7小题,按要求填空,其实就是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学生虽然能够熟读成诵,但是却有不少错别字,还需要多多加强学生的辨字能力。其中有一小题是根据情境写出相应的句子,有部分学生学东西不能灵活运用,主要还是因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未引导学生理解性记忆,也未让学生在课后去品味阅读,导致学生失分,课堂上仍需讲得细致、透彻。第8小题,综合实践:聊聊你身边的话题,这属于口语交际题,也是综合运用题,身边的话题多种多样,学生可以畅所欲言,但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与理解能力有限,练

13、习做的少,在这一题中学生感受较少,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二)阅读理解(26分)阅读理解共两则,一篇是巫峡赏雾的节选片段,一篇是课外阅读。巫峡赏雾这一小段的节选是课堂上重点讲解的“跑马雾”,课堂上学生已经能够自主背诵,因而对学生来说,第一小题“将四个动词分别填入文中”这一小题基本上是没有失分,只有少数各别学生因粗心抄写错误,第二小题属于概括短文大意的题型,学生未注意括号“不能抄原文的句子”的温馨提醒,失分较多。在概括方面存在大的缺陷,还需多多加强。第二则阅读中也存在问题,有漏题的,有审题错误的,有概括错误的。尤其是写作方法题一题中,答案层出不穷,主要还是因为课堂上对写作方法“借物喻人”、“点面结合”的渗透不够,学生不能理解,所以失分较多。在第四小题概括两棵树的目标中,学生不认真读短文,这明明是短文中有的,学生丢分还是很严重,这还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加以引导,多读读短文,在文中找答案,归纳总结能力和理解运用能力还有待提高,阅读遍数少造成不理解,胡乱答的现象,还有部分学生书写乱导致失分。(三)作文(30分)此次作文是命题作文美就在身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