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高中生物黑龙江高考测试练习考试【92】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4946996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51.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年高中生物黑龙江高考测试练习考试【92】含答案考点及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82019年高中生物黑龙江高考测试练习考试【92】含答案考点及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82019年高中生物黑龙江高考测试练习考试【92】含答案考点及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82019年高中生物黑龙江高考测试练习考试【92】含答案考点及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82019年高中生物黑龙江高考测试练习考试【92】含答案考点及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年高中生物黑龙江高考测试练习考试【92】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年高中生物黑龙江高考测试练习考试【92】含答案考点及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年高中生物黑龙江高考测试练习考试【92】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作者: 日期: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2018-2019年高中生物黑龙江高考测试练习试卷【92】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 姓名:_ 分数:_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是生物体各项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BRNA由四种核苷酸组成,可以作为遗传物质C组成淀粉、糖原、纤维素的单体都是葡萄糖D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时,其特定功能并未发生改变【答案】C【解析】蛋白质是生物体各项生命活动

2、的主要承担者;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既含DNA,也含RNA,DNA是遗传物质;淀粉、糖原、纤维素的单体都是葡萄糖;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时,即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其功能会发生改变。2.下列有关实验材料或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A可以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观察线粒体B鉴定还原糖和蛋白质都利用了碱性条件下Cu2+的氧化性C恩格尔曼的水绵实验中好氧细菌可以选用乳酸菌D原核生物不存在核膜和细胞器膜,是用制备细胞膜的理想材料【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由于紫色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含有线粒体,故可以用来观察,A正确;鉴定还原糖时利用了新配置的Cu(OH)2的氧化性,而双缩脲试剂的实质是碱性条件下的Cu2+,

3、故B错误;恩格尔曼的实验中需要好氧细菌,而乳酸菌为厌氧型,故C错误;原核生物不存在核膜和细胞器膜,但是一般有细胞壁,不是制备细胞膜的理想材料,故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实验材料和原理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3.图甲表示水稻的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产生总量的变化。图乙表示蓝藻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乙A图甲中,光照强度为b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B图甲中,光照强度为d时,单位时间内细胞从周围吸收2个单位的CO2C图乙中,当光照强度为X时,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

4、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D图乙中,限制a、b、c点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答案】B【解析】从图甲可知,光照强度为a时无O2产生,说明此时只进行细胞呼吸,无光合作用,CO2释放量为6个单位;当光照强度为b时,CO2释放量和O2产生总量相等,此时既进行光合作用也进行呼吸作用,而O2产生总量和CO2释放量都为3个单位,说明此时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A错误。图甲中水稻在光照条件下,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依据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相关关系式,当光照强度为c时,光合速率等于细胞呼吸速率,光照强度为d时,单位时间内细胞还必须从周围吸收2个单位的CO2才能使光合作用产生O2总量为8个单位,B正

5、确。图乙表示蓝藻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蓝藻是原核生物,无线粒体和叶绿体,C错误。图乙中,限制a、b点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而限制c点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不是光照强度,此时提高光照强度不影响光合速率,D错误。4.下表中P和p表示某地区某种生物的一对等位基因。表中数据能说明 ( )年份19001910192019301940195019601970基因P的频率0.990.810.640.490.360.250.160.10基因p的频率0.010.190.360.510.640.750.840.90A.1970年杂合子的比例为18%B1930年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数目接近C1970年后的较短

6、时间内P的频率为0D显性纯合子更能适应该地区变化的环境【答案】A【解析】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由遗传平衡定律公式计算,1970年杂合子的比例为20.100.9018%,A正确;1930年隐性个体的比例为0.51226%,显性个体的比例则为126%74%,B错误;从表中基因频率每隔10年的变化趋势看出,1970年后P的频率不会在较短时间内变为0,C错误;p的基因频率上升,表明隐性性状更能适应该地区变化的环境,D错误。5.下图表示某细胞的部分结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表示线粒体B表示内质网C表示细胞核D表示中心体【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依次是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核糖体,故只有A正确,其

7、余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器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图形的识别能力。6.下图为某细胞的部分结构及蛋白质转运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内质网中合成的蛋白质可以是抗体、胰岛素和DNA聚合酶B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磷脂双分子层的疏水性和载体蛋白具有专一性有关C此图说明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紧密联系D线粒体因有氧呼吸可为相关物质的合成和运输提供能量【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内质网对其加工;A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器及生物膜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对知识的识记及理解和识图能力。7.下列有关实验及显色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浴加热条件下,蔗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B沸水

8、浴条件下,脱氧核苷酸与二苯胺发生作用呈现蓝色C常温条件下,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呈现紫色D常温条件下,核糖核酸与甲基绿作用呈现绿色【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蔗糖是非还原性糖,水浴加热条件下不能和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A项错误;DNA和二苯胺在沸水浴条件下发生作用呈蓝色,脱氧核苷酸不能与二苯胺发生反应,B项错误;常温条件下,蛋白质和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呈现紫色,C项正确;常温条件下,核糖核酸和吡罗红作用呈红色,脱氧核糖核酸和甲基绿作用呈现绿色,D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有关实验及显色结果,意在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9、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的能力。8.科学家在细胞中发现了一种新的线粒体因子MTERF3,这一因子主要抑制线粒体DNA的表达,从而减少细胞能量的产生,此项成果将可能有助于糖尿病、心脏病和帕金森氏症等多种疾病的治疗。根据相关知识和以上资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线粒体DNA也含有可以转录、翻译的功能基因B线粒体基因的遗传不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C线粒体因子MTERF3直接抑制细胞呼吸中酶的活性D糖尿病、心脏病和帕金森氏症等疾病可能与线粒体功能受损相关【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从题意可以看出,MTERF3主要抑制线粒体DNA的表达,从而减少细胞能量的产生,最可能的原因是线粒体因子MTERF3使有关呼吸酶不能

10、合成,而不是直接抑制酶的活性。C错。故本题选C。考点:本题考查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要点的理解,学会运用生物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9.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正确顺序是()加清水制作装片观察质壁分离加0.3g/mL蔗糖溶液观察细胞复原观察正常细胞ABCD【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质壁分离及复原的大致过程:先观察正常的细胞(用来做对照)观察质壁分离的细胞(加蔗糖溶液)观察质壁分离复原的细胞(加清水),故B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质壁分离及复原的实验,意在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

11、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10.“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没有用到的试剂是A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B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C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剂D质量分数为50%的酒精【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保持细胞形态,A不符合;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B符合;甲基绿将细胞核中的DNA染成绿色,吡罗红将细胞质中的RNA染成红色,C不符合;质量分数为50%的酒精没有用到,D符合;答案是D。考点:本题考查观察DNA和RNA

12、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评卷人得分二、双选题11.对下列各图的分析正确的是【答案】AD【解析】试题分析: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随氧气含量升高,无氧呼吸逐渐减弱,最后停止,有氧呼吸逐渐增强;乳酸菌是厌氧型生物,随氧气含量升高,无氧呼吸受抑制逐渐停止,A正确;碳循环中甲是生产者,乙和丙分别是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丙是分解者,B错误;鸟的年龄组成中,幼年个体很多,老年个体少,年龄组成为增长型,若环境条件不变,种群密度将增大,C错误;减数分裂中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后期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是减数第二次分裂,D正确。考点:

13、本题考查相关生物学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12.线粒体上的基因表达产生的酶,与线粒体的功能有关。若线粒体DNA受损伤,则下列过程不受影响的是哪项A细胞内遗传信息的表达B肾小管对Na+的重吸收C人的胃细胞吸收酒精D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移动【答案】C【解析】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生命活动的“动力车间”,线粒体受损,需能生命活动会受损。细胞内遗传信息的表达是耗能过程,会影响

14、细胞内遗传信息的表达,A正确;肾小管对Na+的重吸收过程是耗能过程,线粒体受损,会影响肾小管对Na+的重吸收,B正确;酒精是脂溶性物质,人胃细胞吸收酒精是自由扩散,与线粒体无关,C错误;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移动是由纺锤丝收缩引起的需要消耗能量,线粒体受损,会影响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移动,D正确。【考点定位】线粒体的功能与代谢1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及意义的叙述,合理的是A在解离液中加入适量的纤维素酶,有利于提高洋葱根尖组织的解离效果B在划滤液细线时,风干滤纸后再重复划线,有利于色素带的分散和观察C在血细胞计数板一侧滴少量样品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有利于减少实验误差D在“探究NAA对银杏插条生根的影响”实验中保留34个饱满侧芽,有利于提高生根率【答案】BD【解析】在解离液中加入纤维素酶,会破坏细胞壁,导致细胞破裂,对解离效果不利,A项错误;在划滤液细线时,风干滤纸后再重复划线,增加色素含量,有利于色素带的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