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第三章 常见病辨证论治

上传人:ji****en 文档编号:114983780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第三章 常见病辨证论治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15年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第三章 常见病辨证论治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15年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第三章 常见病辨证论治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2015年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第三章 常见病辨证论治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2015年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第三章 常见病辨证论治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第三章 常见病辨证论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第三章 常见病辨证论治(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你的未来,我来导航天星医考之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第三章 常见病辨证论治第一节 治则与治法 一、治病求本 (一)治标与治本 1急则治其标 例如水臌病人,当腹水大量增加,腹部胀满,呼吸急促,大小便不利时,应先治疗标病的腹水,可用利水、逐水法,待腹水减轻,病情稳定后,再调理肝脾,治其本病。再如大出血的病人,不论其属于何种出血,则均应采取应急措施,先止血以治标,待血止后,病情有所缓和再治其本病。又如某些慢性病患者,原有宿疾,又复感外邪而患新病,当新病较急的时候,亦应先治外感以治其标,待新病愈后,再治宿疾以求其本。 2缓则治其本 如肺痨咳嗽,其本多为肺肾阴虚,故治疗不应用一般的治咳法治其标,而应滋养肺肾

2、之阴以治其本。又如在治疗急性热病时,后期伤阴,则应养胃滋肾等。以上所述都是缓则治其本的应用。 3标本兼治 如临床表现有身热、腹硬满痛、大便燥结、口干渴、舌燥苔焦黄等,此属邪热里结为标,阴液受伤为本,标本俱急,治当标本兼顾,可用增液承气汤治之。泻下与滋阴同用,泻其实热可以存阴,滋阴润燥则有利于通下,标本同治可收相辅相成之功。又如虚人感冒,素体气虚,反复外感,治宜益气解表,益气为治本,解表是治标。又如表证未解,里证又现,则应表里双解,亦属标本同治。 (二)正治与反治 1正治 是指采用与疾病的证候性质相反的方药以治疗的一种常用治疗法则,又称逆治。 (1)寒者热之是指寒性病证出现寒象,用温热方药来治疗

3、。即以热药治寒证。如表寒证用辛温解表方药,里寒证用辛热温里方药治疗等。 (2)热者寒之是指热性病证出现热象,用寒凉方药来治疗。即以寒药治热证。如表热证用辛凉解表方药,里热证用苦寒清里方药治疗等。 (3)虚则补之是指虚损性病证出现虚象,用具有补益作用的方药来治疗。即以补益药治虚证。如阳虚用温阳的方药;阴虚用滋阴的方药;气虚用补气的方药;血虚用补血的方药等。 (4)实则泻之是指实性病证出现实象,用攻逐邪实的方药治疗。即以攻邪泻实方药治实证。如水饮停留用逐水的方药;食滞胃脘用消食导滞的方药;瘀血用活血化瘀的方药;气滞用理气行滞的方药等。 2反治 是指顺从病证的外在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法则,又称从治。

4、(1)热因热用 是以热治热,即用热性药物治疗具有假热症状的病证。适用于阴寒内盛,格阳于外,反见热象的真寒假热证。 (2)寒因寒用是以寒治寒,即用寒性药物治疗具有假寒症状的病证。适用于里热盛极,阳盛格阴,反见寒象的真热假寒证。 (3)塞因塞用是以补开塞,即用补虚药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病证。适用于因虚而闭阻的真虚假实证。 (4)通因通用是以通治通,即用通利的药物治疗具有实性通泄症状的病证。适用于实性通利的真实假虚证。 二、扶正与祛邪 (一)扶正与祛邪的区别 所谓扶正,即是扶助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邪能力。扶正多用补虚方法,并包括针灸、气功及体育锻炼等,而精神的调摄和饮食营养的补充对于扶正具有

5、重要的意义。所谓祛邪,即是祛除病邪,使邪去正安。祛邪多用泻实之法,不同的邪气,不同的部位,其治法亦不一样。 (二)扶正祛邪的运用 1扶正 适用于以正气虚为主要矛盾,而邪气也不盛的虚性病证。如气虚、阳虚的患者,应采取补气、补阳的方法治疗;阴虚、血虚的患者,应采取滋阴、补血的方法治疗。 2祛邪 适用于以邪实为主要矛盾,而正气未衰的实性病证,如表邪盛者,宜发汗解表;邪在胸脘上部,如痰涎壅塞、宿食停滞或食物中毒等,宜用吐法;邪在肠胃下部,如热邪与肠中糟粕互结者,应采取下法;实热实火者,宜用清热泻火之法;寒证宜用温中祛寒法;湿证宜用化湿、利湿法;食积胀满,宜用消导法;有痰的应祛痰;有瘀血的,应活血化瘀等

6、法均属祛邪范围。 3扶正与祛邪兼用 适用于正虚邪实病证,而且两者同时兼用则扶正不留邪,祛邪又不会伤正。但在具体应用时,还要分清以正虚为主,还是以邪实为主。正虚较急重的,应以扶正为主,兼顾祛邪;而邪实较急重的,则以祛邪为主,兼顾扶正。 4先祛邪后扶正 适用于虽为邪盛正虚,但正气尚能耐攻,或同时兼顾扶正反会助邪的病证,则应先祛邪而后扶正。如瘀血所致的崩漏证,瘀血不去,则崩漏难止,故应先用活血祛瘀法,然后补血。 5先扶正后祛邪 适用正虚邪实,以正虚为主的病人。因正气过于虚弱,若兼以攻邪,则反而更伤正气,故应先扶正而后祛邪。如某些虫积病人,因正气太虚弱,不宜驱虫,应先健脾以扶正,使正气得到一定恢复之时

7、,然后再驱虫消积。 三、调整阴阳 (一)损其有余的含义和临床应用 热者寒之寒者热之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二)补其不足的含义和临床应用 “阳中求阴”或“阴中求阳”。即在补阴时适当配用补阳药,使阴得阳生而泉源不竭;补阳时适当配用补阴药,使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 四、三因制宜 三因制宜,即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是指治疗疾病要根据季节、地域以及人体的体质、性别、年龄等不同而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法。 第二节 中医内科病证的辨证论治 一、感冒 (一)辨证论治 1风热感冒 症状身热较著,微恶风,头胀痛,或咳嗽少痰,或痰出不爽,咽痛咽红,口渴。舌边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治法】清热宣肺解表。 方剂应

8、用】银翘散(金银花、连翘、竹叶、荆芥、牛蒡子、薄荷、桔梗、淡豆豉、甘草)加减。 中成药选用银翘解毒丸(片)、感冒退热颗粒、桑菊感冒片。 2风寒感冒 症状】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体酸痛,或鼻塞声重,或鼻痒喷嚏,流涕清稀,咽痒,咳嗽,痰吐稀白。舌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方剂应用荆防败毒散(前胡、柴胡、荆芥、防风、羌活、独活、川芎、茯苓、枳壳、桔梗、甘草)加减。 中成药选用感冒清热颗粒、正柴胡饮颗粒、荆防颗粒、九味羌活丸。 3.时行感冒 症状】突然发热,高热不退,甚则寒战,周身酸痛,无汗,咳嗽,口干,咽喉疼痛,伴明显全身症状,呈现流行性发作。舌红,苔黄,脉浮数。 治法】清热

9、解毒。 方剂应用】清瘟解毒丸(大青叶、连翘、玄参、天花粉、桔梗、炒牛蒡子、羌活、防风、葛根、柴胡、黄芩、白芷、川芎、甘草、淡竹叶)加减。 中成药选用】清开灵颗粒(口服液)、羚羊感冒片。 4体虚感冒 【症状】发热,恶寒较甚,无汗,头痛鼻塞,身楚倦怠,咳嗽,咳痰无力。舌淡,苔白,脉浮无力。 治法益气解表,宣肺化痰。 方剂应用参苏饮(人参、甘草、茯苓、苏叶、葛根、前胡、半夏、枳壳、桔梗、陈皮、木香)加减。 中成药选用参苏丸、玉屏风颗粒。 (二)用药注意(新增内容) 服药后,宜以遍身微汗为度,切忌大汗。注意避受风邪。 除体虚感冒可用补虚解表的中成药外,应忌服滋补类中药,忌烟、酒及油腻难消化的食物。 (

10、三)健康指导(新增内容) 注意锻炼,增强体质,以御外邪。易患感冒者,坚持每天按摩迎香穴。 二、咳嗽 (一)辨证论治 1风寒犯肺 症状】咳嗽声重,痰稀色白,口不渴,恶寒,或有发热,无汗,或兼头痛。舌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疏散风寒,宣肺解表。 方剂应用杏苏散(杏仁、苏叶、茯苓、甘草、前胡、陈皮、半夏、桔梗、生姜、大枣)加减。 中成药选用通宣理肺丸、半夏露糖浆、杏苏止咳糖浆。 2.风热犯肺 症状咳嗽气粗,咯痰黏稠,色白或黄,咽痛,声音嘶哑,或兼发热,微恶风,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治法辛凉解表,宣肺清热。 方剂应用】桑菊饮(桑叶、杏仁、芦根、菊花、栀子、连翘、薄荷、桔梗)加减。 中

11、成药选用蛇胆川贝枇杷膏、牛黄蛇胆川贝散、急支糖浆。 3燥邪伤肺 症状】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咳出,或痰中带血,并见鼻燥咽干。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辛凉清润。 方剂应用桑杏汤(桑叶、杏仁、沙参、象贝、香豉、栀子、梨皮)加减。 【中成药选用】二母宁嗽丸、蜜炼川贝枇杷露、养阴清肺丸。 4痰热壅肺 症状】咳嗽气粗,痰多黄稠,烦热口干。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化痰肃肺。 方剂应用清金化痰汤(黄芩、山栀、桔梗、麦冬、桑白皮、贝母、知母、瓜蒌仁、橘红、茯苓、甘草)加减。 中成药选用清气化痰丸、复方鲜竹沥液、蛇胆川贝液。 5肺肾阴虚 症状】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午后咳甚,或伴五心烦热,颧红,

12、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润肺,止咳化痰。 方剂应用】百合固金汤(百合、生地、玄参、熟地、麦冬、芍药、贝母、当归、甘草、桔梗)加减。 中成药选用养阴清肺丸、参贝北瓜膏。 (二)用药注意(新增内容) 服药期间,忌烟、酒及辛辣、生冷、鱼腥、油腻类食物。 (三)健康指导(新增内容)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除患咳嗽者,发热等全身症状明显,应注意休息。慢性咳嗽,注意饮食起居的调护,适当选食梨、莱菔、山药、百合、荸荠、枇杷等。 三、喘证 (一)辨证论治 1风寒闭肺 症状喘咳气逆,呼吸急促,胸部胀闷,痰多色白稀薄而带泡沫,兼头痛鼻塞,无汗,恶寒、发热。舌苔薄白而滑,脉浮紧。 治法宣肺散

13、寒。 方剂应用麻黄汤(麻黄、杏仁、桂枝、炙甘草)合华盖散(麻黄、杏仁、桑白皮、紫苏子、茯苓、陈皮)加减。 中成药选用通宣理肺丸、小青龙合剂、桂龙咳喘宁胶囊。 2痰热郁肺 症状喘咳气涌,胸部胀痛,痰稠黏色黄,或夹血痰,伴胸中烦闷,身热,有汗,口渴喜冷饮,咽干,面红,尿赤,便秘。舌质红,苔薄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化痰,宣肺止咳。 方剂应用桑白皮汤(桑白皮、半夏、苏子、杏仁、贝母、黄芩、黄连、山栀子)加减。 中成药选用清气化痰丸、蛇胆川贝枇杷膏、清肺抑火丸。 3肾不纳气 症状喘促日久,呼多吸少,气不得续,动则喘甚,小便常因咳甚而失禁,或尿后余沥,形瘦神疲,汗出肢冷,面唇青紫,或有跗肿,舌淡苔薄,

14、脉沉弱;或见喘咳,面红烦躁,口咽干燥,足冷,汗出如油。舌红少津,脉细。 治法补肾纳气。 方剂应用】金匮肾气丸(桂枝、附子、熟地、山萸肉、山药、茯苓、丹皮、泽泻)合参蛤散(蛤蚧、人参)加减。 中成药选用】蛤蚧定喘丸、固本止咳片。 (二)用药注意(新增内容) 喘证用药,分清寒热虚实。服药期间忌烟、酒及辛辣、生冷、鱼腥、油腻食物。 (三)健康指导(新增内容) 宜早期治疗,注意防寒保暖,调节情志,饮食清淡,不宜过度疲劳。 四、胸痹 (一)辨证论治 胸痹是指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病证。西医学的冠心病(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其他原因引起的心绞痛(如主动脉瓣狭窄、梗阻型肥厚性心肌病)、心包炎以及肺源性心脏病等以上述表现为主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