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19春高中地理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2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检测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4994188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2019春高中地理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2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检测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课标)2019春高中地理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2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检测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课标)2019春高中地理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2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检测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新课标)2019春高中地理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2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检测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新课标)2019春高中地理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2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检测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2019春高中地理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2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检测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2019春高中地理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2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检测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一、单项选择题1要对我国“三北”地区荒漠化土地发展进行宏观监控,宜选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C )A地理信息系统(GIS)B全球定位系统(GPS)C卫星遥感定期拍摄 D人工科考【解析】对我国“三北”地区荒漠化的土地发展进行宏观监控,可用卫星遥感定期拍摄,对比不同时期的遥感图片就可了解土地荒漠化的发展状况,而人工科考费用大,效率低,并且这也不属于地理信息技术。下面是某次地震前后某区域的对比照片,左图是地震前拍摄的图像,右图是地震后拍摄的图像。读图回答24题。2获得此组照片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A遥感 B全球定位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3政

2、府对此次灾害损失进行统计并合理安排灾后重建工作,需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C )A遥感 B全球定位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4抗震救灾期间某运输公司的中心调度系统中快速查询本公司救灾运输车队的位置信息,所采用的技术是( D )ARS BGISCRS和GPS DGIS和GPS【解析】第2题,遥感技术具有速度快、范围大、限制少等优势,可以快速地获取地理事物的信息。第3题,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指导人们进行抗灾活动,需借助地理信息系统。第4题,GPS是全球定位系统,确定运输车队的位置需要用GPS技术;运输公司在中心调度系统中快速查询本公司运输车队的位置信息还需要采用GIS技术。北斗卫星导航

3、系统是中国自主建设的卫星导航系统,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下表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三步走”发展概况。据材料回答56题。步骤(时间)系统名称服务范围1994年北斗一号系统5N55N,70E140E2012年北斗二号系统55S55N,55E1802020年北斗全球系统全球5.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以用于( C )人口普查应急搜救水文监测海产品加工地理信息测绘A BC D6由上表可知( A )A北斗一号系统服务范围超过2000万平方千米B北斗二号系统服务范围主要涵盖亚洲和欧洲C目前北斗系统服务范围覆盖太平洋和大西洋D目前西半球区域暂时无法接收北斗系统服务【解析】第

4、5题,根据材料信息,北斗导航系统主要用于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人口普查、水产品加工不在此列。第6题,根据表格信息,目前北斗导航虽未覆盖全球,但已经覆盖太平洋、印度洋的大部分地区,影响到亚洲、大洋洲及欧洲的部分地区,涉及东西半球,超过2000万平方千米。7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我们( A )对三峡工程的建设进行监控对生态环境和气象变化进行监控,及时对西部大开发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对无人区进行长期勘探可以直接对西南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治理ABCD【解析】地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国土资源管理、国土开

5、发规划等许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而遥感能够在无人区进行长期勘探,但不能对产生的各种问题进行直接的治理。8在对西部进行科考时,使用全球定位系统,其优点主要是( A )A能为科学家提供准确精密的三维坐标数据信息B可以对陆地、天空和地下提供直接拍摄图片C服务过程有定时、间断性特点D通过全球定位系统可以随时读取各种信息资料【解析】全球定位系统能够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并且具有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等特点。地理信息系统是地图的延伸,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得信息,保存绘制各种地图,综合分析比较各种地图数据,并进行空间分析。B2C是英文BusinesstoCustomer(商家对顾客)的缩写

6、,是近年来依赖于互联网迅速崛起的新型销售模式。如众多年轻人购物首选的淘宝网即属此类经营模式。读“B2C交易流程示意图”,回答910题。9B2C模式( B )宜将商业网点布局在中心商务区依赖于现代物流业的不断发展是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重要方式之一易受自然环境影响,成本高、利润低ABCD10在B2C模式中,物流公司可以随时了解运输车辆在运输途中所处位置,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D )GIS 数字地球RS GPSA B C D【解析】第9题,据题干可知,该模式依赖于现代物流业不断的发展,是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重要方式之一。第10题,对运输车辆进行精确定位要运用GPS技术,及时查询了解运输车辆的位置信

7、息要应用GIS技术。(2018华师附中质测)读某日四川气象干旱监测图,回答1112题。11要持续监测该地区的旱情,需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为( C )AGPS BGIS CRS D数字地球12该幅干旱监测图的绘制主要是依赖( B )AGPS BGIS CRS D数字地球【解析】第11题,RS可用于自然灾害的监测,能够持续监测旱情等灾害的发展。第12题,该图的绘制需要对多种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因而需要运用GIS。二、综合题13根据下图所示,完成下列问题。(1)GIS在灾害监测评估应用中的空白处所代表的作用分别是预报预警、动态监测。(2)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在灾害监测评估过程中的优势分别是什么?两者

8、结合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如何?【答案】(2)遥感技术在灾害前兆与灾情监测过程中的信息获取方面有优势,而地理信息系统借助于其信息管理、查询和分析功能,在灾害空间分布分析方面有优势。两者结合,可以实现在灾害发生前,能事先圈定危险区,并对危险程度评价,指导防灾活动;在灾害发生过程中,能对灾情实况监测,指导抗灾活动;在成灾后能对灾害损失作出快速评价,指导救灾工作。【解析】GIS在灾害监测领域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地理信息系统的信息管理、查询和分析功能,可为分析灾害影响范围,确定救灾物资调配的最佳线路,以及受灾人员、财产的安全有效转移提供决策依据,同时进行灾情统计与评估,为灾后重建提供决策支持。遥感技术重在信

9、息的获取,地理信息系统重在信息的分析处理。14深圳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有关南极科考与3S技术的材料,开展研究性学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8年11月2日,中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从上海出发前往南极,为中国第五座科考站选址。材料二在南极中山站前使用探测仪器的科考队员。 (1)南极科考队为中国第五座科考站选址,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GPS和GIS;考察队员监测南极冰川和海岸线变化要利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RS。(2)“数字南极”的构建是我国南极科考的重要任务。下列对“数字南极”的利用,叙述错误的是( C )A方便查阅南极地区的三维地图及地图信息B可以对附近地区冰川、海岸

10、线的变化进行观察分析C为防止极冰融化提供治理的技术D对地物相关信息的分析采用数字化处理(3)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在对南极地区进行勘探研究中,除了上述应用外,还有哪些用途?试举两例。【答案】(3)利用GPS测量观测点的海拔高度,确定科考队员的位置;利用RS探测资源状况;利用GIS绘制资源分布图。(任举两例即可)【解析】第(1)题,选址过程要通过GIS进行空间分析,位置的确定要应用GPS,监测环境的变化需要用到RS。第(2)题,“数字南极”不能提供治理极冰融化的技术,但能为极冰融化的治理提供有用的分析数据。第(3)题,可从GPS、RS以及GIS等技术的应用,结合南极科考现状进行分析。任务型阅读在江苏高考英语试题中占有较大比重,考题形式以表格形和树状形为主,文章体裁以议论文、说明文为主,文章篇幅往往较长,阅读量大,但结构清晰。该题型综合性很强,思维含量较高,答案既要忠实于原文,又要不局限于原文,原词填空题和词性、词形变换题在逐渐减少,通过归纳总结得出答案的题逐渐增多,另外还有推断作者意图和态度的考题,这必将增加该题型的难度,所以得分一直偏低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