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18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 5.2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课时规范训练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4991545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2018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 5.2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课时规范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课标)2018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 5.2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课时规范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课标)2018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 5.2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课时规范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课标)2018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 5.2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课时规范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课标)2018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 5.2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课时规范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2018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 5.2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课时规范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2018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 5.2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课时规范训练(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 5.2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一、选择题1关于下列图解的理解正确的是()A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表现在图中的B过程表示减数分裂过程C左图中过程的随机性是子代Aa占1/2的原因之一D右图子代中aaBB的个体在aaB_中占的比例为1/16解析:选C。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即图中的,A错误;表示受精作用,B错误;左图中过程的随机性是子代Aa占1/2的原因之一,C正确;右图子代中aaBB的个体占整个子代的比例为1/16,aaBb的个体占整个子代的比例为2/16,所以子代中aaBB的个体在aaB_中占的比例为1/3,D错误。2一对黄色卷尾鼠杂交,

2、得子代:6/12黄色卷尾、2/12黄色正常尾、3/12鼠色卷尾、1/12鼠色正常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卷尾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B鼠色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C上述一定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子代中可能不存在黄色纯合子解析:选D。从题意看出,一对黄色卷尾鼠杂交后代中出现了性状分离且出现了新的性状组合,卷尾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鼠色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从黄色鼠色21,看出子代中可能不存在黄色纯合子。3豌豆的两对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两亲本杂交产生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如下表所示,亲本的基因型是()子代基因型AABBAaBBaaBBAABbAaBbaaB

3、b所占比例1/81/41/81/81/41/8A.AaBbAaBBBAaBbAaBbCAABBAaBB DAABbAaBB解析:选A。把两对等位基因分开分析,子代中AAAaaa121,说明亲本相关的基因型为AaAa;子代中BBBbbb110,说明亲本相关的基因型为BBBb,综合上述分析,亲本的基因型是AaBbAaBB,A正确。4某动物细胞中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B、C分别对a、b、c为显性。用两个纯合个体杂交得F1,F1测交结果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则F1体细胞中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是()解析:选B。测交就是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目的是确定F1的基

4、因型。根据题干可知,测交后代有四种基因型,说明F1产生了四种配子,即abc、ABC、aBc、AbC,由此可推出,A、a和C、c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5小鸡羽毛的着色,必须有色素产生并沉积,否则为白色毛。已知鸡羽毛的毛色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在一个位点上,显性基因可产生色素,隐性基因则不产生色素;在另一位点上,显性基因阻止色素的沉积,隐性基因则可使色素沉积。如果表现型为白色的鸡(两位点均为隐性纯合子)和另一种表现型为白色的鸡(两位点均为显性纯合子)进行杂交,F1与隐性个体测交后代羽毛着色的概率为()A0 B1/4C1/2 D3/4解析:选B。假设产生色素的基因对应A、a,阻

5、止色素沉积的基因对应B、b,F1的基因型为AaBb,与隐性个体测交后代中羽毛着色的鸡的基因型为A_bb,故概率为1/21/21/4。6已知某一动物种群中仅有Aabb和AAbb两种类型的个体(aa的个体在胚胎期致死),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abbAAbb11,且该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11,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成活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是()A5/8 B3/5C1/4 D3/4解析:选B。在自由交配的情况下,上下代之间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变。由AabbAAbb11可得,A的基因频率为3/4,a的基因频率为1/4。故子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是A的基因频率的平

6、方,为9/16,子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是a的基因频率的平方,为1/16,Aa的基因型频率为6/16。因基因型为aa的个体在胚胎期死亡,所以能稳定遗传的个体(AA)所占比例是9/16(9/166/16)3/5。7某同学用豌豆进行测交实验,得到4种表现型的后代,数量分别是85、92、89、83,则这株豌豆的基因型不可能是()ADdYYRR BddYyRrCDdYyrr DDDYyRr解析:选A。该豌豆测交后代四种表现型的比例为1111,说明该豌豆减数分裂能产生四种比例相同的配子,B、C、D都可产生四种比例相同的配子,A只可产生两种配子,A符合题意。8玉米中,有色种子必须具备A、C、R三个显性基因,

7、否则无色。现有一个有色植株M同已知基因型的三个植株杂交,结果如下:MaaccRR50%有色种子;Maaccrr25%有色种子;MAAccrr50%有色种子。这个有色植株M的基因型是()AAaCCRrBAACCRRCAACcRR DAaCcRR解析:选A。AaCCRr与aaccRR杂交,有色种子为1/2111/2;AaCCRr与aaccrr杂交,有色种子为1/211/21/4;AaCCRr与AAccrr杂交,有色种子为111/21/2,A项正确;AACCRR与aaccRR杂交,有色种子为1111;AACCRR与aaccrr杂交,有色种子为1111;AACCRR与AAccrr杂交,有色种子为111

8、1,B项错误;AACcRR与aaccRR杂交,有色种子为11/211/2;AACcRR与aaccrr杂交,有色种子为11/211/2;AACcRR与AAccrr杂交,有色种子为11/211/2,C项错误;AaCcRR与aaccRR杂交,有色种子为1/21/211/4;AaCcRR与aaccrr杂交,有色种子为1/21/211/4;AaCcRR与AAccrr杂交,有色种子为11/211/2,D项错误。9在豚鼠中,黑色(C)对白色(c)、毛皮粗糙(R)对毛皮光滑(r)是显性。能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最佳杂交组合是()A黑光白光18黑光16白光B黑光白粗25黑粗C黑粗白粗15黑粗7黑光16白粗3白

9、光D黑粗白光10黑粗9黑光10白粗11白光解析:选D。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方法有测交和自交两种,测交子代表现型应出现1111,自交子代表现型应出现9331,D正确。10某种狗的毛色受到两种基因控制,黑色(G)对棕色(g)为显性;颜色表达(H)对颜色不表达(h)为显性,无论黑色或棕色基因是否存在,只要颜色不表达基因为纯合,狗的毛色为黄色。某人让一只棕色狗与一只黄色狗交配,结果生下的狗只有黑色和黄色,没有棕色。据此判断这对亲本狗的基因型为()AggHh和GGhh BggHH和GghhCggHh和Gghh Dgghh和Gghh解析:选A。依据亲子代的表现型写出相应的基因型通式。棕色狗(ggH_)与

10、黄色狗(_ _hh)交配,子代狗只有黑色(G_H_)和黄色狗(_ _hh)。后代无棕色狗(ggH_),则亲代之一应为黑色基因纯合,后代有黄色狗(_ _hh),故两个亲代均有h基因。所以亲代棕色狗基因型为ggHh,黄色狗基因型为GGhh。11某植物的花色受不连锁的两对基因A/a、B/b控制,这两对基因与花色的关系如图所示,此外,a基因对于B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现将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得到F1,则F1的自交后代中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A白粉红,3103B白粉红,3121C白粉红,493D白粉红,691解析:选C。由题意可知,白色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_、aabb

11、,粉色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_bb、AaB_,红色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_。F1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自交后代的比例为A_B_A_bbaaB_aabb9331,结合表现型统计得到后代中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白粉红493,故C项正确。12一个7米高和一个5米高的植株杂交,子代都是6米高。在F2代中,7米高植株和5米高植株的概率都是1/64。假定双亲包含的遗传基因数量相等,且效应叠加,则控制植株株高的基因有()A1对 B2对C3对 D4对解析:选C。此题宜使用代入法解答。当控制植株株高的基因为3对时,AABBCC株高为7米,aabbcc株高为5米,AaBbCc株高为6米,AaBbCc自交后代中AABB

12、CC和aabbcc的概率都是1/64,C正确。二、非选择题13大豆是两性植物。下面是有关大豆的两种性状大豆子叶颜色(BB表现为深绿色;Bb表现为浅绿色;bb表现黄色,幼苗阶段死亡)和花叶病的抗性(由R、r基因控制)的遗传实验的实验结果。组合父本母本F1的表现型及株数深绿抗病深绿不抗病浅绿抗病浅绿不抗病一浅绿抗病深绿不抗病22002170二浅绿抗病深绿不抗病110109108113请回答下列问题。(1)组合一中父本的基因型是_,组合二中父本的基因型是_。(2)如果用杂交组合一中的父本自交得到F1,则在F1的成熟植株中,浅绿抗病类型占_。(3)若以表中的亲本为材料,请用最简便的方法培育出纯合的子叶

13、深绿抗病的大豆品种(写出育种程序)。解析:(1)根据组合一父本抗病,母本不抗病,F1均抗病,可知抗病为显性性状,不抗病为隐性性状。进一步推知组合一中母本基因型为BBrr,父本基因型为BbRR。组合二的后代中出现了不抗病的个体,因此,对花叶病的抗性这一性状来说,父本为杂合子,又因为父本子叶颜色为浅绿,故其基因型为BbRr。(2)杂交组合一中,父本的基因型为BbRR,其自交产生的F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4BBRR、1/2BbRR、1/4bbRR。因为bb表现黄色,幼苗阶段死亡,所以在F1的成熟植株中,浅绿抗病类型占2/3。答案:(1)BbRRBbRr(2)2/3(3)用组合一中的父本植株自交,在子

14、代中选出子叶深绿的类型即为纯合的子叶深绿抗病的大豆品种。14节瓜有全雌株(只有雌花)、全雄株(只有雄花)和正常株(雌花、雄花均有)等不同性别类型的植株,研究人员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实验二:(1)对实验一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F2性状分离比接近于3103,据此推测节瓜的性别类型由_对基因控制,其遗传方式符合基因_定律。(2)若第一对基因以A、a表示,第二对基因以B、b表示,第三对基因以C、c表示以此类推,则实验一F2正常株的基因型为_,其中纯合子的比例为_。实验二亲本正常株的基因型为_。(3)为验证上述推测,分别将实验一F1正常株、实验二F1正常株与基因型为_的植株测交,实验一F1正常株测交结果应为_,实验二F1正常株测交结果应为_。解析:纯合全雌株与纯合全雄株杂交,获得F1,F1再自交获得F2,F2出现四种性状,且性状分离比为3103,是9331的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