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记叙文写作 指导.docx

上传人:镜花****ul 文档编号:114991761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0.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记叙文写作 指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记叙文写作 指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记叙文写作 指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记叙文写作 指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记叙文写作 指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记叙文写作 指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记叙文写作 指导.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记叙文写作指导 一、什么是记叙文? 记人的记叙文就是以人物为主要的记叙对象和故事为轴心的记叙文。 它是以塑造性格鲜明而又具有一定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来表现主题。它的情节安排不是以“事”为主,而是以“人”为主,文中的叙事、写景、状物、抒情等表达方式都是为写人服务的。 内容清楚是记叙文的最基本要求,要准确具体地描写人物,体现人物性格特征。对人物具体描写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其中主要的是要写好人物在事件发展中的言行,表现他们的思想。 记人的作文还要详略得当,有的地方需浓墨重彩,有的地方轻描淡写,还有的地方干脆空着。 写作要点 记叙文是以写人、记事、状物为主要内容,以叙述和描写为表达

2、方式的文章。 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应该注意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以及对细节的描写,考生应根据写作的要求,灵活掌握,突出重点。以写事为主的记叙文,应该注意交待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应该注意描写先后顺序以及记事的相对完整,注意把握好事情的开始、发展、高潮及结局。 以与景为主的记叙文,应该注意景物的主要特征,景物描写的层次,以及人与物的情感交融。 记叙文写作要点如下: 1明确写作目的和叙述的中心思想,段落叙述始终围绕着主题而展开,避免空间的叙述和与主题无关的内容。 2一篇好叙述文需要直接或间接表达以下六个问题,即:when?该事发生的时间, where?该事发

3、生的地点,who?人物角色是谁,what?发生的是什么事,why?该事发生的原因,以及how?事件的结果是如何造成的等等。 3 一篇记叙文,无论长短如何都应该是一个完全独立的事实,因此,在下笔时必须明确:该从何处开始叙述,该在何处结束叙述,以及应该提供何种事实才能使叙述完整。 4 写作顺序可以采用“顺叙”、“倒叙”和“插叙”的方法,但初学者最好采用“顺叙”的方法进行训练,以情节发生时间的先后为序。 二、要明确记叙文的六要素: 人物、时间、地点、开端、发展、结局 这几个要素必须要在文章中有充分的体现,不论写人的记叙文,还是记事的记叙 文,都要求写作时要注意利用好六个要素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4、。 (一)、人物。 人物是记叙文中表达作者情感的重要部分,即使是写事的记叙文也要依靠人物来完成主题的表达,因而对作品中的人物进行描写就显得尤为关键了。 人物描写的手法主要有下面几种: 行动描写 肖像描写 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 行动描写 行动描写:让人物自己来表现自己。写人物的行动应该借助情节的发展、矛盾冲突的展开而进行。 a、药写刽子手康大叔,主要就是用行动描写来对他进行具有流氓反动性格刻画的。 此类描写比较常见的失误: 1、对人物的动作不加选择与取舍,不明白动作描写的目的。 2、动作描写与人物身份的年龄、性格不符,对人物缺乏细致的观察。 3、动作描写不准确,不具体,不形象,词汇贫乏,语言表述力

5、差。 肖像描写: 人物外貌描写指对人物长相体态,衣着打扮,神态表情,姿势声音以及生理特征等的描写。为此外貌描写应能抓住人物外形的特征,又体现出人物性格特征,并与人物的社会地位、身份、年龄、职业、性格等符合,切忌面面俱到。心理描写 对人物内心活动的刻画是心理描写。 直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但在心理描写的方法上却可以分为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大致有以下几种: a、直接描写心理。往往表现为“想”“他觉得?”。 b、动作表情写心理。如他“拖着铅一般重的腿。”“母亲用手摸了摸箱子的冰冷的皮,将臂肘靠在上面,很满意地望着大家。” c、环境写心理。如“每次开门的时候,就有一阵云雾似的冷空气吹到他脸上,这使他觉

6、得很爽快,于是她把冷空气深深地吸进去。” d、内心独白写心理。“完蛋了吗?”母亲问自己道。但是接着就颤抖地回答:“大约还不妨吧?” e、幻觉写心理,也可以通过梦境写心理。 祝福结尾: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的香烟,都醉醺醺地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荔枝蜜中作者化为蜜蜂的描写也属此类。 (二)、时间、地点 时间、地点为人物活动和情节发展提供了生活场景,同时,时间也有结构文章的作用,一般记叙文的写作要依照时间来行文,依时间划分,可以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等几种方式。 一般写作用顺叙,但为了突出结局,可以采用倒叙的方法,这可

7、以设置悬念。插叙、补叙往往起到扩充文章内容,丰富文章表达的作用。 平叙在学习过的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中使用过。 (三)、情节 情节是一个记叙文完整内容的具体展开。它一般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组成,个别作品可以有序幕和尾声。 作为写作的重点,“发展”部分和“高潮”部分是需要特殊关注的,一篇文章的闪光点往往就体现在那儿。 情节的构思应遵循生活的真实,要有“生活的合理性”。所谓“生活的合理性”是指写作的内容要符合生活实际,但我们也不必太拘泥,学一学鲁迅先生的“杂取种种个,合成一个”的方法会使文章更加充实丰富。 情节的构思将直接决定一篇文章的好坏,物别是写事的记叙文,当然写人的记叙文也要通过一个事儿

8、来反映人物的性格。这样在设计结构的时候就应该斟酌了。 作文虽然不是文艺创作,但其中也少不了文学表现手法的运用,记叙文在写人或记事中要善于借鉴一些表现手法,当然这也是以生活的“真实”为基础的构思。 “文似看山不喜平”,我们怎样可以写出一波三折的作品呢? 悬念似情节: 习作要善于突破平淡的情节发展方向,叙述中应善于为人物性格的展示设计出悬念。如写一则小文: 一波三折法: 如果写一名同学练习写作,然后投稿,这一个属于尝试性的内容就可以以此写出波折了。 突破常规法: 记一件好事或写一个人做好事,我们可以突破写好人好事的俗套,求鲜,求变。 请依据下面提供的情景,写一则具有突破常规的作文: 冬天的冰雪路、

9、清晨、上学去的小芳、买豆腐的老奶奶。 欧享利笔法: 苏比的6次努力地犯罪行为,都没有让他如愿地到监狱去越冬,而决意改变自己的时候,警察的手却搭在了他的肩膀上。 小高潮法: 项链: 情节的构思可以有很多种类、方法,还要根据写作具体内容而定。 三、记叙文写作注意的问题: 1、结构文章要有一个统率全文的线索。线索把文章中的所有内容组合起来,使文章形成一个有机的集体。 可作线索的内容多种多样,学习过的文章里就有很多体现: 物为线索:药(人血馒头)一碗阳春面 感情为线索:纪念刘和珍君(悲愤的感情) 一件事为线索: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寻找和运送特效药)一句话为线索:为了周总理嘱托(棉花就是俺的命,啥也别

10、?)游踪线索:一般的游记散文常用这种方法。 2、要有复杂记叙文的特点,把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特点充分体现出来,一篇优秀的文章应该有一定的深度,这个深度靠议论、抒情来得以落实。 记叙是记叙文中的主要表达方式,议论、抒情在记叙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升华,起到点明主旨的作用。在记叙文中,往往记叙、议论、抒情、描写等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使文章更具有文学艺术感染力。 茅盾的风景谈描写的六幅风景画,似乎是届于自然景观,但为了突出人类的活动,六幅画面的后面有五句议论性的句子,这些句子很好地深化了文章的主旨,逐层深入地揭示了人类的伟大,最终得出解放区军民乃伟大中最伟大者的结论。 描写的表达方式也绝不可忽视,

11、特别是环境的作用多种多样,应通过巧妙的环境描写来实现它的作用。 环境描写的作用一般有: 烘托气氛 衬托心情 烘托人物性格 推动情节发展 点明主旨 3、要综合调动多种写作技法,从形象的刻画,到语言的使用都要体现出一定的文学表现技巧来。 不论运用何种写作技法,应以“真实”为前提。 写作形式多种多样,“写真”不可只写一事一人,应注意“面”,通过“面”反映事物的普遍性。 a、借鉴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的小标题形式,可以将其分为几个片断,如为了写“母爱的至真”,我们可以利用“梨核比梨肉更好吃”,“别哭,孩子”,“母亲,您老了”三个小标题写作,使文章即具独立性,又有机地统一在“母爱”这一线索上 b、日记体,

12、最优化的写生活实录的载体。 一个同学在对待生命的态度上,写出了这样一句话:生活中会处处有感动,只要有感动相伴,我们谁都不是孤独的,既然如此,生命也不仅仅属于我们自己,而是属于关心我们的每一个人的。每分感动都是一份真,每份感动都是一份情,每份感动都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音符,而我们自己,又有什么理由不善待生命呢? c、悬念式开篇。要露而又藏,讲究一个“巧”字。 例:“我是他的亲儿子,他不是我的亲爸爸。”小时的我经常这样伤心地对我自己说。 那时,我恨爸爸,我不知道他为什么不给我一分钱零花,我不知道为什么与小伙伴吵架,哭到最后的总会是我,我不知道我做错了一件小事,妈妈为什么总要千方百计地为我瞒着,我不知道为什么我连亲生父亲的一句夸奖,哪怕只一个轻轻的微笑都不敢奢求? d、撷取生活的情趣,为作文加入调味的一点点盐,使作文更令人耐读。示例:某日早凌晨3:10,宿舍楼内突然铃声大作,众学子纷纷从梦中惊醒,不约而同地产生“今天怎么这么困”的疑问,直到有人惊呼“才三点钟”,众人才倒头睡下,宿舍楼又恢复了平静。“唉!不知是否最近天气反复无常致使学校电铃也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